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初:我们到底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国

 清源书院馆藏 2014-10-05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需要一个基本的前提,也是对待各种文化的普遍意义上的方法。通俗地讲,这种方法就是所谓的“批判地继承”,但仔细想这五个字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细化,也就是说,我们要继续思考什么才是“批判地继承”。

“批判”和“继承”这两个关键词从理论上讲就已经非常复杂。“批判”需要理性精神,而这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缺乏的,批判是思想的斗争,需要一整套斗争各方都认同的标准,简单来说,至少应有两个方法,其一,事实证伪某理论;其二,发现某理论逻辑链条中的错误,这需要我们不只要有批判的习惯,更要具有逻辑思考及批判的能力,这两点对于目前的大部分中国人可能都是缺失的。“继承”则同样复杂,什么才是“继承”呢?思想的继承不同于物质财富的继承,它的着力点是人的大脑和心灵,是对经过“批判”之后对尚经得起批判的理论的相信,是对符合自身灵魂所需滋养的寻求和接受。

如果从生活或生活方式来来理解,会更容易一些,这要感谢整个人类的进步,由于全球的一体化,东西方现在可以在生活的很多方面互相模仿和学习,我们可以体会天性中的自由得到释放后的感觉。在中国人的实际生活中,那些理论或思想或认知能够让我们更加幸福更加富裕,这些理论或思想就自然的容易被我们接受,反之亦然。也就是说,这些理论或思想要经得起我们生活的“检验”,它们本应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总而言之,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理应包含近代百年中国思想家的思想;我们应该悦纳我们的传统文化,但绝不等于普遍优先学习“国学”;“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的前提是具备“批判”的能力,或者说“理性思考”的能力;人们的生活是检验所有思想或理论的最终判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