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笔十法-唐·张怀瓘(713-741)

 玄术之门 2014-10-30

用笔十法

唐·张怀瓘(713-741)

凡工书点画,体理精玄,约象立名,究之可悟,岂不以点为利钻镂金,画似长锥界石,仿糍用笔,坐进千里。

夫书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三者兼备,此为法书,苟守一途,即为未得。

夫用笔岂止偏旁向背,其要在蹲驭起伏,识势岂止放散水烈火,其要在权变改制;裹束岂止于虚实展促,其要归于互出者;晓此三者,始可言书。今作成颂,以尽精旨。

一、偃仰向背,两字并为一字,须求点画上下偃仰离合之势。

二、阴阳相映,阴为内,阳为外,敛心为阴,展笔为阳,必须相应,坐有亦然。

三、鳞羽参差,点画编次,无使齐平,如鳞羽参差之状。

四、峰峦起伏,起笔蹙钮,如峰峦之状,杀笔亦须存结。

五、真草偏枯,两字或三字,不得真草合为一字,谓之为偏枯,须求映带,字势雄媚。

六、斜正失则,落笔结字,分付点画之法,须依位次。

七、迟涩飞动,勒锋侧笔,字须飞动,无凝滞之势,是为得法。

八、射空玲珑,谓因感识字,行草用笔,不依前后。

九、尺寸规度,不可长有余而短不足,须引笔至尽处,则字有凝重之态。

十、随字变转,如兰亭一笔作悬针,其下岁字则变成垂露,又其间一十八个之字,各别其体。

 

《翰林密论》云:凡攻书之门,有十二种隐笔法,即是迟笔、疾笔、逆笔、顺笔、涩笔、倒笔、转笔、涡笔、提笔、啄笔、罨笔、赲笔

并用笔生死之法,在于幽隐。迟笔法在于疾,疾笔法在于迟,逆入倒出,取势加攻,诊候调停,偏宜寂静。其于得妙,须在功深,草草求玄,终难得也。

 

【释文】

偃仰向背,谓两字并为一字,须求点画上下偃仰离合之势。

阴阳相应,谓阴为内,阳为外,敛心为阴,展笔为阳,须左右相应。

鳞羽参差,谓点画编次无使齐平,如鳞羽参差之状。

峰峦起伏,谓起笔整纽,如峰峦之状,杀笔亦须存结。

真草偏枯,谓两字或三字,不得真草合成一字,谓之偏枯,须求映带,字势雄媚。

邪真失则,谓落笔结字分寸点画之法,须依位次。

迟涩飞动,谓勒锋碟笔,字须飞动,无凝滞之势,是得法。

射空玲珑,谓烟感识字,行草用笔,不依前后。

尺寸规度,谓不可长有余而短不足,须引笔至尽处,则字有凝重之态。

随字变转,谓如《兰亭》“岁”字一笔,作垂露;其上‘年’字则变悬针;又其间一十八个‘之’字,各别有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