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礼波(醉石翁)奇石与诗词(原创) (上)

 陋室书屋2 2014-10-26
  谢礼波(醉石翁)奇石与诗词(原创)  (上)

    [前 言]:2006年4月,中国观赏石协会在北京山水酒店召开关于观赏石科普系列丛书写作会议,本人应邀参加。会议共规划写作科普系列丛书约七八本。根据会议安排,本人和××先生合写《观赏石与人文》一书,而本人负责写其中《观赏石与诗词》一章。本章于同年8月完稿。而该套丛书在当年出版了第一批后未能继续出版,故而本文也被搁浅。今将该文在《奇石研究》登出,望对初学写作咏石诗词的石友有所帮助,也请诗家和石友指正。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讲两个内容:第一,奇石与诗词结缘,是中华赏石文化的重要特色和优秀传统,我们有责任继承发扬。第二,如何写好咏石诗词。另外,选录当今一些赏石家、赏石界诗人吟咏奇石的诗词加以赏析,供有兴趣的石友学习参考。

    [关键词语]  咏石  咏石诗词  古典诗歌  古体诗  格律诗  词  对联  传统文化  传统韵味

     第一章  奇石与诗词结缘是中华赏石文化的特色

    这一章首先概述,为什么说奇石与诗词结缘是中华赏石文化的特色和传统,这种特色和传统为什么会在中国形成,这种特色和传统能不能在中国延续下去,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工作。

    第一节  为什么说奇石与诗词结缘是中华赏石文化的特色? 

    为什么说奇石与诗词结缘是中华赏石文化的特色?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必须先说说,什么叫做中华赏石文化。

    当今世界,玩石活动、赏石文化,已经不是中国所独有,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他们的玩石活动,有他们的赏石文化。例如东亚的日本、韩国、朝鲜,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等等。爱石的人们都在玩石,但是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根基不同,赏石理念不同,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征也就不同。大体来看,有东方赏石文化、西方赏石文化两大赏石文化形态。如果从地域来划分,则有东方赏石文化圈和西方赏石文化圈两个赏石文化圈。

    东方赏石文化圈内的各国赏石文化,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的,受到中国赏石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刻,基本上全盘接受了中国传统的赏石理念,玩赏的对象多是岩石类的奇石,玩赏的方法是注重人的介入,注重感受,注重石象的艺术趣味和人文意义,不注重科学探究,属于艺术型的赏石模式。西方赏石文化圈信奉的是另一种赏石理念,其玩赏的对象主要是矿物晶体和古生物化石,玩赏的方法是注重客观存在,注重对于石头形成机理的探究,不尚主观感情色彩的介入,属于科研型的赏石模式。当然,随着文化的传播、交流与融合,两个赏石文化圈的爱石人,其赏石理念不可能不受影响,东方赏石文化圈内有人认可了西方赏石理念并采取了西方的赏石模式,西方赏石文化圈内的爱石人也有人认可了东方赏石理念并采取了东方的赏石模式,但是,大体而言,区别还是明显的。

历史悠久的、我们现在正身处其中的赏石文化,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诞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成长,沐浴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雨露阳光,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终于成为中华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支奇葩,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骄傲。因此,我们都骄傲地把我们的     

赏石文化叫做中华赏石文化。

    现在来说奇石与诗词结缘,是中华赏石文化的特色和传统,就很容易明白了。

比之西方赏石文化,乃至比之东方其它国家的赏石文化,中华赏石文化有它自己的鲜明特色――包括内涵的、本质的特色,也包括非本质的、形式上的特色。而古典诗词与奇石结缘,即是中华赏石文化在形式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对联,也叫楹联,是一种类似于诗词的传统民族艺术形式,本章所说的古典诗词,实际包括对联;为了行文方便,一般情况下只提诗词。)我们去游游名胜古迹,有时可以看到,许多历史名石,在其身前身后,常刻有吟咏它的诗词或者对联。   

    例如:山西省灵石县有一尊古代隕石。据《灵石县志》记载,这尊隕石,是隋朝开皇十年(590年)隋文帝杨坚北巡太原傍汾河开道时得到的,相传石上有“大道永吉”四个字(今已不存),文帝认为这是一种灵瑞之兆,石是一块灵瑞之石,就决定在这地方设置一个县,叫做“灵石县”。这样,县,是以石而得名的,石呢,也因身在这个县而更有名气。如今,在供置这块隕石的天石公园八角亭,楹上刻有这样一副对联:

