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观涛原创:我为什么高度推崇李士懋“平脉辨证”?

 ntshang 2014-10-26

微信新读者点标题下方中医师承学堂快速关注

网页版读者可搜索微信号zhongyishicheng

刘观涛按:

今天上午才从河北回到北京。昨天一大早,就奔赴河北石家庄,先与山西中医学院高建忠、张英栋在石家庄火车站回合,然后,一同去拜见河北中医学院教授李士懋老先生(本期微信图片即李士懋老)。

我本人高度推崇李士懋先生,每次去拜访他的时候,总感觉如同时光倒流而去拜见张锡纯先生的感觉。

大家都知道,我从事中医出版工作很多年来,近年来反复对最熟悉的朋友提到:我最为推崇的当代中医大家,只有冯世纶教授和李士懋教授。后面的文章,把我为什么高度推崇李士懋先生表述清楚了。

张英栋先生手里拿着本小册子型的《伤寒论》,我拿着大字诵读版的《伤寒论》,共同向李老请教伤寒论条文中的困惑问题。

好,今天所附两篇文章,一是我眼中的李士懋先生的学说,二是李老学生张再康对李老的回忆。

  日行一善,同修中医,分享欢喜!

好,各位师兄,下面还是“分享欢喜”,把各位朋友的微信来函选登一下,让我们共同分享,相互激励,一路有你!顺便问一句,您今天诵读《伤寒论》了吗?

细: 正于临睡前默诵复习昨日所背伤寒论条文,刘师兄又发来《跟师冯世纶教授六经辨证手记》,不禁欣喜,又可饱读一番。每日期待着刘师兄发的精彩文章,那就是一种幸福!每日诵读伤寒论条文进入第四天。有师兄的督促,继续坚持,为自己加油!谢谢刘师兄,辛苦了!

松空高建忠老师讲解很棒,对于辩证的梳理很清晰,切合我们的需要,我们需要一段时间这样的同修!我感觉今天进步了!

健康大使冯老(冯世纶)用经方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对难症怪症能做到应手而愈,这跟其扎实的伤寒基础和多年的临证经验是分不开的。看来做个好医生救人于危难还是该好好背诵伤寒论啊!厚积薄发,才能得心应手,临证再翻书就惭愧啦,书到用时方恨少。师兄倡导每日诵读伤寒伦,坚持日行一善,就是为了将来临证不慌,遇病不急,思路清晰辨六经,辨方证,处经方,出疗效打好基础。在此再次感谢师兄为大家指名了方向,并每天督导大家诵读伤寒论。若干年后大家都成了名医,您可是功德无量啊!建议以后多发些今天这样的跟诊案例会更生动更有乐趣。

百会jin本人学中医已二十余年,但惭愧的是因为所学为针灸专业,对经典、经方了解很少,近期有意学习又苦于周围无善用经方者。近日看到中医师承学堂文章,十分兴奋,又燃起学习经典的信心,汇报老师我今天诵读伤寒了。

    勤古分享欢喜第9天复习背诵阳明篇前六十条,继续笔记抄写高立三先生的《针灸古歌配方汇集》。

静深感恩分享,每日看着各位师兄的欢喜,自己心中也充满力量。每天去迎接全新的自己,感受仲圣的发心,去给身边的人带去温暖,撒下传统文化的种子。身为一名中医的本科生,不妄求成为苍生大医,只愿每日有所精进,活在当下,不负初心。我觉得大家虽然互不相识,但我们却志同道合,百川归海浩浩荡荡,希望能为中医的复兴略尽绵力。我们是师兄弟,我们都是仲圣的弟子!与各位师兄分享一个手机伤寒论软件,有全部原文,可随时阅读,还可以检索方子,条文,中药,十分方便,不敢私藏,与大家分享。 http://www.wandoujia.com/apps/shanghanlun.xiaozhulin.net

