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璧类玉器

 Seven_Five 2014-10-08
    璧是一种扁体、圆形、中间有孔的王器。《尔雅·释器》说:“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肉”指扁圆形的实体部分;“好”指中央的孔。
    同样依据《尔雅》,却有了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派学者认为“肉倍好”指的是边一孔一边的比例为
2:2:2,另一派学者则认为比例为2:1:2,这是璧;对环、瑗的量法也如此。
    那志良先生虽主张后一种量法,但指出,“好肉的比例,并不如此严格。存世之器,能严格地合乎上述标准的是用一种简单办法,“孔最小的,实在不多”,因此,他主张还直径小于肉的,叫做璧;孔最大的,直径大于肉的,叫做瑗;孔径与肉径差不多是一样,叫做环”。
    1983年,夏卿先生主张把璧、环、瑗三者总称为“璧环类”,或者简称为璧。其中“器身作细条圆圈而孔径大于全器二分之一者,或可特称为环”。夏先生的主张照顾到器身作细条圆圈者,是很好的建议。但古玉中还有器身作椭圆、多角等形状的。1987年,邓淑端女士赞成将吴大激《古玉图考》中的“环”、“瑗”均称为璧,而将实体断面为圆、多角等形者都称为环。还有一类圆简形手镯,邓女士认为可能即(尔雅》中所谓“瑗”。这样的命名比金石学家们原先的定名科学多了。
    新石器时代诸遗址出土的玉器中不乏圆形中央有孔者。较早的遗址中出的玉璧尺寸较小,断面常为不甚平整的扁长方形,单独或成组地作为佩饰,报告中一般称为“环”;其中戴子手臂上的,报告中一般称为“臂环”。如山东诸城呈子第二十号墓死者胸前左右各出一件“臂环”。目前所见大型的玉璧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这种璧5000年间连续不断。至清代仍有制作,只是纹饰有所变化。
    人们一般认为,先秦时期玉璧的主要用途有二。其一为礼器,如《周礼》将玉璧列为“六器”之一,所谓“以苍璧礼天”即是。又“子执谷璧、男执蒲璧”,说子爵、男爵把谷、蒲纹璧作为等级身份的标志。其二为佩饰。其中小型的又称“系璧”。新石器时代很多小型玉璧都是用作佩饰的,如上文已提到的所谓“臂环”即是。
    大型的玉璧在良渚文化中大量地用于随葬,似已成为祭祀中的礼器。如浙江余杭反山墓地的11座墓中出125件玉璧。其中以青玉居多,少量为黄玉.皆光素无纹。大多益放在腿脚部位,十余件堆放成一登;少量在头部和身下。璧的大小并不相等,大者直径20多厘米,小者亦在10厘米以上。仅23号墓就随葬54件之多。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属于良渚文化的玉璧,有三件有阴线刻纹饰,颇引人注目。三者刻纹大同小异,由三部分组成,上部为一侧身立鸟,中为由大到小的连珠纹,下为一台阶式盾牌形,内有圆圈和涡纹等。这些图形的含义,是研究原始观念和文字起源的学者们十分感兴趣的。
    红山文化遗址中出上有素面的二联、三联璧。这种类型的玉璧在战国和汉代也有制作。但多有一种
纹饰。红山文化还有一种略带方形而有边刃的璧,出土卜人骨腰部。考古报告认为是由生产工具演变而来的一种象征性武器。
    商、西周时期玉璧发现不多。从已知情况看,器形与新石器时代大体一致,多光素无纹。殷墟妇好墓出土多件带有弦纹的璧。颇具特色。其孔周两面均凸起,有学者称其为“凸缘璧”,璧面常琢有同心圆刻线。标本1015,墨绿色有黄斑,两面饰同心圆线三组,每组由二一四条阴线构成,线条极为规整流畅。孔璧留有管钻形成的台阶痕。直径11.4、孔径5.7、孔璧高1.4、边厚0.2厘米。
    四川广汉地区,约当西周后期的蜀国遗址中出土有灰黑色沉积岩制成的璧。有一组大小配套的石璧,最大者外径70.5、孔径19,厚6.8厘米,重达百斤以上,其小者外径11、孔径4.厚1厘米。有人认为这是一套砝码,但证据似不足。玉璧的功能尚待进一步研究,这样成套的石璧,其用途似不宜急于定论。
    春秋早期的璧.可以河南光山县黄君孟夫妇墓出土的璧为代表。该璧黑色玉质,外径11.6、孔径6.厚0.2-0.3厘米,发掘报告称为玻。颇具特色的是其正面刻繁密的“蟠魁纹”,代表着这一时期玉器表面流行的纹饰。细审所谓“蟠地”,其中又有鸟十余只,能否理解为群鸟降临于食物之间呢?