        县以石名,石因县灵,隋皇圣明置斯邑;

        山为人美,人缘山秀,苍天钟情惠吾民。

    再如:江西庐山南麓的虎爪崖下,距陶渊明故里栗里约1公里,仄斜卧在一条名曰醒泉的溪涧上那座相传曾经是陶渊明醉酒而卧的“醉石”,平滑的石面上刻有宋代诗人程思孟的《书醉石》诗:

    万仞峰前一水傍,晨光翠色助清凉。
          谁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渊明入醉乡。

    附近摩崖上刻满了历代文人的题词和诗,其中明朝诗人郭波澄的一首《醉石诗》为: 

        渊明醉此石,石也醉渊明。

        千载无人会,山高风月清。

        石上醉痕在,石下醉泉深。

        泉石晋时有,悠悠知我心。

        五柳今何在,孤松还独青。

        若非当时醉,尘梦几人醒。

  注释:五柳――指陶渊明。陶渊明号五柳先生。

    历代文人雅士们为自己喜爱的奇石,或者为友人珍藏的奇石吟咏诗词对联的就更多了。我国的赏石史上,最晚在南北朝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吟咏奇石的诗,例如南朝历史学家、文学家梁萧的《翠石》:

        依峰形似镜,构岭势如连。

        映林同绿柳,临池乱百川。

        壁台终不落,丹字本难传。

        迈有东明上,来游皆羽仙。

    自随朝开始,文人雅士们为奇石赋诗的,已经相当多见,到了唐朝,就蔚然成风了,苏味道、宋之问、王维,李白、杜甫、刘长卿、白居易、刘禹锡、李德裕……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咏石诗词。历经宋、元、明、清,伴随着赏石文化的长盛不衰,咏石诗词也一直长盛不衰,宋朝的苏东坡、清朝的乾隆皇帝,既是赏石的大家,同时也是吟咏奇石的大诗人,都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咏石诗歌。苏东坡的《双石》诗、《雪浪石》诗、《壶中九华》诗,都是如今赏石界脍炙人口的咏石名诗;乾隆皇帝的咏石诗,竟多达一千多首,也被当今石友们津津乐道。

这些都足以说明,奇石与诗词结缘,是中华赏石文化的一个特色。

    第二节  奇石与诗词结缘的传统,为什么能在中国形成?

    奇石与诗词结缘这种形式一经出现,就长盛而不衰,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传统。

这样说,是否言之有据?我们无妨先来看看当年苏东坡所爱而无缘得到的奇石《壶中九华》的一段遭遇。

    宋绍正元年(1094)苏东坡被贬惠州(今属广东)。一日,他路过湖江(今江西湖口县)时,看见藏石家李正臣府上有座奇石,九峰林立,独具风姿,十分喜欢,想购而得之,但因行色匆匆,不便购石,只在李的请求下,为石头起名“壶中九华”,并赋了一首七律: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诗的前六句写了石头的形态、神韵,第七句字面写他的“仇池”奇石“太孤绝”,实际说的是他对“壶中九华”的钟爱;最后一句还是不由自主表露了他想重金购买的渴望。

    过后,他对“壶中九华”一直念念不忘。几年后他被派往廉州(今广西合浦)任职,有一天路径湖口时,特地赶到李玉臣家,欲出重金购买,谁知早被别人买走了,扑了个空,万分遗憾,以郁闷的心情,原韵又写了一首七律:

江边阵马走千峰,闻讯方知冀北空。

尤物已随清梦断,真形犹在画图中。

归来晚岁同元亮,却扫何人伴敬通。

赖有铜盆修清供,仇池玉色自玲珑。

    前四句写了心爱之物无缘拥有的无奈,后四句是无奈之中的自我宽慰。

苏东坡死后次年,他的好友、门生黄庭坚路过湖口,李正臣给他看了苏东坡写的那两首诗。黄庭坚看后,感动万分,同时为表怀念恩师之情,步苏东坡原韵写了一首和诗:

有人夜半持山去,顿觉浮岚暖翠空。

试问安排华屋处,何如零落乱云中。

能回赵璧人安在,已入南柯梦不通。

赖有霜钟难席卷,挂帆来听响玲珑。

    由于苏东坡的赏识,“壶中九华”成为历史名石。到了明代,藏石家林有麟著作《素园石谱》时,把“壶中九华”的画图,以及苏、黄所写三首诗,全都收录其中,同时还收录了明朝诗人潘象安为“壶中九华”题咏的另一首诗: 

