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四性

 星月一点 2014-10-23

中药四性

众所周知,食物有酸、苦、甘、辛、咸五味,也有寒热之性。同样,药物也有各自性味,从而具有各自不同的治疗作用。所以,在使用药物之前,应先了解各种药材的性味,然后针对自己的体质来选择药材治病养生,这样才能使药材真正发挥的效能,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

  所谓四性,又称四气,就是指寒、凉、温、热四种药性。此外,四性之外还仃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偏向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的一类药,阿胶即性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凉药材多具有清热泻火、利尿通便、化痰开窍的作用,适用于热性病症,如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等;温热药材一般都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的功效,适用于寒性病症,如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腹巾冷痛等。另外,平性属阴,能健脾开胃、强壮补虚。如阿胶、枸杞、甘草、芡实、白木耳等药物。寒性:属阴。作用:清热解暑、泻火通便、消除热症.药材代表:黄连、黄芩、金银花、知母等.凉性:属阴。作用:降火气、清热除烦。药材代表:西洋参、薏仁、罗汉果等。温性:属阳。作用:清祛寒、温中补虚。药材代表:红枣、当、川芎、龙眼等。热性:属阳。作用:祛寒、温经止痛。药材代表:肉桂、附子、炮姜等。

中药四性理论的渊源及沿革

默认分类 2010-01-23 21:08:29 阅读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摘要】  运用文献学的基本方法,对历代主要医籍中的中药四性理论进行梳理。认为《黄帝内经》为中药四性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神农本草经》正式提出四气之说,随后四性理论逐步细化,到了宋金元时期四性理论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至明清时期四性理论渐趋完善。

【关键词】  中药药性学四性 四气 沿革 文献研究

四性又称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四性理论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前人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各种药物的性质及其疗效不断深化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药物作用于人体的不同表现进行概括和总结而来。

    

  四性的具体所指,历代医家有不同看法,而且在历代本草著作中对四性的具体描述也各不相同。《神农本草经》中指寒、热、温、凉四气,但在具体药物的四气中,却未提到凉,而是有平,该书所载药物的四性可归纳为寒、微寒、平、微温、温五类。之后各医家又有多种称谓,如甚寒、颇寒、甚寒凉、暖、冷、大冷、至冷等。然而中药的四性总归不过寒、热两种,与阴阳相对应,其余便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另外,虽然多提寒热温凉,平性也是重要的一种四性描述,不过平性是相对而言,药物仍有偏性。历代医家所列四性中,平性药物均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四性现在一般有寒、热、温、凉、平五种描述,称为四性、四气是沿用古人的一种说法。

   四性理论的初步建立和理论基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这些论述不仅为四气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成为后世医家四气禀受于天之说的主要依据。

    

  《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耎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中的热与寒已是指药物的寒热之性而言,为以后研究中药四性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作用也提供了理论基础。《神农本草经》提出四气时,便指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其理论即源于此。《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指出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必同其气,可使平也,假者反之,也是在四性及四性对治疗的指导作用方面进行的论述。在《汉书·艺文志》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其中本草石之寒温是对经方第一内涵的表达,只有致水火之齐即得到具备寒凉与温热性质的药剂,经方才能够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神农本草经》正式提出四气之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明确指出了四气的概念。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指出了四性理论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四气被应用于收载的药物之中,但对应性不足。《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首列性味,内容上有四气,在文字表达中却只提及味,例如:玉泉,味甘平;丹沙,味甘微寒等。而且《神农本草经》提寒热温凉四气,但在其所收药物的四性中,却未提到凉,而是有平,其所收四性可归纳为寒、微寒、平、微温、温五类。因此,该书中四气是一种提纲式的说法。这一时期是四性学说的形成时期,为后世的四性理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性理论的细化

    

  以五版《中药学》所收中药为例,《名医别录》较《神农本草经》补充四性五味,修正药物四性77味(不包括新增五味),新增四性大寒、大温、大热三类。《本草拾遗》中冷、凉的四性描述均出现。《日华子本草》对其所载药物四性的描述,不拘于古人,有冷、暖等描述。四性的分化更趋向于多元与细化。《海药本草》中记载的药物,大多数来自海外,对这些外来药物,本书同样依照药性理论标以四性等。反映了四性及药性理论这时已经相对成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新修本草》多是对《神农本草经》与《名医别录》的总结,其中关于药物四性的记载,多见一药多性,且多数为《神农本草经》与《名医别录》的综合。说明了官修本草具有大而全的特点,同时也说明对四性理论的重视。《本草经集注》更是对这两部著作的总结与继承,同时也有自己的评论。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药对》曰,古之善为医者,皆自采药,审其体性所主,取其时节早晚,早则药势未成,晚则盛势己歇,今之为医不自采药,且不委节气早晚,只共采取,用以为药,又不知冷热消息,分两多少,徒有疗病之心,永无必愈之效,说明了药性禀受于天的理论。

