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自己整理的术语表

 南山大佛图书馆 2014-10-09

  术语表

奥杜维文化:在发现能人化石的地层中出土了许多原始的石器,最多的是由火山岩或石英岩构成的砾石或石核加工成的砍砸器。这种砍砸器的制法十分简单,仅仅是把砾石或石核的边缘修出锐棱而已,但是现代模拟试验表明,即使看似简单的打制方法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除了砍砸器外,还发现了其他石器器型。如刮削器、原形手斧、石球等。

半衰期:沉积岩中的某些元素有不稳定的同位素,在发生自然的放射性衰变时,它们的原子有规则地分解,成为其他的元素。衰变的速度不受外界因素如压力、温度或时间推移的影响,经过一定的时间,原先的原子只留下一半了。这个时间叫“半衰期”。

伴性遗传:遗传学疾病的发生与性别相关联。

变异:存在于生物个体或群体间的差异。

表现型:一个生物体的外在性状被称为表现型。

表现型分类法:基于全部或可观察到的相似性,而不是基于系统发生或进化联系,而对有机物进行分类的体系。

采集说:20世纪70年代,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关于人类起源又变成了“妇女——采集者”的模式,这种理论试图阐释人类复杂社会的起源问题。

草食说:乔利关注食性适应对人类起源的影响。他观察到主要以草籽为食的狮尾猴与其同类狒狒显著区别,他认为这是早期人科成员与猿类之间的差别。

草原黑猩猩模式:华什伯恩等人认为人与猿的共同祖先在体质上与现生的黑猩猩最为接近,人科早期成员所处的环境则与现生狒狒所处的环境类似。因此,在外部环境的驱使下,原始灵长类会朝着人的方向进化。

测量性状:可以通过测量获得数值以便于进行数据分析的体质特征。

粗壮型南方古猿:发现于东非和南非,生存于距今250~100万年,包括南方古猿粗壮种、南方古猿埃塞俄比亚种和南方古猿鲍氏种。

成功繁衍说:认为两足直立行走是一种效率不高的行动方式,因而必然是为着提高转移后代的效率以及便于携带东西。

齿列:排列在齿槽上的一组牙齿构成齿列。

齿学人类学:是一门依据人类牙齿形态和结构以及组成元素探讨人类演化问题的学科。

唇侧:齿学人类学上规定门齿与犬齿为前牙,前臼齿和臼齿为后牙。齿列上前牙靠近唇,因此前牙的近唇一侧为唇侧。

纯合:来自亲代的这两个等位基因是相同的,那么子代的基因型是纯合的。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子代叫做纯合子

单雌性群体:包括少量的成年雄性和一个或几个成年雌性个体及其后代。

单雄性群体:包括一个成年雄性和少数成年雌性以及他们的后代。

等位基因频率:是一种确立同一群体内部不同等位基因相对出现比例的方法。

地猿:发现于埃塞俄比亚,生存于距今约440万年,被认为是可能的早期人科成员。

地质年代:地质学上将地球的历史划分为几个大的时间单位,简称为“代”。“代”的下面又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单位,称做“纪”;“纪”下面又分为若干“世”。这些时代单位,主要是根据生物发展史的阶段来划分的,各单位之间的界限,标志着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些重大的转折点。

典型的生长曲线:或称之为距离曲线,记录的是个体一生的生长情况,每一个点对应的是某个个体在某个给定的年龄段或发育期内的生长情况。

东非大裂谷:1,500万年之前,即中新世晚段的时候,非洲是森林的海洋。之后的几百万年,地球的造山运动开始,非洲大陆东部的地壳开裂了,随后形成了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高原。到1,200万年前,即上新世之初,东非大裂谷完全形成了。

动态平衡:是指努力使机体保持正常运行的机制。

独立群体:包括母亲及其未成年的后代,成年雄性和雌性的交往较少,一般在交配时才有短暂的接触。

多地区起源论:也被称为直接演化论或系统论。持这种观点的人类学家认为现生的各大人种的性状在很久远以前便存在着差异,即各色人种是由各自当地的直立人演化而来,各色人种的祖先并行发展并不可避免地发生基因交流,最后演变成为现代的各色人种。

