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解“子午谷奇谋”:真正的风险是什么?

 罗宋汤的味道 2019-10-08

在上一篇文章《魏延之野望:详解“子午谷奇谋”》中,我们已经详细介绍了“子午谷奇谋”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魏延提出的方案,并不是从子午谷进兵这么简单,而是包含了路线规划、奇正配合、敌方主帅性格分析、军需物资筹备、敌我进兵时间差等多方面因素的一个综合论证。其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首次北伐的突然性,奇袭长安、阻塞潼关,从而一举夺控关中地区。

详解“子午谷奇谋”:真正的风险是什么?

魏延的总方案:奇正两路进兵,夺取关中、阻塞潼关

“子午谷奇谋”确是非常冒险的,假如付诸实施也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意外,很有可能会遭到失败。但是,这一方案也建立在详细的调查与论证的基础上,其现实的可行性,以及可能产生的战略性影响,也是不可否认的。

我们都知道,历史事实是诸葛亮最终否决了这一方案,决定从祁山道进兵、进攻陇右。诸葛亮认为这是“十全必克”之策。而魏延则认为诸葛亮胆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对于诸葛亮的决定,人们通常以为他是担心蜀军从子午道进兵遇阻,遭受大的损失。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三国演义》里描写道:

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

其实,小说作者附会的这些话,是大大地误解了历史上诸葛亮的真正用意。诸葛亮否决“子午谷奇谋”有着更深层次的理由。对于这个问题,本文将做出详细的分析和解释。

一、“子午谷奇谋”本身究竟有多大的风险?

值得反思的是,“子午谷奇谋”的风险真的大吗?尤其是从全军统帅诸葛亮的角度来看的话?

其实可以明确断定,至少就直接执行过程来讲,“子午谷奇谋”的风险并不大。

首先,子午道进兵有受阻的可能,但是概率并不高。“子午谷奇谋”的战略背景,就是蜀汉首次发动北伐,此举出乎曹魏的意外,后者完全没有准备。《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清楚地解释了原因:

魏略曰:始,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

此前,魏国连年对孙吴用兵,主力军团部署在东南前线,关中兵力空虚。主帅夏侯楙“性无武略,而好治生”,对敌情也不会太重视。在这种情况下,魏延率领仅1万人的精锐部队,从偏僻冷门的子午谷栈道进军,又有主力大军出兵褒斜道的掩护,加上注意搞好保密,是完全可以隐匿行踪不被魏军提前发现的。至于被魏军在狭隘谷道中设伏歼灭的可能性就更微小了。(另外,魏国在汉中东面设有魏兴郡,在今石泉县一带也有前哨部队,但是兵力很少,和关中魏军也缺乏协调,不会造成威胁。)

详解“子午谷奇谋”:真正的风险是什么?

魏延由子午道进兵形势图

当然,除了情报泄露,该计划还可能因为其他因素而失败,尤其是天气。公元230年(蜀国首次北伐的两年后),魏国数路大军攻蜀,主帅曹真率部走子午道,就是因为遭大暴雨、道路破坏而被迫退回。

“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

不过,天气干扰毕竟是一个偶发的因素。尤其是蜀军发起北伐是在春季,遭遇暴雨的概率也会更低。总之,即使加上此类小概率事件的影响,蜀军进兵受阻的可能性也并不像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高。

这里附带说一句,所谓“明末高迎祥走子午道结果被歼灭”的说法,其实是以讹传讹。高迎祥义军覆灭的地点是黑水峪(今陕西周至黑河水库),该地更靠近傥骆道(骆谷),而并非子午道。(具体可参见网文《闯王高迎祥当真奇出子午谷?别被<明朝那些事儿>误导,事实如此》)

其次,即使子午道进兵受阻或遇伏,给蜀军带来的损失也可控。不论是消息泄露被敌军阻击,还是受天气阻挠无法顺利到达,蜀军都可以原路退回汉中,最极端的情况就是被伏击包围,但是即使全军覆没也只有1万人,这对于总兵力8万余人的蜀军来说还是可承受的损失。至于走褒斜道的诸葛亮大军,更是可以确保安全返回,基本没有风险。

第三,后续的形势发展虽然复杂多变,但是成功也有一定的把握,并且损失同样可控。蜀军顺利走出子午道,按预计时间抵达长安城之后,虽然将会面临很复杂的局面,有着极大的变数,但是在魏军缺乏准备、兵力空虚、主帅无能的情况下,奇袭夺取长安和潼关的把握也还是有的。同样地,即便遭遇意外的失败,也可争取及时退兵,即使先头部队全部损失了,也不会危及主力大军的安全,不会伤及蜀国的元气。