   四性理论成为重要的药性理论

    

  宋金元时期,医学理论包括四性理论得到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四性理论已经在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中占有重要位置,这种重要性主要有以下体现。

  3.1 四性之说的正式提出 ·寇宗奭在《本草衍义》卷一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寒、热、温、凉四气。今详之:凡称气者,即是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则是药之性……论其四气,则是香、臭、臊、腥,故不可以寒、热、温、凉配之……其序例中字,恐后世误书,当改为字,则于义方允,对四气四性各自的内涵加以界定,认为寒热温凉应是指中药的四性而言。

  3.2  对四气禀受于天理论的讨论  《图经本草》:凡采药,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谓春初津润始萌,未冲枝叶,势力淳浓故也。至秋枝叶津润归流于下。今即事验之,春宁宜早,秋宁宜晚。据此文意,采根者,须晚秋以后,初春以前,欲其苗梗枯落,至未萌芽时,气味正完,乃可采耳蕴含着取类比象和四性禀受于天的理论。《本草衍义》中兔,有白毛者,全得金之气也,入药尤功。余兔至秋深时则可食,金气全也。才至春夏,其味变樱桃……此果在三月末四月初间熟,得正阳之气,先诸果熟,故性热,将四气禀受于天的理论用于对具体中药四性的分析。金元医家多引用《素问》来说明四气禀受于天的理论。张元素在《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中有气为阳,气厚为纯阳,气薄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是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内容的发挥,也是同样的道理。

  3.3  医家对四性理论的重视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药分三品七情,性有温平冷热,凡于行用,不得差殊,庶欲立方,便须凭据,疗之合理,病无不痊的论述。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还说:凡药之所用者,皆以气、味为主。李东垣《脾胃论》中说: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焉,主对治疗,由是而出,表明了四性理论在指导临床用药中的主导作用。

    

  由以上可以看出,宋金元时期,四性理论蓬勃发展,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在应用上更加广泛,且成为药性中的重要内容。

四性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与补充

    

  四性理论的深化与完善主要是在明清时期。

  4.1  更多的医家强调四性的重要性,并且在其著作中表达出来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卷一中指出:寒热温凉,一匕之谬,覆水难收。张志聪又指出:不知其性而用之,则用之无本,窒碍难通,强调了四性理论对临床用药的重要性。《景岳全书·十问篇》中开篇便指出药物众多,各一其性,宜否成殊,难以尽识。用者不得其要,未免多误,还讲到用药之道无他也,惟在精其气味,识其阴阳,则药味虽多,可得其要矣,也是强调掌握四性理论的重要性。

  4.2  四性分类的进一步研究  早在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就曾有在药则有收敛、干焦、甜缓、敛涩、滋滑者,百药之性也的论述,但在之后的本草著作具体药物条下未见记载。到了明代的官修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所载中药的四性部分用寒、热、温、凉、收、散、缓、坚、软来表示。·石寿棠《医原》中又进一步阐述:草木虽微,其气味有阴阳之分,体质有刚柔之别……古人论药性,多言气味,少言体质。盖以地之刚柔,即天之阴阳所化,言阴阳而刚柔即在其中。此处阴阳即四性,就是说原来的论述中四性中已包含有刚柔缓散等药物体质的内容,只是后人不悟此理

  4.3  医家对四性产生原理的探讨  明清是中药四性理论的完善时期。四性禀受于天之说: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十问篇》中说:气本乎天,气有四,曰寒热温凉是也……温热者,天之阳,寒凉者,天之阴也,明确表明了四性禀受于天的观点。李中梓《医宗必读》:四时者,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而已,药性之温者,于时为春,所以生万物者也;药性之热者,于时为夏,所以长万物者也;药性之凉者,于时为秋,所以肃万物者也;药性之寒者,于时为冬,所以杀万物者也。《本草崇原》:茯苓,本松木之精华,藉土气以结成,故气味甘平,有土位中央而枢机旋转之功。《温病条辨》:古来著本草者,皆逐论其气味性情,未尝总论夫形体之大纲,生长化收藏之运用,兹特补之。盖芦主生,干与枝叶主长,花主化,子主收,根主藏,木也;草则收藏皆在子,说明药物不同部位与生长化收藏相对以应不同功用。清·高世栻在《医学真传》中说:天地有五运六气,人身亦有五运六气,而百卉草木,亦莫非五运六气以药物之运气,合人身之运气而用之,斯为有本。这些都是对四气禀受于天的阐述。

