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禪宗大意 自序

 淡定之妙湛精舍 2014-10-04

禪宗大意 正果法師編述

自序

正果法師編述

錄自《法音》文庫

中國佛教協會出版

自 序

一九八○年夏天,福州鼓山湧泉寺約我為該寺僧伽培訓班作短期講學。預定內容講完之後,學員們要求我講講禪宗,我高興地答應了。當時手邊沒有參考書,只好憑記憶及隨身帶去的一本禪學筆記,寫出一份禪宗提綱的講稿,大約四五千字,學員們把它刻寫油印出來。這就是《禪宗大意》的雛形。

一九八二年,為了給中國佛學院的學員講「禪宗概論」,遂根據在鼓山講的禪宗提綱,又看了一些有關的參考書,寫成《禪宗大意》,油印成冊,除發給中國佛學院學員參考外,各地佛學院、培訓班以及留心禪悅者,紛紛來信索閱,已無存書。佛學院準備再油印一次,以結法緣。

去冬病中,《法音》編輯部淨慧法師來看我,提出他們準備將《禪宗大意》編入《法音文庫》出版流通。我當即表示同意。病癒之後,又將原稿原重校對了一遍,並把《修心決》全文和《心燈錄》關於談三玄三要的一段作為附錄,成了現在印出來的這個小冊子。

《修心決》一文對初學參禪者可以起到因指見月的作用,這一點禪師們大概是可以同意的;至於《心燈錄》談三玄三要的一段文字,或者有不同的看法。我覺得文字禪、葛藤禪雖是虛妄分別,但分別熄滅之後,心空及第,壁立萬仞,人法雙亡,心機泯絕;正憑麼時,佛語、祖語、魔語、文字禪、葛藤禪,都沒交涉。善惡無記三心絕,是個什麼?你在什麼地方?道著錯!

我從出家之年(十九歲)開始,就喜歡靜坐。一九五○年冬至一九五三年夏,在北京菩提學會閑住,書不讀,無事問,終日參究,追問審慮自己的本來面目是誰?有時亦孤明歷歷,不續前念,不引後念,當體孤立,對土逆無心。甚至廢寢忘食,如癡如呆,行不知行,坐不知坐。在這當中,時有境界現前,好壞善惡,奇形怪狀,種種現前,都不貪著,亦不欣厭,一切置之不理。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因而未墮魔境。只是平淡無事,無依無住,亦無迷悟,如是而已。

至道無難,唯嫌簡擇。若欲成佛,莫染一物。取一法不成佛,捨一法不成佛。請諸位讀者以此觀點對《禪宗大意》給予批評、指正,這是我的願望。

這本小冊子的出版,禪協有關部門的同人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他們為這本書復核引文,校對資料,聯繫印刷事宜,承辦發行業務,對此,我深表感謝!

正痖果痖一九八六年春痖時年七十有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