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失的南京旧景

 闻诗人 2014-10-24

\

                                            北极阁下的小铁路

运营五十载的小铁路

        2012年3月,告别104年辉煌的历史,南京西站完美落幕。退出运营的南京西站将建设为铁路博物馆。南京西站运营时,大家没有感到它多珍贵,与高速奔驰的高铁、动车相比,传统的绿皮列车实在是慢,车厢也很陈旧,而票价也无法与过去低廉相提并论。但是一旦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能再次乘坐,曾经乘坐过的旅客忽然间就觉得少了点往昔的沧桑。  

        其实在南京,凝聚历史沧桑的铁路景点并不只有南京西站,还有浦口老站、中华门车站,以及一条年代更早,曾经横穿南京城,经过金川门、北极阁、两江总督府以及万寿宫的小铁路。

小铁路大名宁省铁路

        小铁路的大名叫宁省铁路,是南京的第一条铁路。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两江总督端方奏建兴建,经清政府批准,委派江南商务总办王燮为工程总办,聘请英国人格林森为总工程师,当年10月动工,次年12月竣工。全线起点下关江口(车站),绕过南京城西北角城墙后由金川门入城(在《南京城门?金川门》一节,其图像就显示小铁路穿越了金川门),经过三牌楼、鼓楼北极阁、两江总督府,到达正中街(今天的白下路,终点在今天的南京市第六中学),全长21里,沿线设江口(今长航客运码头)、下关、三牌楼、无量庵(今鼓楼)、督署(今长江路)、正中街(今白下路)六站,名为“宁省铁路”。建设费用耗资白银40万两,在当时属于一笔巨资。

        宁省铁路配备英国机车两台,其车厢挂17节,其中头等、二等车厢合用1节,三等车厢4节,邮政和行李厢各2节,另还有木质篷车、铁质水车、花车等车厢。票价全线单程三等票价为2角,二等4角,头等8角,三等客为每站5分。

        南京市民称宁省铁路为“小铁路”,并非轨道的窄小,也不是车厢的狭小,其轨道与其他铁路一样,只是路程短,站距近,行车速度很慢,人们习惯的称谓,也有叫“小火车”的。

        江宁铁路,又名宁省铁路,本地人都称呼这铁路上行驶客车叫“小火车”,其实轨道是和京沪路一般宽的,车辆也不见得小,只是距离短一点罢了。全线从下关江口到南京城里的正中街,共21里。……最近已在兴工把这条铁路延长到安徽,再接通江西的株萍铁路(倪锡英《南京》)。

        1912年1月1日下午,孙中山从上海坐火车奔赴南京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从沪宁线至下关车站后,就是改乘市内小火车直达督署站(今总统府东门)。

\

小火车从总督府背后经过

坐火车赏风景

        小铁路通车时,很多人充满了好奇,列车的鸣叫,长长的铁轨伸向远方,似乎没有尽头,又让人们充满遐想。风驰电掣,观赏铁路沿线的风景,又让他们觉得有趣。开眼界与速度快,是乘坐者最深刻的感受。

        根据《金陵晚报》刊登的文章叙述:1936年,“一号线”南延,还为此特地开辟了雨花门,以便利“小火车”出城,并增设了建康路、武定门、中华门三站,并与宁芜线连接,至此全线长15.1公里,交通地位更加重要。

五十载运营寿终正寝

 \

宁省铁路北极阁站

\

小火车铁轨穿越雨花台

        1949年小铁路改称宁市线,由上海铁路局接管。由于小铁路已经运行了40多年,铁轨等设施已经陈旧,出于安全的考虑,铁道部门对小铁路沿线铁轨进行了更换,桥梁加固。重获新生的小铁路就这样又继续运行了10年。1958年,由于南京外围铁道改线,修筑了由尧化门至中华门的宁芜联络线,小铁路的作用已经完结,铁道部门随之拆除了这条南京历史修建最早,横贯南京城的小铁路,小铁路终于寿终正寝。

