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太极拳发劲理论知识(二)

 春风家园 2014-10-08

太极拳发劲理论知识(二)

 

感谢群友论世入道整理,现在把这些内容重新转回我们自己的博客上。

转载:龙城飞将 旭日东升 博文

 

我对太极拳最主要是体会其神意气力及与推手的神意气力的接触,破坏对方之规律,强化自己的规律,这样既是健身,又是武术了。

 

实际上太极的根本特征是它是一种内劲,即力生于跟,形于手指。

 

——《学太极主要靠“悟”》

 

 

太极的刚劲似乎伤身体,实质上极柔软然后极坚刚,所以太极的柔劲练到家了,刚劲自然是活灵活现的,随时可以调动得出来的。不需要在每个动作上都用吃奶的劲去练。

 

——《一心可以二用

 

——谈练太极拳如何入静》

 

太极劲其实就是柔劲+刚劲。大概九成柔劲,一成刚劲。

 

过去,总认为太极的核心是化发,曾在这两个字上下过许多功夫。现在总的感觉是追求化发,则达到不想要的效果。只要记住柔与刚,太极的基本劲路就有了。只要加上神意气,基本上就入门了。剩下来的功夫就是把这些东西练到烂熟,功夫自然就出来了,养生的效果可以达到,推手的技术可以提高,散手也就不在话下了。

 

——《太极劲就是柔劲和刚劲》

 

真正的螺旋劲来自足跟,来自脚的运动,来自身体的折叠,而不是手臂的运动。

 

——《内劲是如何旋转的?

 

——浅谈何为螺旋劲、钻翻劲、缠丝劲与开合劲》

 

对方出拳打击我方时,我方快速出手格挡,即接手,也叫接劲。这时只要求快速,不要要求发劲。在接劲后,瞬间理解到对方发劲的方向,就是听劲。瞬间内又有所内动,使对方被做空,也就是失去重心,就是化劲。在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之后,自己的手一直是与对方在接触状态,然后才突然发劲。所以太极拳给人的感觉是以静制动,实际上不是真正的静,而是有微动,也叫内动。在外行看来似乎不动,实际上太极拳界也有一个说法,叫做散手不变形。就是说,只是上肢的外形不像其它拳术那样长距离的伸缩,细看还是有内动的。

 

在这种情况下的发劲就是贴住对方,且在对方身体失重情况下的发劲,这就是太极拳的寸劲。所以若说太极有了尺劲,那可能是把其它拳种的特点移植过来了,不是太极拳的本来面目。

 

——《尺劲与寸劲》

 

欲知道何为断劲,必先知道何为内劲。什么是内劲,我近日写了了篇博文《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理解内劲》,我把内劲理解为人在运动时的高度协调,身法表现为身体各部分之间高度协调,“以气生力”表现为呼吸与身体之间高度协调,“以意领气”表现为意与气的高度协调,“以意贯神”表现为意对神即气势的统领和协调一致。从身体的角度,可以简化为“力生于跟,形于手指”。而且,一般是就一个动作或连续在一起的一组动作而言。就动作的外形而言,人们一般能够看到的是身体的高度协调,这是由身法调整的。这就是说,足上的力通过人体的各个关节,像虫子一样蠕动到发力点,其间不能有断裂。若有断裂,就是断劲。

 

——《论断劲》

 

关于内劲如何修炼,各派似乎有不同的方法。但总结其共同点,不外乎神意气力,也可以说修身、练气、调心、用神,也就是我在《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理解内劲》[1]一文中所讲的,身体、呼吸、气势、意念的高度协调统一,也就是调身、调息、调心、调神。

 

调身,就是修炼身法,要求身体各部分高度协调统一,如螺栓螺母的公差与配合,如一台机器内各部件之间的有机的配合,尤如新汽车之磨合期。练到这一步,是整体内劲的基础。然而遗憾的,现在许多教育人们学内劲的书或者老师在教拳引导学生浑身松净,松指、松腕、松肘、松肩、松背、松腰、松胯、松腿、松膝、松踝。许多学生皓首穷经地去追求,许多年过去却落得浑身是“病”,即这个协调没练好。因为汽车磨合是要机器整体运行中进行的,不是把哪个部件拆下来去磨。