多基因性状:由两个或者更多的基因座控制的性状。

多雄雌群体:包括许多成年雄性和成年雌性以及为数较多的后代。

DNA一个染色体是由大量的核酸和蛋白质构成的,而其中决定遗传的则是核酸,更确切地说是脱氧核糖核酸,即DNA。

发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的特定人群当中,某种疾病的新发个例与该人群人口总数之比。

非测量性状:包括骨骼的连续性形态特征和非连续性形态特征。连续性形态特征是指具有多个分级或分型的非测量性状;非连续性形态特征是指头骨上的不具有多级分类的条件的非测量性状,这些性状只适合用“存在/缺失”或者“有/无”来表示。

非洲古猿:中新世的自非洲猿类,距今约1,700万年。有人认为它可能是现代亚洲和非洲大猿的祖先,但也有人认为它只不过是已经灭绝的古猿而已。

非洲起源论:又被称为入侵论、迁徙论或代替论。持这种观点的人类学家认为现生的各大人种共同拥有一个近期(距今约10~5万年)的直接祖先,最可能的是来自非洲,也就是说在早期人属成员当中只有一支成功地演化成为解剖学上的现代人。

分子钟理论:应用清蛋白之间的差别来推算人猿分离的时间。

工具说:20世纪40年代,英国伦敦自然博物馆的肯尼斯·奥克利创立了“工具说”,他提出了“人——工具制造者”的理论。他认为制造和使用工具而不是武器才是人类进化的动力,同时强调从猿到人的较为阴暗的分化,即人类的残忍和暴力倾向。

古病理学:是将现代病理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古代生物遗存生前所患疾病的研究当中,并且在现代病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较为独特的研究内容,在关注疾病演化历史过程的同时还重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古人类学:也叫人类古生物学,是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科学。

古新世新生代第三纪的第一个阶段,距今约6,500~5,000万年,原始类灵长类动物出现。

合子:受精过程结束时,两个配子的遗传物质融合在一起即为合子的形成。

宏观进化:指某一物种的长期进化改变,宏观演化研究关注某一物种长久的遗传信息的改变规律。

化石:是过去生物的遗骸或遗留下来的印迹经过物质置换作用而形成的石化物。

环境说:塔特尔提出了另一种有关人科起源的理论,即“小猿模式”。他认为人类的祖先起源于某种与长臂猿类似的杂食性的非洲小猿。环境的剧烈变化使它们不得不以直立行走的方式来适应稀树草原这种新的生存环境。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是一种预测某个群体内亲代的不同基因型在子代当中的分布频率的数学理论模式。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合功能的片段,能够表达出一个有功能的多肽链或功能RNA分子的核酸序列。

基因表达:是指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方式。基因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其自身的遗传信息反映到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上,从而使得亲代和子代具有相似的性状。

基因的分离定律:如果基因型是杂合的,那么子代的遗传学性状会发生分离。

基因的交换: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的连锁关系是会发生改变的,即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和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会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

基因的连锁:是指位于亲代的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等位基因在传给子代的过程中,互相连在一起传给子代,不发生分离的现象。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能够自由组合。

基因流:是指等位基因由一个群体向另一个群体的流动。

基因型: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组成被称为基因型。

基因型频率:是一种确立同一群体内部不同基因型相对出现比例的方法。

颊侧:齿学人类学上规定门齿与犬齿为前牙,前臼齿和臼齿为后牙。齿列上后齿靠近脸颊的一侧为颊侧。

假说:对所观察实物的合理解释。

渐变论:认为物种是以渐进的方式演化的,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宏观演化过程是缓慢的。

简单遗传性状:由单基因控制的且不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形态特征。

间断平衡理论:认为进化的过程并非直线或跳跃式的,而是一种曲折上升之势,在保持长期的微观演化的过程中不定期地发生迅速的进化改变。

碱基: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化学单位。DNA有四种碱基类型,即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