    连环套今天休息,清晨爬山锻炼身体,上山途中背诵伤寒论上篇1--30条,锻炼学习两不误,不亦快哉!不知不觉一星期就过去了,在“中医师承学堂”无声的督促下,不敢偷懒,基本完成了本星期的目标。在众多师兄的陪伴下,学习不再觉得孤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下周学习目标如下:一、继续温习伤寒论上篇1--3O条,争取做到背诵从头到尾一气呵成。二、逐条学习伤寒论条文,理解原文意思,以胡希恕先生的《伤寒论讲座》作为学习教材。

 

精审病机,平脉辨证,给邪出路

                 ——我眼中的李士懋、田淑霄学术思想三大特色

 

               刘观涛

 

恽铁樵先生在《伤寒论研究》中说了一段振聋发聩的话:

“我辈于六经不了了,在最初时尚耿耿于心,稍久渐渐淡忘。及为人治病稍久,则不复措意。岂但不措意,亦竟忘其所以,自以为了解。偶值后辈问难,方且多为遁辞曲说,卒至人我皆堕五里雾中。此即所谓‘良医不能以其术授人’也。此中情形,不可谓非自欺欺人!”

这段话堪称对当代中医学界的专家、学者们敲响的警钟。在诸多中医学者、专家“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的现实中,有两位中医临床家、思想家却以一种“沉舟侧旁千帆过,万病前头总是春”的卓立之态,给中医学界带来思想的多重震撼和临床的重大启迪。

这就是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两位老教授——李士懋、田淑霄夫妻。李士懋教授与其老伴田淑霄教授,皆为1956年入学的北京中医学院(现名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中医大学生。1962年于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夫妻分到大庆油田总院工作。当时正值大庆油田会战初期,条件艰苦,气候恶劣,尤其小儿发病率很高。每年仅儿科死亡约500人左右。李士懋先生任中医专职会诊大夫8年,几乎所有危重患儿都配合中医治疗,累计诊次数万。1979年夫妻一起调到河北中医学院任教,在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学习思悟、临床磨砺、相互切磋中,逐渐形成了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他们的学术思想有三:精审病机(首分虚实,精细探讨,必以规矩),平脉辨证(以脉解舌,以脉解症),给邪出路(热则发之,寒则散之)。可谓“直如华岳三峰矣(张锡纯语)”。

       精审病机:首分虚实,必以规矩

虽然“辨证论治”已成为所有中医人的口头禅,但在具体运用之中,很多人的辩证并非“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而是“内外妇儿,各科疾病,按病分型”。——须知,“谨守病机”为本,“辨病分型”为标。正如李士懋、田淑霄二老所云:“中医治病,不论大病小病,都须辨证论治,都不简单。如感冒,西医诊断、治疗都不难,刚毕业的医生都会治。而中医治感冒,却非易事,毕业后临床20年,亦未必对感冒能恰当辨证,治疗。可是一旦中医大夫能掌握感冒的辨治,那么,内伤杂病的辨治也大致可以掌握,因不论外感内伤,都须要辨证论治的功底。”

以“谨守病机”为核心的辩证论治,长期以来存在着众所公认的特色:对“病机”(乃至细化的方证)的辩析指征较为“感性、笼统、灵活”,离“清晰、规范、精确”的理想状态存在很大距离。

俗云:“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决断,全在灵机”。——李士懋、田淑霄二老,致力于对“病机”的深入思考,并建立病机鉴别、方证指征的“精细规矩”。

在辩证中首分虚实,虚实之分,以脉之沉取有力无力为据。二老认为“阴阳为纲”过于笼统,故尔提出以虚实为纲,也可看成是阴阳为纲的具体化、实用化。

二老对中医学界大多数基本病机进行过深入的“全面独立思考”,给出基本病机和常用方证的“清晰、完整、量化的使用指征”。二老以冠心病、高血压、发热、肝风、咳嗽、头痛、不寐等具体病种的医案为例,阐释了其“谨守病机”而不为病名所束缚的辩证“规矩”。既对单纯病机给出了辩析指征,也对病机组合——具体方证给出了辩析指征。大致包括:

