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解析

 博览众长123 2014-10-11
  ——一部关于中华之“道”的哲学巨著  写在前面:  中华之“道”古老而源远流长,关于中华之“道”的“阴阳太极图”,最早见于出土的我国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参见本人博文“6000年前的‘阴阳太极图’”)。到伏羲则丰富完善“天道”而创新发展“地道”,从而奠定了《易经》的思想理论或哲学思想基础。后经“皇帝”等以道治天下亲身亲历实践(“黄老学说”的重要内容),再到周文王丰富完善“天道”、“地道”而创新发展“人道”,即文王大开创,演绎八卦为64卦,至此而《易经》。  《易经》是中华民族当然也是人类最古老的思想文化理论巨著,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民主、法制、教育、外交等,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基因”。管子从国家治理或治理天下的角度,予以了全面成功的实践,管子对“道”虽有探究,但更偏重于实践。老子则对《易经》之“道”,或中华之“道”予以系统地总结、归纳或整理,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具体化,从而形成关于中华之“道”的哲学理论体系,达到了“道”之理论高峰。所以,《道德经》是中华民族“道”哲学思想实践、发展、完善、提高的一个里程碑。  老子是专题研究中华之“道”第一人,《道德经》是中华民族当然也是世界人类史上,当之无愧的首部关于“道”即“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哲学理论巨著。  然而,须指出的是:能否完整、准确、深刻地理解认识《道德经》,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道”贯穿老子全篇始终,《道德经》全书依“道”而行,充分体现了运用“自然规律”指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和理论过程。二是“道”即规律,也就是要站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理解领会《道德经》的内容或思想内涵。“道”是贯穿《道德经》全书的一条主线,或者说:“自然规律”或“平衡规律”是其内在的灵魂或精髓,离此,对《道德经》的理解就只能是零碎的、肤浅的,甚至是一知半解。试想:如果不理解“道”,不知其内涵或特征,又如何能识道、悟道呢?不识道、悟道,又如何能全面深刻地理解《道德经》呢?  另外,《道德经》81篇文章,每一篇无论长短、字数多少,皆独立成篇,多堪称典型的论说文写作结构,有些则如同幽美的散文诗,每篇都论点(主题)鲜明,论据或论证有力,结构逻辑层次分明,谋篇布局完整,有首有尾,语言经典,极富哲理,思想深远,立意崇高!内容异常深刻!读通后不能不令人深思且感佩之至!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⑩,众眇之门。  [注释]  ①第一个“道”是名词,即规律,是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统称。自然规律,也称之为基本规律,或平衡规律;社会规律,也称之为实践规律,是人类实践中得出的规律性现象。社会规律受制于自然规律,合乎自然规律之社会规律,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规律。第二个“道”是动词,指理解、认识、掌握、表述等之意。  ②恒:指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无名:即无形。  ⑤有名:即有形。  ⑥母:母体,此指根源、源头。  ⑦恒:指经常,通常,持久等之意。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真谛等之意。  ⑩玄:深黑色,此指玄妙、玄奥、深远之意。  [译文]  道是可以认识和表述的,道的意义非同一般。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形、无名是天地的始端,有形、有名是万物的根源。所以,不带着欲望(客观地)便可观察其(道)奥妙;带着欲望(主观意识)便可探究其端倪。无形、有形皆源于道,从而构成了道的两种不同形态或特征。道的这种深奥玄妙,就是洞悉世界一切事物奥妙或变化的门径。  (解析)  如果以现代语境直译并为该章加上个题目的话,则便是:  第一章关于道(概论)  自然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规律的意义非同一般。有形、无形是规律的一般特征。自然规律蕴含于宇宙自然万物的发展变化之中,并由此而产生了自然万物,所以就规律本身而言是无形的,是自然万物之始;自然万物无一不体现平衡和谐的性质,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孕育了自然万物,如此而言,自然规律又是有形的,所以说是万物之母。而对于规律的认识要客观(无欲),只有客观才能准确,发现其奥妙;同时也要重视发挥主观的作用(有欲),积极主动地研究探索,才能发现规律的真谛。