片石苍山色,复如山势奇。

虽然在屋里,自有白云知。

    (按:笔者在译注《素园石谱》卷一中对这三首诗都作了详细注释,请参阅陈东升编《中华古代石谱石文石诗大观》石谱卷第88~90页)

    “壶中九华”这块石头,从唐朝在李正臣家被苏东坡发现,到明朝被林有麟收录于《素园石谱》,仅我们所知的,就有三首七律、一首绝句和它结缘,近千年间,尚不知道的,必定更多。俗话说,窥一斑可以知全豹,从“壶中九华”的遭遇可以说明,诗词与奇石结缘,的确是中华赏石文化历史的一个传统。

    那么,这种传统,为什么能在古代的中国形成呢?原因可以找到许多,这里主要讲两个。

    (一)奇石内涵的彰显需要诗词 

    奇石虽是一种高尚的玩赏之物,可以作为某种文化内涵的载体,但它的文化内涵却常常是不确定的,需要人们去确定,去赋予。人们都乐意给奇石赋予或者确定高雅的文化内涵,但所确定、所赋予的内涵虽然高雅,却毕竟只是外赋的,并非石头固有的;只是蕴含其中的,并非一目了然的。这就需要适当的形式来表达,来彰显,来张扬。奇石是高雅的,奇石的文化内涵也是高雅的,爱石人表达它、彰显它、张扬它所使用的形式、媒介,自然要选择高雅的。在古代,可供人们选择的高雅形式、高雅媒介有哪些?绘画、雕塑,似乎无能为力;音乐、舞蹈,更不合适;文章,还不够理想;只有诗词,才是最合适、最理想的形式与媒介。因为诗词,既是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又具有抒发情感、状物描态的功用。因此,爱石人首先选择了诗词――当然此外还有文章。

    (二)诗的国度使诗词与奇石结缘成为必然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这是每个炎黄子孙都值得骄傲的事实。中国古代文人多能诗词,尤其是到了唐代,诗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后,人们只要“束发受书”,就必须学诗,学好诗;学不好诗不能登上仕途,不学诗更不能登上仕途。因此中国古代的文人都懂得诗,都会写诗,宽泛一点说,中国古代的文人都是诗人。因此,诗在文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更显得重要,诗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变得更加广泛。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三十八回写了一个“秋爽斋偶结海棠社”的故事:贾宝玉和众姐妹为了吟诗取乐,在说说笑笑中结了个“海棠诗社”,大家一本正经地都起了别号,限韵,在规定的时间内各自作出一首吟咏白海棠的七言律诗。意犹未尽,接着又拟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新题,不限韵,五个人共写出十二首七言律诗。这虽写的是贵族人家公子小姐们的一场游戏,实际上反映的是旧时文人雅士们社会交际的一个侧影。《红楼梦》中写到这些公子小姐以至贵妇们吟诗、行令、作对的情节还有很多。《红楼梦》被誉为中国近古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些情节,这些侧影,都形象地告诉我们,吟诗作对,的确是古代文人雅士的一大雅兴,几乎是他们的日常功课。

    对联,就其本质而言,是格律诗的一种特殊形式,有“诗中之诗”之称。写对联,又叫作对,是写作格律诗必备的基本功。因此,写作格律诗,不能不懂对联、善对联。清代是对联艺术的鼎盛时期,文人们往往以是否善作对联衡量一个人的才学,据说乾隆皇帝甚至曾经从众举子中将最善对者点为状元。

    中国古代文人多爱奇石,加上他们爱诗、能诗,因此,赏石赋诗、吟诗赏石自然成为文人们的一大雅兴。因此,诗词与奇石结缘的传统在中国古代形成,也就是必然的了。

    第三节  奇石与诗词结缘的传统,能不能在中国延续?

奇石与诗词结缘的传统,是由我们的前辈赏石家们传下来的。那么这个传统到了我们这一代,能不能继承下来,传递下去呢?

