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3)马宏达先生:对“国学热”“书院热”的冷思考

 黄庭养元斋 2014-10-16

前天与同学聊天,我开玩笑说,用庸俗易懂的话来说,鸦片战争以来,我们数十年屡战屡败,陆续经历了“找不着牙,找不着北,找不着魂”的阶段。“找不着牙”,是指多次战败,满地找牙,失去了自信,陷入深深自卑和自我怀疑之中。于是进入“找不着北”的阶段,寻找方向,寻找道路,一直到“摸着石头过河”,乃至到今天,还在探路、铺路,也可以说是边寻找边开创道路。同样因为失去了自信,失去理性,彻底否定了自己的历史文化,民族失去了精神源泉,“找不着魂”了。到今天,还没有跳出“找北”、“找魂”的阶段。但是,百年来,已经有了非常伟大的进步。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那么长的时间,陷入那么多那么大的危难,能翻身站起来,开创今天这个局面,艰苦卓绝,代价巨大,成就也非常伟大,人类史上绝无仅有!从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生命力!谁也不可能吃掉她。

 

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历史文化,固然偏激极端了,但也的确有其历史的因果道理。怎么讲呢?举例说,比如儒家,孔孟本人是文武合一,经世致用的。到了秦汉以降,经学逐渐兴盛,逐渐演变到后来,发生三个偏向:一个偏向,是一部分知识分子越来越专业化,也越来越学术气、学究气,乃至书呆子气,与经世致用越来越脱节,越来越不接地气,越来越脱离实际了,变成了腐儒、书呆子。第二个偏向,发生在出仕做官的部分人身上。出仕做官本来的宗旨是为国为民效力,但一部分人被利益诱惑,异化了,变成了“小人儒”。当然,好官也很多了。第三个偏向,一部分人,只讲修身养性,不论经纶济世,更不注意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的状况,进入自己造的象牙塔了,闭门造车。这是专讲走偏的情况。这些偏向,对国家民族有什么样的历史因果作用呢?很值得检讨。今天的知识分子,不只中国的,虽然不是儒生,是否也有类似的问题呢?再比如,宋明理学以来,“存天理,灭人欲”的偏颇阐扬,以及片面强调“心性”修养,过犹不及,使很多人越来越自抑而文弱化,失去蓬勃的活力。“平时静坐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错误不能再重演了。

               南师所阐扬的传统文化,基本路线是回归原点,尽量回归其本来面目,抛开两千年来的偏颇,恢复其活泼泼的生命力,恢复其伟大的精神与气派。他以自己独到的阐扬与发挥为其增色,与安身立命经世致用密切结合。而且不止于恢复传统文化的精华本色,还主张古今中外合一,张开怀抱兼收并蓄。利国利民的同时,还要利益全人类。这也是他的文化教育思想啊。
 
    值得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乃至探究传统文化。国家也在百年以来,正式为传统文化正名,提出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这都是值得欣慰的事。我看眼下习先生所做的,还真有点王道、霸道、纵横家、儒释道法并用、古今中外并重的味道呢!所以说,传统文化不是用来吹牛骗人做花瓶的,应当用于安心安身立命,协和群伦,经纶济世,安邦定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