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93号汽油进入“6时代” 或有“7连跌”可能

 太乙真人之360 2014-10-18

河南93号汽油进入“6时代” 或有“7连跌”可能

在国际原油价格“跌跌不休”下,国内成品油六连跌尘埃落定,由此,包括我省在内的国内大部分省份,93号汽油创年内最大跌幅,进入“6时代”。有机构预测,下月有“七连跌”的可能。

河南商报记者 王艳艳

消息

我省93号汽油进入“6时代”

今天零点起,我省93号汽油终于回归“6时代”。“六连跌”之后,我省93号汽油每升6.92元,降幅为0.24元,刷新了该油品年内最大降幅。此次调价后,全国约66%的省份93号汽油将步入“6时代”。

而且,此次成品油“六连跌”不仅为新定价机制执行以来首次,也成为国内零售价格执行以来首度“六连跌”。

中宇资讯分析师孙雪君说,本轮计价期结束后,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参考的国际原油基准价格更新为88.866美元/桶,而目前(外盘10月16日)定价机制参考的国际原油现货价格已跌至83.372美元/桶,新一轮计价期国内成品油调价下调趋势初显。

目前,国际油市仍受到全球经济疲软引发的需求低迷、供应充沛以及其他利空因素的影响,下一轮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以及现货价格震荡下行的可能性依旧较大,由此引发新一轮成品油调价趋势可能表现为下调。

探因

“六连跌”是怎样“炼”成的

此次“六连跌”落地,不少车主“喜大普奔”,但也有细心的车主会纳闷:为什么以往没有出现过连跌六次的情况?

“在当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下,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要参考国际原油价格的涨跌变化。因此原油价格的持续下跌,造成了国内成品油价格持续下跌。”卓创资讯分析师孟鹏分析道,因为目前我国对国外原油的依存度特别高,所以就不得不受国际油价走势的影响,目前我国现行的定价机制,主要是看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再制定国内成品油价格。

7月以来,受到全球石油供给增加,以及经济预期降低,导致需求前景疲软的影响,国际油价持续走低。

“主要还是目前的定价机制跟国际油价联动比较密切。”孟鹏说,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国际油价跌得很惨,但当时没有这个定价机制,国内油价就没有频繁下跌。我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从2009年开始实行的,2013年做了修正,变为“10个工作日,每吨产生50元变化幅度”就可以调整油价。

回顾

往年连涨连跌情况

自从2009年实行成品油定价机制,至最新定价机制推出的近四年时间里,成品油零售限价共经历了23次调整。

而这23次调整中,连跌连涨情况仅出现过两次:2010年10月26日至2011年4月7日,成品油市场经历了 “四连涨”,其中汽油累计上调1390元/吨,柴油累计上调1270元/吨。

2012年5月10日至7月11日经历成品油“三连跌”,其中汽油累计下调1280元/吨,柴油累计下调1225元/吨。

中宇资讯分析师孙雪君说,原定价机制运行期间,成品油零售价格调整时间跨度较大,调价幅度普遍偏大,整体“涨多跌少”。

自2013年3月27日执行新定价机制以来,经历了15跌11涨,另有12次调价搁浅,共38个计价期。

而历次调价大多维持“一涨一跌”交替调整局面,仅2013年7月20日至9月14日出现过“三连涨”,其中汽油累计上涨650元/吨,柴油累计上涨620元/吨。

2013年9月30日至11月15日经历“三连跌”,其中汽油累计下调480元/吨,柴油累计下调465元/吨。

观点

石油价格持续下跌 意味着全球经济短期缓和无望

2012年之前,来自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需求,大幅消化了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增产量。

金银岛分析师李凤莲表示,就中国而言,2009年开始的四万亿救市举措不可能再出现。有人说当年中国四万亿大手笔救市,帮助西方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却扭曲了我国的总需求结构,比如高烧难退的房价,以及大家习以为常的GDP的增长。

现在的中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自我疗伤阶段,无暇顾及其他。

油价跌了,很多人笑了:低油价将释放其他领域的消费需求。

但我们也在担忧,石油作为大宗商品的龙头,牵一发而动全身,石油价格持续下跌,意味着全球经济短期缓和无望。因病入膏肓带来的短暂实惠,实在让人乐不起来。也许,不久的将来,消费者因为油价下跌带来的兴奋就会被更差的经济前景忧虑所取代。

分析

高油价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吗?

随着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六连跌”落地,不少机构甚至预测下个月有望迎来“七连跌”,难道高油价时代逐渐“谢幕”?

不少分析师指出,今年以来,全球并没有遭遇重大的经济危机,但自三季度开始,国际油价却持续下跌。主要原因还是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前景预期悲观,全球经济复苏减速制约了原油的需求,也使得投资者对未来前景缺乏信心。

没有人能知道,油价的底线在哪里。在专家看来,当前的国际原油市场面临的是供强需弱的“硬伤”,供应激增令高油价短期难以再现。

2013年开始,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均不同程度地进入了经济增速下行的调整期,宏观经济和工业燃料需求增长大幅度放缓,终端需求不佳。而以美国为代表的非欧佩克国家原油产量激增,不仅打破了石油峰值论,更改变了长期以来原油供不应求的格局。

金银岛原油分析师黄琳琳表示,除了美国原油不断增产外,利比亚原油供应也不断飙升。而在需求端,国际能源机构纷纷下调全球石油需求预测。与此同时,美元汇率的持续强势,也对以美元定价的原油等多种大宗商品合约价格形成压力。

中宇资讯分析师王金涛说,亚欧等主要消费区域经济前景仍难言乐观,油价想在短期内上演反转好戏,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即便国际原油价格出现短期的反弹,对于国内成品油零售价而言,由于当前价格仍大幅低于本轮计价期确立的基准价,下一轮调价依然偏向下调预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