实证类(阳气盛、阴津血盛)、虚证类(阳气虚、阴津血虚);表证(太阳病)、里证(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半表半里证(少阳病,如小柴胡汤证)、虚实错杂类(厥阴病之虚实错杂、寒热错杂,如乌梅丸证)。

比如,实寒证的指征为:“一是脉沉弦拘紧;二是疼痛;三是恶寒。依其在辨证中的权重划分,脉沉弦拘紧占80%,疼痛占10%,恶寒占5%,其他舌征、体征、症状,可占5%。”

比如,表证(太阳病)的指征为:往往不一定脉浮,只要脉紧,又有四个特点的恶风寒症状,即可诊为太阳伤寒表证。若兼见发热、头身痛、无汗三症,则诊断太阳表实证的条件更加完备。至于其他或然之症,则非必见。

   比如,小柴胡汤证的应用指征:1、非必七症(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皆具。七症中,最具特征意义的症状,依次排序为脉弦,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呕吐,不欲饮食。2.热型非必寒热往来,亦可见发热、潮热。3.小柴胡汤证若兼表热,或三阳合病,以少阳证为主者,可予小柴胡汤统治。4.其脉当弦,或兼细、沉、紧。因少阳病性质半阴半阳、半虚半实,故其弦必不劲,当弦而按之减。

比如,乌梅丸的应用指征:一是脉弦不任重按或弦而无力,肝脉弦,无力乃阳气不足;二是出现肝病的症状,两胁胀痛,肝经所循部位的胀痛,如胸闷,少腹痛,腿痛,头痛,冠心病心绞痛的心前区痛,寒热错杂,精神不振,懈怠无力,转筋,痉挛,头痛,吐利,胃脘痛,经行腹痛等等,见一二症,又有脉弦无力,即可用乌梅丸加减治之。

我认为,且不管李田两位教授的独立思考的结论和给出的使用指征是否完美,单就二老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和精细入微的结论,也足以成为中医学界的楷模!

       平脉辨证:以脉解舌,以脉解症

二老以脉诊为中心进行辨证论治,“平脉辨证,以脉解舌,以脉解症”,脉诊占全部诊断的比重高达50-90%。李士懋教授曾有专文论述其由“舌诊为中心”到“脉诊为中心”转变的心路历程,特引述入下:

如何提高辨证论治水平?临床前十几年,主要倚重舌诊。因舌诊比较直观,易于观察,且望舌能洞观五脏六腑,所以辨证中以舌诊为重。然临证既久,发现一些舌证不符的现象,如再障患者舌淡胖大,怎么补也不好,改予凉血散血方愈;有的冠心病患者舌暗红或光绛,滋阴清热活血无效,改予温阳通脉而差;有的舌绛而裂,养阴反剧,温阳舌反渐红活苔布;有的苔黄厚,清热化湿不愈,温阳化湿而瘳。舌证不符的医案,动摇了我以舌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转而渐渐倚重脉诊。

临床辨证,虽曰四诊合参,但四诊的权重不同。自古皆云,望而知之谓之神,望什么呢?望神、望色、望形态。我现在应诊的患者,急性病及危重病较少,而慢性病及疑难病较多,病人的形色神常无显著变化,望舌又常出现舌症不符的现象,难以将望诊作为辨证的主要依据。闻而知之谓之圣,闻诊无非闻声味,一些慢性病人亦很难出现声味的显著变化,所以闻诊亦难作为辨证论治的主要手段。问诊,那是必须问的,要知道病人之所苦所欲。但是有的病人症状很少,如就是个头痛,没有其他症状,无法仅据问诊辨其寒热虚实;有的病人主诉一大堆,能说上半个钟头,甚至有些怪异的症状,如有一病人从腰至下肢,有流砂,或流粉条之感,从上到下无处不难受,使辨证茫然不知所措。且仅据症状,也很难判定其病机,所以问诊也有相当大的局限。常遇有些人请我开个方子,治疗某病,或说的是一些症状,或说的是西医诊断,我很无奈,未诊脉,寒热虚实不明,确难拟方。