    

  药物入口味先知,药物入腹后四性生:明代,王履在《医经溯洄集》中解释,为何药下独冠味而无气性等字,然经于诸药名下不着气性等字,独以味字冠之者,由药入口惟味为先故也。清代徐大椿又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丹砂条下指出入腹后才发生,丹砂,味甘,微寒。甘言味,寒言性,何以不言色与气?盖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若色与气则在下文主治之中可推而知之也

    

  药物的四性与所作用的机体有关。清代王学权在《重庆堂随笔》中讨论淫羊藿寒热后指出盖体脏既殊,不能以一例论之,如矾石之为物也,蚕食之肥,鼠食之死。可见药有定性而体脏不同,则性亦随之而变矣

   小结

    

  《黄帝内经》为中药四性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神农本草经》正式提出四气之说,随后四性理论逐步细化,到了宋金元时期,四性理论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至明清时期,四性理论渐趋完善。四性理论的发展,从最初提纲式的提出,到四性表达的细化与多元化,以及其后的四性产生原理的探讨、四性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中药四性理论从单纯的理论形式发展成为临床所用,指导临床的重要理论基础。

中药四性现代研究分析

2009-4-16 15:00:00 来源:世界科学技术杂志 作者:

治疗牛皮癣不再是神话!

治疗牛皮癣不再是神话!

治疗牛皮癣不再是神话!

治疗牛皮癣不再是神话!

治疗牛皮癣不再是神话!

治疗牛皮癣不再是神话!

 

 

 

        药性理论(包括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配伍、妊娠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及功能主治等)是中药的基本理论,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依据,四性则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30多年来,研究人员应用多种现代技术,从不同角度对四性进行探索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四性对机体功能的影响”和“四性的物质基础”等方面,但进展缓慢,基本未取得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成果。社会需要中药,中药需要提高。为进一步提高中药在治疗、康复及保健等方面的能力,推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基础性研究不应只停留在纯理论研究,更应该注重传统与现代密切结合、且能直接指导应用的新理论研究。本文通过回顾、分析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期望获得突破性的启示。

        一、中药药性现代研究的要求

        中药性味功效相关理论的基础研究,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多学科手段和方法,以中药性味理论为核心,开展包括性味、归经、升降沉浮等在内的与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密切相关的关键问题的基础研究。重点研究药性的物质基础、治疗过程中所体现的药效作用及其运用规律,揭示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为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和中药新药的创制提供理论依据。这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起始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说在中药药性研究的课题设计时要考虑其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要显示其指导应用的价值。这是中药学术科学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是社会的迫切需要。中药药性研究成果的应用必须有明显的时间要求,这关系到中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

        二、四性现代研究概况

        中药四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中医临床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热心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对四性开展了许多现代研究,如谢宗万等开展中药基源与四性的研究,认为品种不同,寒热药性也不同。张廷模等开展了一药多性的研究,认为中药均具寒、热两性,通过加工炮制、配伍应用等手段,可促使一味中药的寒、热药性向主导地位转化。王普霞等开展了证候一药效一药性关系研究,认为中药寒热药性只能在证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充分表证。欧阳兵等提出了药性一药效一物质问关系,认为构成中药四性理论的三个核心元素是药性、物质、功效,三者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提出了“组群中药四性组合性效谱”假说,认为某一类别功效相近、四性属性相同的中药组群,理论上应该具有基本相同的能客观反映其药性寒热本质的~I生效谱”,并认为“性效谱”可作为界定某一新中药四性属性的科学依据。李仪奎等通过药物药理一药效一药性关系的研究,认为温热药与寒凉药对机体的功能活动存在兴奋和抑制对应关系,即热性药对机体功能的病理性衰退呈兴奋作用,寒性药对机体功能的病理性亢进起抑制作用。梁月华从不同药性药物对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影响的角度,研究了药物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与四性的相关性;通过药物对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影响与四性的相关性研究,认为相同药性中药对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是中药四性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王米渠等分析了中药分子药性学的进展,认为在分子水平上可确定中药所含有效分子群与中药四性的关系。陈芸等开展了微量元素等中药物质成分与四性关系的研究。梁鑫淼等开展物质组分与四性关系的研究,认为在中药组分标准化的基础上,可能揭示中药四性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罗国安等提出以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四性,为四性客观测定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法。肖小河等开展生物热动力学或热化学效应的研究,认为中药四性与药物所含物理内能密切相关,从药物对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来区分寒性药和热性药。蒋孝葆等提出用数学量化界定的方法进行四性研究。

