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延出子午夺取长安能成功否?

 我的近代史馆 2014-10-31

                                        胡觉照

   诸葛亮五出祁山时,魏延都请求拨给一万兵马,由他率领走子午栈道夺取长安,诸葛亮率领主力走他途,然后会师于潼关,对长安形成夹击之势。但是诸葛亮认为,这过于冒险,不如从平坦道路先夺取陇右,这是十全无虞而且能取得胜利的进军路线,故坚决制止。对此,魏延抱怨诸葛亮胆怯,叹恨自己才能无法得到最大发挥。

    魏延与诸葛亮“北伐”路线的分歧,是他根本没读懂《出师表》。《出师表》所说的“北伐”,不过是虚晃一枪,是说给刘禅听的,目的是在曹魏西北边陲进行骚扰,从而取得侥幸成功。诸葛亮当然知道,凭借西蜀微乎其微的资源和兵力,根本不能同拥有全国政权的曹魏主力打仗,更不能进行决战。魏延乃赳赳武夫,哪里懂得机巧权变!直把宣传口号当成了行动纲领,自然做起奇袭长安的军事美梦,战略目标是鲸吞司州。

   司州包括今天陕西关中,豫西、豫中,晋南和晋中一部分。东汉王朝的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都在此州,故取名司州,意为司掌全国。该州是魏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岂肯轻易令弱小的西蜀夺取!魏延是够大胆了,大胆得已有点异想天开。依了魏延的进军路线,蜀军偏师从城固、洋县翻越秦岭,再经宁陕出子午谷直逼长安,确实是一支奇兵,如能实现,必然使关中震动。

   洋县以东是西城(今安康市),只要蜀军敢冒险犯难走子午栈道,侧背会暴露无遗,魏国西城守军绝不会坐视不理,如果溯旬阳河向西北斜插宁陕、东江口拒险固守,并截断蜀军后路,这一万西蜀兵马就只能束手待毙。

   退一步讨论,即令蜀军(包括诸葛亮所率的十万主力)能进入关中,又能如何?关中与汉中在地形上有相似之处,都是江河冲刷而成的梭型平原;但又有很大差异,隔开两个平原的秦岭,在军事意义上完全相反。刘备夺取汉中时,六、七百公里的秦岭栈道成为曹操支援夏侯渊的巨大障碍,而巴山中的金牛道、荔枝道、米仓道不仅距离短,且山势低矮,坡度平稳,相对要好走一些,从成都驰援汉中十分方便。正是由于交通的方便,所以在古代,汉中在行政区域上多划归益州。刘备既占有地形的绝对优势,军事上又处于全盛时期,因之能一举夺取汉中。

   在西蜀国脉丧失殆尽时,诸葛亮即令能勉强率军进入关中,立即会东、西、北三面受敌,艰险崎岖的秦岭栈道,更成为西蜀支持前线的巨大障碍。假如栈道北端遭封锁或被烧断,西蜀大军就犹如进入瓮城,只能被动挨打,无丝毫还手之力,粮食更会成为蜀军死穴。诸葛亮多次否定魏延的进军路线,除了无法宣示的原因之外,夺取长安的主张实不可取。

   有人会援引刘邦夺取关中故事,证明魏延方略的可行,其实不然。楚汉相争时,项羽虽拥有全国政权,刘邦仅具有益州和汉中弹丸之地,但是项羽有两个致命弱点:其一是,政治上,项羽不是农民起义的领袖,而是六国贵族的利益代表,是一种反动势力,他在军事上是少有的天才,政治上却是脑残。推翻秦王朝之后,竟在全国分封诸王,使得西楚成为一盘散沙,殊难形成集中统一的力量;其二是,分封在关中的章邯等三王,乃是秦朝的降将,正是他三个率领的几十万大军失败后投降了项羽,项羽留将不留兵,竟将二十万降卒全部坑杀;而这二十万降卒,都是征发到前线的关中子弟,提起章邯等三人,观众父老一个个咬牙切齿,怎么会支持章邯等同刘邦的汉军作战!

   三国时期的曹魏就不同了。诸葛亮“北伐”时候,执政的先是曹丕后是曹叡,是曹氏集团励精图治的上升时期。曹魏拥有全国三分之二的地盘和人力物力,能及时有效地加以调动。刘备死后,曹魏对西蜀军事上有所松懈,认为它已经没有人能够领兵打仗;诸葛亮第一次夺取天水后,立即引起曹丕的重视,调动曹真、张郃率领主力驰援祁山一线;在之后曹丕调整了军事部署,将司马懿、张郃等精兵悍将作为遏制西蜀的机动兵力,虽没有大举进军消灭西蜀的进攻意图,摆出了决不让诸葛亮得手的军事态势。

   在这种截然相反的条件下,魏延出偏师走子午栈道的军事方案,不可能取得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