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普通话

 夙麟 2014-10-26

如果说,第一位统一中国的伟人是嬴政。那么,第一次真正使中国人民凝聚的精神力量便是我们每天张口闭口诉说着的普通话了。

古时候的中国大地方言混杂,因此形成了许许多多分裂的自成一体的小国,小城。各国虽然频频交易往来,却始终不能有较大进展,在语言方面也有许多不便,华夏民族千年文化积淀极深,同一位祖先的后代到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之后,设想他们碰面了却浑然不知对方所云,如此一来各个地方文化便也自成一体,它们在一定的环境中独立发展,形成了独特文化遗产。一直到公元1919年,一个前无古人的惊人的伟大的创举将夏商周乃至清民晚期的研习彻底颠覆了。那一天影响着我们一直到现在,它是中国人现代生活的启蒙者,主导者,它让那个日趋落后的中国逐渐离开了腐化,离开了封建,就在那一天,普通话——也就是当时的白话文逐渐走进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领导者们所做的实在堪称一介创举,它使日益腐朽的中国,中国人一颗颗活跃跳动着的炙热的心迈过日常 嘴边吐出的一丝一缕——即便是那平凡不过再平凡的,不留意倾诉出的,也印证了中国人或是海外万千华人亦拥有共同的,独一无二的语言,那沉淀了五千年的峥嵘历史承载了诗经儒学的文化精髓,汇聚起来了,成为了中国人特有的表达方式。

   普通话对于每个人而言,它都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语言,它在促进全社会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推动语言文字工作向纵深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人认为普通话学不学都无所谓,要是这样认为那就错了。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种普遍通用的语言,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变成一盘散沙。现在,普通话为我们创造了一条光明的道路,一个发展的空间,一个进行交流的工具。普通话是以北京话音为标准语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是现代民族的共同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也是我们国家的通用语言。要是不会说普通话,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国际 国内的交往日趋频繁,对于大力推广、积极普及普通话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方言所造成的严重隔 阂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许多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表明,普及共同语,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普及教育,发展科技,从而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性工程。我们开展 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就是要通过这种形式,大力促进推广 普通话工作向纵深发展。这既是当前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符合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曾读到过这样一句话:“为什么中国人拥有如此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那是因为我们都讲华语,都吃中餐。”

由此可见,普通话已经不仅仅是一门精美的语言艺术了,它还承载着全世界十几亿炎黄子孙对祖国大地的赤诚之心。我想,即使是英语,法语——多数国家的必修课,也是远远比不上这积淀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所凝制成的普通话那样精美绝伦,引人遐想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