        上述研究可见,对中药四性的研究,不同学科专业人员,应用各种不同技术包括化学、物理、数学、生物学,以及更新的系统生物学、代谢组学等,从机体功能的多个方面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以及药效作用的各个层次如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还有物质基础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取得了大量的创新性结果。但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具体中药临床应用,提高中药疗效或促进创新中药开发,尚未见其指导作用,也未见其具有指导作用的前景。

        三、四性的形成和特点

        中医认为“阴阳之盛衰实际上包含证候之寒热,寒证是机体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的反映;热证是机体阳气偏盛或感受热邪的反映”。中药应用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与热是疾病的两种不同性质,是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寒热辩证是判断机体阴阳盛衰的辩证纲领;中药寒热药性就是针对纠正机体寒热证候而言的药物性质。中药四性是我国历代医药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以阴阳学说等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药物的有关性质、临床应用后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归纳总结的一种经验认识,并不断修正和提高。其特点可从二方面看:一是从认识看,她是经验认识,带有哲学成分;二是从地位看,她是药性的组成部分,是药性的最高层面,也可认为是中药作用(功能)的高度概括,约75%以上的中药具有寒热药性。也就是把约75%以上的中药(常用中药至少400多种)确定为寒热(温凉)二类(四类)作用(药性)。按中医辩证用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现代医学理论理解,至少400多种药归纳为二或四个()作用,实际指导应用的意义不大。

        四、四性研究的思考和分析

        1.寒热是机体阴阳偏离的表现,而各系统疾病均可出现寒热症候

        疾病证候的“寒热”是对疾病临床表现的高度概括,其内涵是非常广泛的。根据中医辩证,多数病人可确证为寒或热性体质,作为选择热性或寒性药物的依据。寒热是机体阴阳偏离的表现,从现代医学来看,涉及各个系统的各种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的失眠与嗜睡、癫痫与精神失常、抑郁与躁狂;心血管系统的高血压与低血压、心动过速与心动过缓、心力衰竭及心脏骤停、心肌缺血及肥大;生殖系统的不孕不育、阳痿及卵巢功能;泌尿系统的肾炎及肾结石、膀胱炎及尿潴留;消化系统的便秘与腹泻、胃溃疡与胆结石、溃疡性结肠炎与胰腺炎;呼吸系统的慢性气管炎与大叶性肺炎、肺结核与支气管扩张;血液系统的白细胞减少与白血病、凝血障碍与血栓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的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及不全;外周神经系统的神经炎与神经萎缩;皮肤的过敏性疾病;全身不同部位的肿瘤;不同病原体的感染性疾病,等等。若进行中医辩证,基本上均可辩证为寒性或热性体质。但这些疾病按现代医学分析,其症状千变万化,病因可完全不同。

        2.寒热药性是针对机体寒热证候而确定的药物属性,而机体包含数量巨大的生理生化等微观变化

        《本草经》提出“药·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药性的“寒热”是针对疾病证候“热寒”而言,实际就是病人应用中药后热寒证候的改变,其内涵是非常广泛的。寒热属性在哪种疾病中出现,就有对该疾病产生治疗作用的具有热寒药性中药。疾病种类很多,中药的种类也很多,如《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中药学》规划教材共同记载的中药共552味,其中温热药187味,寒凉药234味,占763%。按中药功效分类,各类中药均有寒热药性中药,分布在解表药、清热药、泄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开窍药、补虚药、收涩药、涌吐药、攻毒杀虫止痒药、拔毒化腐生肌药等。这些中药可用于治疗全身各系统的绝大多数疾病。按现代医学理论而言,可产生极为广泛的药理作用,其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更复杂。从整体作用深入到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等机体各系统的各个层面,对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能量等各方面均有可能产生作用。目前对“寒热”的现代研究,主要是通过长时应用”热寒”药而造成寒热证候模型,观察现代医学指标,希望找出能分别反映“寒性”或“热性”的二类作用及相应机制。试问,如上述列举的众多疾病,有可能找出既有明确分类、又有应用价值的二类指标吗?