这种“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逐渐形成后,曾多次反思,这个路子走的对不对?唯恐由于片面,钻进了牛角尖,像统计学说的,带来系统性误差。反复验证于临床,按这种方法辨证论治,多能取得预期效果。尤其对一些疑难久治不愈的病人,常有一些新的见解,另辟溪径,取得突兀疗效。因而更坚定了我们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且老而弥坚。仲景的辨证论治方法,一言以蔽之,就是平脉辨证。我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对仲景所写的每条经文,只要悟懂了其脉象的意义,这条经文也就容易理解和灵活运用。我临床看病也是这样,只要把每个病人的脉象看明白了,对该病也就基本看明白了,治起来心中也就有一定把握。

        给邪出路:见热发之,见寒散之

很多临床医生,对于“效失参半”的窘况百思而不得其解:

为什么明明见实寒而温之、见实热而清之、见气滞而行之、见血瘀而活之、见水湿痰饮食积而化之……,但疗效往往如同《天龙八部》里面段誉的“九指神剑”,有时候效如桴鼓、堪称神效,而有时候则当效不效,效失参半。最让这些医生们尴尬的是,很多时候事后难以找到失败的原因!

为什么呢?因为在临床实践中,绝大多数的疾病,并不是“纯虚无实”,也不是“纯实无虚”,而是“虚实夹杂”(或以实为主,或以虚为主)。

   “纯虚无实”的疾病治疗比较单纯,补虚即可。

而对于“含有实证”的疾病,很多医生容易只重视“正面进攻”而忽视“给邪出路(侧面疏导)”。特别是对于“实热、实寒”的郁结(或实热、实寒而兼气血津液证),不少临床医生经常存在“盲区”:

见到实热只知“清”而不知“透”、见到实寒只知“温”而不知“散”。

结果,“两条腿走路”变为“单腿蹦”。效失参半的局面,于是就这么造成了!

倘若寒热郁结不甚,则单靠“常规套路的正面进攻”也会有效。但若寒热郁结较甚,则必须同时“另辟蹊径”,同时进行“侧面疏导”,才能够确保有效。

换言之,只要“含有实证”(无论是“纯实无虚”,还是“虚实夹杂”以实为主,还是“虚实夹杂”以虚为主皆可。但一定不能是“纯虚无实”),就一定要想到:除了运用辨证论治的“常规套路”(即“正面进攻”之法,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清之……)还要同时进行辩证论治的“另辟蹊径”,依靠汗(汗法,以及更广义的“发散宣透”)、吐下(含渗利)诸法给邪出路。

含有实寒,则可同时“以汗解之”。[扩展思考:实寒在里,可以“辛温解表”而疏导,也有用“温下”疏导的可能]

含有实热,则可同时“火郁发之”。[扩展思考:实热在里,可以“清热透发”而疏导,也有用“寒下”疏导的可能]

千古以来,中医临床者都知道“正面进攻”,而有时容易忽视“侧面疏导”,所以,导致很多时候“效失参半”而不知原因。此时,不但要“两条腿”走路,甚至还要贯彻“先礼后兵”的原则,先侧面疏导,再正面进攻,以疏导为主而以进攻为辅。正如赵绍琴先生在论述温病时所云:“郁和热弄不清是,以开郁为主!你治热,先开郁,有热,你开郁也不要紧;郁的时候,开郁也对。”赵老是针对热而言,若针对寒,针对其他病机,亦复如是。

李士懋、田淑霄教授深刻剖析、重点阐释的“论汗法”、“论火郁发之”,恰恰针对当代中医临床界容易忽视的盲区,他们五十多年的临床磨砺和独立思考,给我们丰富翔实的“侧面疏导、给邪出路”临证经验,希望我们医者治疗时能够“两条腿(正面、侧面)”同时走路,在中医临床的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刘观涛