 

接下来是调息。调息就是调整呼吸,调整在太极拳运动中的呼吸。在太极拳运动中人们常说是深呼吸,是腹式呼吸,是随着伸缩发放进行的呼吸。然而遗憾的是,如果不进行特别的说明,这种练法也会误导人。实际上呼吸只要注意到和运动协调起来就可以了,刻意地练呼吸反而脱离了内劲的本质。比如一本古代的内劲关于呼吸是这样教育人们练功的:

 

“每日清晨,或坐或立,闭目钳口,细调呼吸,一出一入经鼻孔,而少时气定,遂吸气一口,但吸气时须默想真气,自涌泉穴升至会阴,分向两肋,自两肋升于前胸,由前胸升于脑后,渐升入泥丸百会穴。降气时须默想真气由泥丸降至印堂,自鼻至喉,喉至脊背,脊背透至前心,前心沉至丹田,丹田气足,自能复从尾闾长强近于脊背,上升泥丸,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纯乎天地循环之理也。”

 

这样呼吸,脱离了身体的运动,脱离了伸缩发放,脱离了对推手对手的意念的追踪,不太可能有助于内劲的修炼。

 

再下来讲调心。上面引述的话是许多内功修炼的书都会讲到的,其讲到调心的内容实质上是气功所讲之大小周天。这种意念上的修炼仍是与身体运动脱节,于真正的内劲无益。我认为,太极内劲的调心,是调自己发放之心、伸缩之心、柔化之心、接手听劲之心,决不是避开推手的对手而在那里空转大小周天。

 

     总之,内劲或者说内功是神意气力之高度协调统一,脱离了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单独进行修炼只会使人步入歧途,永远在真传的旁边打转转。

 

——《被神化的内劲 被曲解的练法

 

——关于内劲修炼方法的感悟》

 

太极内劲的调心,是调自己发放之心、伸缩之心、柔化之心、接手听劲之心,决不是避开推手的对手而在那里空转大小周天。总之,内劲或者说内功是神意气力之高度协调统一,脱离了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单独进行修炼只会使人步入歧途,永远在真传的旁边打转转。

 

内劲的实质是身、气、神、意的高度协调,统一行动。因此,我怀疑传统功法中所谓的脱离身体和神的呼吸与意念于内劲并无益处。我认为,在调心部分,人的意念要注意无人当有人,即使是一个人自己练也要带着推手的“敌情观念”,设想对方向你进攻,你在防御,同时在找机会进攻;你在化,同时在找机会发;你在缩,同时在寻找恰当的时机发;你在接手,接手的同时在听劲,在化劲,这一切源于你的柔劲。你在想着身体的运动,在想着重心在两腿之间的变化,在想着与对方形成顺劲还是逆劲。这一切的运动,均是意、神、气、身的同时的协调的运动。因此,调心不能离开其它神、气与身而单独进行。

 

——《练内功如何调心?》

 

太极有多少劲?一般认为,太极劲分为掤 、捋、挤、按、採 、挒、肘、靠八个劲,但我却觉得,只有掤劲是太极独有的,其它七个劲法实际上应该称之为打法,在其它拳里也是有的,只不过有些打法其它拳不一定用同样的名称。但毫无疑问,有的打法是相同的。比如肘法、靠法、挒法、採法其它拳种都有这些技法,而且名称也是相同的。

 

再看捋,在其它一些拳里可能是“格”、“挡”等。挤,是正面挤压。按,由上而下的压,其它拳也有。

 

太极拳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的掤劲,其它劲法均表现为掤。掤,就是柔,就是整,就是弹簧劲,就是随时可以变为刚又随时回到柔的状态。所以在太极拳里,捋劲不是生格,必须有掤劲。挤劲不能硬挤,必须有掤劲在内。按劲与其它拳不同在于它是掤着的按,不是死按。采挒肘靠莫不如此。以肩的靠劲为例,太极拳的靠劲就是有太极的味道,靠同样是把对方弹抖出去。

 

——《内家拳的数字解析》

 