        3.寒热证动物模型应针对各系统疾病分别制备,而现有动物模型存在严重局限性

        疾病模型动物,也称动物模型,包括现代医学病动物模型和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现代医学病的模型动物,是按病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制备,与现代医学的疾病类同或接近。中医证候模型动物,包括阴阳、气血、体质、脏腑(心、肝、脾、肺、肾)、经穴一脏腑相关、温病卫气营血、寒证与热证模型动物。中医与现代医学的观察方法和理论有着重大差异,建立完全符合中医证候的动物模型来研究中医中药,未能取得有明显价值的进展,特别是中药四性的研究更加突出。中药四性必须针对机体寒热病证进行研究,关键是应用寒热证模型动物。《景岳全书·传中录》日“寒热者,阴阳之化也”。《素问》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胜则外热,阴胜则内寒”,说明了产生寒证或热证的基本病机。如要复制寒热证模型动物,应从基本病机考虑,才能全面反映寒热的本质。因此,至少需采用六淫病邪复制寒热证模型动物、从气入手复制寒热证模型动物、能反映五脏寒热特征的模型动物、与表里及虚实相关的模型动物,根据这些模型生理生化等变化的综合结果,才有可能显示寒热的本质。目前多采用长时间灌服熟药或寒药制备寒热模型动物,只是单一方面的病机,尚不能全面反映寒热本质。但是否有可能制备出病机如此复杂的寒热证候模型动物,值得深思;用如此复杂的寒热证候模型动物,是否有可能总结出有价值的反映寒热证候现代医学等科学内涵更值得深思。

        4.寒热药性研究应能反映相应疾病的治疗特点,而现有研究存在严重的不相关性

        绝大多数疾病都可以进行寒热辩证,并可确证为属寒证或热证,故寒热证候在机体的表现按现代医学阐述极为复杂,除了表现在体温的升高或降低,中枢神经的兴奋或抑制,呼吸、循环、代谢、肌肉活动及对病原性刺激的反应能力的增强或减弱等一般药理学反应,更重要的是与疾病直接相关的特殊反应。不同疾病的寒证或热证在体温、中枢、呼吸、循环、代谢和肌肉活动等方面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因此,用上述一般药理学指标就表示寒热证候是不够合理的。

        研究表明,寒热中药作用于机体调节产热过程的不同环节,或同时作用于几个环节,影响体内热生成;寒性药大多能抑制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减弱呼吸、循环、代谢和肌肉活动功能,减弱机体对病原性刺激的反应能力;热性药能兴奋神经中枢,促进呼吸、循环、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功能,供给能量等。但这些研究对象只有很少数常见的清热或温里药类代表药,若将泻下药、理气药、祛风湿药、补虚药等寒性与热性药放在一起综合研究,想理出中药寒热药性的规律是非常困难的,因而,很难具有普遍意义。中药成分与药性的关系更加复杂。成分是产生药性的物质基础,具有特定药性的中药应具有相应的物质组成。由于寒热药性的范围极为广泛,其物质组成极为复杂。中药基原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

植物又可分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等;被子植物又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物;动物、矿物也很复杂。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的中药可具有相同的药性。如热性药附子与干姜、樟脑与黄狗。肾;温性药雄黄与谷芽、硫磺与防风;寒性药轻粉与莲子心、百合与车前草;凉性药牛黄与钩藤、西洋参与龟甲,等等。一味中药可能具有几千个化学成分。因此,用现代医药学的理论和方法,寻找出与寒热药性相关的化学物质的可能性值得深思。同时,由于表示寒热证候的指标尚未合理确定,那么反映寒热药性的药效指标更未确定,又如何去确定反映寒热本质的中药成分?

        5.四性研究期望

        寒热(含温凉)药性是中药药性的核心,在中医辩证用药中发挥重要作用。四性的现代研究,应建立在对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药学)和四性均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注重药性一药效一物质基础的相关性,明确药性的中医药经典属性和涵盖范围,搞清能反映药性的药效等研究方法、内容和指标,确定选择药效等研究的要求、思路和原则,进而开展药性一药效一物质基础研究。

        四性药效和物质的阐述是建立在现代医学理论基础上。现代医学理论的最大特点是疾病症状明确、病理机制相对清楚;产生药效的药物成分清楚,作用机制相对明确。用该思路与方法阐述四性,首先必须明确机体寒热在现代医学基础上的症状和病理表现,然后再观察中药四性的影响。由于应用现代科学阐述寒热证候极为复杂,制备合适的寒热证候动物模型极为困难,在四性层面按现有思路阐述四性的科学本质可能性不大。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形成新理论,从而指导中药临床应用或产品开发,显著提高中药在治疗、康复、保健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在四性层面研究问题很多,效果甚微,但四性只是中药药性的组成部分。四性研究应与味、归经等药性理论的其他内容相结合进行综合研究,找准突破口,系统的分步开展研究,将可能在短时问内取得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中药药性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