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瓷四合一鉴定法数据库(1)

 傅氏藏书 2014-10-30

青瓷单色釉六方形喇叭口瓶

(2009-06-27 22:24:59)


收藏人 母智德

目测法此瓶为六方形,下窄上宽收颈,瓶口外张成喇叭形。底足边矮不足半公分,在底中心刻有“内府”二字。局部没有釉,可见黑色胎质。通体为天蓝色釉,釉面光亮质地硬且有玻璃质感。釉色鲜艳且包浆很浓厚,在边棱处磨蚀很明显,色略浅,一看便知是老器。在轴下开小片纹往下凹,与唐三彩开片特征相同。靠底部釉面有被腐蚀痕迹。

瓶高38.5cm,每边长5.0cm,壁厚1-2mm,总重485g。见图1、图2

              青瓷单色釉六方形喇叭口瓶 

              青瓷单色釉六方形喇叭口瓶

断代为唐-宋时期青瓷,疑似柴窑器。至今尚未见任何实物标准展示过柴瓷,柴瓷为何样无人定议,只有文字述说“薄如纸、明如镜、声如馨”是柴窑特点。同时大多认为是天青色,也有说其他色。此器有些近似,在全国柴窑研讨会上大多数人认定是柴瓷。因此从目测法也可定为柴瓷。(仅供参考)。

比色法据流传下来的少有记述,皆认为柴窑色美又艳,且胜过汝瓷。此器有这一特点。

其色标为:C-100M-20K-50。在唐宋时期能达到这种色调的釉是很难能可贵的,由此可定性为唯有柴瓷才能达此水平。故定为柴窑真品。

容重法在空气中称重为494g,水中称重为215g,体积相当于494-215=279cm3。

容重E=494/279=1.77。这个值是适合的,也只有唐末宋初时的实物才可能有这么小的容重。

 

微观法在图3的微观图上看不见釉内气泡,开片的特点很明朗。它的开片很小,周边向下弯与唐三彩开片极相似,称为“龟裂”。这是独特的断代标志,也证明它的时代性。

              青瓷单色釉六方形喇叭口瓶

同时它原有釉色很美, 是天蓝色,釉上有层玻璃层。又从图4可见底下部位被腐蚀过的状况,决非现代仿品,已有明显的包漿可以说明问题。

              青瓷单色釉六方形喇叭口瓶

  

总结为高古瓷,又不是五大名瓷,可不亚于五大名瓷,且近似汝瓷,还比汝瓷更美更薄,所以只能推论为柴瓷。



哥窑六方大洗

(2009-06-27 22:42:45)

 

收藏人易惟谦

目测法哥瓷一般都很开门,沒有玻璃光泽,玉质感很强,包浆十分明显,一眼便可认定。器型大,高9.7cm,口长17.5cm,口宽12.5cm,底长12.8cm,底宽9.3cm。六只园柱形小足, 足上无釉。胎色黑酱色,底上留一小块未刷釉,里面刻有一“官”字。釉色为炒米黄,玉一样的美。金絲铁线很自然而流畅,口边加厚一条小带状。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稀品。见图1和图2

          哥窑六方大洗 

              哥窑六方大洗

 

比色法以釉色炒米黄测出:C-5M-20Y-50K-10。此色完全是真品。

容重法空气中称重为760克,在水中称重为400克,体积相当于760-400=360cm3。

E=760/360=2.11。这个容重很符合宋瓷条件。

微观法在微观图谱上看不到气泡,同时有土咬的土斑。定为真品。见图34为放大200倍下微观图,仍不见气泡,只有石花斑。

           哥窑六方大洗 

              哥窑六方大洗

 


总结从四个方面测定都证明为正宗哥窑水洗。



长颈祘头青花瓶

(2009-06-27 22:58:44)
 
