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家们,多读点书好不好?

 醉吟墨斋 2014-10-13

书法圈,所谓书法家不读书者,大有人在,为此辩解者,也不鲜见。当个官,从个军,练过几年,不谈文化学养、无视书卷气、无需诗词创作功底,直接自称书法家,会写呗,要多熟有多熟,写它个右军范儿,写它个虎虎生威,不就是写毛笔字么?



话说某书画杂志有一个叫“书法讲座”的专栏,书法家曾来德曾做客于此讲书法,讲得头头是道,提到“书法家学者化”说“学问是一种人格修养,学问好了可以转化一个人的气质,但不能代替书法艺术本体上的修为”,同时还坦诚说:


“说实话,我真的读书不多。我甚至认为,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读书太多会制约你的情感和生命体验,同时也会约束你的创造。所以我的观点是,艺术家首先要认清自己,哪些东西对你有用、有效,再次选择合适的书籍,不能不加分别地读书。艺术家重要的是胸中要有丘壑,顾名思义就是说你的精神上要留有空白,如果整个人被知识堵满了,脑袋里的知识和知识都在打架,互不相让,整个思维就会凝固,就会僵化,就会失去想象力,自己的情感和生命体验的强度也会削弱”。很有道理吧?


曾挺能讲,语言有自己的逻辑。因为他所讲的基本是趋于“本位主义”,即,站在他的角度上思考问题、阐述问题。比如他谈学问与创作的关系,他武断指出“学问是一种人格修养,学问好了可以转化一个人的气质,但不能代替书法艺术本体上的修为”。我不仅要问,什么是书法艺术本体上的修为呢?学问为什么不能转化为书法艺术本体上的修为呢?你怎么知道学问仅仅能转化一个人的气质呢?


当代书坛,是缺少文化关怀的,对书法家来讲,书法的表达方式和形式语言,庶几成为书法创作的全部。当展览成为书法家晋身的及其重要的舞台时,我们开始一心一意谋展览,于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把笔墨以外、展览以外的知识积累、文化素养视为无用功。曾来德说的更直接——“如果一个人知识多得连风都刮不进去,等于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书库,那种知识对艺术创造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


天哪,不知道这是曾吹嘘自己呢,还是吹嘘书法家们。迄今为止,别说是在书法界,即使在学术界、文学界、教育界,不管是在庙堂,还是民间,我还没有见识到变成书库的人,更没有见到知识多得连风都刮不进去的人。相比较而言,自称“读书不多”的曾见多识广,周遭均是不同凡响的人,佩服。



其实,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知识多得连风都刮不进去”、“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书库”的人,既然没有这样的人,曾来德何来胆量,认为这样的人写字,就没有不会读书、只能认字的二等文盲强呢?怎么敢下“知识对艺术创造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断言呢?


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弥漫了我们的青少年时期,尽管读书是成熟的人类社会必然的精神选择,我们依旧承认“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就是力量”一类的常理性价值观。


的确,读书对我们来讲,意味着对文化的了解,对历史的认知,对愚昧的判定。浩如烟海的书的海洋,不同人在其中遨游,自然会有不同的收获。我当然不认为“书法家学者化”是书法艺术发展的唯一途径,但是,我坚定地相信,书法家的文人化、知识化,是不能妥协的文化底线。中国古代社会,对知识、书法的学习,要求是明确的。《新唐书·选举志》记载:“凡书学《石体三经》限三岁,《说文》二岁,《学林》一岁。”《宋史·选举志》记载:“书学生习篆、隶、草三体,明《论文》、《学林》、《尔雅》、《方言》,兼通《论语》、《孟子》义。”苏东坡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也就是说,从唐代开始,学书者不仅笔墨通达,对文字学要通一二。宋代提高了标准,除文字学知识外,还要懂得“训诂学”、“语言学”,并通儒家经典。古人强调书学修养与人格修养的结合,表现思想,抒其怀抱,使审美意识、人生阅历与书法融合,呈现新的精神风貌。

其实,读书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读书是需要能力的。由于中国文化结构的改变,历史中的书法家与当代书法家已经不是一个概念。应该说,民国之前的书法家们基本是饱学之士,他们的第一身份是文人、官员、学人,他们的毛笔书写也没有今天这么简单,用墨锭磨出来的墨,往往具有文化的复合性,历史叙述,官样文章,书牍往来,私人遣性,均是由独特的毛笔,在独特的竹简、摩崖、宣纸上写出来,这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语汇,是东方世界深致精微的审美意识。书写工具与生产方式的改变,换句话说,从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的过程中,毛笔书写被视为落后生产力的一种形式,渐渐的,它从一个民族文化叙述的核心地带推出,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曾来德眼睛里的书法,其实就是现实中的书法,是强调技法而忽略情感,强调视觉冲击力而无视思想内涵的笔墨呈现,轰轰烈烈的展览,高歌猛进的呐喊,掩饰不了当代书法家文史知识的缺乏。有趣的是,曾来德对当代书法充满了自豪感,为了表达自己对书法创作独有的识见,他说“艺术家的思维需要空白、空间,就像空气需要流动一样。思维在流动当中,人的精神和想象才能活起来”。我努力去理解曾来德的高论,却找不到方向。我无法理解“思维需要空白、空间”,怎么“就像空气需要流动一样”呢。如同诗人一样的梦呓,是在为“整个人被知识堵满了,脑袋里的知识和知识都在打架”的书法家们提出警示,读书读多了,是危险的事情,很有可能写不好字,当不了书法家了。


读书误事,这是一个伪命题。以往,中国社会对读书人抱有极大的成见,觉得书读多了,人也傻了。其实,读书人多半是具有理性的人,理性的人看问题,准确性、原则性似乎就要高一些、强一些。因此,面对世俗社会,准确性、原则性强的人往往会被视为异类。中国社会从焚书坑儒,到反右、文革,无不是对读书人的清算。


在全社会倡导读书,鼓励读书的前提下,曾对读书人的轻视颇为滑稽,他说“如果一个人知识多得连风都刮不进去,等于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书库,那种知识对艺术创造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那么,我不仅要问,对书法家而言,“知识越多越反动”,没有知识就是希望和目标吗?如果说“如果一个人知识多得连风都刮不进去”的人,进行书法创作,将遇到巨大的障碍,难道大脑空空,就是书法家作为书法家的理由和根据吗?


其实,曾对书法家读书的“杞人忧天”是不存在的,我可以再次强调,当代书法家没有脑袋里“知识多得连风都刮不进去”的人,而是需要读书补课,提高文化涵养和精神境界。最近,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修养与书法:首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的举办,是对曾的最好回答,我们不是知识太多,现实是我们知识太少。


其实,曾何尝不知道自己读了多少书?那些趾高气扬的书法家又读了多少书?关于读书,曾突发奇想,竟然为书法家读书划定一个范围,第一,读读老子、孔子,第二,读读艺术家的传记和札记就够了,再读下去“脑袋里的知识和知识都在打架”,对当书法家就不是什么好事。学海无涯,读书无涯,曾来德怎么读书我们姑且不论,别人怎么读书,就不该指手画脚了,因为曾来德写字也许是内行,读书不是内行。


急功近利、画地为牢,是书法家需要反思的不良现象。读书不会让书法家速成,读书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任何人来讲,读书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对书法家而言,耐得住寂寞,临帖、读书并行,才是艺术进取的大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