        小铁路的开通,给当时的南京人带来便利,方便了南京人的出行。也是南京交通史上的一件载入史册的大事。

两小无猜长干里

        小时候读古诗,只知道长干里在金陵,并不清楚在金陵何处。上世纪80年代,我在中华门外工作,每天都要经过中华城堡前的一座桥,知道叫长干桥,建于建国初期,桥名由建国后南京第一任市长刘伯承所题,因此就想当然的认为这里就是长干里的所在。

        这样的猜测还真有道理,因为长干在金陵,大致在今天南京中华门外,雨花台到长干桥一带。

        商业繁华区

        六朝时期的长干里,不仅是繁华的商业区,也是高级官僚的住宅区(古长干里是南京著名的商贸中心和货物集散地,金陵人常以长干人自称)。著名文学家,东吴大将陆逊的孙子陆机、陆云,未入晋前也曾在长干里越城附近居住。从一些关于长干里的古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长干里人商业经营的繁忙。

        长干里的繁荣依赖于交通的便利,东吴时期在长江口沿秦淮河筑堤,称为横塘。故址在今天的中华门到水西门的秦淮河两岸。居住在长干里的人们经常驾船从横塘进入秦淮河、长江,无疑给长干里的商业经营户提供了出航行商、运输商品的便利。

        《金陵新志》云:长干,是秣陵县东里巷名。江东谓山垅之间曰“干”。建康南五里有山冈,其间平地,庶民杂居。有大长干、小长干、东长干,并是地名。小长干在瓦官寺南,巷西头出大江。梁初起长干寺。按:是时瓦官寺在淮水南城外,不与长干隔,而今日赛虹桥西即是江水流处。其后,洲渚渐生,江去长干遂远,而杨吴筑城围淮水于内,瓦官遂在城中,城之外别开今壕,而长干隔远不相属矣。

\

长干里旧景

 \

上世纪60年代的长干里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长干行》里有两句千古流传的名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故事就发生于此。

        写有《登黄鹤楼》名篇的唐代诗人崔颢(?~754)也曾来南京采风,他来到长干里,咏唱出《长干曲》四首: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述说着嫁与长干里商家女性的惆怅,“商人重利轻别离”是商人的通病,嫁为商妇的女子在经济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也有不少失落,感情何所寄?繁华的长干里,是否也得到点启示呢?

长干桥连城内外

        花无百日红,好景不常在,长干里的繁荣持续到唐末。南唐李昇在新建的城墙外挖了一条护城河(即今天的外秦淮河),河上修建了一座桥,因为桥位于长干里的中心地带,因此就叫长干桥。南唐以后,长干里繁华不再。

        对于长干里的衰落,南京地方文献专家薛冰认为原因在于:一是南唐修筑金陵城墙时将其隔在了城墙之外;二是元明之际长江逐渐北移导致的横塘消失。清人赵启宏《长干竹枝》云:“大长干接小长干,却被城垣隔瓦官。近日江流西去远,鹭飞何处认沙滩。”说的就是这种变化。

       长干里曾经是文化人热衷的居住地,也因为长干里一带文化事业的发达。明代著名的大报恩寺距离长干里不远。明末清初的大画家龚贤在定居虎踞关半亩园之前,也曾居在长干里。1665年初冬,龚贤再次回到金陵。他在金陵有过两处居所。一处是半山园附近的御道,大概在今天南京御道街一带;另一处是城南长干里。有周亮工《半千移家》诗为证:“曲巷费追寻”,“衡茅一再迁”。曲巷曲折,居住人多,这样的环境对于喜欢群居、热闹的人最合适不过,但是对于一个需要安静环境创作的画家,并不是最佳的居住所在,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因素,龚贤离开了长干里,1666年龚贤选择清凉山山麓半亩园居住。

长干里酒旗风

        大长干紧挨小长干,曲巷曲折,清代词人朱彝尊(1629~1709)《卖花声?雨花台》曰: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今又去,如此江山!