    收藏人易惟谦

这里对两件同是元青花瓷进行对比鉴别,一为蒜头球腹瓶,一为玉壶春瓶。见图1、图2和图3

          长颈祘头青花瓶 

              长颈祘头青花瓶 

              长颈祘头青花瓶 

目测法

蒜头球腹瓶画工很流畅,用色很均匀,由缠枝花组成全身的图纹。下部底座上有一圈仰莲瓣纹,瓶口处为如意纹。器形分三段,上为颈部,中为球腹,下为基座。是一储酒器,基座很高是蒙族生活习惯的需要。整器高27.0cm,口径2.2cm,腹径14.6cm,底径6.6cm。从青花色调和铁锈斑诸方面看,是一件元朝青花。

玉壶春瓶是一件摆设品,画工很细。瓶口内边也画一周卷叶纹,上颈部为芭叶纹,接着一周腑莲瓣纹,腹中部为鸳鸯卧莲,底下又是仰莲瓣纹。但釉的浓度不匀,用笔不自然也不流畅,色调不艳。底部不施釉,有故意用黄泥浆染黄,其实又不见土咬。

目测尚难说谁真谁假?都像是真。

比色法蒜头瓶的青花色为C-90M-60Y-20K-20。色很正,应是对的。

玉壶春的青花为C-100M-7Y-20K-2。色偏黑, 可能对。

容重法蒜头瓶空气中称重1126克,水中称重610克,体积相当于1126-610=516cm3。在称时由于装水的容器不够大,水太浅可能少有误差。

玉壶春瓶空气中称重810克,水中称重460克,体积相当于810-460=350cm3。此器尺寸较小,在足够深的水中称重,故无误差。

玉壶春瓶容重E=810/350=2.31。太大,为民国初仿品的可能。

蒜头瓶容重E=1126/516=2.18,稍微偏大一点,在允许范围内应属真品。

微观法此法是照妖镜,从图4、图5和图6、图7中一看很显然不同。蒜头瓶的青花晕散和下沉很明显,青花上白色气泡很多,同时铁斑很大,像真的铁焊疤一样,且为银白光泽。而玉壶春的微观就看不出青花晕散,也不下沉,它的铁斑是黑色无立体感又无银光,显然是后仿。

          长颈祘头青花瓶 

              长颈祘头青花瓶

              长颈祘头青花瓶 

              长颈祘头青花瓶 

总结:从釉色、画工看玉壶春瓶都不及蒜头瓶好。玉壶春有做旧行为,虽很难凭目测法否定它,但容重法和微观法它逃不了。所以结果是前者被肯定后者被否定。

 



永乐青花碗

(2009-06-27 23:21:55)


收藏人 陈盛杰

目测法:用手一拿轻如纸,用眼一看透如玻璃,用指一弹声音清亮。好一件脱胎瓷。

此器口径18.4cm,高7.6cm,底径6.5cm,壁厚仅1.0mm。里外都上釉,可见胎薄如纸。碗身绘有树木花草加人物故事,笔力流畅,人物如生,画工细腻,是一件极高艺术魅力的好瓷。在碗心有暗刻花圈中四个篆体字款识“永乐年制”。青花着色淡雅,画出了水墨画的风格,十分珍贵,是一件上等好瓷。至今才见过的唯一的一件。见图1、图2、图3和图4

            永乐青花碗

                永乐青花碗 

                永乐青花碗 

比色法:它的淡描青花为C-80m-40y-0k-50。说明永乐时期早就发明了淡描工艺。

容重法:在空气中称重为165克,在水中称重为90克,体积相当于165-90=75cm3。

E=165/75=2.20。很适合明初的界定值。从165这个小数值也说明脱胎的水平。

微观法:图5仅看青花晕散和下沉,是合符规律的。

           永乐青花碗 

总结:无论从什么角度鉴定都证明对。这是目前国内唯一发现的永乐脱胎瓷,十分稀珍。

 

 



豇豆红马蹄樽

(2009-06-27 23:41:50)  

 

收藏人 严宝兴

目测法:红釉单色始于宣德,叫宝石红,后来一直不见沿用。仅清三代才有单色红釉出现,一叫豇豆红,一叫郎红。此器是康熙时典型的红釉,其尺寸为:高17.5cm,口径7.5cm,底径18.3cm。釉色浓艳,造型流畅,刀工精细,制作精良,是一件官用佳器。底款为“大清康熙年制”,包浆明显,更可断为康熙官瓷。见图1和图2

