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三章学习笔记

 ywm77 2014-10-12
第三章,其实就是对老子这种思维原则在政治和管理上的运用。可以说是老子对于第一章的基本理论在作具体应用和解释,试图让人们学以致用,用这套老子的高度思维方式来帮助社会和人生提高生活的质量。老子的全书,都贯穿的这种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第二章中,特别强调破除人心中执著的名相概念,在本章中,又提出了把破除名相的思维原则,化作“无言”“无为”的社会管理行动纲要,具体应用于实际的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离开了这个思路来单纯解读第三章,当然就显得有些混乱和不知所云。
一:“尚贵显”导致的“争 盗乱”VS “无言”和“不为”的天下大治
原文: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古代的“民”,并不是指被统治的下层“老百姓”,而是“人类”“所有人的总称”的含义。这样来理解,老子这里所说的,就不是上对下的时候采用的一种“心机谋略”,不是对付百姓的手段,而是对全体人群都适用的价值和行为原则。
如果能联系上一章来读,其实也很简单:不就是要求“无为”和“不言”吗?第二章中的思维原则,完全可以用在第三章里,老子的逻辑是一以贯之的。
二:不上贤,使民不争。
天道无为,保留了各种可能的趋向。作为统治者,要了解所有的可能性,并保留最后的决策权,而不是盲动后只有一个方向和可能,这就是“无言”和“无为”的管理要求。可“上贤”就是只选择了一种取向,当人们特别推崇学习某个“贤人贤才”的时候,社会的潮流和价值倾向就形成了一股固定的方向。
在老子看来,单一价值观就是可怕的,会导致灾难性的结果。这不就是上一章所讲的“天下皆知美,为美恶矣”的思想,在用于社会管理应用的时候换了一种说法吗?
为什么不能“上贤”?“上贤”就意味其他的一切都“不贤”,打击的是大多数,而且在社会的无穷可能性中,只强调了某种特定的价值观。为了“贤”,自然大家只好拼命“争夺”这条唯一的出路,结果自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重视某一个角度的某一方面,必然会挂一漏万,会造成社会的不平衡现象,也就必然产生不稳定的情况,会对系统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
“欲”只要保持在正当的需要上,不过不欠,遵循天道,就是自然,就是无为。只能够不强调,不“显摆”,不过分。
三、不敢 无知 无欲无为的真实含义
原文: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在老子看来,一切你以为值得“贵”“尚”“显”的东西,都不是真正的存在,都是人心自己的定义;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幻想和自恋,自己沉迷在自己创设的概念世界中不可自拔。看透复杂事物背后真相和本质的智慧。其实就是前一章里所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的事例应用和说明,看懂了第二章,理解起来就很简单了。
一个本来并不稀奇的东西,经过包装,也就是“尚”---领导的提倡,以及“贵”----大家都想要,争相拥有,就变得“稀奇”起来。再加上拥有的人“显”和“可欲”,整个的过程,不都是在人心的作用下完成的吗?
虚心弱志,“人为”靠边;实腹强骨,“天道”倡行。
“无言无为”在国家管理原则上的应用方针,是大方向。现在的这四句话,是针对每个个体的具体要求。老子的前一段话是“反方”,阐明他认为国家治理上不应该做的事情,现在的这几句话是破而后立,确认应该要实施的具体行为。
“虚心弱志”,就是前文所说的“不上”“不贵”“不见”的具体表现。在老子看来,所有的“贤”“难得之货”“可欲之物”,都不是真实自然的存在,全是人心根据自己的妄想自行定义出来的。
人心所产生的虚妄不实的概念和愿望,是变动不居的幻想,是人没事找事,在创设自己的“感觉”,因此是非常不可靠的;不能把我们的生命,放在如此虚幻的基础上。人们如果把这样的“心志”强化后,就背离了生命的本质;所以要把这种“人为”创造的心志“虚”和“弱”掉,回到最真实的本体----“自然”上来。也就是说:回到“无为”和“不言”的自然生命本质上。
老子用“腹”和“骨”来指代“天道自然本质”的含义,是人“心”和“志”的对立面;老子认为人的天然本性是应该强化和充实的,而由此生命本体的基本需要升华出来的“虚幻的心志”,却是要抑制的。
例如:饿了要吃一碗饭,是身体生理需要的“腹”真实不虚的需要,是人自然本性的要求;老子鼓励人们去“实”,不要硬顶,否则饿出毛病来就不好了。可是如果肚子饿了一定要到五星级酒店吃,以及一定要“满汉大餐”,要“宾客如云”,这样才觉得像“吃”的样子,才吃得有“味道”。显然,这种吃法,就不是“腹”在吃,而是“心”在吃了。这种“心”,不仅累人,也累己,更重要的是毫无必要,跟生命的本质毫无关系;
“志”又是什么呢?当“心”升起一种贪欲的想法----被妄想填“实”后,妄想只是苦的 “心”,心烦意乱,对于人生行为还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可是,如果此人再立了“志”,把“心”的妄想制定成“人生目标”要实现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行动;此时就不是“心”的渴望和幻想的自寻烦恼的问题了,而是整个人的身体和生命,以及周围其他人的身体与生命,被会被支配起来,去实现这个可笑的,其实根本不重要的目标。这就是“志”。
人们应该避免的“以物累形”的愚蠢行为,所以老子要人们别犯傻:“弱其志”,回归生命最本质的需要:“强其骨”。
为了“活着”的吃,就是“为腹”的吃,是生命本质的要求。为“吃”而活着,就是“心”的需要,不再是“腹”的要求。就是因为“腹”和“心”错了位,我们离生命的本质更远,自然更烦恼,更劳累。不懂“虚心实腹”的道理,结果把自己的身体,交由一个虚幻的“妄念”控制着,万里奔波求一个“安心”而不可得,费力劳神,就不累吗?