 

 

 

张再康:记我的老师李士懋、田淑霄教授

          张再康 2004年撰文

 

迈入河北中医学院后的第一堂课,就是李士懋老师的《中医基础理论》课。那年他49岁 ,精力充沛,学验俱丰,讲起课来那恢宏的气势、爽郎的笑声、潇洒的板书、渊搏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风趣的讲解、仿佛忘记了自己是在讲台上,这一切所创造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一下子吸引了我,摄住了我所有的注意力,使我也仿佛忘记了我也是在课堂里,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学生,激发起了我无限的学习兴趣。这第一堂课确是我的幸运,不仅是我步入祖国医学大门的良好开端,也是我以后十几年来不断跟随他学习的良好开始。跟李老师学习的时间多了,也就逐渐地又跟李老师的夫人,我的中药老师田淑霄教授熟识了。田老师同样讲课艺术性很强,临床经验丰富,课间总是忙于给同学看病。看到他们俩在事业上互相鼓励奋进且皆有所成,在生活上携手共渡难关,对同事和学生以春天般的温暖,我对他们俩更加油然而生敬意了。1991年7月 ,我毕业留校,像他们一样也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向他俩学习的机会更多了,这也使我今天得以能拿起笔来记述我的老师。

一、    生平

    李士懋教授,1936年7月4 日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北马镇,后因父母工作需要迁至北京市,就读于北京小学,1950年升入北京101中学,在那里度过了他紧张却又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

    田淑霄教授,女,河北保定蠡县人,1936年生。1950年升入北京实验中学。

1956年他们俩皆以优异成绩考入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批中医高等学府—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成为新中国首届高等中医院校的学生。六年岐黄之学,亲聆秦伯末、朱颜余无言、耿鉴庭、任应秋、刘渡舟、董建华、赵绍琴等中医老前辈的教诲,铸就了扎实的医学理论根基。196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 ,听从党的召唤,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创业初期的大庆油田总医院。一扎就是十余年,把青春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由于生活在战天斗地、朴实勤劳的产业工人中间,从而冶炼了思想,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铸就了宽广的胸怀、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刻苦钻研、孜孜以求的奋斗精神。李老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儿科,日夜抢救患儿,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以后的临床、教学、科研尤其是开展中医急症的研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麻疹治疗的体会》即是当时抢救患儿麻疹合并肺炎、肠炎、心衰等经验的总结,被收入《北京中医学院三十年论文选》。田淑霄老师主攻妇科、内科,同时又积极开展了不孕证、肝硬化腹水、肿瘤等疾病的科学研究工作。大庆十年,对他们业务的发展也是关键的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以后的临床、教学、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9年调入河北中医学院从事教学、临床、科研工作。1987年晋升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91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  

李士懋教授在1997年12月被北京中医药大学聘为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1998年4月成为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博士生导师。李老师现为医科大学中基学科主任、硕士导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生部批准的第二、三批高徒导师。卫生部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新药基金评审专家,内科委员会委员,内科肺系委员会委员。石家庄市政协五一八届委员,七、八届常委。

田淑霄教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第三批高徒导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二、学术思想

    李老师、田老师认为,中医诊治疾病要按中医固有的理论为指导思想,以辩证论治为中心,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才是发展提 高的重要途经。他们毕业后多次反复地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逐条顺读与以方、脉、证进行归纳、分析相结合,并作了十几大本笔记。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不断求索,汲取辨证论治的思想方法用于实践并推而广之,努力追求法无定法,方无定方,谨守病机的辩证论治较高境界。他认为将现代医学与祖国医学简单地机械地结合、对号入座,后果只会导致废医存药。

