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中药副作用不比西药小

 nj200801 2014-10-07



警惕错误用药风险 中药副作用不比西药小


关键词:中药的副作用, 错误用药, 致人死亡, 首乌伤肝, 中药偏方, 用药风险有多高, 中药副作用不比西药小,

摘要:我国每年有250万人因错误用药而损害健康,其中20万人因为用药错误而死亡,是交通事故致死人数的2倍。”为何用来治病救人的良药竟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隐形杀手”?警惕错误用药风险,中药副作用不比西药小。

 

一家中药店。 (张九强 摄)
 
 

每年9月是“全国安全用药月”。据国家食药监局通报:“我国每年有250万人因错误用药而损害健康,其中20万人因为用药错误而死亡,是交通事故致死人数的两倍。”为何用来治病救人的良药竟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隐形杀手”?

良药也可致病,“尚不明确”不代表无副作用

医学博士徐京杭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的副主任医师,经常诊疗各类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在她多年的从医经历中,有一位患者给她的印象非常深刻。

“科室曾经接收过一位中年女性患者,送过来的时候已经接近肝衰竭了。我们在排查病因的时候,发现不是病毒性肝炎,也不是免疫性或者酒精性的。”常见的几大类肝病病因都不是,徐京杭很着急。

当时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都在下降,徐京杭无意中得知患者之前因为头发白的问题,一直都在用首乌来黑发。“首乌伤肝啊。我们赶紧让她停掉,并积极对症治疗。幸好,还是救过来了。事后问病人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们用了首乌,她一脸无辜地说,首乌算什么药啊。”

在徐京杭的工作中,这类病例总是让她非常惋惜,因为这些患者并不是因为得了什么万不得已的病吃药,才造成药物性肝损害,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调养一下身体。“老觉得自己哪儿不对劲,就泡个药酒补身体,或者扭伤了,贸然尝试中药偏方。”徐京杭说。

徐京杭坦言,在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领域,西药化学成分明确,经过多年的研究,可确认哪些会造成对肝脏的损害,说明书中也会标明,即使发生药物性的损害,他们也容易找出病因对症治疗。但在中药领域,不仅大众对中药的副作用认识不足,由于成分不明确,专业的医学研究领域也甚少对中药进行毒理的研究。她所在的科室,由于吃中药而造成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非常多。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主管药师赵宁,长期从事药房运营和药室管理,对徐京杭所说的现象深有感触。

“我们在看说明书时,会着重看不良反应一栏,一般西药这一栏篇幅会很长,而中药一般只有几个字——'尚不明确’,很多患者来药房拿药的时候,一看西药的说明书,不良反应这么多,都不敢吃了,经常要求退药,一看中药这边没什么不良反应,加之多年来对中药副作用小的观念根深蒂固,就很放心。”

赵宁对这种现象也很无奈,作为一名专业药师,他经常要耐心地跟患者解释:“'尚不明确’不代表没有副作用,而不良反应是把不同体质人的情况全都囊括进去,两种药都可能有风险,而且吃中药造成的伤害可能并不比西药低。”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开展专科医生免费咨询活动。(光明网记者 郭佳/摄影)
 

  医疗资源有限,医患沟通不充分

  在我国,医疗资源紧缺,医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要面对多位病患,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医生快速地了解你的病情,并作出最准确的判断,这不仅是对医生的考验,同时也对患者提出了要求。

  马凌悦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抗感染药物专业的临床药师,她在和医生一起出诊时发现,就诊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到医生与患者的沟通效果。“对比普通门诊和特需门诊的情况,的确不一样,普通门诊时间短,一上午要看几十个患者,平均每个患者不到十分钟,这么多人排号等着,医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详细询问患者的情况,只能根据现场患者所说的情况来用药;但是特需门诊就不一样了,因为人数相对比较少,医生有更多的时间详细询问患者,能诱导出很多关键的信息,这在诊疗过程中非常重要。”

  在马凌悦看来,在医疗紧缺状况一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特需门诊式的服务,这就要求患者在看医生之前,把自己的病情梳理好,包括此前得出过什么诊断、用过哪些药、怎么服用、疗效如何、出现过哪些症状、有何不良反应等等,都需要向医生说明,医生掌握的情况越全面,诊疗才能越准确,同时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退药现象。 

多种药可能产生相克作用

王惠珍退休前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药剂科副主任,现在每周依然会有一天来到医院药物咨询室接待患者的咨询,在记者前往办公室采访时,正好碰到前来咨询的一位病人。

“大夫,你看我吃的这个药,降尿酸,疗效非常好,而且是中成药,副作用很小,但大夫说要马上停,说是对肾脏会造成二次损害,你看我还能不能吃?”这是王惠珍在日常咨询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患者觉得某种药疗效很好,但医生会叫停,这令患者非常不理解。

对于在咨询中经常碰到的这类病人,王惠珍在表示理解的同时也非常担忧。

“我们用药前一定要有意识,同时用多种药时,可能产生相克作用,虽然你有很多病,但并不是吃很多种药才是最好的方案。”王惠珍说。 

 

王惠珍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物咨询室接待患者的咨询。(光明网记者 郭佳/摄影)
 
 

徐京杭也认为,用药其实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有的药虽然对某种病有疗效,但服用之后可能对其他器官造成伤害,这时就要在这之间做一个权衡,如果疗效很小,那最好不要用了。如果无法避免,那用药就要进行密切的观察,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先检查再对症用药

徐京杭医生经常会遇到各类因用药错误而造成肝损害的患者。“一些患者来医院就诊时,我们会问他吃了哪些药,很多患者就是听信一些不正规的药品广告,而造成严重后果。”

徐京杭建议,如果对自己的病症没有把握,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检查后再开相应的药品,因为即使病症的表现相同,病因也有可能不同,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服用相应的药物。

“很多药品或者保健品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专门到老年人比较多的小区免费测血糖和血压,然后借此机会来宣传和售卖自己的药品和保健品,这些销售人员不一定有医疗常识,如果用错药,是会出人命的。”徐京杭说。(光明网记者 郭 佳)

(光明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