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重大疾病征兆及理赔标准(一)

 AnneScott 2014-10-09

还没关注我们?

点图片上方MDRT-CFP-CPB ->关注,以免错过精彩专题!

--------------------------------------


(一)重大疾病保险简介


1、重大疾病保险的概念


重大疾病保险是当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达到约定的疾病状态或实施了约定的手术时,给付保险金的健康保险产品。重大疾病保险的根本目的是为病情严重、花费巨大的疾病治疗提供经济支持。


2、重大疾病保险的保障功能


重大疾病保险所保障的“重大疾病”通常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病情严重” ,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与生活;二是“治疗花费巨大” ,此类疾病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药物或手术治疗,需要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


重大疾病保险给付的保险金主要有两方面的用途:一是为被保险人支付因疾病、疾病状态或手术治疗所花费的高额医疗费用;二是为被保险人患病后提供经济保障,尽可能避免被保险人的家庭在经济上陷入困境。


(二)重大疾病保险的发展历程


重大疾病保险于 1983 年在南非问世, 是由外科医生马里优斯·巴纳德最先提出这一产品创意的。他的哥哥克里斯汀·巴纳德是世界上首位成功实施了心脏移植手术的医生。马里优斯医生发现,在实施了心脏移植手术后,部分患者及其家庭的财务状况已经陷入困境,无法维持后续康复治疗。


为了缓解被保险人一旦患上重大疾病或实施重大手术后所承受的经济压力,他与南非一家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了重大疾病保险。


1986 年后,重大疾病保险被陆续引入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1995 年重大疾病保险引入我国内陆市场,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人身保险市场上重要的保障型产品。



(三)了解常见三十种重大疾病


1. 恶性肿瘤—不包括部分早期恶性肿瘤


(1)了解恶性肿瘤


我们身体内所有器官都是由细胞组成,当身体内细胞发生异常大量分裂,这些额外的大量细胞就会形成肿瘤。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癌症。可以发生于任何器官中的任何组织,当癌细胞生长和繁殖,它们就形成了一个侵犯邻近组织和能向全身转移的癌症肿块,当癌症发生转移时,癌细胞常先转移到附近淋巴结。如果这些淋巴结出现转移,癌细胞也可转移到身体其它器官,于是形成了新的肿瘤。新出现的肿瘤其细胞和原发肿瘤是一致的。


(2)癌症的高危人群


癌症高危人群是指某些患某种癌的危险性比较高的人群。由于某种原因他们患各种癌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好多倍,因此便成为预防的重点对象。


鼻咽癌高危人群:30~50 岁的中青年男性,工作、生活于南方地区;


肝癌高危人群: 40~50 岁的中青年男性,有饮酒嗜好、饮食不洁、患有慢性肝病者;


直肠癌高危人群: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高脂肪饮食习惯,并患慢性肠病的人;


胃癌高危人群:40~60 岁的中年男性,有吸烟嗜好、饮食不洁、慢性胃病者;


乳腺癌高危人群:40~60 岁中年女性,或绝经期前后的妇女,有肿瘤家族史者;


子宫颈癌高危人群:44~55 岁的中年女性,生活于山区或农村,并有肿瘤家族史者;


肺癌高危人群:40 岁以上,特别是 50~70 岁的中老年人,并有吸烟史者;


白血病高危人群:40 岁以上,特别是长期接触放射线者,可能是慢性白血病高危人群;而有白血病家族史的青少年,则是急性白血病高危人群;


口腔癌高危人群:40 岁以上,有酗酒及长期吸烟习惯,长期患龋齿及假牙咬对位不佳者;


子宫体癌高危人群:50 岁以上,未婚、未分娩或产次较少者。


(3)癌症的早期征兆


癌症早期常无特殊症状,甚至毫无病态。所以一般人不会主动到医院就诊检查,但是一旦状态明显,又常常为期已晚。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大多数病人可以获得根治。


食管癌:吞咽食物有迟缓、滞留或轻微哽咽感,可能会自行消退,但几天后会反复发作并且情况加重。或在吞口水或吃东西时,感觉食管内有异物持续存在,胸骨有定位疼痛。


胃癌: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消化不良症状,而且比较顽固、进展快,突出的表现为食欲迅速下降、食后腹部有饱胀感及不适,体重明显下降。