如何提高自身产辩证论治水平呢?李老师、田老师认为脉诊对辩证与论治两方面都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近40年临床实践,创立了以脉诊为中心的辩证论治体系。在我从师临证的十几年中,几乎每个病例他们都以脉为纲,进行辩证分析,明确病机,并以脉为纲进行选方用药。他反对把活泼的辩证论治弄成僵死的套子,他们辩证论治非常灵活,对每一病证无固定的用药套路,如以小青龙、升降散治冠心病,以乌梅丸治糖尿病等,力求辩证活泼,切合病机。他在其专著《脉学心悟》中说:“望、闻、问、切四诊只是诊断过程中运用的顺序,而不是重要性的先后排列。……若论四诊的重要性,当以脉诊为先”。“脉诊,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若用数字来估量,大约可占50~90%”。他认为脉诊的意义主要在于 “定位、定性、定量”,并强调“脉无假说”即脉断然无假,根本不存在什么舍证从脉、舍脉从证的问题。他从“气血为脉理之源,虚实为诊脉之大纲”为出发点来阐述纷繁复杂之脉象,可谓纲举目张。对古代脉象在《脉经》基础上删繁就简提出去掉伏、革,并将濡脉恢复“软”的名称,共22种脉。对浮脉、滑脉、涩脉、虚脉、洪脉、芤脉、濡脉、代脉等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些宝贵经验绝非纸上得来,同一般说法有别。李老师、田老师首次明确揭示温病的本质为郁热,郁热贯穿整个温病的始终。温病学肇源于《内经》,成于明、清。现已列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祖国医学又一重大发展阶段。但因温病学是以叶天士为代表的众多医家共同创立的学说,因而各执一说,相互岐见,牵强、疑窦抵牾者亦非鲜见。而作者首次明确揭示温病本质为郁热。不论新感温病、伏气温病、瘟疫、湿温化热,还是温病卫气、营、血 、三焦等各个传变阶段,只要有热邪其本质概为郁热。这一独创性的见解,使自古以来温病学中争论不已的问题如“寒温关系”、“温病忌汗又最喜汗解”、“温病下不嫌早”、“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伏气学说”等迎刃而解,疑窦冰释。温病既然本质相同,一统在郁热之旗帜下,且辩证论治规律也没有原则区别,就没有必要繁琐地分为新感、伏气、瘟疫等,枝蔓愈繁,滋惑愈多。只分温热与湿温两类即可,其它分类可一概蠲除。首次揭示温病只有气血传变。“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气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 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成为中医温病学的至理名言,为中医界所公认。再如吴鞠通的三焦传变、柳宝诒的六经传变,吴又可的九传学说,薛生白的正局与变局等,而李老师不苟因循沿袭,不避标新立异之讥,不惮背经杜撰之贬,一语见的地指出:“温病的本质是郁热,其传变也只是在气在血的区别。至于卫气营血、三焦、九传、六经、正局、变局等传变,均可归 属气血传变之中,不必各执一说”。温病的本质是郁热,那么其治疗原则李老师用清、透、 滋三字诀加经高度概括。他指出:“只要有热邪存在,则清透这一基本法则就贯穿于温病的各个阶段。基此见解,温病治法亦颇简捷,由此创立新加升降散(僵蚕、蝉蜕、大黄、姜黄 、栀子、豆豉、连翘、薄荷)。他们所创立的以脉诊为核心的辩证论治体系和以郁热为本质的新的温病理论体系,其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他们合著的《脉学心悟》和《 温病求索》中。这也是他们一生中主要的学术成就。

