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清军大炮

 dongchang 2014-10-11


清朝炮兵始建于后金皇太极时代,清军在宁远,锦州2次战役中吃了明军红夷大炮的亏以后,决心自己制造大炮,利用被俘的汉人工匠终于在天聪5年制造出了第一门红衣大炮。督造官是佟养性,监造官是丁启明,工匠是王天相,窦守位和刘计平。现在还陈列在天安门内。随后清军由汉人组成的炮兵部队,乌真超哈部队建立,清军拥有了摧毁内陆坚固城墙的利器。


虽然大炮在清军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居功至伟,但是并未获得朝廷的重视。到了雍正4年,1726年,将每年一次的在卢沟桥演练大炮的制度,改为三年一次。1727年,雍正又下诏,满洲素重骑射,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箭,有马上枪箭熟习者,勉以优等。到了雍正10年再次下令边境部队,只需练习弓箭长矛。于是清军纷纷放弃火器,中国的火器进步进入了长期的停滞期。因为朝廷已经很少铸造新炮,所以清军大多使用的是老旧火炮。


到了乾隆年间,清军因为多在南方作战,新造大炮多以轻型小炮为主。而重型大炮也只是修理老旧火炮,比如乾隆48年,1783年,清军修理了在北京的814门大炮,只淘汰了2门无法修理的破炮。


到了嘉庆道光年间,由于东南沿海,鸦片走私,海盗,和非法贸易日益增多,清廷才开始沿海布置炮台和大炮。19世纪20年代,当时的主要沿海要塞的部署是,广东虎门212门,福建厦门279门,浙江定海70门,镇江86门,乍浦30门,上海宝山吴淞240门,天津大沽口344门......这些大炮大部分都是新铸造的1500-9000斤重炮。虽然大炮是新铸造的,但是主要技术还是200年前明末红夷大炮技术,没有太大进步。


当时的清廷认为要想大炮威力大,那就必须造口径更大,身管更粗,炮身更长的巨炮。但是所配套的材料质量,构造合理性,发射方式,火药精纯度和制造工艺,使用方法却是一概不管。所以在1835年,关天培铸造的59门重型海岸大炮在试射的时候,竟然有10门发生炸膛的事件。铸造材料质量差,火药因为潮湿导致炮弹发射无力,大炮重量太。


中国在火器略说,演炮图说等书中都论述了,炮弹,口径,内药膛和弹药的比例关系。清军制作铁炮的方法大概分为七步,第一先把生铁练成熟铁,第二将熟铁打造成铁板,再将铁板打成瓦样,中间厚边缘薄,第三将铁瓦样卷成筒。第四,将筒接合成一体。第五加厚炮身装火药的部位,第六将炮身悬挂,使用钢钻洗膛,第七安装火门,照门和准星。



也有很多大炮是使用泥模铸造技术制造的。这种浇注而成的制造方法的优点就是快,但是缺点是炮身有蜂窝状小孔,很容易在发射的时候炸膛。而且每造一门大炮就要做一个新模具,导致所有的大炮都不一样大。当然清军也可以制造双层和三层复合金属铁炮,但是制造复杂,价格昂贵产量很低。


清军火药主要是手工制造,火药颗粒粗糙,大小不一。而且各省的配方都不一样。战争爆发的福建,浙江,广东和江苏省气候潮湿,清军火药储存方式落后,很容易受潮,影响炮击威力。但是总体来说,清军火药性能和产量比明朝是大了一些,但是和英军相比还是有差距。


但是我们要知道,克虏伯发明整体铸造大炮的技术,是在1851年,诺贝尔发明固体炸药是在1867年,弹头与火药引信分割开的炮弹是在1864年发明的。当时的英军使用的也是制作精良一点的黑火药和原理与红夷大炮类似的舰炮。没有很大的质量差异。


英军实际上也采用泥模铸造技术制造大炮。但是在18世纪末期开始,欧洲开始采用了一种实心钻膛技术,使用蒸汽机驱动车床。这种火炮的做个精良,制造迅速。英军火药是工业化工厂生产,配方经过科学研究,质量较好,威力比中国火药要强。


而且英军炮弹的种类也比较多,有实心弹,燃烧弹,链弹,散弹和爆炸弹比清军丰富很多。




实事求是的说,清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投入的大炮数量是清朝自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要知道光是被英军缴获的大炮就有3114门。


清廷也不是没有对战争进行准备,从1839年开始,光是广州就铸造了1000多门新型大炮。并且在广东佛山建立起了一座大炮制造工厂,还邀请了美国人担任督造官。而在整个鸦片战争期间,清廷新铸造了5000门大炮。这个数量很有可能超过了过去100年的制造数量。而且这次大铸泡还是以重型大炮为主,更是发展出8000-12000斤的前所未有的重型大炮。铸造这些大炮则花费了数百万两白银。


