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浮中学概况

 冰雪雅阁 2014-10-22

云中漫步 发表于 2007-7-23 11:09:00

地理位置

云浮中学座落云浮市城区东侧(兴云东路131号)前临蟠龙天湖,背靠春岗山,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云中历史

云浮市云浮中学是国有独资学校。隶属于云浮市云城区人民政府。是市、县(区)级重点中学,广东省一级学校。云浮中学肩负着培养合格的初、高中毕业生,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的目标和任务。云浮中学实行党总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法和有关法律法规,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较高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学校以"严、勤、全、实"为校风,"修身、健体、博学、创新"为校训,实行德育量化管理,开创了学校的新局面,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上省线人数突破了50100200300400大关,2003年上省A线人数达到487人,还囊括了高考总分全市前三名。上省线人数连续多年稳居全市前列,学校连年被评为县(区)、市文明单位、先进学校。

云浮中学现有教工236人,教学班55个,学生3600多人。学校设有校长室,办公室、教学处、德育处、总务处、体卫处、档案室、工会、团委等处室。

云浮中学经历了90年的历史,本沿革从创始期、发展期、创伤期、进取期四阶段进行简述。
 

一. 云浮中学的创始期(1914--1949

云浮县地处山区,教育落后,1913年(民国2年)尚无中学设置。

1914年(民国3年),因县内历届高等小学毕业生升学困难,便申请创办中学,经广东巡按使批准,于当年9月开办云浮县立初级中学(属旧制初中学,4年毕业,隔两年招生一次),面向全县招生。校址设在泷东书院(旧广播站),校长由省教厅委任叶锡沣负责,教育经费由县税收及县宾兴馆公偿支付。开办时,只有两个班,每班60人。1916年改名为云浮中学,同年9月,招收第二届学生一个班,60人。1926年改为新制中学,学制三年,并开始招第一届新制学生,以后每年招生一次。1931年秋,县立乡村师范和县立高级小学并入云浮中学办。学校班级、人数增加,有4个班,学生174人。1937年,因高小毕业生及升学人数激增,云浮中学增设了初中一个班。次年再增办一个自费班。因班额增多,校舍由泷东书院,扩展到文昌宫、县乡祠两处。19398月因避日寇飞机轰炸。又迁往富宁路乡太空岩搭棚上课,学习环境异常艰苦。1941年从太空岩迁回原址上课。1942年由于增设高中,校舍不敷,暂借城隍庙作高中部校舍。同年由一些开明乡绅倡仪,筹建云浮中学新校舍,校址定在春岗山下,1943年落成。但是校舍仍十分简陋,仅有6个平房课室,一座膳堂,一座教务处,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腐败无能,不重视教育,几十年来办学条件差,图书、仪器寥寥无几,19389月,广州沦陷,广州勷勤大学搬来云浮上课,在春岗山顶搭棚作校舍,一年后转迁罗定时,才给云浮中学留下一部分图书、仪器、设备。但是,由于教育前辈的努力,人民群众的支持,并得到地方上一些开明乡绅的帮助,云中还是坚持下来了,并逐步发展壮大。从1914年至1949年解放时止,云中共培养了5个班的高中毕业生,20多个班的初中毕业生,为国家、为人民输送了一批人才,为发展云浮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在解放前的35年中,云中校友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奋斗,立志成材。他们刻苦攻读、自强不息的精神,堪称后辈榜样。
 

二.云浮中学的发展期(1949--1965

194910月,全国解放了,云浮中学也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学校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教育制度和教学课程,扩建了校舍,添置了设备,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阔步前进。1954年根据上级指示,云浮师范与云浮中学合并,扩大了班额,增加了编制,先后建立了学校党支部、团委会、教工会,各方面都得到蓬勃发展。

1956年为了迎接文化发展高潮的到来,云浮中学又以"戴帽子"形式复办了高中,每年至少招2个班,多到4个班。1959年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参加全国高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语文、物理两科,名列地区前茅,升学率达到80%,受到上级赞扬。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办起了十多个厂、场,建立了勤工俭学基地。19585月肇庆地区在云中召开了全区中学勤工俭学现场会议。同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工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单位,派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工农业先进代表大会。不久,又被评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再一次派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
 