李士懋老师还认为,中医开展急症治疗有相当的优势,关键仍在于提高诊疗水平。故每能从中医入手抢救高热、昏迷、休克、小儿肺炎合并心衰、麻疹重症等。如其用升降散治疗高热、清瘟败毒饮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用大剂山萸肉救脱复苏。尤其是山萸肉救脱复苏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这也是李老师的主研方向之一,即肝主疏泄与脱症的研究。脱症是指正气衰亡而脱越,阴阳势将离决的垂危状态。重度休克、心衰、心律紊乱、心梗等,当属脱症范畴。中医分为阴、阳、气、血、津液、精脱等,历来皆扶正固本以救脱,独张锡纯提出“肝主脱,凡脱皆脱在肝” 。恒因肝疏泄太过,真气不藏而致脱。李老师据张氏理论,重用山萸敛肝救脱屡获卓效。故进行肝主疏泄与脱症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肝的研究,多以肝郁、肝阳上亢、肝经湿热立论,病种涉及肝病、消化、神经、内分泌、心脑血管等系统疾病,但对肝主脱的研究鲜见。从中医研究抗休克也多从益气养阴如参麦注射液、益气温阳如参附注射液入手,而从收敛元气之山萸肉研究较少。虽有对山茱萸对免疫、心功能、血液动力学、血糖等方面作用的报道,多限于单味药的研究,尚未上升至理论高度,有待深化、拓展、升华。李老师已经进行了山萸注射液对兔失血性休克的研究,并通过省级鉴定。现又进行山茱萸提取分离,确定了有效部位。今后将从神经递质、内分泌、酶学、细胞因子、C~fos、C~myc基因表达、钾、钙离子调节、线粒体、心肌细胞培养等多侧面、多层次进行广泛深入研究。在病种方面,选择心休、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心梗、心律紊乱等多种病进行系统全面研究。本研究从肝主脱立论,敛肝固脱治疗脱症,开创了救脱的新途径。为张氏“肝主脱”中医理论提供了可靠实践依据。使中医理论建立在现代科学研究基础上,是对中医理论的发扬,为中医开展急症工作,提供了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李老师重视从调整气机升降入手用以疾病治疗。气的升降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内经》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升降乘戾,病变丛生。如升降调脂胶囊以升清降浊为法治疗高脂血症;升降感冒胶囊以辛开苦降法治疗外感热病;连苏止呕胶囊辛开苦降、调理升降之机以止呕。脑栓通胶囊宗《内经》“气之与血,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及河间“心火暴甚”的理论,苦寒降泄,活血化瘀以治脑血管病,均获得满意疗效。

李老师、田老师为人宽宏豁达,对领导尊重,对同事皆以礼相待,从不以教授自居。他们最大的长处就是能看到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宽忍原谅别人的缺点。他们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总是把荣誉让给别人。几项由他主持的获奖课题都署名最后。他们生活简朴,衣着朴素、工作上却是“不待扬鞭自奋蹄”。凡同他们接触的同志,无不对其加以称道。作为老师,不仅授业解惑,而且在生活乃至毕业工作以后都给学生倾注了无尽的拳拳之爱。由于他们平易近人,肯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而不端教授架子,所以许多学生都乐意接近他们,向他们诉说内心的欢乐与痛苦。每当这时,你能感觉到他们在分享你的欢乐;每当这时,你能感觉到他们在体验你的痛苦。记得我们班有位同学在大学三年级时,母亲骤亡,接着妹妹又患急性白血病,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把他给打懵了。李老师一方面安慰他、关心他,鼓励他鼓起生活的勇气,一方面带头捐钱捐物。我的母亲患有长期的慢性支气管炎,痛苦不已,他的痛苦总是缠绕在我的心里。那是炎夏 的中午,母亲从百里外的家乡赶来,下午还得回去。我为难了,因为老师中午一定休息,而我还是他陌生的学生呀!我犹豫再三,还是惴惴不安地敲响了他们家的门。果然,他们刚刚入睡,我心里不安起来。他们似乎读懂了我的心思似的,说了声:“没关系,看病要紧”。诊毕,李老师对着我母亲也象是对着我说:“您可真有福分哪,儿子也学医啦!不过,要当个好大夫,不那么容易啊!非下苦功夫不可!”接着,他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体会脉象。 十年过去了,“非下苦功夫不可”的话语不断的在我耳边回响,激励着我奋发向上。