 

               豇豆红马蹄樽 

               豇豆红马蹄樽 

比色法:此釉色标为C-60M-90Y-100。是正宗豇豆红,仅康熙独有。

容重法:空气中称重为1360克,在水中称重为736克,体积相当于1360-736=624cm3。

E=1360/624=2.17。这个值很理想,说明为康熙瓷无疑。

微观法:从图3可见红釉中气泡均匀不多,是对的。(此类釉不重微观鉴别)

 

               豇豆红马蹄樽 
       

总结:从釉色和造型都是康熙独有,很易识别。为康熙官窑。



长沙窑老人泥塑

(2009-06-28 08:12:01)

 

收藏人 君立

目测法:这四件泥人均为老汉,施釉很薄,近似素烧。但造型很逼真,形像各异,丰富的面部表情展示了工艺师的技法高超。这是群体摆件,很丰富的內函,概括了人生心态和他不同的经历,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从釉色和胎质分析,应为长沙窑烧制。

         见图1、图2和图3

          长沙窑老人泥塑 

              长沙窑老人泥塑 

              长沙窑老人泥塑

 

 

   比色法:釉色为C-0M-20Y-40K-10

胎色为C-10M-40Y-60K-30。这是普通粘土作胎, 很像是业余雕塑者的艺术之作。

容重法:将最大一件称重为888克,水中称重为460克,体积相当于888-460=428cm3。

E=888/428=2.08。这个值符合规定范围。

微观法:从图4上只见开片纹很宽有唐瓷特点,同时不见气泡存在。这都符合要求。

 

              长沙窑老人泥塑 

总结:毫无疑点归纳到高古系列。



成化斗彩小杯

(2009-06-28 08:23:48)

 

收藏人 虞学为

目测法:敞囗、斜腹弧收、 圈足,是斗彩婴戏图杯的基本造型。胎质坚薄,修胎规整,釉质肥润是小杯特点。这是成化斗彩的风格。器高8.0cm,口径5.8cm,底有方章款“大明成化年制”。字的风格很像,青花下沉也达到要求。可以定性。见图1、图2和图3

 

              成化斗彩小杯 

              成化斗彩小杯 

              成化斗彩小杯 

比色法:红色色标为C-10M-90Y-10K-10。这种红色才是成化标准红。

绿色色标为C-80M-5Y-70K-10。在色标上可达标。

容重法:小杯在空气中称重为38克,水中称重为20克,体积相当于38-20=18cm3。

E=38/18=2.11。这个值佷好。说明胎薄,可以定性。

微观法:从图4可以看到气泡多而小,青花下沉。图5为红色釉。

          成化斗彩小杯

               成化斗彩小杯 

总结:一眼看好,测定也同样可以认定为成化杯。

 



青花豆

(2009-06-28 08:31:47) 

 

收藏人易惟谦

目测法:豆是一种生活日用容器。高足向下外扩成喇叭形,顶上有兽钮盖。周身青花绘山水人物风景,用青花淡描手法以水墨画风格组成一幅漫无边际的长画卷。风景宜人,人物如生,很有艺术神韵。足周边画芭叶纹,足内空满釉加青花双圈款。无论从用色、画风和款式都是康熙时特点。双圈款唯有康熙停用文字款二十年中出现过。此噐造型优美,工艺精良,釉水明亮。总高达20.0cm,口径12.0cm,腹径20.0cm,足底内径12.0cm。整体适中,是一件官窑器。图1、图2图3

 

              青花豆 

              青花豆 

              青花豆 

比色法:青花在色谱上很难对比,在渐变色标上找到标号为:C-100M-60K-10

容重法:此器称重时特别控制好要排空其中空气。空气中称重为1580克,水中称重为870克,体积相当于1580-870=710cm3。

E=0580/710=2.22。这个值正好为康熙时标准。

微观法:从图4可看到青花隐现在下,色很淡雅。其上有许多气泡,证明青花下沉的特点。

          青花豆

总结:从以上四个方法证实每一条都达到要求,故无疑是康熙官窑器。

 



