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合太极、动分阴阳;太极为体、阴阳为用

 林烽六壬风水 2014-10-11

道体寂然,无清浊动静之分;而道体所生化的万物,则有“相”“用”,亦有动静和清浊之别。道体创生万物是,由“气”始,以气、形质而成万物。气为清,形、质为浊。清静之气升为天,浊重之形降为地;在人清静之气为精神(即魂魄,阳气为魂,阴气为魄)浊重之形为肉体形骸。

道不离物,物既是道,离物无道,道物一体两面,道形而上,无形、非听、非闻、非触,是本体永恒的,非阴非阳,无生无灭;物,形而下,是气、形、质的现象,短暂的、刹那生灭变化不已的。现象有“相”、“用”。不同的相即有不同的用。

天地万物都因气聚而生,气散而死,都是一气而万形,因缘和合罢了。《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风水中“静则气聚,生;动则气散,死。”太极拳论则认为,“静则合”就是完整一气,“粘连黏堕不丢顶”最忌主动、妄动,一丝一毫的主动,妄动也会破坏周身整体的完整一气。

道为宇宙万物之本源,生灭之法则,了解掌握它,就能悟道,得道,进而与道同功。

道动而生物,由无生有,是清动生浊;动为生化之始,入静而返道。由有入无,是浊静返清。道生物为“顺”成,入返道 为“逆修”。 流虽浊而其源常清,用虽动而其体常静。

老子:“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静”为寂然、止息,在修道上,则有万缘不起,浊念不生之意。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认为“清静养神”是健康之道,明确指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因为“人安静不涉邪气,则神气以内藏,人躁动冒邪气,则神被害而离散,脏无所守,故曰消亡”,

黄帝问广成子道:“怎样才能长生?” 广成子则强调长生要诀在于清静,他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

“惟虚则能纳,惟静则能照”, 心如止水,静则清,清则明,明则能照。“心静”才“神凝”,“心虚”才“神思”。虚指不主观,并非没有主见;静指不躁动,并非不动感情,老子“致虚极,守静笃”刘勰:“故寂然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庄子·应帝王篇》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无欲者不受囿于外物,不执着于外物,所以能应物不役于物。

唐杜光庭曰:“心扰则神动,神动则心浮,心浮则欲生,欲生则伤神,伤神则失道,人能调伏其心,内安其神,外除其欲,则自然清静。”“形无主则不安,心无舍则不立”。

静为太极之本,为君,尊贵、庄重,为万物之明主;动为阴阳之性,为臣、卑微、功利,为万物之功用。体以首为君,以身为臣,君静而臣动。身动则有主,全身皆以首之令而行,舞蹈、武术要眼到手到,若手到眼不到则无神彩。静后生动,动则有序,若无静而动,动必盲从无主,动必生乱。练功,心必静,静后能定,定后笔法不飘浮,遒劲有力,起笔收笔,笔笔交待明确,而不是随便起笔收笔。无动不能成其用,无静不能为其主。中国戏剧中的君子之风,西方模特之姿,鹰首之态。《老子》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日本禅宗大师铃木大拙讲过一则故事,在日本江户时期,有位著名的茶师跟随着一个显赫的主人。当时社会很不稳定,浪人、武士依恃强力横行无忌。不懂剑道的茶师为了防身,扮成武士的样子。有天,主人外出,只留茶师一人在家,不巧却来了一个武士要和他比剑。为了不辱没武士的尊严,他只得应战。应战的前一天,他直奔京城最著名的大武馆,在大武师面前请求说:求您教我一种作为武士最体面的死法吧!大武师说,好吧,你为我泡一遍茶,我再告诉你办法。最后的一次泡茶,茶师非常用心。大武师看完他泡茶的整个过程说:“你不必死了,就以你泡茶的心去面对那个浪人。”比剑的时间到了。茶师笑着看定了对方,然后从容地把帽子取下来,端端正正放在旁边;再解开宽松的外衣,一点一点叠好,压在帽子下面;又拿出绑带,把里面的衣服袖口扎紧;然后把裤腿扎紧……他从头到脚不慌不忙地装束自己,一直气定神闲。就在要拔剑瞬间,浪人跪下请求饶命!
   
在生死面前,茶师能做到沉稳、淡定、宁静、优雅、完美、有序,这是太极的象意,美的震慑。

一个系统达到静合太极,静中触动动犹静的状态,它的外在整体是非常平静的,看不出有何变化。每临大事有静气,静时从容不迫举重若轻。孙子说:“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 一个太极拳高手发放对手时,你是看不出他有任何动作,可是对方已被甩出几丈开外;一辆优良的小轿车在行进中,你是听不到它的声音的;一个卓越的企业外表也是很平静的。象麦苗在成长,如日升月落,天天如此,天行健以自强不息。把复杂的事情能够简单化,把简单化的事情能长期化,动的熟能生巧,动的无声无息、出神入化,这就是太极大道。

动则皆动,无有一处不动;静则皆静,无有一处不静。动则动的起来,不是此动,彼却未动,不协调,无律动;静则静的下来,非此静彼未静,要有全局性,协同性。动静是相依相存、相辅相成,互本互用。静中藏动机,动中存静意。动而有度,律动、节奏、节律;静而有节,总结、自省、节制。一动为一动,洁净俐落,不多动,不妄动。

动时难静,静时难动。因为它们皆有惯性,要克服惯性就要有耗费。如机电设备的开启与关闭;一件事的禁止或开始。象骑自行车一样,启动时要费脚力,行进中却很省力,若停停行行就很费劲。动分阴阳,有阴阳就有矛盾对立,不改变事物的动态就无需耗费。所以,保持事物原有状态是很轻松的事。静也死,动也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改变是考验也是机遇,机电的开与关;企业的变动;人生每一阶段、每一脚步、每一环境的变动都是如此。给系统施加良性作用,使系统进行良性循环。培养一个人优良的习惯,实现目标就很轻松了;树立企业员工正确的价值观,管理企业就容易了。

一切事物在没有受到能量、资金、精力、意念等的作用时,依旧保持其原有的静止或动向。动者恒动,静者恒静。这就是我的广义惯性定律。愿我们都能对自身的系统施加一个良性作用,祝我们的系统良性恒动!

禅修之静不是封闭的死静,不是熵值的增加而是熵值的第减,不是无序的增加而是有序的增长,是封闭了显意识的来源,弃绝了低能量。通过穴位、十二经脉,中脉、左脉、右脉等的打通,开启了声、光、磁等高能量,潜意识进入的大门。使身、心、灵更加和谐有序,从松静虚无而入定,从入定而生慧。

而死亡的寂静,则是完全的封闭,熵值的无限增长,完全的无序。

我们的世界是以人的价值尺度来衡量和定义的,很多事物在人看来是静止的。如果我们是电子、光子、中微子,我们眼中的事物还在静止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元素周期表告诉我们,不同的元素是由原子核和不同层数的电子构成,电子以每秒近光速的速度挠原子核运动着,在极小的空间,以这样的速度运行,我们能分辨出它在运动吗?运动的极限使我们产生了对眼前事物的静止观念。

爱因斯坦认为物质以光速运动,时间就会静止。人在静默时,人的潜能就(α波)能够发挥出来,人在深层入定的状态下,阴神,阳神就容易出窍。物质的静才有质的稳定性,物质的动才有量的变化性。动极生静,静极生动。阴阳相生相灭,相对立又相统一,相互生灭,又互涵互变。

原子核的静,电子的动;太阳的静,行星的动,黑洞的静,银河群星的动,宛若不同层级的仙人们在禅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