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氟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比较

 昆山同德堂邹羿 2014-10-30

氟西汀与氯米帕明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比较

来源:四川精神卫生 作者:亓高超 黄允芳 陈晓玲 曹丙梅 吕永菊 2006-12-20

摘要: 难治性强迫症的治疗是棘手的问题,氯米帕明虽对此症有效,但疗效不超过50%,且由于不良反应较重而临床应用受限。为此,我们采用氟西汀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并与氯米帕明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系2001年5月~2004年8月间住我院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均符合CCMD-2-R强迫症的诊断标准,Y-BOCS≥......


     难治性强迫症的治疗是棘手的问题,氯米帕明虽对此症有效,但疗效不超过50%,且由于不良反应较重而临床应用受限。为此,我们采用氟西汀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并与氯米帕明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系2001年5月~2004年8月间住我院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均符合CCMD-2-R强迫症的诊断标准,Y-BOCS≥18分,病程≥5年,排除严重躯体疾病者。本文共60例,并随机分为氟西汀组3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为(4082±1316)岁,总病程5~11年、平均为(712±445)年,病期3~6个月;氯米帕明组3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为(4096±1401)岁,总病程5~12年、平均为(732±425)年,病期3~6个月。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期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氟西汀组为每日1次用药,即第1天20mg,第5天加至40mg,第10天加至60mg,最大剂量不超过60mg;氯米帕明组为每日分3次服药,即第1天50mg,每4天加至100mg,第7天加至150~200mg,第10天加至200~250mg,最大量不超过250mg。疗程8周。锥外系反应严重者可加用安坦失眠者可加用氯硝西泮。于疗前及疗后的第1、2、4、6及8周末各评定Y-BOCS1次;疗后第2、4、6及8周末各评定TESS1次;疗前及疗后的第4及8周末各查血、尿常规,肝功及心电图各1次。用Y-BOCS减分率评定药物疗效:即减分率≥50%为痊愈,≥35%为显效,≥20%为有效,<20%为无效。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药物显效剂量和时间  氟西汀显效剂量平均为(4256±1418)mg/d,氯米帕明平均为(18816±6272)mg/d。氟西汀显效时间为28~40天,平均为(3218±1093)天;氯米帕明为28~42天,平均为(3076±1082)天。两药显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对强迫行为的显效时间氟西汀组(1082±615)天明显早于氯米帕明组(2072±692)天,t=414,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按Y-BOCS减分率评定,氟西汀组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5例及无效11例,显效率为4667%;氯米帕明组分别为5例、8例、6例及11例,显效率为4233%;有效率两组均为6333%。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23  两组治疗前后Y-BOC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Y-BOCS评分比较(略)

  注:与疗前相比,1)P<005;2)P<001。
    
  由表1显示,氯米帕明组在第2周末则显效,4周末显效非常明显,而氟西汀组在第4周末开始显效,6周末非常显效。疗程结束时,氟西汀组的减分率为7043%,氯米帕明组为6202%,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氟西汀作用较慢,但远期疗效优于氯米帕明。其次,从对强迫性思维因子评分看,两药均于疗后第4周末显效,虽然氟西汀组的减分率略高于氯米帕明组,但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两药治疗强迫性思维疗效相当。再者,氟西汀治疗强迫性行为第2周末时减分率已高达3506%,比疗前已有较显著性差异;而氯米帕明于第6周末时减分率才达以6065%,而此时氟西汀已达到8455%。疗程结束时氯西汀的减分率(8961%)也高于氯米帕明(7486%),提示氟西汀治疗强迫性行为疗效好、见效快。

  24  不良反应

  241  两组疗后各时段的TESS总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疗后各时段的TESS总分比较(略)
  
  24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略)

  3  讨论

  强迫症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难治性病例约为20‰[2]。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脑内5-羟色胺功能低下或突触间隙可利用的5-HT含量降低有关。氟西汀和氯米帕明均系5-HT再摄取抑制剂,它们可使位于5-羟色胺神经元终端突触前膜上的5-羟色胺自身受体敏感性降低,抑制神经元摄取5-HT,从而提高脑内5-羟色胺受体的功能,增加突触间隙5-HT的含量而起到治疗强迫作用[3]。有人提出[4],强迫症的治疗与5-羟色胺回收阻断有关,且强迫症状的改善与脑脊液5-HIAA含量的下降呈正相关。有关氟西汀和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证明,两药在缓解强迫症状方面作用相当,但氟西汀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有利于维持性长期治疗[5]。从本文结果显示,氟西汀治疗难治性强迫症作用较氯米帕明缓慢,但远期效果优于氯米帕明;对强迫行为氟西汀较氯米帕明见效快、疗效好。本文还表明氯米帕明在第2周末显效,而氟西汀在第4周末显效。显效剂量氟西汀为(4256±1418)mg/d,近于国内报道的60~80mg/d;氯米帕明为(18816±6272)mg/d,略高于国内75~150mg/d,这可能与本组均为难治病例有关。若以减分率≥35%为显效,≥20%为有效定界,氟西汀组显效率为4667%,氯米帕明组为4333%,有效率两组均为6333%。与国内资料基本一致。

  关于不良反应方面,氟西汀很少发生如氯米帕明的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对心电图影响极其轻微,但失眠、恶心性功能减退的不良反应较重。由本文的TESS评分显示,氯米帕明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氟西汀、且较重,而氟西汀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且对强迫行为疗效好、见效快,尤其适用于治疗伴有心血管疾病,又以强迫行为为主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

  参考文献

  1  向虎,杜海英.国产氟西汀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7(1):34~35.

  2  陶林.难治性强迫障碍的治疗对策.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6,23(1):30~34.

  3  赵汉清.5-HT回收阻断剂治疗强迫症的研究进展.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3,3(1):51~53.

  4  梅其一,颜文伟.抗强迫药物.上海精神医学,1991,新3卷(增刊):64~66.

  5  王祖沂.强迫症药物治疗新进展.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3):191~192.

  作者单位:271103  山东省新汶矿业集团精神病治疗中心(亓高超  黄允芳  陈晓玲  曹丙梅)  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卫生防疫站(吕永菊)   

延伸阅读:

  • 整脊调衡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整脊调衡疗法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4例患者采用随机为观察组整脊调衡配合中药和对照组颈椎牵引配合扩血管药进行临床治疗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脊调衡治疗动脉型颈椎病,安全方便,疗效确切,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整脊调衡中药ThesortingspinalcolumnadjuststobeoutofbalancethecurativeeffectanalysisthatcurethevertebratearterytypecervicalvertebradiseaseZhuChengT... >> 详细

  • 以牵引推拿为主综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关键词】颈椎病综合治疗近年来,笔者应用牵引、推拿、水针及TDP照射综合治疗颈椎病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中,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15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部不适,肩臂疼痛或手指麻木,颈椎棘突偏歪,椎旁压痛,臂丛神经牵拉实验(+),椎间孔压缩实验(+),X线检查:见骨质增生,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张,椎间隙变窄,椎体旋转等。1.2治疗方法1.2.1牵引推拿采用轻量级头颈持续牵引法,患者取坐位戴好颈椎牵引套,头略向前,牵引重量根据病人体质及病情特点,由3㎏开始,逐渐递增至8㎏,时间15~20min。牵引结束... >> 详细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