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参林地栽培及农田栽培 技术

 风云一现 2014-10-28
人参林地栽培及农田栽培 技术

林地栽参(1)选地整地 宜选用坡度在15o以下的阔叶林地,pH为5.5-6.8腐殖质含量高的砂壤土或活黄土。 一般头年刨地第二年种参,使土壤熟化,增加肥力减少病虫害,整地前可将饼肥及多菌灵、

1.林地栽参

(1)选地整地 宜选用坡度在15o以下的阔叶林

地,pH为5.5-6.8腐殖质含量高的砂壤土或活

黄土。一般头年刨地第二年种参,使土壤熟化,

增加肥力减少病虫害,整地前可将饼肥及多菌

灵、西维因等农药分别按每平方米50克、20克、

15克施于地面,拌人土中,作成宽1.2-1.4

米,作业道0.5米,高25厘米左右的畦。

(2)繁殖方法

①种子处理 春、秋播均需催芽。因人参种子

属于胚发育不完全类型,新采收的种子胚很小,

仅由少数细胞组成如针尖大小,肉眼几乎看不

见,需与湿沙拌匀保湿贮藏,经20~12℃昼夜变

温条件下3~4个月,让种胚长大,种子裂口,这

一阶段称为形态后熟期,再经5℃左右的低温下

贮藏2~3个月,完成生理后熟期,种子才能出

苗。

②播种 东北人参产区,气候较温暖的吉林省

集安等地,7月份采种后立即播下,利用自然的

温度,可完成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第二年可正

常出苗。气候寒冷的吉林省抚松地区,当年种子

不能完成两个后熟期,只好将种子风干,待第二

年夏播,第三年出苗,若要第二年出苗,就必须

采用催芽方法。

播种方法,一般撒播,每平方米用种子 3.5

~5克,覆土5厘米左右。也可点播,用5厘米×5

厘米的行株距压孔器先压好3厘米深的孔,每孔

内播1粒籽,覆土5厘米,点播稀密均匀,但较费

工,多用于科学试验。生产上劳力许可的情况下

也应采用。播种后要立即盖上树根、山草等物,

既可防止雨水冲刷畦面及土壤板结和干燥又可防

止冬春的缓阳冻(上冻后因阳光直射速化,入夜又

速冻,如此使种子、参根受害称缓阳冻)。

③移栽 由于地区不同,土质、气候等条件各

异,吉林人参产区形成了两大参区,即以集安市

为代表的边条参区和以抚松县为代表的普通参

区。两大参区种植方法有别。

普通参的栽培:普通参区以农家品种大马牙

为主,当地土壤较黏,雨水渗透较慢,气候冷

凉,参根不易下扎,参体短粗,基本上是三年生

移栽,六年生收获 (移栽后长3年),称为三三制

栽培。加上当地雨水较多,腐殖质层厚若移栽时

下须整形,栽下会烂根,不能培育边条参。

边条参的栽培:边条参区以农家品种二马牙

为主,土壤砂性大,雨水渗透快,气候温暖,参

根易往下扎,三年生移苗时要 "整形下须",即将

参苗上的侧根和须根全部掐掉,只在主体的下端

留两条长而粗的侧根,将来长成两条腿,使参根

如人形美观,由于二马牙不如大马牙生长快,为

使边条参等级提高,移栽两年后挖出将不符边条

参要求的参根加工,将体形好无病斑的参再栽种

2年,七年生收获,这种三年生移苗,五年生再

移苗各长2年收获的栽参制称"三二二"制。"下须

整形",栽后不烂,这是边条参区的特点,普通参

下须栽后会烂。因此,不能下须。

移栽时期秋天春天皆可,秋栽在 10月中旬至

土壤上冻前进行,春天土壤化冻人参即出苗。因

时间短暂,只能小面积采用。移栽前应选健壮、

无伤口病斑的参苗,按大中小分等栽种,否则参

苗参差不齐影响生长。三年生参苗行距20~25厘

米,每米行长栽12~16株,覆土7~10厘米。

(3)田间管理

①去防寒物 早春土壤解冻后,将畦面防寒物

去掉,疏松畦面,使成瓦背形,再覆盖落叶等

物。

② 搭设遮荫棚架 种植人参必须搭棚遮荫,

根据棚架的高矮和外形来分,有高棚、矮棚、平

棚、脊棚、拱棚之分 。

按透光、透雨情况来分有单透棚和双透棚之分,

单透棚只透光不漏雨,双透棚既透光又透雨。双

透棚因未用塑料薄膜隔雨,只适用于雨水较少,

土壤透性好,腐殖质含量不太多的地区采用,还

必须畦面覆盖,否则雨水冲刷、浸泡,致使土壤

板结,病害严重。不论什么棚都必须使帘子的稀

