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表课码,按原书课例次序编排)
以上125课。其中月将未到中气而起用者有11课,原书年月有误、又不可考者7课。除此十八课,尚有107课。
考证“指南”课例,参用本文“月将起用日期”时,须退四度(约四天)计算。
一百零七课中,符合中气後起用月将者,有45课。其中有些己经非常接近於宫次之末,如6课,芒种当天,按中气後过宫用申将,今考证须芒种後三天起用申将。又如16课立秋前一天,按中气後过宫、用午将,按今考订宫次,须立秋後三天始用午将。其他如46、64等皆有类类似情况。
为了便於理解和分析,今将“中气後过宫”和本文考订“日躔宫次”的对照列表如下:
 参照上表,便可一目了然。符合本文所考证日躔宫次者有62课。在此62课中,有46课符合中气後过宫的规定;有十六课符合校订的日躔宫次。前後共有91课符合中气後起用月将。
详加分析这46个符合“双规”起用月将者,都集中在‘下月的中气’之前这段时间内,为什么呢?
1、很可能是在这段时间的月将,符合己经改变了的日躔宫次,应验率高、入选的课例多的原因。
2、以陈公之学识造诣,不可能不知道日躔宿度在不断改变的问题。所以其所占课例,月将起用基本上都在当时的日躔宫度之内。
《四库禁毁丛书﹒子部》载有大型兵书《登坛必究》其中1—6卷是:天文、玉历、太乙、奇门、六壬。《奇门》中载有“定太阳过宫游二十四节气歌”录於下以供参考:
立春在子雨水壬,惊蛰在亥乾春分;
清明在戌谷雨辛,立夏在酉小满庚;
芒种在申夏至坤,小暑在未大暑丁;
立秋在午处暑丙,白露在巳巽秋分;
寒露在辰霜降乙,立冬小雪卯加甲;
大雪在寅冬至艮;小寒大寒丑癸寻。
《登坛必究》是:明﹒王鸣鹤辑,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刻本。可见当时己经有人对‘日躔宫次’做过校正了,只是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罢了。
(编者按:本文所附图表,多系矢量图工具绘制而成。本网页中复制不
成功, 如有需要,可通过电子邮件索取。)
本文原稿1992年发表於
台湾《中华易学》143期
2006年月12月20日修订於
潍水杏林无为斋王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