从物理学的观点看,人是一个物体,自身有重量。人自身的重量是向下的,也就是向地面垂直的,这也符合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力我们称之为人的重力。

 

人要站在地面上,必然有一个向下蹬地的力,若不蹬地他就瘫倒在地上了。在传授太极拳的领域,看到许多人在讲松,不知道他们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至少是人站在地面上骨骼不能松,必须站立得住。立身中正,也就是托得起自己的重力,而且在立身中正的情况下人是最省力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人若是身体倾斜,实际上会加大使用的力气,且内劲无从说起。

 

这样,人体自身的力就分为两个方面:人体的重力和人向下蹬地的力,就形成一对矛盾的力。

 

再看太极拳运动的力。

 

太极拳运动,是人体托负着重力的运动,是重力在两腿之间变换。一方面是重心的变换,另一方面仍要向上托起自身的重力,这就是蹬地。只要是蹬地,必然会产生起伏。重力加于一条腿之上时是起,重力移于两腿之间时是伏,或者说是落。许多拳种讲打拳架时不要起伏,要看在什么条件下讲。事实上,只要是两腿变换重力,必然会产生起伏。问题在于,人们控制不让起伏,实际上只是看起伏的幅度不太大而已,即使是大师们表演的视频,也不可能完全杜绝起伏。

 

太极拳运动之源在于起伏,起伏就是重力在两腿之间变换。没有这种起伏,就没有太极拳的运动,太极拳内劲的运动更无从谈起。推而广之,人的任何体育运动都是人的运动,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

 

——《人体的力与太极拳运动的力》

 

太极拳的内劲会在运动中表现出来,“力生于跟,形于手指”。由于太极拳的运动是两条腿和两条胳膊的活动,所以内劲的传导线路就由人体腿脚和胳膊的配合模式决定。

 

太极拳的运动,一般会有两条主线路。其一是懒扎衣,其二是搂膝拗步。中国人多数是右撇子,我们就以右撇子为例。

 

在做懒扎衣动作的时候,力是由左脚、经由左腿、左胯、腰、背、右胳膊、右肘,最终达于右手。

 

在做搂膝拗步的时候,力是由右脚、经由右腿、右胯、腰、背、右胳膊、右肘,最终达于右手。

 

这样看来,搂膝拗步要求与对手的距离较懒扎衣更近些。

 

     违反这样的运行规律,就是破坏了太极拳运动的法度和轨迹,内劲的传导就会受到许多减损,有些地方形成断劲。

 

——《太极拳内劲传导的两条主线路》

 

从步法来看,形意站得高,相对更符合人体运动规律。而太极,尤其有的太极是大弓步,有的太极是大马步,容易把劲断在了腰上。八卦掌腿的运动方法是:出行的脚水平微离地,大腿直膝,小腿伸直,右膝前跪,五趾抓地,左脚平行向前进步,脚水平落地(趟泥步要脚面绷平向前搓步),步幅等于或大于自然步[3]。拳谚云,打拳如走步。八卦掌走步这样的要求就有一些内容脱离了人走路的自然状态,人为地提出一些离人正常走步特点甚远的要领要求。总之,若蹲得低,最容易把劲断在腰上。

 

从劲法上来看,太极讲以劲打劲,强调劲由内换,粘连黏随,以柔克刚,是非常合理的。

 

从应对对手看,八卦善于打侧面,以已之正面对敌之侧面,使之被动,符合武术的战略,以已之强击彼之弱。

 

从内劲的理论看,三家的理论主要内容实质上大同小异,而太极的理论似乎更简练一些全面一些。然而从上面对三种拳术的分析看,形意拳最不容易断劲,而太极中的武式和孙式也由于站得高不容易断劲。

 

而不太讲内劲的拳击散打和泰拳却在这方面有其合理性,站得高,脚上的力能够传导到手上,虽然这些拳不讲内劲,却是内劲传导得最好,这也是近几十年来拳击散打泰拳较中国传统武术更具实战能力的最重要的原因。

 

——《练拳最容易断劲的地方》

 

内劲,是人体由丹田发力,由脚支持大地,传导到手的力。内劲包括身、息、神、意四个方面,练内劲包括整身、调息、元神、意念四个方面。这是指发劲者的主体而言。

 