有形、无形,二者揭示的是一个道理,表述虽有异却同为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人们认识万事万物的核心或基石,异常地深刻和玄妙,是打开认识宇宙或世界自然万物奥秘、奥妙大门的一把“钥匙”,一旦掌握了这把“钥匙”,宇宙或世界自然万物奥秘、奥妙的大门就会为你洞开。  综上所述:  道之定位——道(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而且其意义非同一般,“非恒道也”。  道之特征——“有形、无形”。无形,规律融于宇宙自然万物之中,即世界自然万物的共同属性、普遍特征,因而有了“道”即自然规律才有了世界自然万物,故为“万物之始”;有形,则表现为世界自然万物平衡和谐的自然状态,无平衡则万物不生,故为“万物之母”。  道之认知——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只有客观地(“恒无欲也”)认识规律,才能认识到规律的奥妙所在(“以观其眇”);只有发挥主观作用(“恒有欲也”),积极主动地探索,才能真正地认识规律(“观其所徼”)。  道之意义——“道”即自然规律,是人类认识和掌握宇宙自然万物奥秘的基石或核心,意义异常深远(“玄之又玄”),是打开宇宙一切奥秘、奥秘大门的“钥匙”(“众眇之门”)。  ——这是否就是该章的要义?故,该章是《道德经》全书的题旨或概论,统领各章。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注释]  ①恶已:恶:丑。已:通“矣”。  ②斯:这。  ③有无:有:有形,此指自然万物所表现出的平衡和谐的“自然规律”形态,后文亦指形形色色的自然万物;无:无形,即无形、无声、无迹,形容“自然规律”的性质特征,是对抽象概念“规律”之特征的形容或概括。相:互相。  ④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盈:充实,补充,依存。  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们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即顺应自然,不盲目、蛮干,不过分作为而扰民,不违背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⑧作:兴起、发生、创造。  ⑨弗志:弗:不。志:志向、意志、倾向。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相互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相互谐和,先与后互相接随,这些都是永恒的。所以,圣人治理国家采取无为而治,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改变其趋势,有所为,但不强加自己的意志,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解析)  第二章道之辩证性  (一)事物的相对性: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美与丑、善与恶,皆为相对性,没有丑也就无所谓美,没有恶也就无所谓善,天下万物莫不如此。  (二)实质则“道”: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相互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相互谐和,先与后互相接随,这些都是永恒的。”  ——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与声、前与后,从而构成自然万物一个个的“平衡体”,或平衡和谐的自然状态。具体如:  有和无——性质特征:“有形、无形”,即为“自然规律”。  难和易——发展特征:难易“相成也”,自然规律最客观。  长和短——变化特征:长短“相刑也”,平衡法则无偏私。  高和下——调整特征:高下“相盈也”,适时调整而平衡。  音与声——和谐特征:音声“相和也”,平衡,才有和谐。  先与后——成长特征:先后“相随”,认知先后终归平衡。  而上述的这一切发展变化,皆源之或体现于“自然规律”之平衡法则。既表现为自然万物自身所具有的辩证性,而实质则源自“自然规律”的辩证法,如没有平衡与失衡的辩证法则(如极端则失衡,物极必反),又何来事物平衡和谐的辩证属性或相对性的表现呢?  (三)一切遵从“道”:  “所以,圣人治理国家采取无为而治,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改变其趋势,有所为,但不强加自己的意志,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即:认识或领会“自然规律”的辩证法则,一切按“自然规律”办事。具体如:  “治理国家采取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不极端作为,一切按“自然规律”办事!  “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就是最好的教化!  “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改变其趋势,”——即顺应自然,尊重而不改变或违背规律!  “有所为,”——遵循“道”,一切按“自然规律”办事!  “但不强加自己的意志,”——顺应自然,不违背或改变规律!  “功成业就而不自居。”——谦虚谨慎!  “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不居功则功,无私无失,德者得也,天下也!综上所述:  道之辩证性:“自然规律”从内涵到形式,都充满了辩证性,就是最高的辩证法。  最好的国家治理:“无为而治”,即严格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居无为之事”);  正确的教育(“教化”):即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而非发号施令(“行不言之教”);  做事: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而非悖逆或改变其规律(“万物作而弗始”);  凡事:有所为有所不为,故不强行“作为”,不违背“自然规律”,(“为而弗志”);  为官:从道、有德,无私、无欲,谦虚谨慎,不揽工诿过居功自傲(“功而弗居”)。  道者,辩证也,有道则成,无道则失!“弗志”而成就天下,“弗居”反功成名就。  ——这就是“道之辩证性”,或辩证性之“道”。  第三章  [原文]  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⑦、无欲也。使夫知不敢⑧、弗为而已⑨,则无不治矣。  [注释]  ①上贤:上:同“尚”,即崇尚,尊崇。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②贵:重视,珍贵。货:财物,财富。  ③盗:窃取财物。  ④见(xian):通“现”,出现,显露,此为显示、炫耀的意思。  ⑤虚:虚静、虚空、谦虚等。虚静、虚空(无形、无声、无迹)则为道。心:古人以“心”喻思维,此指思想,头脑。虚其心:使他们心里虚空、虚静,无贪欲,即“纯真质朴”。  ⑥弱其志:此指削弱相互竞争、争夺的欲望或锐气。  ⑦知:此指智巧,心机,诈伪之意。反意则为“纯真质朴”。欲:此指贪欲。  ⑧敢:进取。  ⑨弗为:同“无为”。  [译文]  上不过度标榜贤良,就不会使百姓相互竞争;上不特别看重稀有之物,就不会有百姓为此盗窃;不过分宣扬贪婪欲望,民心就不会混乱。因此,圣人治理的原则是:虚静其心境,饱其腹(无贪无忧),削弱其相互竞争的锐气(不相互争夺),身体健康,永远使百姓无智巧,无贪欲(纯真质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不敢轻举妄动而滋事。而圣人则按照“无为而治”的原则治理,顺应自然规律,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解析)  第三章治国之道  治国之道重在“道”。  (一)认识而把握“道”:  “上不过度标榜贤良,就不会使百姓相互竞争;  上不特别看重稀有之物,就不会有百姓为此盗窃;  不过分宣扬贪婪欲望,民心就不会混乱。”  ——由于上面的“过度”、“特别”、“过分”等极端行为(失道),才导致下面的“竞争”、“盗窃”、“混乱”等失衡失谐现象!失道,必失衡、失谐!  特别是,该篇的“使民不争”,即不使百姓相互竞争,与管子的“使民于不争之官者,使各为其所长也”,即把百姓安排在不相互竞争的职位上,各尽所能发挥他们各自的优长。二者意义相同,就是追求公平、平等,即平衡和谐的社会,意义深远。  (二)顺应而不违背“道”。  “因此,圣人治理的原则是:”  “虚静其心境,饱其腹(无贪无忧),”——平静。  “削弱其相互竞争的锐气(不相互争夺),”——无争。  “身体健康,永远使百姓无智巧,无贪欲(纯真质朴),”——平和。  “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不敢轻举妄动而滋事。”——平安。  ——平静、无争、平和、平安,即平衡。平衡,则和谐;顺应道,即平衡、和谐。  (三)遵循而持守“道”:  “而圣人则按照‘无为而治’的原则治理,顺应自然规律,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即“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规律”。  所谓“无为而治”,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不盲目、蛮干、违背“自然规律”;有所为:顺应自然,严格按“自然规律”办事。  综上所述:  认识而把握“道”:  所谓“治国之道”,就是以“自然规律”治国。原理:失道,失衡、失谐;平衡,和谐!如:由于上面的“极端”,而导致下面的失衡、失谐,是治国“道”之失的表现,“不过分宣扬贪婪欲望,民心就不会混乱”等,就是如此。  顺应而不违背“道”:  顺应“道”而社会和谐,才合乎治国之道,如文中“虚静其心境,饱其腹(无贪无忧)”等,即不助长极端物欲、衣食无忧、消除恶性竞争、强身健体、纯真朴实,以求平衡和谐。特别是,老百姓的“纯真质朴”、“不贪婪”(“恒使民无知、无欲也”),则是实现平衡和谐的重要保证。试想:如果社会充斥极端物欲、拜金、贪婪,巧取豪夺、相互争夺、不择手段等,还会有和谐社会吗?  遵循而持守“道”:  即像圣人那样: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坚持“无为而治”,追求平衡和谐。  结论:  所谓“治国之道”:  基本依据:自然规律。  基本特征:平衡和谐。  基本形态:顺应自然。  基本手段:无为而治。  基本目标:和谐社会。  ——即:遵从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