    上一节讲奇石与诗词结缘的传统为什么能在中国形成,讲了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诗词是彰显奇石文化内涵的最好形式,二是中国这个诗的国度使这种传统的形成成为必然。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两个方面在今天赏石界情况如何,就可以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一)诗词是彰显赏石文化内涵的最好形式,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赏石界人士的共识。

    今天,在我们的赏石圈里,有很多的收藏家、赏石家和普通石友,甚至有的商界人士,不但对此有了共识,而且对咏石诗词有了迫切的需求。

    例如,山东潍坊市汉诺公司的老总王立新先生(注,非青岛王立新),他拥有一座巨型的北太湖石《龙龟浮屠》,高10.6米,底宽3.08米,厚1.56米,重130余吨,整体酷似佛塔,上部如巨龙昂首,底部似万年神龟,所以叫“龙龟浮屠”。它下龟上龙的造型,恰好构成古书所载“龟负蛇”的形象,即北方玄武神。它的塔基又如凤凰,所以又称龙凤塔。它的塔身上还有天然的“日”“月”两字……这座“巨无霸”在2004年第一届“全国奇石王争霸擂台赛”上获得了造型石第一名。为了彰显它的的文化内涵,提升它的文化价值,王立新特地请笔者分别拟以公园、园林、广场、名胜、古迹、寺庙、企业等为安置场所,为它撰写了十副对联。这里无妨展示两副。其中最短的是拟安置于寺院的一副:

欲晓真如,可静参玄武;

祈求般若,当默拜浮屠。

    最长的是拟安置于园林的一副:

观龙观龟观凤凰,观日观月观玄武,观人观穗观浮屠,观乾坤杰作;

赏质赏色赏意境,赏趣赏韵赏内涵,赏势赏神赏品格,赏自己心功。

    王立新先生是一位儒商,文科出身,深爱中国传统文化,其实他不论进入赏石圈与否,都深知典雅的中华诗词对联,对于彰显奇石的文化内涵有着如何重要的意义。赏石界像王立新先生这样的人不在少数。随着各路文化人士不断加入赏石圈,随着赏石圈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咏石诗词的需求,必定会越来越多。高级编辑陈东升先生几年来连续推出的《中华奇石鉴赏大观》《新疆大漠奇石》《中华古今奇石大观》等等大型图书,基本都采取一石一诗的形式,受到广泛的欢迎。笔者最近出版的《咏石诗词五百首》共选集了五年来的咏石诗词、对联520多首(副),绝大部分是接受了全国各地石友、藏石家、赏石家直接或间接的委托写出来的。这些情况给了我们两点说明:其一,奇石与诗词结缘的形式,已经深入人心;其二,广大石友、赏石家、藏石家,对于咏石诗词的需求已经越来越显得迫切。

    需求是发展的动力。经济领域上这条规律,也同样适用于赏石文化领域。

    (二)中国这个“诗的国度”,正在迅速复兴

    所谓诗的国度,主要体现在传统的诗词。不错,传统诗词在“五四”运动以后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在长达70年的时期内,是曾经受到错误的冷落,但是,传统诗词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更不会灭绝。唐诗宋词永远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1976年的天安门诗歌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人们利用传统诗词,抨击四人帮,怀念周总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的诗词作者并非文学圈中人士,而是普通的干部群众,这说明传统诗词在群众中有很深的根基。毛泽东就非常热爱传统诗词,他说:“旧体诗词源远流长,不仅像我们这样的老年人喜欢,而且像你们这样的中年人也喜欢。我冒叫一声: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造,一万年也打不倒。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梅白《回忆毛泽东论诗》)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毛泽东都以他的伟大实践,继承并弘扬着这种珍贵的传统文化瑰宝。拨乱反正以后,传统诗词也和其它文化门类一样迅速复苏。现在,“复兴中华诗词”的口号已经响彻中国大地,各种诗词协会(或学会)、诗词刊物、诗词专著在全国以至海外不断涌现,“诗词进校门”、“诗词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呼声已经变为行动,初见成效,中国这个诗的国度正在复兴之中。赏石界内也有很多诗词界的宿将,他们长期以来为咏石诗词的创作与振兴默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更可喜的是,随着赏石界的年轻化、知识化,喜爱并亲自写作或学习写作咏石诗词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是我们继承、传递传统的客观保证。

    所以我们说,奇石与诗词结缘这个文化传统,是完全能够在中国延续下去的。

 