从旁人看来,发劲者是一个客体。他的内劲的发动,表现在外,为人们所看到,称之为外劲。功夫深者,往往表现为虎虎生威、刚劲有力。有的人发劲时用于打击对手的部位,一般指手,幅度很大,人们能够看到表演功夫的人明显的运动轨迹和力度。

 

形意拳称人们练拳增长功夫的过程为,由刚劲到柔劲再到化劲,这里的化劲不同于太极拳之化劲,太极拳所言之化劲为以柔克刚,在接手的瞬间使对手失去重心。这里所讲的化劲是形意拳长功夫的高级阶段,外行看不懂,只看到轻柔,内行却是能看出门道,看出功夫。也有说由明劲到暗劲。这都是指外在的表现,且表明功夫越高,外在的形式越柔软。太极拳拳谚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就是这个意思。形意拳提出这样的说法,是给人们这样的认识,练拳先表现为外劲,随着身体协调性越来越好,逐渐增长内劲。内劲越好,外劲的表现越有力。而太极拳的练法完全可以直接从内劲的练习开始,当内劲好的,外在的表现也就是外劲才可以表现得越刚猛。

 

——《内劲与外劲》

 

——而传统意义上的内家拳,除形意拳站得较高外,八卦掌和部分太极拳站得太低,且发劲时腿容易蹬直,腰容易塌陷,劲路容易断在腿和腰上,尽管这些拳种都在强调不要断劲,要整劲。从这个意义上,每天讲身法的这些内家拳倒是实际行拳走架腿脚上时使用了外家拳的方法,出现断劲,表现出来的是外劲,不是纯的内劲。

 

——《外家拳的“内劲”与内家拳的“外劲”》

 

太极拳养生的机理并不神秘,就是内劲的练习。而作为内劲,根本的要素在于腿部的练习,不在于上肢的摇摆,不在于招数。许多人忽略了这一点,拼命地去追求招数,没有收到什么实际的效果。而腿部的练习并不是蹲得越低越好,对于许多中老年人来说,蹲低首先是伤膝盖。

 

——《最简单的太极拳养生功法》

 

人走路和打拳必然要有起伏的。人有两条腿,人走路时重心从一条腿移到另一条腿的过程就在不断地起伏。重力完全在一条腿上是人站得最高,重心在两腿中间时人的身体最低。重力在一条腿上时,是起。重力在两腿中间时,是伏。这是由人体两条腿行走的客观规律决定的。若是汽车行驶就可以不起伏,轴的高度永远是一样的,是车轮的半径。

 

起伏是人运动时的力量的表现,是力量之源。起,表现出了力量,用力学的术语讲,就是力乘以速度进行做功。伏,同样表现出力量,同样是力乘以速度进行做功。

 

在行拳时,起,往往表现为发放,展开。伏,往往表现为引化,收缩。但在推手时,很多情况下走就是化,化就是走,这时,伏也可以是在引化的同时发,起也可以是引化与发放几乎是同一动作。所以,起可以表现为发劲,伏往往表现为蓄劲。

 

以懒扎衣为例,伏时,缩、化、蓄。起时伸、发、放。这样的动作主要是直接化发。而野马分鬃同样是伏时缩、化、蓄,起时伸、发、放,所不同的是使用的力的方向及倾斜度不同。

 

但并不完全是这样,比如武式太极拳里的倒撵猴,旋转时需要起来,若伏下去就转不动。旋转后要有个换劲和蓄劲过程,此时又需要伏一下,否则就发不出力。发劲时又是起了。实际上,若从蓄劲和发劲的角度看,倒撵猴的旋转和停顿构成完整的蓄劲的总过程。

 

总之,起伏是太极拳运动的力量之源,外在的表现。我们所要求的是,不要使这种起伏过于做作,走出其应有的法度和轨迹之外。

 

——《太极拳运动的力量之源在于起伏》

 

我以为,内劲,就是本力。内劲就是人产生于人体内的最自然的力,也是方向最集中的力。自然的力,就是本力。方向最集中的力,就是整力。本力又是以柔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练出了柔劲就是练到了内劲。

