分享

苏枕书:西风吹绽碧蝉花

 真友书屋 2014-10-04

●京都读书记之九

文/苏枕书 作家,日本京都

夏秋之间,常见鸭跖草的碧蓝小花。《花镜》云:“淡竹叶,一名小青,一名鸭跖草,多生南浙,随在有之。三月生苗,高数寸,蔓延于地,紫茎竹叶,其花俨似蛾形,只二瓣,下有绿萼承之,色最青翠可爱。土人用绵,收其青汁,货作画灯,夜色更青。画家用以破绿等用。秋末抽茎,结小长穗,如麦冬而更坚硬,性喜阴。”方以智《通雅》,将之归入十一种“似竹之小草”中:“一种曰鸭跖草,即蓝胭脂草也。杭州以绵染其花作胭脂为夜色。一名竹鸡草、耳环草、蓝姑草、碧蝉花,亦曰淡竹叶。《永嘉记》青田县以产草似箬,呼为竹青,而县名青田。”不过这个淡竹叶,并非禾本科的淡竹叶,不过形似而同名罢了。厉荃《事物异名录》鸭跖草条,别载鸡舌草、碧竹子、竹叶菜之名。雍正《陕西通志》可见翠娥花、翠蛾儿、翠蝴蝶等名。《本草纲目》卷十六:“(《本草拾遗》曰)生江东淮南平地,叶如竹,高一二尺,花深碧,好为色。有角如鸟嘴。时珍曰,竹叶菜,处处平地有之,三四月生苗,紫茎竹叶,嫩时可食。四五月开花,如蛾形,两叶如翅,碧色可爱。结角尖曲如鸟喙,实在角中,大如小豆,豆中有细子,灰黑而皱,状如蚕屎。巧匠采其花,取汁作画色及彩羊皮灯,青碧如黛色。”此段说明多见引用,《和汉三才图会》亦照录,并载和名“都岐久佐”,即“ツキクサ”(tsukikusa),可写作“月草”,新井白石说是暗夜中沐浴月光开放的花朵。但此花清晨绽开,过午即收,并不能等到月光。更可信的说法,是古人喜欢清晨采摘,揉碎染蓝色,着色之“着”,日文读“tsuki”,与“月”同音。而捣碎花瓣的“捣”之日文读音,亦与“月”同。鸭跖草清澈的颜色,沾染朝露,楚楚动人,又有日文名“露草”。

《万叶集》中有九首写到鸭跖草,钱稻孙译卷七之一三五一:“将欲染吾衣,挹取鸭头草。便惹朝露湿,不嫌颜色老。”鸭头草即月草,朝露湿衣,月草染过的衣衫难免褪色,但又何妨。再如卷四之五八三,试译:“思如月草易变色,我念之人无一语。”是女心的惘然。卷七一之二五五:“月草作颜色,为君染彩衣。”是天真烂漫。同卷一三三九:“露草欲染衣,却苦易变色。”是担心对方心意易变的踌躇。卷十之二二八一:“朝露盛开月草花,我身香消共日斜。”同卷之二二九一:“朝开夕逝鸭头草,无常眷恋如我身。”卷十一之二七五六:“月草变色易,此身露电然。后得重逢否,君道如何知。”卷十二之三〇五八:“深宫或如是,我心非月草。月草褪色易,相思无转移。”同卷三〇五九:“纵使人言千百遍,月草移情非我心。”反复咏叹,大部分都与其容易褪去的颜色有关,而“月草”也成了“变化”的枕词,在和歌中多譬喻易变的人心。

这种联系,在我朝几首朝咏鸭跖草的诗中皆未见。《全芳备祖》中有两首平平之作:“杨葩簌簌傍疏篱,薄翅舒青势欲飞。几误佳人将扇扑,始知错认枉心机。”“露洗芳容别种青,墙头微弄晚风清。不须强入群芳社,花谱元无汝姓名。”清仁和翟灏有诗:“不藉燕支拂鬓纱,。侬家赤岸村边住,晓擘牵离染翠霞。”赤岸位于今杭州江干区丁桥镇。据民国《杭州府志》载,杭州物产有红蓝胭脂,其中蓝胭脂即鸭跖草花汁所制,未知今尚存否。

而日本滋贺草津,如今还有变种鸭跖草做的“青花纸”。牧野富太郎(1862-1957)编《日本植物图鉴》与岩崎灌园(1786-1842)《本草图谱》一样,鸭跖草属收有“露草”(鸭跖草)与“大帽子花”(大花鸭跖草)两种,草津自古栽培、用于染色的,便是后者。而《中国植物志》鸭跖草属所列九条并无此种,或为日本本土栽培。《本草图谱》所述甚详:“大和及近江栗太郡山田村有种植。苗叶大,高二三尺,直立。花倍于寻常品。清晨摘此花绞汁染纸。染家用于草稿,或灯笼等画具。”绘画与画灯,倒与《花镜》记载相类。小野兰山(1729-1810)《本草纲目启蒙》鸭跖草条有云:“……(青花纸)用时剪开入水,出青汁,用于画衣服花样,覆以糊,入染料皆消去。亦用于扇面,色虽鲜美,沾水顷刻消去。用于舶来羊皮灯,映火鲜明。”这“舶来羊皮灯”,应为中国之物。京都友禅染至今仍以鸭跖草花汁画草稿,取其易褪色之便。宽政九年(1797)所刊秋里篱岛《东海道名所图绘》,“草津驿”详绘大花鸭跖草的种植与青花纸的制作,并云:“青花为山田草津边之名产,汉名鸭跖草,花曰碧蝉花。六七月摘花染纸,用于纹样草稿。”同年出版永野仁编《日本名所风俗图绘》,“草津川”下有:“草津与石部之间,约及百村制青花纸。此为近江一国之名产,以月草花浸染纸。草名俗云露草、移花、帽子花。”生于近江国的僧人横井金谷上人(1761-1832)在《金谷上人行状记》中开篇即写:“这一带村中,七八月皆摘露草花染纸,相与兜售诸国。此云青花,七月初以来,连小猫儿也要帮忙采花,何况雀跃忙碌的人们呢。”歌川广重(1797-1858)《人物东海道五十三次》草津一幅,绘二位妇女播种于鸭跖草田。天保元年(1830)夏,广重投宿草津,日记云:“八月十七日,晴,旅行最佳时节。连日疲惫亦无,轻装探访各处名胜,来到琵琶湖畔……此地名产青花,七月摘花,用于染纸染物。因黄昏开花,又云月草、露草。”同样由其所绘《大日本物产图绘》中还有一幅“青花纸制纸之图”,田野中七位女子持竹笼摘花瓣,旁边一男子筛除花蕊等杂物。又一女子揉花汁于木桶,再一女子小心晾晒染毕的青花纸。如今草津所存青花纸制作法,大略无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