    第二章 咏石诗词对赏石文化有什么意义

    咏石诗词对赏石文化的意义,在上一节中已经大体地讲了一些,这一节比较详细地来进行讲解,并引用一些具体的咏石诗词来加以说明。 

    第一节  咏石诗词可以彰显奇石的文化内涵

    石头是自然界的东西,本来无所谓文化,但赏石却是一种文化行为。赏石赏的是文化。奇石的文化是人给予的。赏石,第一步是发现,发现有价值的石象(包括造型的和纹理的);第二步就是赋予,根据所发现的有价值的石象,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有了文化内涵,就要把它彰显出来。诗词,就是最好的一种彰显媒介。

    例如,一块河卵石,石面上几抹灰色,渲染了夜的氛围;横斜错落几笔墨绿,好像夜风里的竹影。我给它命名“夜风竹影”,给它配了这样一首诗:

月黑夜朦胧,风吹竹影横。

双亲南屋寝,可记闭帘栊?

    奇石说明:新疆额尔齐斯河石,28×22×9cm,陈志峰收藏。

    夜里刮风了,年轻父母一般都会操心年幼的儿女,窗户是否关严。这首诗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赋予石头的内涵:作子女的,当夜里突然刮起大风的时候,是否关心年迈的父母,让他们免受风寒?这块石头,本来只是一块普通的植物画面石,有了这首诗,石头的文化内涵,就被提到赞颂亲情之爱和孝敬父母这种人间美德的高度上了。

    第二节  咏石诗词能够彰显赏石文化的传统韵味

    彰显奇石的文化内涵,可以采用的形式、可以借助的手段有许多,除了诗词之外,还可以口头解说,可以写赏析文章,可以选用各种工艺品来陪衬、衬托,等等;如今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和普及,我们还可以借助摄影、灯光,借助微机进行影像的合成,等等。这些形式与手段,只要运用得当,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这些都可以说明,当今我们玩石,时代不同了,条件优越了,我们可以采用的形式、可以借助的手段,比古人要多得多。但是,中华赏石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里传统文化的一种,有着它独特的传统韵味。我们发展赏石文化,怎么可以不去顾及它最亮丽、最高雅的东西――传统的韵味呢?而在我们可以采用的形式、可以借助的手段中,有哪一种形式和手段,比传统诗词更能够彰显这种传统韵味呢?

    例如,一块命名“华夏神龙”的灵壁石,我给它配上这样一副对联:

掀风雨,挟电雷,集百千部落图腾,起由古邈;

洒瑞祥,播福寿,兼亿万华人夙愿,飞向辉煌。

    奇石说明:安徽灵璧石, 94×44×38cm,高琦收藏。

    上联赞美了龙的神威,叙述了龙这种人们心目中的神物的历史由来;下联先写龙在当今人们心目中是一种会洒瑞祥播福寿的吉祥物,接着又把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表达了我华夏子孙盼望中华腾飞的美好夙愿。

    另有一块灵壁石,也是一条龙的形象,命名“中国龙”,我给它配上这样一首词(词牌“长相思”):

    行空中,跃水中,踏火乘云驭劲风。神威中国龙。

    志在胸,信在胸,蓄势腾飞向碧空。欢欣披彩虹。

    奇石说明:中国龙,灵璧石, 125×65×20cm,徐孝才收藏。

    词的上阙赞美了龙的神威,下阙表现了中国正在崛起、蓄势待飞的勃勃生机。

    不难说明,给一块奇石配上这样一副对联,或者一首诗词,比采用其它的任何形式,传统文化的韵味是要浓郁得多的。

    第三节  咏石诗词比赏析文章还有哪些长处?

    彰显奇石的文化内涵,可以采用的形式,就文字形式来说,主要是赏析文章和咏石诗词两种。那么,除了更能彰显传统文化韵味之外,咏石诗词比之赏析文章还有哪些长处呢?第一是诗词篇幅短小,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容易背诵,深受群众欢迎,便于流传。第二是诗词自古以来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是一种高雅之物;奇石是高雅的,赏石活动是高雅的,赏石的人也是高雅的,配上高雅的文字形式――诗词,不但显得和谐、相称,也会显得更加高雅。

例如,一块来宾卷纹石,整体造型好像一座女人半身像,而它的美丽的卷纹,则好像女人的一头秀发,像瀑布一样滔滔奔泻那种秀发。我为它命名“秀发飞瀑”,配了这样一首诗:

 飘飘玉人发,楚楚富天姿。

百丈来天瀑,千年动地诗。

    奇石说明:广西来宾卷纹石,40×60×20(cm),乔泽收藏。

    这首诗只有四句,二十个字,却把石头的形象、神韵都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它文字浅显,但音韵和谐,语言典雅,格律严整,第三、四两句还是一副工整的对联,全诗意境也十分高雅。一块石头配上这样一首诗,比配一篇赏析文章,要显得高雅多了。

    第四节  诗词与奇石结缘的优良传统如何继承和发扬?