密度,也就是说必须使荫棚的透光度不大也不

小,一般是透光 15%~30%为好,随不同地

区、不同季节,温度高低不同最适透光度也是不

同的。因此,要适当调光。如吉林省长白县气候

较冷凉,5月只盖一层膜,6月一层膜加一层花

帘,7月一层膜加两层花帘,8月同6月,9月同5

月,用这种方法达到了大面积单产2.25千克/米

2的记录。

③施肥 人参以基肥为主,多施有机肥可改良

土壤。追肥宜早施,肥料必须腐熟,以免肥害。

移栽后的参苗可于出土后在行间开浅沟,将农家

肥(猪粪、牛粪、马厩肥每平方米5~10千克或饼

肥、过磷酸钙或复合化肥每平方米50克左右施人

沟内,覆土。施肥后应及时浇水,否则土壤干旱

容易发生肥害。

④摘蕾 人参三年生开始产籽,但数量小。四

年生以后产籽量较多,一般四、五年生留种1

次,其他年生均于6月初开花前将花蕾摘掉使营

养集中可提高根产量和质量。

⑤防旱排涝 旱季要浇水防旱,单透棚又无灌

溉设备的地方要暂时去掉塑料布放雨后再恢复。

雨季要挖通排水沟,补好漏雨的塑料膜,避免涝

害。

⑥ 越冬管理 土壤封冻前 (10 ~ 11 月 ) 在畦

面覆盖树叶、稻麦秆、蒿草及作业道土等,厚度

10 ~ 20 厘米,以防缓阳冻伤害芽孢影响第二年

出苗。冬季雪大严寒地区还应将棚上塑料膜和帘

子撒下,既可防止大雪压坏参棚又可让冬雪落积

参畦,防寒保墒 。

2.农田栽参

利用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栽培人参叫农田栽

参,它是保护生态环境,解决参业与林业矛盾,

持续发展人参产业的重要途径。因为林地栽参需

将林地耕翻,完全破坏了植被,致使水土流失、

山体滑坡,失去了生态平衡,不利于农业生产的

持续发展。为此,从1983年开始,我们接受了国

家"六五"'攻关课题" 人参农田栽培技术研究"的任

务,经6年努力,通过单项研究并在大面积上经

过验证而形成的以改土为中心、灌水、调光及防

治病虫害为主要措施的适宜我国东北华北应用的

一整套农田栽参技术已基本成熟,如在北京中国

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内2 060米2面积上获

得了每平方米2.27千克鲜参产量,一二等参占

84%的水平。

农田栽参与林地栽参方法基本一致,下面仅

简介与林地栽参不同的技术措施,未介绍的措施

参照上述林地栽参技术即可。

(1)选地 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砂壤

土,若黏壤土必须掺沙会增加成本。前茬以玉

米、豆类、小麦等作物为好。

(2)土壤改良 农田土与林地土最大的区别是

有机质含量不足,团粒结构差,透气性不好,对

长期适应于疏松肥沃林下土的人参是不利的。因

此,必须改土,其方法是种参的前一年,至少是

当年的春天,将大量腐熟的猪圈肥、堆肥、草炭

等按每平方米0.1米3施人,若再加上头年湿玉

米秆扎成段经堆沤腐熟后施人地里更好,用旋耕

机或畜力犁每月耕翻1次,使之充分腐熟,日光

杀病虫,种参前一月做成土垄,再翻捣两次,此

时可每平方米施多菌灵、敌百虫或西维因等进行

土壤消毒,以进一步杀灭病虫。为便于灌溉、喷

药等田间管理,最好搭2米左右的高棚,作业道

比林地栽参窄约40厘米左右,过窄不利排水。

(3) 排灌 华北地区农田栽参可用滴灌或微喷

等先进灌溉技术,既省水土壤又不易板结。试验

结果表明,农田栽培的人参对土壤的干湿度反应

很敏感,在土壤相对含水率 84 %以内,人参产

量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微型喷灌比皮管浇

灌增产 16 %~ 111 %;微灌技术与参畦覆盖措

施相结合,更能发挥节水、增产作用,在土壤相

对含水率为 80 %的情况下,畦面盖草比不盖草

节约灌溉用水 50 %,增产 41 %。由于农田土有

机质不如林地土高,孔隙度也相应少。因此,人

参生长的相对含水率不能高于 84 %,否则透气

性不够影响生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