减数分裂:就是将含有46条染色体的细胞分成含有23条染色体的细胞,也就是使其染色体数目由二倍体变为单倍体。这种分裂方式是性细胞所独有的分裂方式。

渐新世:新生代第三纪的第三个阶段,距今约3,800~2,200万年,类人猿开始繁盛。

进化:是指生物群体的变化过程,是某一生物群体的遗传结构发生了改变,并将这种改变遗传给其后裔的过程。

进化动力:导致代与代之间的等位基因频率改变的机制,是物种进化的根本原因。

抗体:是免疫系统用来鉴别和抑制外源物质(例如细菌和病毒)的一种蛋白质复合体。每种抗体只识别特定的目标抗原。

抗原:是指一种能刺激人或动物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这些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考古学:通过对历史和史前时期文化遗存的分析来复原古代文化的演化过程。

科学:其本质是对宇宙进行客观地解释,是一种试图理解世界运转的潜在逻辑和结构过程的方式。科学至少具有如下几种特征,即真实性、可假设性、可检验性和理论性。

夸休可尔症:属于严重的蛋白质-卡路里营养失调,常见于刚断奶的儿童,症状为嗜睡、生长迟缓、贫血、水肿、腹部肿大、皮肤色素消失、脱发或毛发变色。

理论:可假设性是对所发现的事实的简单解释,而且这种解释是可以被不断检验的,证明是暂时正确的,并暂时无错误的可能,即不能被证明是错误的。系统性的解释即为假设体系或者称之为理论。

灵长类:起源于树栖生活方式的具有复杂特征的高等哺乳类生物。

流行病学:即指研究人类疾病及其成因模式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群体而非个体,但这并不是说流行病学研究忽略对个体的研究。

鲁道夫人:发现于非洲肯尼亚,生存于距今约200万年。与能人相比,他们通常具有更大的脑容量。

马丁眼色表:一种记录眼色的观察方法。其颜色分布由深至浅包括黑褐色、不同程度的褐色、不同程度的浅绿色以及浅色。

免疫反应:一种免疫系统通过产生抗体来阻止外来分子(抗原)进入的机制。

莫斯特传统:大部分尼安德特人使用的石器制造技术。

南方古猿:发现于非洲,生存于距今约420~100万年,是目前被确认的最早的人科成员。

南方古猿阿法种:发现于东非,生存于距今约400~300万年。

南方古猿非洲种:发现于南非,生存于距今约300~200万年。

南方古猿湖畔种:发现于肯尼亚,生存于距今约417~350万年。湖畔种反映了一种原始性(与猿相似的那些特征)与进步性(直立行走)的混合特征。

能人:意为“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生存年代距今约200~150万年,脑容量约为现代人的一半,其石器文化被称为“奥杜维文化”。

尼安德特人:发现于欧洲和中东地区的生存于距今约15万年~3.5万年的早期智人。

欧亚大陆:欧洲和亚洲大陆板块联合在一起形成的新大陆。

配偶家庭群体:包括一个成年雄性和一个成年雌性及其年幼的后代,雄雌个体构成长期稳定的家庭组织并且不与外者交配。

配子:亲代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子。

平脸人:发现于非洲肯尼亚,生存于距今约350~320万年,被认为是可能的早期人科成员。

趋利避害说:认为早期人科成员兼有双足直立行走和攀爬树木的能力可以有效地避免其他肉食动物的袭击。

群体遗传学:着重解释生物群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自然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之前,细胞核是由脱氧核糖核酸和组蛋白组成的复合丝状物质构成的,被称为染色质;当细胞进行分裂时,由染色质构成的细胞核会变成棒状物,被称为染色体。

人科人在生物分类上属于人科,即人的系统。

人类学:分为广义人类学颌狭义人类学。广义人类学是指研究人类生物性和文化性变异以及演化的科学;狭义人类学特指生物人类学或者体质人类学。

人属:是人类系统的次一级分类单位,属于人属的成员一般具有较大的脑容量以及较好的文化适应性。

人种:也称“种族”,是指那些具有区别于其他人群的某些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群。

肉食说:达特最初提出了“人——凶杀者的猿”的观点。他依据在汤恩小孩颅骨上观察到的特征推断南方古猿是人类的祖先。他又依据与南方古猿伴生的大量动物碎骨化石,认定南方古猿是以食肉为主的动物。