大肠癌:凡30岁以上的人出现腹部不适、隐痛、腹胀、大便习惯发生改变,并交替出现便秘、腹泻,有下坠感,且大便带血,继而出现贫血,疲乏无力,腹部摸到肿块等状况,可能有大肠癌的可能。


肝癌:早期肝癌无特异性症状,但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人,右上腹或肝区出现刺痛或疼痛加剧,身体不适,食欲减退,同时消化不良,伴有顽固性腹泻及体重明显下降时,应高度警惕。


鼻咽癌:鼻咽癌的早期征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症状多发生于单侧。单侧鼻血、单侧耳鸣、单侧听力下降、单侧头痛、单侧颈淋巴结肿大。


脑肿瘤:主要表现为头痛和呕吐。头痛往往是在清晨醒来时最重,起床后可逐渐减轻,前额、后枕部及两侧疼痛最集中。同时伴有呕吐,与进食无关,吐后头痛即减轻。


肺癌:咳嗽是肺癌的早期症状,以阵发性刺激性呛咳为主,老有咳不净的感觉,一般无痰或有少量白色泡沫痰,继发感染可出现脓痰。如果咳嗽性质改变,伴有“气管鸣” 、 “气短” ,或有少量血痰,痰中带血丝,都要引起注意,还可能伴有胸背痛、胸闷、发热等症状。


乳腺癌:乳房发生异常性变化,如摸到包块、胀感、出现微凹,皮肤变粗,发红,乳头变形、回缩或有鳞屑等,有疼痛或压痛,非哺乳期妇女突然出现单侧乳头流水(乳样、血样、水样液体) 。


宫颈癌:早期症状主要是不规则阴道出血,接触性出血和白带过多,下腹部及腰部疼痛,出现上述任何一项都要引起注意。


(4)饮食预防:


避免食用有致癌物的食物。如霉变食物、烟熏油炸食物、腌制食品等; 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少吃猪肉,多吃鱼、兔、牛肉及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等;


多食用含有抗氧化剂(维生素 C, E, β-胡萝卜素) 、膳食纤维、蛋白质和多糖的食物。如胡萝卜、芹菜、淀粉等,绿豆、赤小豆、冬瓜、西瓜等有利于毒物排泄和解毒,有助于防癌。


2. 急性心肌梗塞


(1)了解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即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并出现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心电图产生进行性改变。90%的心肌梗塞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少数由梅毒性主动脉炎、冠状动脉栓塞及冠状动脉痉挛引起。 心肌梗塞发病前常有明显诱因。


(2)心肌梗塞的高危人群:


具备以下的危险因素越多, 心肌梗塞病发的机率也就越大。

45 岁以上的男性或 55 岁以上女性的发病率高。

喜欢吸烟也是患心肌梗塞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危险因素。

有高血压、肥胖、高胆固醇等因素在内的缺乏运动的人。

有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作息时间不规律等生活因素的易患人群。


(3)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状


急性心肌梗塞多见于年纪较大的人群,且多在下班后或是睡眠当中突然发病,病势往往极其凶险,但是,在发病前身体也大多会出现各种先兆症状:


胸骨下或心前区剧烈而持久的疼痛。常在安静或睡眠时发生,疼痛难忍,持续时间长,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心慌、气促和出冷汗等症状,休息和口含硝酸甘油片仍不奏效。而糖尿病人的急性心肌梗死,却往往没有疼痛症状,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血压下降或休克。有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病时血压下降,发生休克,病人这时往往面色苍面,皮肤又湿又凉,脉搏细弱而快,尿量减少,神志模糊,严重时会昏迷。


心律紊乱。75%~95%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起病1~2周之内发生心律紊乱。心律紊乱以室性多见,尤其是室性早搏,并可导致室颤。


心力衰竭。主要是左心衰竭,常在发病最初几天之内。

恶心、呕吐和上腹疼痛。

发热。病后 1~3 天出现,体温 38℃~38.5℃,有时 39℃。


(4)梗塞的预防


足够的睡眠,让心脏充分休息。

合理饮食,应少食多餐、避免过冷或过热的膳食;饮食平衡、清淡且富有营养,低盐饮食;注意不要饮食过量,不要抽烟、酗酒,注意冬季的保暖,限制运动量,保持精神平静等。

保持日常生活的安定,心情舒畅也是非常重要的。

增强体质,避免感染。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