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让教师“乐”起来

 智夫勤 2014-10-29

有一位管理者说过:“要让员工干起来,先让员工乐起来。”此言点到了管理妙处。作为校长,要充分尊重教师,尽量满足教师合理的需求,还为教师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公平、公正的机遇,努力营造和谐的氛围,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使教师“乐起来”,让教师“干起来”。

一、尊重教师

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往往源自个人价值得不到尊重。现代管理学著名的霍桑实验证明,与改善工作环境、实行绩效奖金、严明奖罚等措施比起来,经常与教师进行座谈沟通,给教师以“主人翁”的尊严和损益共担的归属感,更能广泛而持久地促进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心理学知识也告诉我们: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受人尊重、得到肯定和被人赏识的渴望。如果无视这个动机,漠视这种渴望,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就缺乏有力的心理支撑。

首先,校长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充分信任教师,善于发现乃至挖掘教师工作的“闪光点”,这是教师最基本的精神需要。有的教师不安心工作,并非是出于对物质贫乏的不满,而恰恰是由于得不到领导的重视,自己的价值和才能无法得到充分的认可、实现和展示。

其次,当教师有了缺点或者错误时,校长必须采取恰当的方法,给予批评与指正,让教师认识错误。同时要尊重他的人格,注意场合,采用平等的、委婉的谈话方式了解情况,提供给教师进行解释与说明的机会,甚至用商量的口吻指出问题,让其心服口服,不背包袱,以利他今后“轻装上阵”。“人无完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无关大局,不妨“容人之短”,决不能给教师“穿小鞋”。

二、公正公平

教师怨气往往源自校长待人处事不公、教师心理失衡。绝大部分教师能勤奋工作,不怕苦和累,最怕校长不讲原则,从个人利益、个人好恶出发,待人有亲疏,处事有厚薄,提拔、评优、评先、晋级等不公正、不公开,使教师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这也正是某些校长“虽令不从”的原因所在。校长只有做到公道正派、公正廉明,教师才能口服心服,干好教学工作。校长只有做到办事公道,待人温和,处理问题一碗水端平,不违背原则,特别是对教师的考核、评先评优、学校财务收支,应做到透明、公正、公开,接受教师的监督,才能在教师中,在学校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样,教师才会信服,才会乐于工作,从而有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和睦相处

教师不满情绪往往源自校长无情管理有余,融洽和谐不足。古人说:“欲谋胜败,先谋人和。”“人和”有两层含义:一是营造亲密、和谐的氛围;二是营造包容个性、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这样教师的创造智慧就会竞相迸发,学校的活力就能充分展现。

“乐起来”是“干起来”的情感基础和必要条件,一切有志于干出业绩来的校长,请牢记并践行这句话:营造和谐氛围,让教师“乐”起来。为此,作为校长应亲近教师,与教师打成一片,真诚和善地关心教师的冷暖,乐于与他们切磋业务,同时,还要营造良好人际关系,缓解教师压力,使教师能和睦相处,相互帮助,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有效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促使教师愿干,乐干。

四、满足需求

教师产生不满情绪往往源自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满足,就是要让教师在学校工作中有满足感。作为校长要牢两个理论:一是多元智能理论,人有多方面的才能,校长要知人善任,要认真研究每一个教师,了解每一个教师的特点,然后把教师安排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工作岗位上。二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在不同的阶段,其需要也有所不同。

作为校长就要懂得每一个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情况下,物质和精神上有什么不同的需要,然后想方设法给予满足。比如老年教师临近退休,他们的需要多为保健方面的,比如想在治病、住房等方面获得满足。而刚工作的新教师,他们最大的困难就是通过教育教学关。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当好班主任,这是他们最大的需要。我们就可以组织新教师拜师,为他们找骨干教师,签师徒协议。两年后对师徒结对情况进行评估。达到标准了,举行谢师会,学校对师徒进行奖励。这样,新教师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工作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来源:中国校长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