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舍斋藏书志(川中一部分)

 百城主人 2014-10-05
 

 

昔者遵王钱曾家藏书甚富,且多为精本,撰《读书敏求记》专记钱氏藏书之精萃,如宋元精椠旧钞等,并加以详细考订,兼及作者作品之评论。是书撰成,名动一时,遵王甚爱吝之,密不示人。后浙西朱彝尊典试江南,以黄金美裘贿赂遵王之书童,窃出是书,命人半夜抄出副本,是书始行于世,此虽书林逸事,不舍斋主人却甚趣之,于寂寞无聊之际把玩自己于川中之部分藏书,遂仿志之,虽无甚善本,且多为学术著作,然审视这些书籍,昔日淘书之乐则宛然在目矣。甚矣吾穷困潦倒如斯,惟有这点书籍差可示人,乐乎?悲乎?甜乎?苦乎?余莫知之,期与个中人共赏,是为序。

丁亥晚春志于果城。

(一)文学史

国语文学史》一卷,胡适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文学发展史》三卷,近人刘大杰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5月版。此套书吾于旧书店访求得到,此前吾亦访求良久,惜之不全,此番购得全套且污损甚少,吾大喜过望。是书上卷成于1939年,下卷成于1943年,先后由中华书局1941年和1949年出版,自初版后由于作者受到左倾势力的倾轧,一改再改,越改越糟,改革开放后整理旧作却是先前之原作最好,学术与政治挂钩的可悲亦可由此见之。刘氏凭个人之力从文学发展流变之角度独撰文学史一套,自成体系,见解独到,凸显了学术个性,于诸多文学史中,是书吾最爱之。

中国文学史》三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7月版。此套书吾于丙戌冬在学校马路地书摊上购得,此前吾亦曾数次看见是书,多因书籍破损或是过于污脏,未曾购置,后因备考南大看见一论述几种版本的文学史的编撰特色的考题,故而狠心购之。是书为建国后由余冠英、钱中书等人主持编写,余、钱虽为饱学之士,终因特殊之时代背景影响,阶级分析、爱国性和社会历史批评是其主要操刀之法,诸多观点现在看来多少有些好笑,然此亦其存在的史料价值意义之所在。

《中国文学史》三卷,游国恩、萧涤非等编写,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此套书为吾大学之课本,上大学所受教育之陈旧亦可见之。此书是书之编撰者亦多为当时之大家名家,故于作品分析往往极其到位,此后世之学者所不能具备的。然亦是受特殊时代的影响,着眼于文学与政治关系、经济关系、阶级斗争等,以阶级斗争来区分一切文学现象,此其流弊也。然其对当时之左倾思潮还是有诸多抵制的,其编撰文学史的思路、观点等对以后几代学者都还是有影响的。

《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此套书吾亦购于川师北门旧书店,盖学校之学生转卖出去的,书面甚为干净,此书的原主人不知是爱书过深还是不学无术(后一种可能更大,爱书深就不会将其当作废纸卖掉),总之该书虽是旧书店购置,然书版却生新可人,余甚爱之。是书观点较为新颖,从人性的角度切入,认为文学的发展过程和人性的发展过程是同步的,此为其闪光点,为建国以来编撰得较为新颖的一套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此书为甲申冬余自川返鄂,于湛兄处索要而得之,由于此书煌煌四卷,书店有售然价格不匪,吾囊中羞涩却又深爱之,故厚起脸皮在湛兄处索要而得,盖爱书之深也。是书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套大型文学史,主编袁行霈先生亦是尽邀方今学界名流同策同力,集体编撰而成,少受政治观念的影响,思想也较为新颖,跟踪了当今之学术热点,其引人注目之处即是文化学视角,认为文学史是人类文化成果之一文学的历史。书后附有进一步研习的书目,便于有志于学之士继续深入探讨源流,功德无量乎!

以上计文学史六套18本。

据陈书堂《中国文学史旧版书目提要》可知,自胡适之的《白话文学史》起至1949年,就已先后出版文学史77部,故文学史之著作是卷帙浩繁矣,吾之庋藏可谓九牛之一毛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