 

先说本力。小孩最没有力气,但他们在跌跌撞撞的时候挥手打一个大人,大人可以感到小孩的力超乎了其应有的能量。然而这是事实,我们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小孩子跌跌撞撞地不懂得用力,却发出了令受力者感到惊奇的力。我们练拳其实就是要找回这样的力。

 

再说整力。我们可以看到猫、虎、狗、马以及爬行类动物的运动,这是就一种整的概念。这些动物在运动时是身体整体的运动,后腿是蹬地了,但决不会只是后腿蹬直。现在的拳师教人们前腿弓,后腿蹬,听者后腿一蹬就崩直了腿,形成一个僵劲。我们应当像磁场一样,在通电的瞬间力量指向同一个方向,像这些动物一样,在向前走的瞬间身体整体在运动,而不仅仅是腿或胳膊脱离身体地瞎忽悠。

 

再说柔。小孩跌跌撞撞地拍一巴掌,受力者觉得挺痛。小孩不懂得发力,却打出了真力。他不懂得发力,就没有后来随着拳师去学拳而形成的僵劲,他是无拘无束的力,又是柔软至极的力,因而极柔软然后极坚刚,所以受力者倍感疼痛了。

 

     纠正一个说法:练太极拳内劲不是要去掉本力,而是要找回本力,也就是柔的力,也就是整的力。所以,我们不是练出整劲,而是找回本来就有的整劲。

 

——《练回本力

 

——找回童年自然的太极拳》

 

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经验是,要想学到一门功夫,必须得苦练。

 

若问什么是太极劲,许多人会异口同声地说,太极劲是“巧劲”。但怎样练太极拳,多数人会说,一定要苦练。

 

这样,我的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苦练”才能出来“巧劲”?

 

     根据前人的正确的拳论、我自己的体悟和经验,我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太极拳的“巧劲”要靠“巧练”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

 

     如何“巧练”太极拳?

 

就是人们常说的,“用意不用力”。具体一点,就是要轻、灵、柔、整。把握好了这四个字,练的过程就是轻松的、灵便的、柔韧的、整合的。做到轻、灵、柔、整,练拳的过程就是轻松的,愉快的,不是沉重的,痛苦的。内劲是由人的身体和神意气组成,身法练好了,内劲就有了七成的内容。轻、灵、柔、整这四个字做到了,身法就练好了,内劲也就有七成了。

 

     为什么“巧练”出功夫快?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这是经典的太极拳谚。巧练,就是以柔软的方式练,这种练法是从脚下传出来的劲力损失最小的方法,所以出功夫最快。而苦练容易出现僵劲,苦练实际上是由僵劲到柔劲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走一段弯路。巧练则是直接练柔劲,是捷径,减少了弯路,因而可以是最节约时间的练法。

 

     苦练能不能练出太极拳真功夫?

 

太极拳的真功夫就是指纯熟的内劲。苦练当然是可以练出来,但对于我们常人来讲,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还有可能,越苦练,越没有理解太极拳内劲的本质,离太极内劲的大道越远。曾有一位伟人说过,成功的秘诀是“99%的辛苦+1%的聪明”。到了太极拳上,我认为,这个比例要变一变。太极拳是思想拳,必须拿出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所以,若能达到一半时间思考,一半时间练拳,可能出功夫更快。

 

     有了巧劲,如何发出巧力?

 

人们都很关心怎样发劲。实际上,发劲就是发出力的过程。太极拳发的劲,就是这个巧力。柔软至极,刚猛至极。轻、灵、柔、整做到纯熟时,只要丹田在瞬间突然一硬,巧劲就在瞬间爆发出来了。这就是太极拳的发劲原理。

 

     巧练出巧劲,巧劲中蕴藏着功力。

 

——《巧练出巧劲 巧劲蕴巧力》

 

整劲仅仅是内劲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内劲还应当包括神、意、气。有没有内劲,打一下沙袋就可以知道。

 

——《震撼太极拳》

 

太极拳的实质在于内劲,内劲的核心在于轻、灵、柔、整,再加上神、意、气的配合。

 