青花加彩高足杯

(2009-07-07 23:55:59)  

 

收藏人易惟谦

目测法:一只小小高足杯展示出了康熙时代瓷艺的特点。宝石蓝的釉,像国画技巧一样画出立体图纹。青花烧成后再加红、黄、黑三彩的鱼纹,水藻中遊着三只小鱼别有生气。足细而长,足底为空心,底板似喇叭口外张,修刀很细微,书写“大清康熙年制”青花六字款。器高10.0cm,口径9.1cm,足径5.0cm,胎釉共1.0mm厚。是脱胎瓷的技法。仅凭釉色和修刀工艺就可说明非同一般,加上脱胎工艺更能证明为官窑品。见图1、图2和图3

 

              青花加彩高足杯 

              青花加彩高足杯 

              青花加彩高足杯  

比色法:宝石蓝的色标为C-80M-40K-40。正宗宝石蓝釉。

红色色标为C-20M-70Y-100K-10

容重法:在空气中称重为88克,水中称重为46克,体积相当于88-46=42cm3。

E=88/42=2.09。这个值适合脱胎瓷条件,远比康熙标准值2.23要小。很好!

微观法:从图4见青花上白气泡多,乃青花下沉入骨。是达到要求的。!

青花加彩高足杯

总结:无论从任何方面鉴都合格为清初小杯。官窑产品。



天字款五彩盖缸

(2009-07-11 08:54:44)


收藏人 陈盛杰

目测法:天字款的缸俗称“天字缸”,是明成化年的品牌。以五彩为纹识,盖上画有三爪团龙。缸口边用回形纹接着向下的莲辬纹,缸中腰部为穿花龙,下部为仰莲辬纹。纹识繁密,色彩缤纷,十分艳丽。器高13.0cm,直径15.0cm,底径10.8cm。为典型成化用瓷。下有“天”字款,包浆好,器完整,是一件无疑问的名器。见图1和图2

 

              天字款五彩盖缸 

              天字款五彩盖缸 

比色法:其红色色标为C-20M-70Y-70K-0

嫰绿色标为C-40M-10Y-70K-0

深绿色标为C-70M-10Y-40K-0。这几种色均有时代特色。

容重法:在空气中称重为450克,在水中称重为245克,体积相当于450-245=205cm3。

E=450/205=2.19。这个值很好。

微观法:见图3和图4,除红的外其他色釉均开片。这是必要条件。

天字款五彩盖缸

天字款五彩盖缸 

总结:从多方面测定均达标。可定为成化有名的天字缸。



永乐青花碗

(2009-07-23 22:10:19)

 

收藏人易惟谦

目测法:釉色很浓黑,胎体很压手,鸡心底,口边回形纹,碗外画暗八仙纹识,下部画条状莲瓣纹。内底心有花圈内篆字款“永乐年制”。一看便是永乐风格。器高9.6cm,口径14.8cm,足径4.7cm。包浆很明显,是永乐青花常见品种。见图1、图2、图3和图4

比色法:这种浓青釉在色标上很难查对。近似为C-80M-60Y-30K-10

容重法:在空气中称重为635克,在水中称重为355克,体积相当于635-355=280cm3。

E=635/280=2.26。这个值偏大,査了不少永乐器,凡厚胎的器都存在这问题。

微观法:在图5可见气泡不太多,但青花下沉。图6中铁锈斑银光闪闪,是进口青料的特征。

永乐青花碗

永乐青花碗 

永乐青花碗 

永乐青花碗 

永乐青花碗 

永乐青花碗 

总结:从多方面分析都符合明代瓷要求,仅容重稍大一点,但不出格。



瓷枕

(2009-08-04 22:15:20)
 

