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三四、流水落花 身心常静

 ldjsld 2014-10-16
        古德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译文】

  古得道高僧说:“竹的影子扫过台阶尘土不会飞动;月亮圆轮穿过池沼池水没有痕迹。”今儒家学者说:“水的流动纵使急湍环境照常宁静;花瓣谢落虽然频繁意念自在悠闲。”人们时常保持这种意念,用来应付人事接触外物,身体和内心多么自由自在!

  【注解】

  古德:佛教徒对年高有道的高僧的尊称。《景德传灯录·诸方广语》:“先贤古德,硕学高人,博达古今,洞明教网。”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引之唐·大川禅师诗:“藉婆衫子拜婆年,礼数周旋已十分。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竹影月影均幻觉,世间一切事物与天上明月才是实体,喻心智。月轮,圆月,亦泛指月亮。北周·庾信《象戏赋》:“月轮新满,日晕重圆。”沼,<名>本义水池,积水的洼地。上古时期,池和沼都表水池,塘在中古时期才表示水池。一说圆曰池,曲曰沼。《说文》:“沼,小池也。”

  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引之宋·邵雍《天津感事二十六首之一十五》:“水流任急境(一作景)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不似世人忙里老,生平未始得开颜。”水流和花落都是动的物体,而静与闲是修养工夫。人的心智能到学静的境界,就不会受外界动境的影响而改变。任,<连>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纵使”、“即使 ”。唐·杜荀鹤《山中寡妇》:“任是深山最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以:〈动〉本义用。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说文》:“以,用也。”

  应事接物:应事,处理世务,应付人事。汉·贾谊《新书·傅职》:“不见礼义之正,不察应事之理。”接物,接触外物。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夫喜、怒、哀、乐、爱、憎、惭、惧,凡此八者,生民所以接物传情,区别有属,而不可溢者也。”谓与人交往。宋·欧阳修《六一笔说·富贵贫贱说》:“推诚以接物,有害其身者,仁人不悔也。”

  何等:多么。用感叹的语气表示不同寻常。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

  【评语】

  所谓“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意思是说物与物虽然相接触,但可以相不侵犯和平共处。所谓“应虚而无迹”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凡事只可蹈虚不可着相,即凡事只可虛幻,不可想其真面目。而“诚可以破天下之伪,实可以破天下之虚”,可见,只要随时保持诚实必然能抵抗一切虚幻诈伪。水中月,梦中花不足为依,虚幻的东西不应以之为动。在古人看来,情欲物欲到头来同样是一场空,故心境宜静,意念宜悠:心地常空,不为欲动,让身外之物自然而去,才能保持身心自然愉悦。儒家说的:“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这是定静的修养工夫,即是动中而有静。心能保持镇定,则应事接物都能够自由自在、园融无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