    以上的论述说明,诗词与奇石结缘这种形式,对我们的赏石文化是很有好处的;作为赏石文化中的一种传统,这种传统是非常优秀的,是千万不能丢掉的。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说:“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打就垮;而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将不打自垮。”这段话说得非常精辟;而咏石古典诗词,正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历史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民族人文精神的一种载体,作为中华赏石文化的继承人,我们是有责任去继承、去发扬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继承并发扬这种传统呢? 

    (一)要有意识地采用诗词、对联的形式来彰显奇石的内涵。

    这是最简单、最实际的做法。诗词、对联篇幅都不长。一块石头有了吟咏它的诗词对联,在家庭、石馆展示的时候,可以把诗词、对联写在小卡片上一同展示。对品位高、视为镇馆之石的,还可以郑重其事地用张挂的形式将吟咏它的对联或诗词展示出来。在为奇石建立档案的时候,在编制奇石图册的时候,都可以将诗词、对联和奇石图片一同编排展示。各种规模、各种形式的奇石展会,都可以鼓励参展者把咏石诗词和奇石一同展示,甚至可以将是否配有咏石诗词、诗词的艺术水平、诗词展示艺术等项,与石头的命名、配座、展示一同列入奇石“人为”部分(与之相对的是“天为”部分)的鉴评内容。

    (二)要鼓励有艺术爱好、有写作基础的石友,积极学习写作咏石诗词。

    关于咏石诗词的写作,石友们要解放思想,藐视困难,大胆实践。其实,只要肯学,诗词、对联都没有什么难的。青岛的郭泰利先生,五十多岁了,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原来并没有艺术写作基础;但他对咏石诗词很喜爱,经过不长时间的学习,已经能写出相当不错的咏石诗词了。下面这首吟咏自己藏石《环山抱湖》的七言律绝,就是他的处女作:

    三月春风吹雪消,峰峦绿野翠如浇。

    环山十里抱湖泊,荡漾烟波满目姣。

    奇石说明:崂山绿石 48×15×29cm  郭泰利收藏

诗写得十分符合“石”际,很有情调,音韵和谐,朗朗上口。青海西宁的郑克光先生,只因爱石、爱咏石诗词,经过一番努力,已有不是咏石诗问世,虽然还未能掌握格律。

    (三)要有组织、有成效地培养一大批咏石诗词的写作者。

    我们的赏石队伍中,有没有一大批掌握了传统诗词写作规律、具有写作传统诗词能力的人,是我们这一代爱石人能不能把诗词与奇石结缘的优秀传统继承下来、传递下去的关键。无庸讳言,目前我们队伍中这种人才还不是很多。这就形成了需求与供应的一对矛盾。这个矛盾,需要我们重视起来,解决它。这是需要做许多工作的,包括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到咏石诗词在赏石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让更多的人喜爱咏石诗词,舍得花功夫去学习咏石诗词的欣赏与写作;包括在赏石队伍中,有组织地进行咏石诗词写作人才的培训,以培养一大批既懂奇石又懂诗词,既能赏石又能以诗词对联来吟咏奇石的赏石专家。

  

第三章  写咏石诗词采用什么体裁好

    有人问我,写咏石诗词,是写诗好还是写词好呢?我这样回答:愿写诗则写诗,愿写词就写词――这是对于通晓诗词格律的作者而言的。如果你对诗词格律并不通晓,那么我奉劝你,宁写诗,勿写词。

    为什么?这里就要先简单讲讲诗和词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有什么特点。而在讲诗和词的不同特点之前,先要讲讲古典诗歌的分类和它们各自的特点。

    第一节  古典诗歌的分类及其特点

    诗,这里指的是我们所说的“传统诗词”的诗,不包括现代的自由诗。当然,现代自由诗也可以咏石,也会有好作品,但如前文所说,为了彰显中华文化的传统韵味,我们还是提倡选择传统诗词来咏石。所以我们所讲的“诗”,指的是传统诗词的诗,或叫做古典诗歌。