要统治者在做任何决策的时候,都要“虚心”“无为”,即使做一点看起来很小的事,一点老百姓都可以玩玩的爱好,作为统治者却不能随便去做,因为具有大大的“蝴蝶效应”,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身在高位更要持“不敢为”的心态,小心翼翼的做事和考虑问题,不要乱下决策,以免误国害民。
总结起来,老子的这四句话,就是说要人们“心不逐物”,不可放逸:人的自然本质的部分,可以强化和充实。而虚妄不实的心的各种“妄想”,一定要放弃,不要去追求,“不以物累形”;否则违背“天道”,社会当然会不好管理,人民也不会幸福。
“不敢”之智,“弗为”之行,“无言”之道,老子的管理智慧精髓!
无知无欲到底是什么?就是达到“虚心”“弱志”之后的那个状态吗?把心“虚”掉后,不去一心追求哪些虚妄不实的东西,人们就不会产生违背天道的概念和愿望,这就是“无知”---不要自以为是!
既然心里没有违背天道的愿望和想法,也不会急切地“立志”,一定要做点什么无聊的事,人们就会安于“实腹强骨”的自然生活本质;这就是“无欲”的状态。老子认为:只要人们真正达到这个状态,并能够一直保持(“恒”)在这个状态,那就天下太平。(恒使民无知无欲),用修习的话来说,认识到这种境界,“打通”了,还没有用;必须“守住”这种状态,“坐”在这种境界上,才是真正的效果。
智与不敢的含义:“不敢”是老子推崇的一种美德,是一种处世的高明的智慧,是一种比“敢”更高的境界。就如同“柔弱”“处下”“无为”这些常人一般不喜欢接受的状态,都是老子推崇的境界。
理解了纵容“心”和“志”,了解到不“虚心弱志”将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麻烦;作为统治者,一味地“有为”,去“上贤”,“贵货”,“显可欲”。后面的结果必然出现“民争”“民乱”“民盗”的局面,此时你还真“敢”吗?
“认识能力(智)”,自然是“不敢”的。这就是“使夫智不敢”。认识层面(智)上的问题解决了,心中自然“不敢”轻易乱做事,表现在行动上,当然就是“弗为”。于是到此为止告一段落,皆大欢喜,国家民族可以安定;百姓们安居乐业(稳定压倒一切),统治者也不用担心出事了;这当然就是最理想的国家治理方案(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关于“无为”的几个层次的理解:
1:处理一个事物的方式,既然存在无数种可能,因此决策者有必要总是保留最后的选择权。
2:只在最必要的时候,或者是掌握足够条件的时候,有把握的时候行动,直达目的,一击必中!在此之前,不要作任何判断和行动。
3:行动之后,无论是否达到目标,都立即忘掉行动,回到预备的状态。(功成而不居)
4:任何手段都有其局限性,因此不可拘泥曾经有效的手段,以保持面对未来方案的最大灵活性 (为而不恃)
5:尽量避免实行过多的行动,但是必须随时保持对事态的关注,做好行动准备(用之不勤)
6:所有行动必须依据最符合天道的原则,不能根据人心主观的情绪和愿望而实施行动。(道法自然)
7:作为最高领导,应了解自己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会对下属产生放大的作用,因此自己绝对不能有固定取向和偏好,不能“为”,但可鼓励和关注下属的“为”,但自己不作方向引导,以避免造成“一体化”后失去灵活性和应变可能。(无为而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