在技术上,这些新型大炮也有进步,浙江石油新创作的铁模铸炮技术糅合了英国榴弹炮和卡龙炮技术制作出新的大炮,林则徐则直接重金从澳门购入5000-9000斤西洋大炮和其他西洋大炮200门。到了靖逆将军亦山主政广东后,更是铸造550门新式大炮,还进口西洋大炮900门。


英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胜利,完全是机动力的胜利,战术的胜利。在英军与清军的舰队VS炮台的较量中,英军采用了线形战术,以战舰排列成一线,依次以舷炮轰击炮台,这样英军一半的大炮都可以开火,有利于舰队发扬火力。形成连续不断的炮弹轰击,大大提高了射速。这样英军形成了持续不断的火力轰击清军炮台,使清军无法招架。这种战法实际上就是海战中号称从来没有失败过的T字战法。

英军抢到了T头,一个舰队往复攻击1个,2个炮台,那英军等于是使用几百门大炮攻击清军的几十门火炮,以10倍的炮弹压下来。一次一艘大型战舰的一次侧舷炮击就是半吨炮弹,7,8艘军舰轮流射击下来,那清军肯定是阻挡不在的。英军使用这种战法使清军在东南沿海的炮台一个接一个的失守。


道光21年,1841年7月12日,闽浙总督颜伯彦上书朝廷说,英军以7-8艘战舰合力攻击清军1个炮台,旋攻旋进,一个炮台被打破又攻击下一个炮台,凶猛异常,遭到炮击的炮台清军遭到连环炮击,根本无法抵挡。而没有遭到炮击的炮台却只能看着,没有办法给予支援。


清军报告英军战舰大者30多丈,有火炮60-70门,就是小船也有20丈,列炮30-40门。各船大炮接连同时开炮,声如迅雷,势如骤雨。形成压倒性火力优势。再加上战舰可以任意行走掉头,还可以两面轮番开炮,其势更是无法阻挡,清军兵勇伤亡甚多。所以清军与英军的十几次海陆炮战,清军全部失利。


为什么清军的大炮拿英军战舰没有办法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清军大炮主要发射斤两较小的实心炮弹,炮手利用打水漂的原理,让炮弹在平地上弹跳,高速横扫敌阵的密集队形。但是英军战舰是用优质橡木制造的,外壳可以抵挡68磅炮弹的攻击。所以清军的炮弹就是命中英军战舰也会被弹回来。


而且清军打水漂式的方法射程很近,最多只有130多丈。虽然也有清军大炮可以发射1500米的记录,但那个是最大射程,在实战中没有任何意义。清军大炮的有效射程就是300-400米的水平。说起来,清军那一套实际上是陆地陆战的炮击办法,而不是海军炮台需要的。


清军与英军的火炮射速实际上是差不多的,虽然清朝人自己认为,清军发射一炮,英军可以开三炮,英军1艘军舰可以顶清军一座炮台,其中除了清军采用火绳发射,英军采用遂发发射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清军炮手训练太差,究其原因一是火药太贵,二是火炮寿命有限。因为在19世纪火炮的一般发射速率就是1小时12发。每发射40次,就需要冷却1个小时。而清军的大炮质量较差,需要的冷却时间就更多更频繁。


总结来说,清军火药质量较差,发射后黑色烟幕大,重新清理炮膛时间长。大炮使用的炮架所用木材质量低劣,设计又不合理,使士兵操作起来很麻烦。清军训练不够,动作不够迅捷。而火炮质量较差容易炸膛,士兵在操作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离的远远的。再加上内膛不光滑,蜂窝和气眼较多的火炮,炮弹就是发射出去也没有多少准确度,即便是运气好命中了英军战舰,也会被英军战舰外壳的橡木船板弹回来。


即便是清军还装备了上千门西洋大炮,但是被分散在各个炮台,也在英军战舰的围击下迅速战败。经过几次炮台与军舰的炮战以后,实际上清军已经患上了失败主义的病,没有勇气再守在炮台上与英军进行这种杀敌1人自损100式的炮战了。


就是英军登陆,清军大炮也没有发挥出什么威力。林则徐认为英军“器良技熟,胆壮心齐”。白刃战威力非常大,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只要英国人列队整 齐的前进到100米处,齐射,然后刺刀冲锋,清军就已经基本上溃退干净了。定海那么多八旗军拼死作战,但是英军还是靠白刃突击拿下来的,英军只死2个,伤 15。


三元里抗英斗争中,英军马德拉斯步兵团一个连迷路被乡勇包围,几乎一万多人对英军不到二百人,天降大雨火枪失灵,英军完全凭借白刃战突围而出和大部队会合,总共也只死了六个人。


从大的方面看,清军在火炮数量上有优势,在质量上有一定差距,但是清军也有1000门先进的西洋大炮。但是由于在训练,火药,炮弹铸造,炮架,炮兵技术和炮台形制上的细节相差很大,也就造成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一边倒的战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