    共和国的元帅陈毅同志非常喜爱古典诗歌,远在战争年代,他就写出了许多铿锵豪迈的诗作,建国以后,更是不减雅兴。他的诗受到广泛的称赞。但他的诗不拘格律,只能算作古体诗。可能是他希望提高一步,正在学写格律诗吧――有一次他把自己的一批诗作呈与毛泽东同志,请毛泽东为他修改。毛泽东看后,只给他修改了一首,并给他写了一封信,讲的全是关于诗的问题。信中有这样几句:“你的大作,大气磅礴。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于律诗稍有未合。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这里“于律诗稍有未合”是客气话,意思是,你的诗不合格律,还不能算格律诗。毛泽东为什么说陈毅的诗不能算格律诗呢?道理就是:“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那么,古典诗歌和格律诗到底是种什么关系呢? 

    格律诗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大类。古典诗歌,就它们的形式特点,可以分作两大类,即古体诗和格律诗。

    格律诗又叫近体诗、今体诗。“近体诗”“今体诗”的名称是唐宋留下来的。因为唐代是格律诗成熟并且极盛的时期,宋代仍然繁荣;又因为唐宋人视唐宋为今,为近,视唐以前为古,所以,相对于两三千年前已经出现的古体诗,格律诗也就被称为近体诗、今体诗。

    古体诗的历史非常久远,形式也很多样,可以说,一切非格律的古典诗歌,都称古体诗。 

古体诗和格律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句数。古体诗不限句数,每首诗的句数可多可少;格律诗每首诗的句数都是有规定的,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八句,排律十句以上,句数不限,但应是偶数句。

    二是字数。古体诗没有规定每句的字数,有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也有杂言的,就是一首诗里面不同字数的句子可以灵活使用。格律诗句有定字,自宋以后至今,流行的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一首诗里也不能五言七言混用。

    三是用韵。古体诗用韵不严,韵脚可平可仄,中间可以换韵;格律诗用韵有严格的规定,叫做韵律,一般要押平声韵,要求一韵到底,不得换韵。

    四是平仄。平仄就是每个字读音的声调。古体诗没有平仄的要求,格律诗对平仄有严格的规定,叫做声律。声律是格律诗最重要的的格律。

    五是对偶。对偶,也叫“对仗”。古体诗和格律诗中的绝句可以对偶可以不对偶。格律诗中的八句律要求中间四句必须两两对偶;长律(十句以上直至几十上百句)除了开头两句和结尾两句之外,其余全部要求对偶。

    从以上五方面的区别不难看出,如果要写古典诗歌,则写格律诗比写古体诗的确要麻烦得多,难度大得多。

    第二节  词与古典诗歌有什么区别?

    广义地说,词也是一种古典诗歌;但词比之其它古典诗歌,又有它明显的特点。为了说明的方便,这里把词与其他古典诗歌区别开来。

    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词,是由古代的唱词、歌词演化来的,原称曲子词、长短句。格律诗出现以前,词并不讲究格律。格律诗出现并成熟以后,诗人写词也讲究声调的抑扬顿挫,规定下来,就成了词的声律;加上句数、字数、韵脚这些规定,这就是词的格律。而且,当格律形成以后,词的格律就变得十分重要,不遵循格律的长短句,都算不上是词。

    词与古典诗歌在形式上的区别,最主要的是如下两点。

     一是古典诗歌可讲格律也可不讲格律,讲格律的古典诗歌叫格律诗,不讲格律的古典诗歌叫古体诗。词不能不讲格律,不讲格律的长短句不能叫词。

    二是格律诗的格律规律性强,不管五言、七言,也不管律诗、绝句,格律可说只有一种,再掌握几条共同的变化规律,就够了,易学易记。词的格律变化多端,一个词谱(词牌)即是一种格律,每个词谱的格律是各不相同的,前人留下的词谱有几百上千种,现在常用的词谱也有上百种,要熟记它们各自的格律,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就是我要奉劝大家,如果你不熟悉格律,就宁写诗勿写词的原因所在。因为你如果懂格律,写出了符合格律的诗,那就叫格律诗,或叫近体诗;你如果不懂格律,或者有意或者无奈降低(格式上的)水准,写出了不符合格律的诗,那就叫古体诗,因为古体诗除了押韵之外,不拘格律;古体诗也是诗啊。可是写词就不同了,词是非讲格律不可的。你如果不懂格律,光按某词牌的句数、字数和韵律去写,写出来的东西不合声律,就不是词了。不是词你还标榜为词,岂不给人留下笑柄?

