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道者应有木石心,名相须具云水趣”

 ldjsld 2014-10-18
       原文:“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帮,要段云水的趣味,若有贪着,便堕危机。”

  记得佛经里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清朝咸丰年间在浙江宁波地区,有一位姓余名天达的书生,他出生的时候,满屋充满异香、霞彩、天烛光等各种瑞相。那天夜里,他的祖父做了一个梦,见文昌帝君亲自送一位伟丈夫,从宫中出来,前有旌旗引导,后有节幢拥护,威仪极盛,旁边有一绿衣吏,手中捧了一本册子,对他说:这是星君下凡,降生人世,就是你的孙子。遂将手中册子给他看,他翻阅首页,看见上写余天达,字运通,下列官阀,细书有数页之多。记他九岁进学,十七岁发解,旋登进士,廷试第一,历任京内外清贵之职、位至宰相、爵封上公。他祖父看到这里,忽被家人唤醒,说家人来报,生了个孙子。祖父就亲自走去探望,彼此互述种种特异的瑞相,大家都很欢喜,预料这孩子,将来一定是国家有用的人才。

  到余天达长大,果然人品不凡,聪明无比,七岁就能作文,九岁果然中了秀才,一时大家都赞他是神童。后来他的舅舅往广东,去做县官,带他同去,就在广东住了几年,余天达已十七岁了,丰才博学,见他的人都非常羡慕他,他舅舅的两个儿子和他同学,但学问较他相差很远。这年正植秋试,他舅舅因为自己儿子的学问还没有成就,心想要等到下科叫余天达和二子同去应试。

  正在疑惑不决的时候,忽然得了一梦,梦见关帝当面对他说:余天达倘不回去,浙江省就没有解元,你应该早打发他回去才是呀。次早醒来,舅舅就替外甥整理行装,催他动身。余天达因听了祖父和舅舅二人的奇梦,预料自己这科一定可以中解元的,因此他自负不凡,未免骄狂恣纵,一路寻花问柳,任意挥霍,刚到庚岭,他所带的钱资已经用完了,路过江西某县,县令是他舅舅的同年好友,素来看重他,余天达便乘机去拜访县令,县令就给他在外边借旅馆款留他。

  这时,县中有一富家孀妇,怀孕未产而丈夫先死,族中人要想占她的财产,便向官厅诬告,说她是和别人私通受孕的,幸赖县令明察不准,族众将要败诉了,今见余天达为县令器重,于是就向余天达行贿,求他向县令婉言周旋,希望能获胜诉。这时他资财正窘,他就受了他们的贿赂,用假话去告诉县令说:治下近有富孀被众告发的案子,你要保全孀妇名节,初审已经驳回。但那孀妇确是秽声四播的,所以人言啧啧,都怀疑你是得了她的贿赂。那县令素来很爱好名节的,听了他这番话,思自己险蒙不洁,就立即召集两方的人员,把先前判的全部推翻,判妇休回母家,令族众立嗣。那孀妇回去以后,她就自杀了。

  后来余天达回到了衢州,那位知府也是他舅舅的同年,也很看重他,他拜见了,也款留他住在旅舍里。事有凑巧,这时衢州也发生了族人想夺遗产,诬告富孀遗腹子是抱养的事,知府很不赞成族众的行为,正要驳斥他们,余天达又受了贿,造假话面告知府,颠倒黑白。知府因他是素所器重的人,所以深信不疑,就断令孀妇弃子,另以族子为继。余天达两次得了厚赂,非常得意,谁知到了考试揭晓竟没有中试。他回家后所做的事就更不守规范,专做挑拨人打官司的事,良民受他害的很多。后来余天达又去考了几次,都没有中,直到四十岁,他还是一个秀才,后来他舅舅辞了官回到家乡,听到他的所作所为,非常愤怒,就把他关在家里。一天,他舅舅梦见城隍庙廊下坐着二吏,正在互谈余天达的事,说他误用聪明,辜负宿世善根,以致屡试不中真是可惜了。今年科举又因做了一件恶事被削功名,幸亏他舅舅代他做了一桩好事,不然连寿都削尽。余天达舅舅听了,就拱手向他们探问详细,一吏把手中的册子给他看,见第一页就是他外甥的姓名,下面记录了他一生的禄秩,但恶款很多,把功名都折除完了,他舅舅醒来,就把余天达唤到床前将梦见情形,发及他所做的恶事,一一向他数责,余天达听了,涕泣服罪,从此才稍知道收敛了,但后来最终还是以秀才到老。有一位蒋一亭先生在宁波坐馆的时候,曾经亲眼见过余天达。他说这位余天达,生得丰颐广额,方面长髯,看他的面相,的确不像应是秀才终老的人。

  这个故事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今社会,都是极有现实意义的。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道者应有木石心,名相须具云水趣”的道理,一个人进德修道,或者是从政当权的人,必须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也就是如何能够做到一个人的心性坚定不移,就像木石一般那样没有丝毫的动摇,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我们都不为名利和名誉以及其他的欲望所迷惑,这样才能够排除一切私心杂念,使自己能够超然物外,具有“名相须具云水趣”的风格,在名利面前能够淡然处之,而不是像余天达那样,自负不凡,未免骄狂恣纵,一路寻花问柳,任意挥霍……他两次得了厚赂,非常得意,谁知到了考试揭晓竟没有中试。他回家后所做的事就更不守规范,专做挑拨人打官司的事……最终一事无成,穷尽一生。如果人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胸怀大志,不要见利忘义,为所欲为,这样才能“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荣名厚利,世所同竞,而昔贤谓求之既不可得”,立身要高一步,处世须退一步,从而使自己走向成功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