测试人 三亚市王淙江等

目测法:此器很开门, 一眼便知是唐三彩龙纹枕,见图1

地釉深蓝泛黑,远看似黑,近看似蓝。上浮现云龙,由黄绿白三色分别加色。器长36.5厘米, 19.1厘米, 8. 1厘米, 中间略下凹。是一件器形老包浆浓的老三彩。底部露胎,流釉明显,由粘土烧成。可定为三彩正品。

           瓷枕

    比色法:龙身上黄釉,色标为C-5M-20Y-80K-20。蓝色近全黑,无须比较,此乃正常三彩色。

    容重法:在空气中称重为3350克,水中称重为1870克,相当体积于3350-1870=1480cm3。

        则E=3350/1480=2.26

    微观法:从微观图图23和图4可见釉下开片,缝很宽,片边沿向下凹,并有腐蚀点和泛银等。

           瓷枕

              瓷枕 

              瓷枕 

     总结:由四个方面所见均达唐三彩标准。



瓷枕2

(2009-08-10 23:33:49)
 

测试人 三亚市王淙江等

目测法:黄白地釉下褐彩,山水人物画面翉栩如生。色旧,包浆浓厚,一眼认定为老器。枕长30.5cm, 枕宽14.0cm 枕高8.3cm。胎色灰黄,粘土烧制,底部未上釉。画工精细,行笔流畅,为磁州窑釉下彩的一种生活用瓷。应属宋瓷,如图1

              瓷枕2 

比色法:黄地釉色标为C-5M-30Y-90K-10。此色为磁州窑基本色。

        绿色釉色标为C-70M-10Y-100K-10。此色少用, 但为老釉。

容重法:称重时要让内部充滿水,排尽气体方准确。

空气中称重为2470,水中称重为1375克,体积相当于2470-1375=1095 cm3。

E=2470/1095=2.25。此值在合理范围之内。

微观法:见图2、图3,可见釉下沒有气泡,同时彩色在釉下。

           瓷枕2

              瓷枕2 

总结:从多方面认定应为宋瓷。



粉彩梅瓶

(2009-08-15 12:46:34)
 

测试人 三亚市王淙江等

目测法:从整体感观很美的一件清代古瓷。见图1和图2

底釉淡绿,开光红色寿字,空地绘满摘枝大桃二十有四,亦称“寿桃”瓶。造型流畅,配色柔和,工艺精堪,画工细腻,是一件精美佳作。底书篆体青花六字“大清乾隆年制”。噐高30.5cm,口径7.2cm,底径12.7cm。是清代瓷但写款不像乾隆。

           粉彩梅瓶

    比色法:紫红色色标为C-30M-90Y-70K-20

淡绿色色标为C-40M-5Y-70K-20。此二色是清代常用色。

    容重法:在空气中称重为2180g,水中称重为1235g,体积相当于2180-1235=945 cm3。

E=2180/945=2.30。此值偏大,不是乾隆,应为光绪。

    微观法:从图2和图3可知绿色蓝色釉全开片,说明是晚清。

           粉彩梅瓶

              粉彩梅瓶 

    总结:虽器型好工艺精美,从书款错和容重大则排除乾隆,定为光绪。无疑。



粉彩圆球形罐

(2009-08-20 20:32:08)
 

测试人 三亚市王淙江

目测法:此瓶遍体刻有小花纹,这是一种特有工艺,始于三代,叫轧道加工。器里全用绿釉故又名绿里粉彩。乾隆时把绿里粉彩视为上等之作,故此器一看便很不平常,是件好货。白地显得洁净典雅,用摘枝宝相花装点别有风味,底用红料四字款“乾隆年制”。 器高26.3cm,直径23.0cm,包漿浓厚,很像乾隆器。见图1和图2

           粉彩圆球形罐

              粉彩圆球形罐

比色法:红色色标为C-5M-50Y-100K-10

        绿色色标为C-50M-5Y-100K-0。色正无疑。

容重法:在空气中称重为2625g ,水中称重为1450g,相当体积于1625-1450=1175cm3。E=2625/1175=2.23。此值应为乾隆。

微观法:从微观图3和图4可见彩釉面全开细片。

           粉彩圆球形罐

              粉彩圆球形罐

    总结:以上全部达标应为乾隆精品。



青花鼠柄小壶

(2009-09-05 10:24:15) 

