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思妙想的稼轩词

 laoluobogan 2014-10-10

    稼轩以擅赋长调名世,其实他的小令也写得别有风味,富于特色。其长调多慷慨悲歌,小令多清新可喜,长调多书袋连篇,小令多平易可人。

    小令篇幅虽短,出彩却委实不易。今天向诗友推荐一首他的小令,看看大师是如何构思着墨的。

    玉楼春·戏赋云山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这首词写的是: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早晨起来散步,咦?平时每天见到的对面那两三座山峰哪去了?我怎么走遍溪头村角都没瞧见?难不成哪方神圣昨晚趁着月黑风高把他们推走了?哈,明白了,是四面的云雾把他们藏起来了吧。看,一阵西风吹散云雾,东南角的天空露出了擎天一柱,果然藏在那儿,看我多聪明!老和尚高兴地拍起手来,山好端端地还在,善哉善哉!

    这首小词构思上不落俗套,以一个富于童心的老僧的视角,写一个寻常的生活场景,写得情趣盎然,活龙活现。展示了大词人活跃的思维和对大自然、对生活真挚深沉的热爱。

    在章法上也别具一格。劈头先来一个无厘头的问题和一个没头没脑的回答,骗取不明真相围观者的点击率。继而用纵跨上下片的四句话,通过形象的描摹,点出问答的背景。末了主人公老顽童蹦蹦跳跳地登场、谢幕,谢谢观看!干净利落又富有余味。

    有的读者认为主人公有两个,一个是“我”,一个是老僧。这样理解也未尝不可。但我认为如果是两个,那后来登场的老僧完全就成了打酱油的,通篇出现了两个视点,老僧的出场变得可有可无,完全可由“我”来代替。在诗文中,由于格律或谋篇的需要,主人公留待后面补充交待是一种常用技法,而且这样处理往往比开篇就出场更有奇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