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和书院探索“书院布道”新路子

 文山书院 2014-10-23
运用互联网思维 打造“无围墙”书院
天下和书院探索“书院布道”新路子
文山书院辑录

    邹智云

    10月23日,著名主持人曹景行、著名财政作家吴晓波、著名作家周国平、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齐聚岳麓山脚,论道“诚信”。此次活动聚焦各方眼球,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四大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书院均派代表出席,而主办方则是代表传统书院的岳麓书院和代表新兴书院的天下和书院。这让人们在关注论坛本身的同时,也开始重新审视书院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泱泱华夏,教化绵长;煌煌天河,群星璀璨。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教育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书院,则一直是这历史长河中的滔滔主流,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绵延千余年的历程中,书院为国学的传播、英才的培养、民族文化血脉的延续,发挥了举足轻重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与此同时,书院作为儒家士人接受教育、研究学问之所,倡导并形成了独特的学风。书院反对为科举而学,强调人格培养,主张张扬独立的人文精神;反对死守章句陈说,提倡学术创新,创造百家争鸣自由的学术风气;兼收各家之长,提倡开门办学,形成尊重学术、尊重知识的良好风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提倡尊师爱生的院风。这些独特的学风如混沌之中的一股清新之气,使许多埋头于古籍的学子保持了健康的心理和向上的精神。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书院现在仍是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人们从它的起源、发展、兴衰中探究中国古代教育组织形式的结构,探究儒家学术思想发展的轨迹,探究教育培养人才的道路。作为一种文化遗存,书院更是中华悠久发达的文化教育历史的见证。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书院所形成的教育制度、学术风气、治学态度、人文精神仍将产生久远的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书院如何发挥“传经布道”的作用?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闪耀光辉?

    天下和书院成为用互联网思维打造“无围墙、无实体”书院的“第一人”。

    借鉴中国古代书院重教重文的传统遗痕,天下和书院秉承“知行和一、此生光明”的院训,致力以品牌为载体,传承与创新国学精髓,运用互联网思维,以极简主义风格,将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化、现代化。

    从世界来看,传播文化需要以产品和品牌为载体。如美国的《阿甘正传》、《巴顿将军》、《肖申克的救赎》等好莱坞电影,可口可乐饮料等,传播美国人崇尚自由、个人英雄主义、“通过自我奋斗、实现个人梦想”、 “自我救赎”等价值观。德国的“梅赛德斯·奔驰”汽车、西门子品牌家用电器、徕卡相机等品牌传播德国人注重秩序、严谨认真的价值观。天下和书院将融合“和、仁、义、礼、智、信”等中国最优秀的文化资源,竭力以中国产品的“中国味道”,传播中华“文化软实力”,做中国传统儒学文化的国际“布道者”,推动儒学文化走出去,增强世界人民对儒学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坚持以人为本,主张知行和一,崇尚笃行精神,倡导自我管理。自去年11月19日成立以来,天下和书院集聚志同道“和”人士,共识共创共享。先后开通“天下和书院”微信平台,传递正能量;创刊《天下和书院报》,对儒学文化,尤其是和、仁、义、礼、智、信等国学经典进行现代商业意义上的解读;招聘致力传播国学的志愿者,推出国学公开课程。而今天,天下和书院又与岳麓书院、唯众传媒一道,诚邀曹景行、吴晓波、周国平、钱文忠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联合举办“信在中国”论坛……

    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过的很多价值观念。天下和书院坚信: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更将鉴照今天和未来。

    随着天下和书院的崛起,更多全员参与、全民共享的书院传道新方式将在互联网上探索、展开。

    ·改革发展新亮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