 

收藏人 易惟谦

目测法:小壶为生活用品,一看便知是元初期的青花。青料为浅淡的国产料,白釉为卵白色,所以显得不艳丽,而是灰淡的青花色。底部未上釉为沙底,包浆很明显。器高9.8cm,腹径10.0cm,底径5.5cm。初步可以断为元青花小器。见图1和图2

青花鼠柄小壶

青花鼠柄小壶 

比色法:釉色深的很深,淡的很淡。本例选用深色作比较:色标为C-80K-90。不存在疑点。

容重法:在空气中称重325克,水中称重150克,体积相当于325-150=175cm3。

E=325/175=1.85。这个数很小,也可能是因为柄中有少量空气未排尽的关系。但可以肯定为老器。

微观法:在图3中气泡没有见到,说明元初期乳白釉有这可能。

青花鼠柄小壶

 总结:此器从目测就可定论,加上三种科学手段当然沒有问题。



三彩桌式米枢

(2009-09-05 10:33:13)
 

收藏人 严宝兴

目测法:此器为冥器,色很陈旧,包浆明显,一眼即可认出是唐代三彩器。方形桌式小枢,为装粮食用。高17.5cm,长18.0cm,宽15.5cm。板面为素体, 仅在盖中心贴一只飞鸟, 上绿釉。四角各贴花一朵,上黄釉。枢的周边共贴小花八朵装饰。下部四只脚均不上釉。只有加釉处可见开片,可定为唐三彩陪葬用品。见图1、图2和图3

三彩桌式米枢

三彩桌式米枢 

三彩桌式米枢 

比色法:黄色色标为:C-0M-20Y-80。属于三彩黄釉。

容重法:因为器型封闭无法测量.

微观法:从图4绿釉和图5黄釉部分的微观图可以看出釉色是很艳,而且开片特点符合过去彩釉要求。应为真品无疑。

               三彩桌式米枢 

               三彩桌式米枢 

总结:从四个方面鉴定都未出现疑点,因此可以确认是唐三彩民间陪葬品。



青瓷单色釉八棱形蒜头瓶

(2009-09-05 10:44:17)


收藏人 母智德

目测法:这是一只八方形蒜头瓶,与青瓷单色釉六方形喇叭口瓶同出一个窑口。除造形不同外,胎釉完全一致。腹部为腰鼓形,肩部有环形玄纹,颈小头大像大蒜头。足圈略厚,足顶不施釉。釉色天蓝而艳,周身开细片。腐蚀很明显,下部剥融釉层很多。包桨明显,很开门。

器高38.5cm,口径6.0cm,足边长2.6cm,口边厚1.5mm,底部有膜糊不清的凸形款。与青瓷单色釉六方形喇叭口瓶柴瓷特征完全相同,应按同一结论断代。见图1、图2和图3

              青瓷单色釉八棱形蒜头瓶 

              青瓷单色釉八棱形蒜头瓶 

              青瓷单色釉八棱形蒜头瓶 


比色法:与一号鉴品相似,可能因在土中腐蚀程度严重一些,其色调略老化,欠艳丽。其色标为:C-80M-0K-40

此类釉色尚不曾出现在其他瓷上,但与汝瓷有相似之处。所以只能按同青瓷单色釉六方形喇叭口瓶作定论。

容重法:在空气中称重为526g,在水中称重为260g克,体积相当于520-260=266cm3。

容重E=526/266=1.97。比1号鉴品略大,但均为唐宋时瓷品的正常容重范围。

微观图4中所见其釉色是十分美丽的,与1号鉴品相同。其中亦看不到气泡,为唐宋古瓷特点。开片细小,釉层厚且向下凹,是与三彩开片纹相同,叫“龟裂”。

从图5也看到釉面腐蚀了的地方被碱性物浸入,造成许多灰白色膜层影响釉的外观。故说明此器决不是后仿或现代高仿品。

              青瓷单色釉八棱形蒜头瓶 

              青瓷单色釉八棱形蒜头瓶

 总结青瓷单色釉六方形喇叭口瓶与本鉴品为相同产品,应为高古瓷。在缺乏资料的条件下,断为唐宋时代与五大名瓷相比美。疑似柴窑之传世品。(目前文物界对柴窑一直是个悬案,无标准型对照)