        着力于描写长干里的现状,尽管早没有了六朝时的繁荣,但是还保留着一些古风,依然存在“酒旗风”。

       “长干女儿年十四,春游偶过南朝寺。鬓发纤松拜佛迟,低头堕下金钗翠。寺里游人最少年,闲行拾得翠花钿。送还不识谁家物,几嗅香风立怅然。”清代郑燮(1693~1765)的《长干女儿》述说着长干里的风情。长干里曾经是市井味浓厚的居民居住区,“老子栽花百种多,清晨担卖下前坡。三间古屋无儿女,换得鲜鱼供阿婆。缫丝织绣家家事,金凤银龙供天子。花样新添一线云,旧机不用西湖水。”(郑板桥《长干里》)中国传统的孝道、勤劳美德,在长干里都有活生生的写照。对鳏寡孤独老人,体贴入微,照顾周全,换到如今,获得个南京好市民,道德模范奖是没问题的。

        尽管今天在中华门外还保留着东长干巷、西长干巷,在中华门通向雨花台的秦淮河上还有一座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长干桥。但是这座混凝土结构的长干桥与历史上的长干桥是两码子的事,不同时代的两座不同的桥,而且“墙里开花墙外见,篱门半覆垂杨线,门外春流一派清,青山立在门当面”(郑板桥《长干里》)的景色早已没有了。长干里的美景,长干里的好儿女,长干里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仅仅保留在历史的记忆中……

\

抗战时期中华门与长干里

\

南京内城谢公墩

两处谢公墩   

        谢安、谢玄、谢灵运,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与南京也有很大的关系,通常他们都被称为谢公。

谢公墩有两处

        谢公墩有两处,一处在冶城,一处在钟山。

        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此地因此名之谢公墩。当年谢安与王羲之同登冶山。清人陈文述《秣陵集》记载:

       在冶城北二里,谢安与王羲之共登,悠然远想,有离世之志。羲之谓曰:“四郊多垒,宜思多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即此。

        乾隆《江南通志》载:“谢公墩,在上元县冶城北二里,其形起伏曲折,实城西北胜地,相传谢安所尝登也。”即今朝天宫飞云阁以西的敬一亭附近。李白登临金陵谢公墩之后,留下一首诗:“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公墩。凭览周地险,高林绝人喧。”

        明人孙应岳《金陵选胜》也认为谢公墩在冶城。他说:“《梵刹志》直指在今永庆寺右数十武,形不甚高,可以远瞩。总之,当以灵运、太白之言为是。”

谢公墩的位置

        对于冶城附近的谢公墩的准确位置,也有不同的意见。冶城北二里,即今朝天宫飞云阁以西的敬一亭附近,照这个范围,谢公墩原址仍在今天的朝天宫冶山。永庆寺右。永庆寺的原址在今天的五台山,至今南京地名中还有永庆巷。五台山就是原来袁枚随园所在地小仓山,王英志教授《随园性灵》中说:袁枚考证志书,其园址曾为东晋谢太师傅谢安之住地,名为谢公墩。

        到了宋代王安石定居南京半山园时,钟山的谢公墩遗迹,因为王安石经常登临而逐渐彰显。

        宋代王安石判江宁府时,在江宁府城东门和钟山的正中间白塘修建住宅,因此此地距城东门7里,距钟山也是7里,正好在入山的半途,故取名为“半山园”。半山园以北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土骨堆,相传是东晋谢安的故宅遗址,一直被叫做谢公墩,这是王安石经常寻古访幽的地方。王安石《谢公墩》诗云:“走马白下门,投鞭谢公墩。昔人不可见,故物尚或存。问樵樵不知,问牧牧不言。摩挲苍苔石,点检屐齿痕。”在钟山的谢公墩附近有孙权墓、宝公塔。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京冶城的影响力下降,冶城区域建有朝天宫,先是寺院,后为道观,到了明代成为府学。而王安石的社会地位及其影响甚大,他所定名的谢公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清人陈文述《秣陵集》说:“自王安石作诗‘我屋谢公墩’之句,于是城东又有一谢公墩,以图经考之,安石所争,当时城东建筑一象会稽东山之土山也。”

        清代文学家吴敬梓《金陵景物图诗》对此分析:

        金陵有两谢公墩,其一在冶城北与永庆寺南者,乃谢太傅所眺。……其一在旧内东长安门外铜井庵傍,所谓半山里者。半山寺旧名康乐坊,因康乐孙灵运,今以坊及墩观之,或康乐子孙之所居也。王介甫诗:“今日此墩应属我,不应墩姓尚从公”,东坡识之。介甫所居即康乐坊,然则我名公子,我屋公墩之句,乃误以康乐为太傅。