然而,与可能遭受的失败和损失相比,该计划成功带来的战略利益则是太大了。一举夺占关陇地区,蜀国的领土、人口将增长一倍以上,可投入战争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将更加充足。依托关中地区作为对曹魏用兵的前沿基地,后勤补给线路可以大大缩短。在战略地理上,也将对曹魏处于居高临下、“扼亢拊背”的有利位置。如此一来,蜀魏两国间的国力对比、战略态势都将发生明显的改观。

二、“子午谷奇谋”的真正问题,是将会引发魏蜀两国的战略决战

如上所述,就具体执行过程来讲,“子午谷奇谋”并无太大的风险。但是,如果从该方案成功之后产生的影响及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来考虑,情况就又不同了。蜀军一举夺取关陇地区,必将引发魏蜀两国之间的全面战略决战。

关中向来是扼控天下的战略要地。从西周到秦、西汉,关中一直是定都之地。东汉以及曹魏(在曹丕篡汉之后)虽然定都洛阳,但长安仍可与之并列为“两都”。而且,关中紧邻着河洛地区,直接威胁着魏都洛阳的安全。因此,蜀汉如果夺取了关中,对曹魏的威胁要远远大于占据江东、荆州的孙吴。曹魏必将集中力量来与蜀汉争夺关中地区。

不难想象,魏国首先要将主力军团调回洛阳附近,并控制长安洛阳之间的潼关等险要。这样既保证了首都安全,又为进攻关中做好了准备。在由潼关正面进攻关中的同时,魏军还可以从蒲津渡、武关道发起进攻,并联络陇西地区的魏军予以策应。另外,魏军还可以抽调兵力从西城(今陕西安康)、祁山等地进攻汉中。相应地,蜀军也必须分兵组织起多路防御。魏蜀两军将在从关中、河洛到陇西、汉中的广大地域内展开对抗。

详解“子午谷奇谋”:真正的风险是什么?

魏军多路反攻设想图

对于这种战略决战的前景,我们可以看一下历史上刘邦还定三秦之后的局面。(魏延想要“仿韩信故事”,也是想要仿照刘邦争夺天下的策略。)刘邦暗度陈仓、基本占领关中之后,就东出函谷关,联合诸侯一起进攻项羽的大本营彭城。而在项羽从齐地回师反攻之后,楚汉双方就展开了一场持续近三年之久的战略决战。刘邦在正面战场(荥阳、成皋一线)与项羽对垒,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则从侧翼和后方实施包抄和袭扰,逐渐形成了对项羽的战略包围,最终赢得了决战的胜利。

可见,如果蜀国采取激进路线,想要一举夺取关中地区并将之作为进攻曹魏的前进基地,就势必要全力投入与魏国的战争,并且是长期的、持续不断的战争状态,最终决出一个胜负(或两败俱伤)。或许,魏延期待的正是这样一场决战,从中他可以获得发挥才干、建立功勋、提升地位的机会。当然,蜀国如果想实现恢复汉室的目标,也需要在适当的时机展开与魏国的决战(还有对吴国的决战)。只是,我们不能忘记这样一条军事原则:“避免不利决战,执行有利决战。”在公元228年诸葛亮首次北伐的时候,蜀国与魏国全面开战的时机成熟了吗?蜀国此时投入决战究竟能有几成胜算?

三、蜀国投入战略决战的胜算有几何?

显然,从现实条件来看,蜀国赢得战略决战的可能性很小,而失败的风险则极大。这正是诸葛亮的顾虑所在。

从综合国力对比上看,魏蜀两国按行政区划是9:1(东汉十三州,魏占了九个,蜀只有一个益州),按人口是5:1(魏国灭亡时有443万人,蜀国灭亡时有94万人),按军队数量也是5:1(魏国总兵力约50万人,蜀国约10万人)。实力差距太悬殊了。

详解“子午谷奇谋”:真正的风险是什么?

