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洗手能带走人的负罪感?

  2014-10-16

在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中,麦克白夫人在参与了谋杀之后,不断地洗手,试图洗掉自己的负罪感,甚至在洗干净手之后依旧觉得自己的手沾满鲜血,不断地擦拭。可见,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认为清洗不仅能洗掉污渍,也能洗掉心理上的内疚或自责等负面情绪。而这并不仅仅是文学上的创作,而是莎士比亚洞察了个体的心理活动,因此有研究者将这种现象命名为“麦克白效应”。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钟晨波教授就通过几个实验证实了人们的“洗白”倾向。


在实验中,研究者先让被试者详细地回忆一件有违道德的事情,或者是未违背道德的事情,并描述一下他们想到这件事情的感受或情绪,之后他们会做一个“词语完成”的测验,即他们会看到一个单词中的部分字母,然后将其补全。研究者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得该补全任务既可以补充为与清洁相关的词语,比如“洗涤”“淋浴”“肥皂”,也有可能把单词补全为“希望”“动摇”和“步骤”,结果表明,回忆不道德事件的参与者的补全词语更多与清洗有关。


研究者又做了一个实验来讨论,清洗能否减轻个体的内疚感,能否“洗掉”道德上的污点。在实验中,被试者先进行违背道德事件的回忆,在回忆之后,部分参与者可以使用消毒湿巾擦手,另外一部分则没有。然后研究者询问其是否愿意无偿参加另一个实验或者开导一位情绪低落的人,结果表明,在未清洁组有73.9%的人愿意去提供帮助,而使用了消毒湿巾的个体,仅有40.9%的人愿意提供帮助。研究者又进行了后续的实验,发现“洗手行为”使得个体道德评价水平也上升了。


与此同时,德国的相关研究发现,在人们经历不愉快的事情后,洗手能够让个体更加乐观。


除了洗手与内疚感的关系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洗手与运气之间的有趣联系。


一个简单的清洁动作,却能够消除我们的负罪感,带走我们的负面情绪,不过同时也可能会带走好运。看似迷信的想法,其影响却扩大到了认知层面。或许,我们不得不屈服于这样的力量,但是如果能够意识到这是一种认知定势,巧妙的利用,或许也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