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十二载琴瑟和鸣百岁老人岁月安好 玉溪日报

 聂耳小书屋 2014-10-24

七十二载琴瑟和鸣百岁老人岁月安好

作者: 来源:玉溪日报 字数:1630

实习记者  普杨捷  文/图

 

 

记者来到红塔区葫田一区,见到了向玉光老人和他的妻子王秀英。由于二老年事已高,这些年都是跟小女儿一起居住、生活的。刚进门,一家子正好吃完午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二老静静地靠坐在沙发上,老爷子的手轻轻搭在老太太的手上,午后的阳光温柔地洒在他们的上……    

      向玉光是红塔区研和街道秀溪人,出生于1914年,王秀英出生于1924年,二老相识相知于1942年,从此一起携手度过了悠悠72载时光,如今一位是百岁老人,一位也已是九十高龄。
    向玉光家境贫寒,2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早早就改嫁,他与哥哥相依为命。勤奋又朴实的向玉光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但因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向玉光虽然勤恳踏实,但因少了“父母之命”,迟迟没有媒人为他说媒。
    同是研和街道秀溪的王秀英是家中的独女,父母重学问,一直让她念书至高小毕业。王秀英的父亲又是手艺人,在当地很受尊敬。在当时,王秀英不仅家境好,自己也算一个“才女”,按常理应当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丈夫。也许是缘分使然,王秀英在媒人的牵线搭桥下认识了向玉光,被他的勤劳质朴所吸引,王秀英的父母也觉得向玉光是个值得托付的人,便放心地将女儿嫁给了他。之后的漫长岁月里,向玉光和王秀英一同面对困难和生活中的各种琐事,患难与共,将日子过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
        
一封家书寄情长
    结婚后,向玉光为了自己和妻子的生活能好一些,经常在外地打工,夫妻俩聚少离多。到了1951年,向玉光加入十四冶三建司,常年在个旧、文山等地修路,一年只有短短12天的假期。当时交通不便,个旧到玉溪得走上一整天,碰到天气不好了可能还要更久些。去除来回路上所耽搁的时间,向玉光和王秀英一年见面的日子仅有10天左右。生活要继续,总是有解决困难的对策,虽然两人不能经常见面,但总有书信往来,每个月至少要给对方寄去一封信。向玉关不识字,每每收到信都得麻烦朋友帮忙念,回信时也要麻烦朋友代笔,可是信却从没断过。夫妻俩在信中嘘寒问暧,相互鼓励。几十年来,往来的书信能堆满整整一个箱子,可惜书信都在搬家时遗失了,这也成了两位老人的一大遗憾。
    在向玉光大女儿向永芬眼里,父亲和母亲话不多,但相处时的一举一动都能感染到自己。向永芬告诉记者:“我记得有一次母亲生病住院,父亲连夜赶回家,不眠不休地照顾母亲,晚上就趴在母亲病床边休息。早上早早的准备好早饭,一勺一勺地喂给母亲吃。父亲工作忙,那一年的假期就全拿来照顾母亲了,还没能好好说够话,父亲又得走了。父亲每次回来,都会给母亲带她喜欢吃的糕点,这些糕点也会给左邻右舍都送去尝尝,邻居们平时都挺照顾母亲和我们姐妹,父亲简单的一点心意也是对邻居们的感恩。”生活像迢迢的银河,将牛郎向玉光和织女王秀英分隔两地,可是向玉光和王秀英却将其中的苦涩酸楚酿成了淡淡的蜜,注入一封封家书中,简单地叮咛嘱咐,维系起了一家人的情感,纵使离别是长相聚是短,向玉光和王秀英一直不离不弃,用心经营着他们的家庭。
      
携手相伴度此生
    1974年,向玉光从十四冶三建司退休回到了老家,分隔两地多年的向玉光和王秀英终于团聚了。
    随着向玉光退休回家,王秀英终于有了个好帮手,家里的农活向玉光抢着做,家中的柴火不够用了,向玉光便早早的出去挑柴,王秀英在家做好了饭就走到村子路口,远远地等着向玉光,然后和向玉光一起慢慢走回家,端上香喷喷的饭菜……后来向玉关和王秀英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之前,便搬离了研和老家,和小女儿向永琼一起生活。向永琼和丈夫工作忙碌时,王秀英照顾着向玉光的饮食起居。“母亲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如果父亲吃饭或者睡觉迟了,她嘴上会骂父亲几句,但实际上却是对父亲的关心,早早帮父亲添了满满一碗饭,怕他吃饭晚了饿着。”向玉光的小女婿张国明这样告诉记者。    
    午后的阳光依然温柔地洒在向玉光和王秀英的身上,向玉光沉浸在他与王秀英的回忆里,断断续续地跟我们讲述着他俩的故事,王秀英虽然耳朵已经听不太清了,看起来却跟向玉光心有灵犀似的,脸上不时浮出的笑意让这个午后更加温暖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