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风:两个新框架看资本市场开放与沪港通

 真友书屋 2014-10-12

“中国股票市场实际上包含三个分裂、孤立的市场,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A股、香港的H股、纽约的N股都是中国股票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分属中、港、美三地法律监管。


站在机构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沪港通,三种情况下可能发生交易:价值投资、折价和套利。沪港通对我国资本市场开放意义重大,我们需要把握机会、防范风险。”


从两个新框架看资本市场开放与沪港通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特邀嘉宾 肖风


建立统一完整的中国股票市场迫在眉睫


中国资本市场实际上包含三个分裂、孤立的市场——上海深圳的A股、香港的H股、纽约的N股。而代表未来最新技术的潜力公司,大多在N股、H股上市交易,却不在A股。有人在三地上市的新技术公司股票基础上创造了一种“中国先进生产力股票指数”,其表现与沪深300有云泥之别。如果这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公司在A股上市,也许沪深300的表现能更好一些。


据了解,正在进行的《证券法》的修订将有两点突破。


一是扩大“证券”的定义,不只有股票和债券,可能包括其他投融资工具;


二是新股发行实行注册制。这当然是伟大的进步。但是中国股票市场的核心问题在于它是分裂的。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公司,因其使用BVI(英属维尔京群岛)结构、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直译为“可变利益实体”,也被称为“协议控制”)运营而无法在A股上市,那么A股将不能很好地反映中国经济的未来,也将继续不会有很好的表现。


所以,我们建议修改相关法律和规则,允许主要场所、主营业务、主要收入都在中国,但因某些历史原因主要股东是外资,在BVI注册、采用VIE结构运营的中国公司,在A股上市。在对外开放的政策中,改过去的“走出去”为今后的“请进来”。


沪港通交易的三种可能


站在机构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沪港通,在三种情况下可能发生交易。


一是价值投资。


二是A股和H股存在巨大的折价,当然其中还会存在制度及政策的溢价,包括法律保护的溢价。总之,这个差价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两个市场不畅通,还有法律制度、交易效率、金融服务、分红政策等因素。所谓的折价可能是短期的,当两个原本不相连的水池拔掉活塞后,自然会达到平衡。


三是基于两个市场的套利,不管是指数套利,还是个股套利。


具体来看,对于价值投资,如果纯粹从公司的估值角度来投资股票,长期来看,可能流出到香港的投资比流入大陆的更多。


因为香港股票折价情况出现得比A股次数多,更主要的是,香港市场上先进生产力股票比A股多。


套利是交易中极其平常的策略,具体到上海市场,我们要防止在香港利用一整套成熟的金融衍生品,复制出上海A股市场的影子——通过沪港通购入一定A股后,在香港完全可以用衍生产品去放大、复制、虚拟化出一个A股市场,即使大多数交易是真实的需求,但也有可能根本不需要通过沪港通流入资金。这将削弱上海A股市场,我认为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发生。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方向


从以上两个框架来看沪港通和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可以发现关键在于相关法律和规则的修改。本次《证券法》修订是个契机。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中国股票,即什么股票可以在上海交易所上市。


全球主要交易所都能接受BVI注册的公司,甚至能接受VIE结构,那么中国的交易所是否也能够接受?如果不接受这类公司上市,中国可能就无法建成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开启沪港通和开放资本市场不能只着眼于A股,中国股票比A股的概念要大很多。


对于未来,我们需要考虑两个问题:


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公司以及在BVI注册、采用VIE结构的公司以后不去海外上市;


已经去海外上市的公司能够回到中国A股市场。比如,如果上海交易所能够接受BVI结构的公司到中国上市,那么阿里巴巴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至少会采用“上海交易所+纽约交易所”的模式。


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开放到目前的程度,如果再不考虑这些问题,不在《证券法》层面上去解决,那么以后可能也很难解决。


(作者系民生通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本文为作者近期在上海新金融研究院闭门研讨会上的点评发言,由上海新金融研究院整理,经作者审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