釉里红大梅瓶

(2009-09-05 10:54:40)

 

收藏人 易惟谦

目测法:这是一件典型的釉里红瓷器。陈旧、老化、包浆很浓。色调不正,浅红花纹,有人物、松树、白鹤和缠枝花。满身纹饰,线条自然明快。有发色为红的、近绿的、黑的和飞了的(无色)是典型的烧制失败的结果。也正是洪武初期烧制技术的体现。

瓶高32.8cm,瓶口外径4.7cm,腹径20.0cm,底径12.0cm。全有开片纹,红釉在下入骨,底部露胎,胎泥粗松,色黄白。是一件明初不成熟的梅瓶。见图1、图2、图3和图4这里看到了飞红的现像)

          釉里红大梅瓶   

           釉里红大梅瓶 

              釉里红大梅瓶 

              釉里红大梅瓶 

 比色法:红釉色标为C-40M-70Y-60K-20。此色很符合明初特点。

 容重法:空气中称重4150克,水中称重为2174克,体积积相当于4150-2174=1976cm3。

E=4150/1976=2.10。这个值很好,因为胎泥为黄白色土,容重比正常情况下小一些。

 微观法:从图5和图6可看到气泡多,红釉晕散和白釉偏黄及飞红等。这些特征可证明为卵白釉,这是元末到明初可能用的釉料。

釉里红大梅瓶

釉里红大梅瓶 

    总结:这是一件正真代表明初时不成塾瓷艺的梅瓶。特色很浓。



官窑长颈瓶

(2009-09-09 22:21:10)

 

收藏人 胡安邦

目测法:长颈瓶,青灰色,开片若隐若现是典型的蟹爪纹。包浆明显,釉水很厚,胎色深黑,有紫口铁足的特征。高11.0cm,腹径7.8cm,底径3.5cm,底部上釉,未吃土。基本上符合官瓷要求。见图1和图2

官窑长颈瓶

官窑长颈瓶 

比色法:釉色单一,为C-20M-10Y-20K-30。此色为官瓷基本色。

容重法:在空气中称重为224克,在水中称重为120克,体积相当于224-120=104cm3。

E=224/104=2.15。符合宋瓷范围。

微观法:从图3可见釉里未吃土,但有似是而非的小气泡。

官窑长颈瓶

总结:基本条件都符合,仅微观方面存在半点小疑问。应做宋官或元官定论。



黑釉四系玉壶春瓶

(2009-09-09 22:30:55)

 

收藏人 易惟谦

目测法:黑釉瓷产生于唐宋年间,当时有吉州窑、鲁山窑和铁运窑等处。其特点也类似均釉,是在黑釉上加白斑,不过烧制不成熟。此瓶为玉壶春形式,在瓶颈处加四个系,下部有弦纹,底为饼式底,胎为黄白色粘土,细而密实。器形中等,高25.5CM,瓶口径5.6CM,底径7.3CM。局部无釉,白色斑纹是在黑釉之上,白中泛蓝亦产生美感。有均瓷风味,玉质感,并有流釉现象。不能为现代仿品。见图1和图2

黑釉四系玉壶春瓶

黑釉四系玉壶春瓶 


 比色法:色很黑,K-100

 容重法: 在空气中称重为1075克,水中称重为580克,体积相当于1075-580=495cm3。

E=1075/495=2.17。符合正常范围。

 微观法: 从图3白釉部分和图4黑釉部分微观图中观察,不见气泡只见许多白晶斑体。

黑釉四系玉壶春瓶

黑釉四系玉壶春瓶 


 总结: 初步定为铁运窑。此器同时还参照许多图录而定其窑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