三国时期的人口和生产力大部分属于魏国

从军队战斗力素质上看,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蜀军的战斗力要弱于魏军。尽管刘备曾在汉中击败过曹操,但是此后历经荆州、夷陵的连续挫败,蜀军元气大伤。经诸葛亮重整之后,蜀军仅在南征中打过弱敌南蛮,北伐初期对抗魏军时明显不能适应。《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提到:

汉晋春秋曰:......亮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

第一次北伐,两路蜀军(一路马谡,一路赵云)都是以多打少却败于敌,其中虽有将领指挥的责任,但同时也体现了军队战斗力的不足。显然,此时就与魏军决战,意味着多路以寡击众,是绝无胜算的。

从人才储备上看,蜀国和魏国的差距更加显著。蜀国要赢得与魏国的决战,需要在多个战线上任用合格的、能独挡一面的将才,同时为了在全国进行战争动员以及巩固消化新占领的关陇地区,也需要大量的行政管理人才。但是,蜀国的人才储备并不充足,与魏国相比甚至不在一个量级上。

在盟友条件上看,蜀国与魏国决战时,并不能指望从吴国得到多少帮助。吴军擅长的是水战、山地战,在北方平原战场上的野战能力较弱,对魏军的牵制作用有限。而且不能忘记,孙权过去就有背后捅刀的历史,在魏蜀决战时更可能采取旁观和平衡渔利的立场。

当然,尽管有诸多的不利条件,毕竟还是有这么一句话:“事在人为”。对照楚汉相争的历史,刘邦集团最初也只有汉中巴蜀之地,与项羽相比同样在领土、人口、军队数量和战斗力等方面处于劣势(但在人才上有优势),而这些问题都在发展中得到了解决。因此,如果主观上做出足够的努力,强弱对比形势也是可以转化的。

四、更深层次的短板

然而,从更深层次来看,蜀国的内外环境又存在着根本性的短板,这将使得主观努力也成为不可能。

第一个短板:战略地理环境不能提供足够的发育时机。在楚汉相争时,各路诸侯众多,首先起兵反对项羽的是齐国田荣,之后才是刘邦。对项羽来说,齐地近而汉中远(且有秦地和韩地作缓冲),因此项羽采取了先齐后汉的策略,这就给刘邦提供了从容发展的时机(有半年以上的时间来平定关中各地)。但是,蜀汉北伐时则不然,魏都洛阳紧邻关中而远离东吴,必然将主攻矛头转向蜀国,而且调集援军的速度将是很快的,按魏延的估计也仅有二十余日。这样,蜀国还来不及巩固消化关中地区,就要应对魏军的多路进攻。没有足够的时间,就难以建立起稳固的防御,也来不及吸收和转化关中地区的资源。

详解“子午谷奇谋”:真正的风险是什么?

刘邦还定三秦时项羽正忙着镇压齐地

第二个短板:诸葛亮及其下属不能适应全面战争形势。诸葛亮的性格特征(谨慎、事必躬亲)与刘邦(豁达大度、善于驾驭豪杰)相比,还是存在差距。而且,刘邦手下都是随他一起反秦的草莽英雄,而诸葛亮却没有参与汉末群雄并起的草莽阶段,手下的武将包括魏延都是刘备留下的人才,而诸葛亮自己的亲信下属则主要是荆州文士。这样一种领导集团的构成,内部潜伏着不安定因素,将难以适应高度复杂混乱的全面战争形势。

第三个短板:蜀汉的权力结构也不支持长期对外战争。对外征伐的前提是内部权力结构的稳定。处于初创期的政权通常由君主在外征战,由得力大臣在内负责行政后勤,例如“刘邦-萧何”、“曹操-荀彧”、“刘备-诸葛亮”的分工。处于稳定继承期的政权则可由君主坐镇后方调度,派遣前方统帅负责具体战役指挥,例如“孙权-周瑜/陆逊”的分工。但是,蜀汉政权在第一次北伐时的权力结构,却是掌握实权的丞相在前方,名义最高领导、已成年的皇帝刘禅在后方。诸葛亮虽然掌握了军政大权,但是法理上并不完全能支持这种权力,他安排在后方主政的下属更没有足够权威来对抗皇帝的意志,因此后方对战争的支持并不稳定可靠。另外,同样具有辅政大臣资格的李严,与诸葛亮的合作关系也并不十分牢靠(在第四次北伐时就发生了矛盾)。所以,蜀汉国内的形势也不容许与魏国展开长期、激烈的决战。

详解“子午谷奇谋”:真正的风险是什么?

五、结语

综上所述,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本身具有可行性,但是其后果影响却是蜀国无法承受的。由于现实条件的不允许,蜀国不能贸然投入与魏国的决战,因而在初始的进攻目标上也就不能过于激进。所以,诸葛亮的决策旨在避免不利决战、不赌国运,这应当说是正确的。

反过来讲,这一方案,也体现出魏延过于偏重战场谋划,而对战略全局的思考不足。虽然魏延想要效仿韩信,但是两人的水平还是有高下之分的。就拿两人各自的“汉中对”来看,韩信答刘邦曰:

“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

而魏延答刘备则是: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因此,如果说韩信是军事能力超强而政治意识薄弱的话,那么魏延或可说是战术能力超强而战略意识薄弱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