    陕西地区春秋时期秦国的璧,有大型玉璧与系璧两种,纹饰颇具特色。大者由数条绳索纹将璧面分
为四圈,圈内饰若干组钩连云雷纹,有学者认为是“龙纹”。小者饰极简略的雷纹或曰S纹。小璧纹饰之粗率,可以反映当时秦文化落后于中原。
    春秋后期和战国时期,繁密的蟠地或云雷纹逐渐演变为“谷”、“蒲”纹。“谷”璧指带有成排小
乳凸纹的璧;乳凸上又常琢有旋涡纹,似新出的谷芽。“蒲”璧指带有很浅的六角形格纹的璧;这种纹饰像编织的蒲席。
    这一时期的玉璧非常精美,有的谷、蒲璧的孔内或外缘还附有缕刻的龙、凤、虎等形象的纹饰。廓外附有动物的璧,俗称“出廓玉璧”,一直到东汉仍很流行。故宫博物院藏白玉双凤涡纹璧,直径12.8、孔径2.3,厚0.4厘米,器两侧各雕一长尾凤,布局疏密得体,精美异常。美国纳尔逊美术馆藏碧玉螭虎双瑗复合璧也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其最宽处21.6厘米,璧外侧两处非对称各有一镂刻螭虎,廓内由两个瑗形部分构成,其间由镂刻的呈多弯曲状的搞虎相连接。构思设计极为巧妙,雕琢颇具匠心,可谓巧夺天工。
    两汉时的出廓璧,一般在一侧凸出一块近似三角形的镂雕装饰,其高度有超过璧直径者,通常雕以螭龙对拱,螭龙间或有“益寿”、“长乐“、“宜子孙”等字样。山东青州市1986年征集到一件东汉大型出廓白玉璧,高30、直径20.7、厚0.6厘米。璧肉内圈饰谷纹,外圈饰蟠搞纹,出廓部分透雕“宜子孙”三字及螭龙对拱形,温润精美,十分珍贵。
    “牙璧”的用途,除天文仪器、衣饰或装饰品诸说之外,还有纺织机件、医用F石、日晕形佩等i法.似皆未妥。。究作何用?至今仍是一个谜。
    在秦汉儒生整理的《礼》书中,璧是用来祭祀上天的。据说璧圆象天,玉璧体现了天的刚健的精神。璧又是最宝贵、最美好书物的代表,《韩非子》说:“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随侯之珠不饰以黄金—其质至美,物无以饰之也。”彩丝、黄金都难以用来衬托宝玉。据《韩非子·和氏》,说楚人卞和得玉璞于荆山之中,献给楚厉王。王令玉工察看,玉工认为是石;王以卞和欺君,别断其左足。厉王死,和又献给武王,武王令玉工察看,玉工又认为是石,武王又刖其右足。武王死,文王即位,和抱其璞哭于荆山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文王派人问讯:天下被刖足的人甚多,你为何如此伤心?和答:我不是伤心足,是伤
心宝玉被当作石,忠贞被诬为欺骗。文王派人理其璞,果得宝玉,于是命名为“和氏之璧”,两千年来,中国文人便以玉璧借喻人才。晋人傅咸《玉赋》说:
        万物资生,玉秉其精;休轮之刚,配天之清。故珍嘉在昔,宝用周机。夫岂君子之是比。盖乃王度之所式;其为美也若此!当其潜光荆歼,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旷千载以遐弃,效一朝而见齿,为有国之伟宝,荐神低于明祀,岂连城之足云,喜遭遇于知己!知己之不可遇,譬河清之难俊,既已若此,谁亦泣血而刖趾。
    一咏三叹,感人肺腑。玉璧在中国文化中的意味,因有卞和的故事而变得隽永无比。
    来源:孙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