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天然水蛭素认识的三大误区

 老生书斋 2014-10-20
误区一、凡是水蛭均含有天然水蛭素
   由于水蛭分布的局限性,生长在长江流域一带的人们一直都认为只有非吸血的水蛭如宽体金线蛭(为目前中药材市场上的主流品种)而没有吸血的水蛭如菲牛蛭(在目前中药材市场上的尚未见有吸血水蛭的饮片销售),因为那些地方的人们从来都没有见过吸血的水蛭,相反,生长在华南地区一带的广西、广东和海南省的人们也都一直认为只有吸血的水蛭而没有非吸血的水蛭,因为那些地方的人们从来都没有见过非吸血的水蛭,因而往往造成了人们在认识和应用水蛭上产生误解。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非吸血的水蛭如宽体金线蛭体内不含天然水蛭素(Hirudin);只有吸血水蛭如菲牛蛭的体内才含有丰富的天然水蛭素。天然水蛭素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现的物质中最强的天然抗凝血酶物质,对人类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血栓等血栓性疾病有特效,其防治效果是任何物质所不能比拟的。因为天然水蛭素是一种特异性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它产生的抗凝作用不依赖ATⅢ和肝素辅因子Ⅱ,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凝剂--肝素,它是间接凝血酶抑制剂,其抗凝作用必须依赖ATⅢ和肝素辅因子Ⅱ的参与。因此天然水蛭素的抗凝作用非常专一,抗凝效果比肝素强。
结论:只有吸血水蛭才含有天然水蛭素,而非吸血水蛭不含天然水蛭素。
 
误区二、水蛭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含有天然水蛭素
   科学进一步研究表明,天然水蛭素是一种分泌型生物活性物质,仅存在于吸血水蛭头部的唾液腺及其所分泌的唾液中,其身体的其它部位是不含天然水蛭素的,这种现象与蛇毒仅存在于蛇头部的毒腺中而身体的其它部位如蛇肉是不含蛇毒一样。正因为这样,自天然水蛭素被人们发现的100多年以来,科技界一直被“自然界中能够提取天然水蛭素的资源实在太少了”的错误观点所左右(的确,能够提取天然水蛭素的吸血水蛭仅分布于华南的少数几个省区,其分布范围较窄),加上一直以来天然水蛭素的提取技术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在生产上得不偿失,因而严重地影响了吸血水蛭的开发利用,故一直以来国内外的天然水蛭素都无法进行规模化生产。
   由于天然水蛭素是一种备受推崇的抗凝物质,因此在国内以水蛭制成的单味中成药或以水蛭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复方中成药中,其主要成份仅标明为水蛭是不够确切的,因为目前中药材市场上销售的主流品种是宽体金线蛭,这就很容易产生鱼目混珠现象。
结论:只有吸血水蛭的唾液腺及其所分泌的唾液中才含有天然水蛭素,而身体的其它部位是不含天然水蛭素的。
 
误区三、天然水蛭素可被重组水蛭素替代
   最近几年,国内外利用水蛭素HV 1和HV 2的基因克隆,并在大肠杆菌和酵母细胞中得到表达,从而获得重组水蛭素,1997年重组水蛭素在德国上市;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就对重组水蛭素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有重组水蛭素上市。其主要原因就是可能引起出血这个难以克服的副作用。因此,重组水蛭素的开发应用受到了限制。目前,我国禁止重组水蛭素进口。可见重组水蛭素的研究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惊喜,其主要原因就是一方面重组水蛭素虽然在氨基酸序列和结构上与天然水蛭素极其相似,可在63位酪氨酸残基上未硫酸化,这就使得重组水蛭素对凝血酶的抑制常数比天然水蛭素降低了90%;另一方面,容易引起出血副作用,重组水蛭素与生俱来无法克服的先天缺陷,使其无法与天然水蛭素相匹比,加上重组水蛭素存在着生物半衰期短、昂贵的治疗费用等缺点,使得其难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结论:重组水蛭素是无法替代天然水蛭素的。(本文作者 周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