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霜降过后最宜吃柿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nizijun 2014-10-28

  霜降过后,正是吃柿子的好时机。柿子除了是美味的时节水果外,还拥有润肺化痰、抗动脉硬化等功效。但坊间也流传着吃柿子的诸多禁忌。那么柿子到底什么人能吃?应该怎么吃?

  柿子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含有丰富的蔗糖、果糖、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同时含有蛋白质、维生素C、钙、磷等营养成分。另外,柿子富含的果胶是水溶性的膳食纤维,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尤华智介绍,柿子全身都是宝,柿蒂、柿霜、柿叶均可入药。而中医认为柿子味甘、涩,性寒,归肺经。其“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其实,熟柿子具有清热去燥、润肺化痰、健脾的功效,而生柿子捣烂用于外敷则有止血、消炎杀菌的功效。

  尤华智表示,柿子还是“护心”的水果。有研究表明柿子中含有单宁、黄酮甙等成分有软化血管的作用,可帮助改善血管功能,对预防高血压,预防动脉硬化等皆有帮助。

  柿子美味,但要吃也有以下诸多禁忌:

  不建议空腹吃——由于柿子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鞣酸),空腹食用时与大量胃酸作用会产生沉淀凝结成块,长期如此会形成所谓的“胃柿石”,同时导致胃黏膜充血、溃疡、胃穿孔等问题。特别是患有胆囊炎、胆结石,或平时消化功能较弱,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的人群更加要适可而止。

  服用补铁剂时禁食——柿子中的鞣酸很容易与人体内的铁结合,阻碍了铁的吸收和利用。因此,贫血患者,在服用补铁剂的人群不适宜吃。

  脾胃虚寒者——因柿子性寒,故而寒凉体质或体质较弱的人群应尽量少吃。特别是有胃寒毛病的老人,最好不要食用。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热底的人群就可以多吃,现在不少人属于外热里寒,如放纵自己吃寒凉的食物,很可能会引起饱胀、呕吐、反酸、腹痛腹泻等一系列症状。

  少与高蛋白食物同食——含蛋白高的蟹、鱼、虾等食物在鞣酸作用下,产生沉淀凝结成块,因此进食高蛋白食物的同时不要吃太多柿子。

  糖尿病人禁食——柿子含有较高糖分,食用后血糖会升高,因而糖尿病人要禁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