        吴敬梓的分析,说明金陵虽有两个谢公墩,但是此谢公非彼谢公墩。冶城的谢公墩是谢太傅谢安,半山园的谢公墩指的是谢康乐谢灵运。后人将两个谢公墩混为一谈,误认为谢安。

        如此说来,金陵确有两个谢公墩,但是对于半山园谢公墩的主人究竟是谢安,还是谢灵运,也有不同意见。明人顾起元表述的半山园谢公墩主人是谢玄,而不是谢灵运。他在《客座赘语》中说:

        《庆元志》:城东半山寺,旧名康乐坊,因谢玄封康乐公,至孙灵运犹袭封。今以坊及谢公墩名观之,恐是玄及其子孙所居。余前正疑王荆公“我屋公墩”之说,与冶城北相远。今据此志,乃知金陵自有两谢公墩。在今冶城北与永庆寺南者,乃谢安石所眺;荆公宅之半山寺所云谢公墩,乃谢玄所居。荆公或误以为太傅也。

        事情的源流说得很清楚,半山寺谢公墩是谢玄的遗迹,康乐公的名号也是先授予谢玄,后来由谢玄之孙谢灵运世袭,谢灵运也被后世称为康乐公。因此,吴敬梓考证时,也将康乐公落到了谢灵运头上。综合起来,冶城谢公墩是谢安的遗迹,半山园谢公墩是谢玄的遗迹。

民国时期半山园谢公墩

        黄裳先生上世纪40年代曾探访半山园之谢公墩,他同样将谢玄的谢公墩当成了谢安的谢公墩。他在《金陵五记》中说:

        我们走进了寺门。一片荒凉,院子里满是堆过稻草遗留下来的乱梗残叶。看看墙上镂空的窗户,木槅已经无存,却有些庭园的趣味。在空落的耳房里,地上,架了四挺机关枪。这就是王荆公的故居了。

        刘成禹《金陵今咏》诗后有注说:半山寺由王荆公舍园为寺,谢公墩在寺旁,前岁与鹤亭、拔可、葆初诸公往游,全寺夷为马房,殿芟草秣、死驹纵横。僧人云:谢公墩亭兵欲眠马,给予辈以死争之。

        出寺门,左折,一片假山,……那个从远处望起来秀整得很的亭子就在山上。……这又是一座可怜的亭子。里边堆满了稻草,碑看不见了。不过悬在亭子顶上的两块匾还可以看出来,一块是“谢公墩”,一块是“临风怀谢”,是谢安的遗迹。传说谢安与王羲之曾经到这里登临过。王安石有首诗“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

        根据黄裳先生的描述,民国时期半山园谢公墩尚有亭子存在,一座孤苦伶仃的亭子。而且有匾额,指明是谢公墩。至于毁于何年,不确切。大致上毁于“文革”期间。

        尽管谢公墩在南京早已消失,但是所幸这两处谢公墩都留下了图像资料。2011年笔者撰写《老明信片?南京旧影》,对图片深度解读时,对于保留的一张内城谢公墩图片,根据建筑的形式,考证为冶城(在今天的朝天宫)的谢公墩,也就是宰相谢安当年登临的谢公墩。不过当时受篇幅限制,这段考证的文字没在书中出现。

        在吴德广编著的《老南京记忆——故都旧影》,以及叶兆言、卢海鸣、王雪岩撰文的《老照片?南京旧影》两本书中,都有一张谢公墩的图片,根据周围环境分析,应该是位于半山园附近的谢灵运的谢公墩。前面已经说过,谢安、谢灵运都被称为谢公,谢公墩的景点有几处,但是谢公不是一个人,谢安、谢灵运都可以称谢公。2013年5月,《故都旧影》责任编辑顾金亮编审对笔者说,谢公墩在南京有四处。但是除了冶城、半山园之外,其他两处在何处?顾编审没有说明。在其编辑的《故都旧影》中也没有说明。因此,笔者只认同谢公墩在南京有两处。

\

半山园及谢公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