人们直接练整劲,很容易僵。事实上,配合老师推手或学员之间配合性的推手就是瞬间的僵劲。

 

但直接从“柔”也出发,也许更快地能够体验到太极拳内劲的真谛。

 

练柔劲有两个途径,一是拳架,也就是动作。二是推手。至于站桩的作用如何,我不敢评论。反正我们的方法练拳,没时间去站桩,当然我们不否定别人去站桩。

 

在练拳架时的要求是,无人当有人,就是假想一个人在和你推手。但是人们很难做到这一点。若一个学太极拳的人长时间不推手,只是练拳架,待他开始推手时,仍是从零开始。

 

在推手时,我们的要求是,有人当无人,就是在和人推手时,不管对方如何,自己只管按照老师教的要领做。

 

拳架和推手同时练,是最快的长功的方法,这是我自己的体验,也是我教学的经验。拳架长功就不讲了,这里着重讲一下推手长功夫,推手出柔劲。

 

对于刚开始学不久的学员来说,推手是他们理解内劲,柔劲的最好的方法。两个人开始推手时一定要配合。例如,两个人站在沙发前,一个作为进攻方,另一个背靠沙发的作为防守方。双方一搭劲时,进攻方即要轻轻的滑开对方劲力的苗头,再向前推去。这就是柔了。对于防守方来说,双方轻搭劲以后,自己不变劲,让对方把自己推进沙发上。自己不变劲,但同时身体要保持整字。这就是说,进攻方练了柔而整的劲,防守方练了僵而整的劲。然后两个人再换位练习,换位体会柔劲和僵劲。此时劲路要一个劲一个劲地练,双方速度要慢。这是通过推手练柔劲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双方一个劲对一个劲地练习一段时间以后,就要有些不配合的因素了。进攻方遇到对方劲力的苗头,滑开对方力点,向对方推去。此时,对方若能跟得上,也在对方滑开力点的同时,自己也变劲。对方再变劲,自己再变劲。看能变几个回合。只要进攻方逮到机会,就把对方发到沙发里头去。此时较第一阶段稍快了一点,不配合的因素也增加了一点。

 

第三个阶段:双方完全不配合,完全放开思想自由地推手。此时,两人距离沙发两米左右,两人相向而站,同时侧对沙发。两人同时开始推手后,完全不配合,谁被推到或扔到沙发上,不管多少个回合,谁就是输,算一局。此时人的灵活性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四个阶段:双方推手完全不配合,谁被推出去,谁为输一局。不固定方向,不一定再朝着沙发。若是在房间里,随便推到哪堵墙上,都算输。

 

越往高级阶段,要求的人的轻、灵、柔、整越高,功夫也越深。

 

     总之,通过推手长太极功夫,是一条必经之路。

 

——《通过推手练出柔劲来》

 

看到网上讲太极拳,有“根劲”这样的说法。我进行过一番研究,却是无论如何理解不了这个“根劲”。

 

许多品种的武术讲究下盘稳。小的时候练长拳、八卦,也企图练下盘。但按照一般的方法,蹲得尽可以低一点,都不成功。

 

有了太极的感悟后,曾多次和自认为下盘稳的人试手。他们自认为下盘稳,由于他们在练拳和推手时蹲很低。但比试的结果是,无论他们蹲得多么低,力多么大,下盘多么稳,只要稍一点化,他就动了。这说明他的下盘稳在太极的点击下没有太多的作用。无论你蹲得多低,能蹲多久,在和别人进行不配合的推手对抗时,别人不可能推不动。也就是,向地下扎根仅仅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的说法,任何人都不可能练出十几、二十个人推不动的大力神功,那是骗人的把戏。

 

经过我次反复地琢磨,我对下盘稳,或者根劲有了这样的理解:它是动态的,活动的,不与对手硬顶的。也就是说,自己是一个不倒翁,随着对方作用力的变化而变化,永远摔不倒,但不能在不动的条件下与对方硬顶。

 

从这个角度看,我是支持“根劲”的说法。但若依许多人关于“根”就是要蹲低的观点,在我看来却是一点用也没有。

 

——《何为太极拳的“根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