    第三节  不懂格律,不学格律,可不可以写咏石诗?

     讲了以上问题,有的石友要问:这么说,我不懂格律,又不想学,是不是也一样可以写咏石诗歌了?下面就来分析这个问题。

    对这个问题,我可以明确回答:不学格律,不懂格律,同样可以写咏石诗!前面已经说了,不写格律诗,可以写古体诗,只要写好就行。所谓写好,有三条标准,一是要诗副其“石”,二是要意境深邃,三是要语言典雅。只要符合这三条,就是一首好的咏石的古典诗歌了。

    当今赏石界就有许多赏石家、诗人,不循诗词格律而写出品位颇高的咏石诗来。例如兰州罗延文先生为一块题名《塞外行》的画面石题诗,画面是一位武将在草原巡视,他身着古代戎装,腰悬宝剑,威不可挡。罗先生赋诗曰:

    将军戎装塞外行,匈奴不灭心难平。

    鞘中宝剑铮铮响,胡马不敢萧萧鸣。

    诗虽不合格律,只能算古体诗,但诗石相符,生动地写出了戌边将军的威武形象,和他“匈奴不灭心难平”的气概,赋予石头较高的思想境界,较丰盈的文化内涵,应是一首好的咏石诗。

    安徽宿州的郑锦之先生,他的咏石诗也是不讲究格律的,但他写得很有诗味,很有意境,所以他的咏石诗大多是有品位的咏石诗。例如他为一块灵壁石写的一首诗:

    谁送清风徐徐来,南洞北穴处处开。

    原是山中神仙物,留在案上为玉台。

    这是一首七言古绝,音韵和谐,语言典雅,联想丰富,诗味浓郁,堪称一首好的咏石诗。

    其实会写格律诗的赏石家、诗人,有时候出于无奈,也会退而写一些古体诗的。当今赏石圈里的咏石诗,总的来看古体诗比格律诗还是更多一些。

    不过话说回来,诗词格律,毕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精华的一部分。那些符合声律规定的诗,吟诵起来的确抑扬顿挫,有种音乐的美感;古体诗往往就缺乏这种美感。如果要让自己的咏石诗写得更完美,还是要学习诗的格律,掌握诗的格律。

    第四节  学格律,懂格律,让你的诗更完美。

    1965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武汉市文联主席梅白曾在武昌向毛泽东请教关于诗的问题。谈话中毛泽东说:“旧体诗词源远流长,不仅像我们这样的老年人喜欢,而且像你们这样的中年人也喜欢。我冒叫一声: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造,一万年也打不倒。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梅白《回忆毛泽东论诗》)

    毛泽东非常喜爱古典诗词,并且用自己的伟大实践继承、弘扬了这种优秀的传统诗歌形式。从他创作《五古·挽易昌陶》的1915年算起,到他晚年写作《七律·吊罗荣桓》,他的创作历史跨度超过半个世纪。他的诗词不但胸怀宽广,气势磅礴,充分表现了一个伟大政治家、战略家的雄才大略,意境达到极高的高度,而且格律都十分严整,从不违规。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毛泽东作为军队的统帅,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日理万机,非常繁忙,但写起诗词来,为什么要在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形式上字斟句酌呢?可能还有别的原因,但我以为,其中两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继承这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为了一种艺术追求。如果不是为了这种继承与追求,毛泽东有什么指示,用什么方式不能传达;有什么感受,用什么形式不能吐露,干吗要写诗写词呢?

    十多年前的江泽民同志也常常在一些场合,抓住一切机会,吟诵几句古人诗句。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种继承和追求!

    诗词格律,看来复杂,其实它属于技术性的东西,只要肯学,是不难学会的。我把诗的格律总结出了很简单的几条,易学又易记,最近曾经试验性地教给一位喜爱古典诗歌的年轻人,结果他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学懂并基本记住了,这让我充满信心。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作介绍了。书店有很多讲解诗词格律的书,读者可以去买来学习。懂得了诗词的格律,你写出来的咏石诗歌,就会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具有更加感人的艺术魅力;懂得了诗词格律,你也才能品味到格律诗词的特殊美感。

    至于对联,自有它的特点,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这和格律诗的对仗道理是一样的,但又比写格律诗的对仗要自由得多,懂得诗的对仗自然会写对联,这里不详细讲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