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转载]太极拳理论与藏密之三脉七轮学说

 隐士的书屋 2014-10-15

太极拳理论与藏密之三脉七轮学说



    太极拳与藏密虽无渊源,但在实践中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借鉴藏密三脉七轮学说,会使我们更易接近太极拳的真理内核。

    藏密是重视理论与实际修为相结合的佛教宗派。在藏密的修行实践中,发现了人体的三脉七轮。藏密气脉理论认为,人体主要的气脉有三脉七轮。三脉是中脉、左脉和右脉。中脉是最重要的一条脉,在脊髓中间,由海底至头顶。海底即肛门前的一片三角形地带。相当于会阴穴,又称为生法宫。如果是女性的话。海底就是子宫。在中脉的两边有左脉和右脉,与中脉平行。

    七轮是海底轮、生殖轮、脐轮、心轮、喉轮、眉间轮和顶轮。此外还有一个梵穴。

    顶轮——位于头顶内,形如干叶莲花,有一干气脉从此轮发出,相当于道家泥丸穴,主管松果腺:眉间轮——位于眉问处,有二叶,主管脑下垂腺,相当于道家祖窍:喉轮——位于喉根处,有16叶,主管甲状腺、扁桃腺和唾腺等:心轮——位于心窝处,有12叶,主管胸腺、心脏、肺脏等。相当于道家中丹田:脐轮——在肚脐处,其形有10叶,乃一极重要的中心点。相当于道家的下丹田部位,主管脾、肝、胰和肾上腺等:生殖轮——在生殖器根处,其形有6叶。主管性腺、卵腺、睾丸、前列腺等;海底轮——在脊柱下之基处,肛门二指之上,所在地约四指宽,相当于男性会阴穴,女性子宫口之上,又名基础轮,因其余之轮皆在此轮之上,此轮为所有轮之力量与精神的供应处,其形有4叶,与性腺、肾脏有关;梵穴——位于两颅项骨与后头骨之间,即出生婴儿顶门跳动极软之处;在这里人体放出光芒,中脉以此为出口。

    藏密又认为,人体的气以其走向及功能分为命根气、下行气、平行气、上行气和遍行气五种。

    在海底轮上,承载着人体内没有开发的潜在巨大生命能量,一旦其能量被激发,它就会盘旋而上。冲开以上诸脉轮,直达顶轮。项轮的一干气脉被打通。人脑未被开发的无以计数的智能被激发出来,人的智能便有了空前的飞越。智能体能被全方位地开发。整个身心沉浸在无限空明的喜悦之中,籍以治病、强身、延年益寿,产生人体的超能力。

    那么,太极拳理论是怎样认知人体的呢?从笔者比较熟悉的武式太极拳理论可知。它讲究立身中正,竖着三条线,横着四条线。竖三线是从头顶百会至会阴一条线:两肩肩井穴至双脚涌泉穴的两条线。这竖三线与中脉、左右脉的位置相同。横着四条线是头顶一条平线,这与顶轮位置相同;两肩一条平线是喉轮的位置,心气要平一条线与心轮相同,两胯一条线正是脐轮的位置。武式太极拳理论中的三竖四横正与藏密三脉四轮相同。在藏密的实际修法中常以三脉四轮为修学的要点,对其他三轮不做观修。可见太极拳与藏密对人体修习要点的认知上,不谋而合。

    那么,二者在实际的修法上又有什么相似与不同呢?藏密主要是通过静坐观想,以咒语的音频震荡用意念观想逆向转动中脉,并辅以习练金刚拳,或以蹦跳来震动脉结:使体内五种业气通过左右脉进入中脉,以期打通中脉。太极拳则以身法的旋转和内劲的螺旋无意中收到打通中脉的效应,习拳时,力从足起,旋腰转脊,如懒扎衣、白鹤亮翅、云手等式,以实足根为轴带动全身,三脉四轮作360度旋转。这种内外和合的旋转力,像电钻一样,打通中脉的效应更加显著。

    太极拳重视内功的修炼,注重每式的单练,以蓄养内力。而要内力积蓄起来,心静是关键。李亦畲先生在《五字诀》中说:“心不静则不专”;武禹襄《十三式行功心解》说:“以心行气勿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又日:“先在心后在身,腹松净,气敛入骨髓”。“气敛入骨髓”,正是与藏密修法中令五种气通过左右脉进入中脉是相同的。

    内力的获得,是在心态平和、平稳,脑电波处于有序化的状态,才能形成。这就要求把修炼心性贯彻到学练及生活之中。关于修心的具体方法,藏密的理论较之太极拳的理论,对心能的开发、心态的把握、心智的提升讲述得更为具体和详尽,值得借鉴。在打通中脉的方法上,太极拳偏重于动,藏密偏重于静。一动一静,一内一外,一阴一阳互为表里。如能相互融通、借鉴,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应。(本文作者是吉林省吉林市武式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