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呼家将故事:呼延庆身世离奇,“父亲”是外公,母亲是“姐姐”?

 思明居士 2019-12-16

北宋王朝被很多人认为是历史上最“文弱”的大王朝,相比起名将男儿辈出的强汉盛唐,北宋除了建国之初,在军事领域内,确实拿不出太多的成绩,甚至不如半壁江山的南宋,由于战争的需要,还涌现出了岳飞、韩世忠等一大批名将。但由于北宋时代的特殊性,多民族政权林立,北宋的军人可能是比较忙的,因此后世就给北宋刻画出了一大批英雄豪杰。其中比较著名的,当然是呼杨高郑几大家族,呼指的就是呼延赞为为首的呼家将,杨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杨家将,高则是从白马银枪高思继,再到高怀德以及南宋第一神枪高宠为一系的高家将,郑是传说中赵匡胤的结义兄弟,汝南王郑恩及其后人,由于郑家将不是很有影响力,史书中也不见郑恩这个人,所以,后来的小说创作者,又编出了北宋开国元勋曹彬的后代组成的曹家将。其实,不管怎么梳理,在民间影响力最大的还是呼家将和杨家将,特别是呼家将的代表人物,呼延庆,堪称是明清时期,市井文化中最著名的艺术角色。

呼家将故事:呼延庆身世离奇,“父亲”是外公,母亲是“姐姐”?

因此,呼延庆在各种略有出入的小说故事中,也被赋予了非常多的神奇身份,甚至连他的父母家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夸张塑造。比如他的身世,可以用“父亲”是外公,母亲是“姐姐”来形容,也许有些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觉得乱,甚至会有其他奇奇怪怪的想法,但请注意,老乐标注的引号位置不同,观点就很鲜明了。简单解释的话,就是说呼延庆小时候所谓的父亲,其实是他的外公,而所谓的姐姐,才是他真正的母亲,这个逻辑千万不要搞混,否则的话,故事就变味儿了。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一切还要从呼延庆的家族说起,呼延庆的曾祖父就是大宋铁鞭王呼延赞,祖父则是年少成名,智擒潘仁美的呼延丕显,父亲是人称黑虎英雄的呼延守用。应该说呼延庆出身将门,属于典型的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但是造化弄人,呼延庆并没有这样的生长环境,反而在他出生以前,呼延家就破败了。因为呼延丕显遭到陷害,全家满门被斩,只跑出了两个儿子。

呼家将故事:呼延庆身世离奇,“父亲”是外公,母亲是“姐姐”?

就这样,呼延守用来到了大王庄,认识了当地的首富王员外,得知他忠良之后的身份,王员外根本没有考虑到呼延家已经衰败的问题,果断地把女儿王秀英嫁给了呼延守用,但呼延守用终究是“逃犯”的身份,面对着朝廷的追捕,呼延守用只能向北方辽国逃亡,但临走前,王秀英已经身怀六甲,于是在夫妻分别之际,王氏夫人请丈夫给孩子留个名字,当时呼延守用便说道,如果是男孩儿,就叫呼延庆,如果是女孩儿,就随便了。很多人说,通过这样一个小细节,能看出当时那个年代,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严重,而这种设计,在历史演义小说中也经常出现,可见过去重男轻女的普遍性。但老乐倒是觉得,未必是这样,因为书中的主角是呼延庆,这是不可能更改的,既然如此,何必要劳心费神地提前再给那个不可能出生的女婴设计个名字呢?

呼家将故事:呼延庆身世离奇,“父亲”是外公,母亲是“姐姐”?

总之,不管创作者是什么目的,呼延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世了,但由于他身份特殊,不可能以真实的身份见人,因此被改名为“王三汉”,之所以让他姓王,是因为呼延守用在大王庄的事不能公开,自然也就不能说自己的女儿跟呼延守用的婚事,那么这个孩子的来路就没法解释了,不管古今中外,女孩儿在家未婚先孕总是一件没法张扬的事儿。所以,为了孩子的名声,更为了全家的安全,呼延庆只能暂时成为王老员外的“儿子”了,这样一来,作为亲生母亲的王秀英,从礼法上说,就只能变成呼延庆的“姐姐”了。

呼家将故事:呼延庆身世离奇,“父亲”是外公,母亲是“姐姐”?

但正所谓没有不透风的强,王员外老来得子的事儿,不会让周围所有人相信的,再说,这个孩子王三汉越长越大,长得也不像他所谓的“父亲”——其实孩子跟外祖父不像,也正常。再加上王秀英始终没嫁人,这样一来,风言风语更多了。等到呼延庆长到9岁大的时候,终于有孩子再跟他打闹起来的时候,骂他是野孩子,呼延庆当然要回家问明情况,本来王员外老夫妻俩与王秀英是不想告诉他的,但是呼延庆有办法,说自己连亲爹是谁都不知道,或者还有什么意思,便跑到了井边,然后找块大石头扔进了井里。追出来的王秀英只听见“噗通”一声,就以为孩子真的跳井了,当然追悔莫及,哪个母亲能受得了这种刺激呢?情急之下,便要跳井,这是小呼延庆跑了出来,拽住了“姐姐”,在这个时候,王秀英不说出实情也不行了。

呼家将故事:呼延庆身世离奇,“父亲”是外公,母亲是“姐姐”?

就这样,年幼的呼延庆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从此也开始了自己学艺报仇的生涯,一段精彩的《呼家将》故事,就此展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