作为长者,他们勉励青年教师努力学习,奋发进取,并不遗余力地耐心指导与带教。从论文修改到撰写著作,从教学方法到科研设计与操作无不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为提高年轻教师的临床科研水平,带博士、硕士、高徒、青年教师临床随诊,将毕生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人。学生们请他们讲座,他们总是克服种种困难,慷慨应允,满足学生们愿望,深受学生们的尊敬。李老师在讲座中这样说道:“我热爱中医学,我愿把我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的中医事业”。记得我大学四年级时的一天晚上,我吞吞吐吐地想对他说些什么,他以为我生活上一定又是遇到了困难。我却表示这次不是生活之事,我想把自己的一点见解写篇论文发表在杂志上。他笑了,笑得是那样开心,因为他的学生居然也想出“成果”了。他仔细地听了我的看法,觉得有点新意。然后就把他的关于这方面内容的藏书尽数找出供我参阅。草稿成了,我送与他看,他从 内容删剪到补充;从体例次序到一个句子;从每一个字到每一个标点都给予了修改更正。就是这样,我的饱含着老师爱心的处女作“连翘的发汗作用初探”刊登在1991年第2期《山西中医》杂志上。

作为父母亲,李老师、田老师要付出不知比别人多几倍的汗水和心血。他们的小儿子在年幼时由于脑血管畸形而且继发癫痫。从此,生活的重担便压在了他们的肩上,喂饭、喂水、端屎、端尿。有时屎尿拉在裤子里、被子里、床上,就得很耐心地清洗 ;遇上癫痫大发作、发烧,就得整夜整日地陪着孩子。我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一个父母亲的伟大 。这不仅仅是一种责任,而是无私的爱的奉献。就是这样,李老师、田老师熬过了三十多年的日日夜夜。他们虽然已年届耆耄,却仍然得照顾躺在床上的儿子。生活的酸辣苦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然而我从没有见到他们对生活沮丧过、畏缩过,他们总是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生活的挑战。他们热爱生活!他们也沮丧过!但他们沮丧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太合理,沮丧自己的知识还很肤浅。并常为此叹息,忐忑不安,仍每日不断学习,孜孜以求。他们在1998年的新年对联中自谦地写到“ 毕生读书,到头来成了现代文盲;垂暮含羞,期余年能够有所进步”。

三、孜孜花甲、壮心不已

李老师、田老师都已六十八岁了,但他们说要做的工作还很多:研究生、博士生的培养、高徒及青年教师的带教;科研课题的继续深入;定期的临诊。他们正着手撰写两部著作:一部是他们的临床经验专著集《相濡医集》;一部是《中医医案学》。他们说,医案是临床的真实记录,辨证之活泼,论治之灵巧,绝非理论医书可比,读之宛如亲历,熠熠生辉,光彩照人,叹为观止。古代医案不仅文笔优美,且夹叙夹议,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蕴 藏着大量宝贵经验与精邃理论,给人以无限启迪,确为祖国医学宝库中之瑰宝。据统计,古代医案专书约500多部。近代亦有百余部问世,但多为一家之医案,或历代医案之罗列,鲜有对医案进行详细分析探讨、深入研究者。致使众多医案停留于素材阶段,未能加以升华、概括,形成理论。故迄今尚无一本规范的供临床教学应用的医案学问世。疾病各异,人体各殊。随着 医学的发展,治疗的个体化问题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统计学专家林求诚教授已开展治疗个体化的统计方法学研究。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其核心是因人而异,充分体现了治疗个体化思想。而医案恰是治疗个体化的真实记载。因此对历代医案进入深入研究,将对医学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李老师、田老师,您们是我十年前的先生,您们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您们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学生 张再康谨识  2004.4.20

 

《中医师承学堂》马年第38期   [2014年3月10日星期一]

本微信以“开发精品中医课程(公益版)”为目标,无论您是中医爱好者,还是中医医师,欢迎您加入“中医志愿者”团队,“从我做起,日行一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如果您喜欢本微信的文章,请点击“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