RNA是核糖核酸类分子的统称,包括信使RNA、核糖体RNA和转运RNA。

撒海尔人乍得种:发现于非洲乍得,生存于距今约700~600万年,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可能的人科成员。

上新世:新生代第三纪的第五个阶段,距今约500~180万年,早期人科成员出现。

舌侧:齿学人类学上规定门齿与犬齿为前牙,前臼齿和臼齿为后牙。齿列上牙齿靠近舌的一侧均为舌侧。

社会生态学:其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结构和组织形态与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强调自然与社会是大自然内在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

社会生物学:其研究目标是从生物进化的时间尺度和整个生物界的范围来把握动物行为的独特的生物学基础。就人类而言,社会生物学的任务就是从进化意义上科学地解释人类行为的起源与进化的生物学机制。社会生物学试图用生物学原理来说明人类的文化现象。

生理适应:主要是生物体的本能适应过程。有机体对外界温度、阳光辐射、含氧量、物理压力以及食物选择等因素的刺激所产生的适应性变化均属于这种适应。

生物分类系统:按照生物体进化的亲缘关系来确定其相互之间分类地位的分类体系。

生物分类学:基于种系发生的关系和有机体群体的进化历史进行分类的体系。

生物人类学:生物人类学或称体质人类学,它关注于人类生物性的进化与变异问题,“是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

生物性适应:包括了个体体质适应和群体遗传适应,例如低纬度地区人类的阔鼻型、深肤色、波状发等等特征都是为了适应低纬度地区炎热的气候而进化形成的。

生殖隔离:是一种有效的遗传机制。因生殖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相近的类群间不杂交,或杂交不育,或杂交后产生不育性后代的现象。它的存在保证了物种多样性。

食物获取说认为最早的两足直立行走的猿只是在其行动方式上是人,但其他特征诸如手、颌部以及牙齿的形态仍然像猿,因为他们的食物没有改变,只是获得食物的方式改变了,他们强调直立行走是对环境变化作出的适应性改变。

始新世:新生代第三纪第二个阶段,距今约5,500~3,800万年,第一个灵长类动物出现,原猴类出现。

适应性:生物体获得生存合繁殖后代的可能性。

适应辐射:因对新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而产生新种。

狩猎说:20世纪60年代,人类学家们把狩猎——采集者的生活方式视为人类起源的关键。

双命名制:每一物种的学名均由两个拉丁化名词所组成,第一个代表属名,第二个代表种名。

体温调节说:认为早期人科成员的直立行为可能与体温的调节功能有关,这有利于早期的人科成员冒险去热带大草原寻找食物。

突变:是指染色体上某一位点上的基因或者染色体本身发生了改变。它是所有遗传变异的最终来源,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料。

突变率:是指突变发生的几率。

语言人类学:被认为是语言学和人类学相结合的产物,强调通过对语言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的变化的考察来分析人类群体的演化过程。

晚期智人:在距今约10万年以前,某些早期智人进化成为了解剖学上的现代人,包括了我们的早期直系祖先和现代人类。

微观进化:指某一群体的短期的进化改变,微观进化研究关注某个群体内部代与代之间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

微卫星DNA由若干重复的而又短小的DNA区域组成。

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性的复合体。文化具有如下的一些特征:它是共享的、习得的、整合的以及以符号为基础的,而文化能力根植于我们的生物本性。

文化人类学:关注人类不同群体文化的变异与演化,倾向于跨文化研究。

文化性适应:既包括诸如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适应,也包括社会系统等高级行为适应,这些文化因素相互协调构成了完整的文化性适应系统,特定的文化性适应是特定的自然生态系统适应的反映。