三.云浮中学的文革创伤期(1966--1976

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云中和全国一样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开始“停课闹革命”,进行“革命串连”。学校教学工作受到很大冲击,机构瘫痪,领导靠边站,学校的教育违背了规律,受到严重挫折。由于强调中学教育要极大地发展,做到读高中不出公社,读初中不出大队,云浮中学很多教学骨干教师调到公社中学任教。在这十年中,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被篡改,规章制度被废止,学校秩序被捣乱,教师被诬为“臭老九”受到歧视,不少受到批斗、迫害。在这十年中,学校开展“教育革命”,片面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组织师生参加运动,学“屯昌”、学“朝农”,大办农场,大种甘蔗,实行开门办学,以社会为课堂,以阶级斗争为主课,忽视了文化知识的教学,致使教育质量严重低下。
 

四.云浮中学的开拓进取期(1977--2001

1977年开始,云浮中学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尤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云浮中学摆正了教育的位置,积极办好教育,积极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实云中的师资力量。

1983年以前,云浮中学的校舍全都是平房,很多还是用泥砖建造的,多数已成危房,省、地、县领导和部门分别审议了云中建设的远景规划,1984年以来,在上级拨款、和社会各界人士、港澳同胞、校友的捐款支持下,学校新建校舍总面积达40390多平方米。有教学楼三幢、科学楼一幢、图书馆一座、学生宿舍三幢、师生饭堂一座、教职工宿舍十一幢、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联谊楼一幢,学校还兴建了标准的4008跑道的田径场。

1977--1979年学校内设机构有: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19916月增设了体卫处和德育处。19998月教导处改名为教务处,并增设教研室和电教处。

19929月,云浮撤县设市。19944月,云浮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原属云浮市(县)划分为云安县和云城区,云浮中学隶属于云城区直属学校,云浮中学的招生范围由在原来云浮市(县)50多万减为现在云城区的20多万人口中招生,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云浮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素质教育的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坚持以科研兴教的办学路子,秉承"修身、健体、博学、创新"的校训,发扬“严、勤、全、实”的校风。从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以来,云中的高中毕业生先后有4716人被大、中专学校录取。1994年以来,云浮中学高考上省线人数连破50100150200300400大关, 2002年高考上省线人数达433,2003年上省A线人数达到487人,还囊括了高考总分全市前三名。

云浮中学于19955月被评为云城区一级学校,19992月被评为云浮市一级学校,200011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1992年以来,学校连年被评为市、区“文明学校”“文明标兵单位”。连年获教育质量优异一等奖,受到市、区政府的奖励。

 

 

 

云中简介

云浮中学创办于1914年,座落在市城区东侧。它是云城区属重点中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云浮市重点中学”。

 

校园占地9.7m2,建筑面积4.3m2。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备齐全,教育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学校现有教学班55个,学生3600多人,教职工236人,学校坚持素质教育的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主体参与的教学理念,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路子,秉承“修身、健体、博学、创新”的校训,发扬“严、勤、全、实”的校风,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多年来,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都在97%以上,严重违纪率保持在2‰以下,违法犯罪率为零。1994年以来,云浮中学高考上省线人数连破50100150200300400六道大关。2003年高考,上省A线达到487人,还囊括了高考总分全市前三名。上省线人数连续多年稳居全市前列。

 

为了把云浮中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做大做强,市政府决定建设云浮中学高中校区,校区定在市区东面的大丰垌,总投资8000多万元,占地面积200多亩,建筑面积74529m2,学生3000人以上。新校区于20039月动工,计划20049月招生。新校区将按照全国示范性高中的标准,建设成为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文化氛围浓郁、花园式的学校。

 

云浮中学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连年被评为市、区“文明学校”、“文明标兵单位”,现在,云浮中学正在实施名牌战略,按照“创名牌、促发展、上台阶”的指示精神,以全新姿态向“全国千所示范性中学”的目标阔步迈进。

00三年七月

 

 

云中校训

修身 健体

博学 创新  

云中校风

::严格管理 严谨治学

勤: 勤教善导 勤学苦练

全: 面向全体 全面发展

实:实事求是 讲求实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