无码DNA序列分析:计算微卫星DNA重复序列的个数。

物种:化分为同一物种的各个群体之间的个体是可以互相交配并产生具有繁殖能力的后代的,而与其他物种的种群的群体之间则处于生物隔离状态。

物种灭绝:大量不同物种同时灭绝的事件。

西瓦古猿:中新世猿类,多发现于亚洲距今约1,400~700万年有许学者认为西瓦古猿应当是亚洲猩猩的祖先,否认西瓦古猿作为人科成员的地位。

夏娃理论:现代人的祖先应当起源于距今20万年前的非洲,并在距今约13万年前开始向亚洲和欧洲扩散并取代了当地的古老人类,进而演化成为世界各色人种的祖先。

现代进化理论:20世纪30年代,进化论学者开始借鉴和吸收遗传学、动物学、胚胎学、生理学和数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开创了关于进化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线粒体DNA是存在于线粒体中的双链的超螺旋环状分子。线粒体DNA的遗传模式比较特殊,它的基因排列紧凑,大部分基因组上基因之间没有间隔区,也没有内含子和转座因子。可通过母系和父系遗传。线粒体DNA的变异速度远远大于细胞核DNA,而且还有叠加效果,变异幅度可以逐渐加大。

显性等位基因:在杂合体当中,决定显性性状的等位基因被称作显性等位基因。

镶嵌进化模式:身体上的各种性状,并不是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变化的,不同性状的进化速度可以有很大的不同。

信使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而形成的一条单链,主要功能是实现遗传信息在蛋白质上的表达,是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桥梁。

性别的二态性:是性别差异的极端表现,雄性个体往往明显大于雌性个体,而雄性内部个体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是雄性为了争夺群体支配权或直接参与交配权的结果,是竞争机制作用的产物。

压力:是指任何一种干预机体保持正常运行的因素。

遗传:生物的亲代能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后代的现象。

遗传漂变:是指在某个种群内,由于个体数量较少,不能完全随机交配所造成的后代在基因库上的变化。它是代与代之间等位基因频率的任意改变。

遗传适应:作为对于某种环境的有利适应结果,一些性状会得以保留并遗传给其后代,这就是获得性遗传。在生物群体内部,大多数的突变是中性的,即可能朝着有利或者有害的方向转变,这必须视实际的环境和生态变化而定。

隐性等位基因:在杂合体当中,决定显性性状的等位基因被称作显性等位基因,与其相对的是隐性等位基因。

有丝分裂:是指全部的体细胞分裂。

原初人图根种:发现于非洲肯尼亚,生存于距今约600万年,被认为是可能的早期人科成员。

原康修尔猿:发现于东非中新世早期地层,生活于距今1,900万年~1,3000万年前。

灾变论:认为旧有的生命形式由于遭受一系列暴力或者突发灾难而遭受灭绝,灾变之后,新的生命体系形成。

早期智人:也叫“古人”,生存于距今约25~20万年,他们还不是完全的现代人,因为在他们的骨骼上还保留着许多原始的性状,而且较早期的个体的脑容量仍旧比较小。

自然选择:是对生物适应性的一种筛选机制。自然选择通过所谓的过滤机制使得那些适应了进化需要的生物学特征以及控制这些特征的等位基因能够传递至下一代。

整体观:人类学家关心人类的双重属性对人类演化的影响,是依据一种“整体”的历史发展观点来考察发生于人类自身的种种变化,并重视考察其生物性和文化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指关节行走:前臂手指弯曲,以手背贴地行走的方式。

直立人:生活于距今约200万年~53,000年,其作为智人直接祖先的地位正受到检验。

支配等级:是一种等级分配机制,个体依靠支配等级来确认自身的支配权限,这种支配等级在一段时间的社会生活中是比较稳定的。

中国古代人种坐标体系:由朱泓提出的对先秦时期中国古代人群进行的体质特征分类理论。这种理论将中国先秦时期古代人群划分为古东北类型、古华北类型、古中原类型、古西北类型和古华南类型。

种群:一个种群就是同一物种的一群个体,享有特定的栖息区域,通过个体间的交配而保持一个共同的基因库。

中新世:新生代第三纪的第四个阶段,距今约2,200~500万年,猿类产生多样性演化。

转运RNA:其功能是携带符合要求的氨基酸以连接成肽链,再经过加工形成蛋白质。 

分享到:
  最后修改于 2007-01-08    阅读(61)评论(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