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二十六、帝王之术

 纵横天下520 2014-11-01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蓝字「总裁智慧」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或收藏本页精彩内容

24小时咨询私人微信号:cazls988

吕不韦是死了,但是即将开创伟业的嬴政身边从来就不缺乏一流人才。吕不韦的死反而让一位更有能力的人成功上位了,这个人就是后来大秦帝国的开国丞相李斯。


荀子的帝王之术


先来扒一扒李斯年轻时的事情。


李斯是楚国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吏,科员水平。闲来无事,就开始琢磨老鼠。经过李科员的耐心研究,他发现,厕所里的老鼠,吃得差(这应该不难理解……),而且经常受人或者狗的打扰,时不时就得四下逃散;但在粮仓里的老鼠呢,吃高档粟米,营养丰富,味道绝佳,而且住宿环境好,基本上没人来打扰,生活极其优渥。


李科员于此非常有感慨,老鼠如此,人也同样如此。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关键就看自己身处什么地方了。


言下之意是,李科员发现自己现在的状态就好比生活在厕所中的老鼠,生活悲惨艰辛,永远也没有出头之日。


我要做粮仓里的老鼠。


李斯上路了。要致富,先学术。


之前介绍李斯同学韩非的时候说过,他俩都师从战国末期儒家大师荀子。当然,在当时,荀子对外的招牌可不是补课教师那么低调,李斯之所以选择跟从荀子学习,是因为荀子教的是“帝王之术”。


那什么是荀子的帝王术?


大家知道,荀子是战国末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很多人印象里,儒家的学术更注重个人道德修养,而较少关注攻伐征战统一天下的事情。可荀子是个例外。


《通鉴·秦纪一》的开头部分记述了荀子在赵孝成王面前和临武君辩论用兵之道的事情。篇幅很长,而且讲的各种大道理,就不在此详细翻译、给大家添堵了。不过,倒是可以归纳下这段话体现出来的荀子帝王术。


首先讲到的还是典型的儒家传统,说打仗最关键的决胜因素不在于士兵多,设备好,而是“在乎一民”(即统一百姓的思想),然后延伸出来一套“仁人之兵”、“王者之志”的理论,这是宏观的战略思想。


接下来的辩论就接地气了。荀子不再天马行空谈虚的了,而是实打实的评论了一下当时战国七雄中三大强国的军队管理体制和他们战斗力的关系。


第一个说到的是齐国,齐国人重视军事技巧和技术,着力培养单兵能力,并且按砍杀的人头数量发放军功奖励。这是最基础的军事管理制度。荀子评价,实施这种制度的结果是:齐军能战胜弱小对手,但是碰到强敌就会溃不成军。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种制度本质上就是招一批有投机取巧之心的市井小混混去打仗,这帮人身上带着吃软怕硬的天性;这样一帮乌合之众在一起组成的军队,必然也是吃软怕硬的。荀子一点也不给齐国面子,说这样的军队简直就是亡国之军。


第二个说到的是魏国。魏国较之于齐国,就要好很多,因为他们选拔士兵是有标准的,选出来的都是具备较高个人素质和勇气的人。并且,魏国赋予这些参军的人免除徭役的待遇,由国家养着他们;这样的制度使得魏国的国民争相为此去参军,以当兵为荣。但是,荀子说,魏国也有自己的问题。选拔制度是好的,但是无法维持这些高素质士兵参军两三年之后能继续保持较高的军事素养。魏军士兵为了免除赋税踊跃参军,但他们往往在参军成功以后,就开始放任自我、走下坡路。最后的结果是国家养了一堆废人,打仗根本打不赢。而这样的军制在财政上的问题更大,当兵的人免除了赋税,税基就少了一大块,而拿剩下有限的银子去养这些废人,就更不是件划算的买卖了。所以,荀子的综合评价是,魏国的军队也是危害自己国家的军队。


最后说到了秦国。秦国不同于齐国和魏国,百姓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所以秦王就抓住了这一特点,“逼迫”百姓去当兵抢军功。而百姓呢,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想方设法去打赢战斗。对秦国老百姓来说,他们在战场上还能搏一搏,回家待着就只能等死了。所以,别的国家主要培养农民,而秦国主要培养战斗人员,说他们是当时的战斗种族一点也不为过。而商鞅之后呢,秦国的军功制度非常合理,“功赏相长”,导致秦国最近几代君王都能在战国时代称霸。秦军是当时战国最强的军队了。


荀子同意秦军能打败当时战国的其他对手,但是这并不是荀子理想中的“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他为了把实际和他的理论联系起来,给强大的秦军设立了两个无可战胜的假想敌,第一个是齐桓公、晋文公的军队,第二个是商汤周武的军队。而后者才是荀子理想中的完美范本。


应当说,荀子对于齐、魏、秦三国军队的战斗力分析,确实切入要点,丝丝入扣。而当时这几国军队在战争中的表现也印证了荀子的判断。这一部分的论断是非常靠谱的。而接下来将秦军和齐桓晋文、商汤周武的军队进行比较,就不那么靠谱了。大家想啊,那都是多少年前的军队了,都埋在多少层的白骨底下了?荀子本人也没见过,就凭着口口相传的历史讲述就认为他们是战无不胜的王者之师,这纯属他的主观臆测,是为了证明他的帝王理论而生编硬造出来的观点。这部分的论断是不太靠谱的。


接下来,荀子讲述了为将的准则,归纳为“六术”、“五权”、“三至”,提纲挈领,说得很精辟,对于现在的企业管理者能带去很多启发,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赘述了。最后讲到军制。荀子没有说虚的,只说了一个,“顺命为上”,服从命令是最重要的。完全没有说儒家那些传统的仁义道德大道理了,非常现实、接地气。


有人还就此挑衅荀子,你不是喜欢说“仁义为本”么,为什么又在此大讲军队征伐的事情呢?荀子说,仁义的真正意思不仅在于“爱人”,还在于“恶人之害之”也。就是说,正义的人,应当遵循情理,运用军队去禁暴除害,而非一味的滥情博爱。


何其精辟!


从此可见,荀子绝对不是什么迂腐儒生,而是真正的儒家大师!


荀子是个大理论家,确非虚言。但好教授未必能做好执行,就像很多商学院教授管不好企业是一个道理。春申君听说荀子名气大,就让他担任自己辖地的兰陵令,但荀子的仕途也就仅限于此。《通鉴》上也没有记载他在任上有什么功绩。


但他对历史是真正有贡献的。最大的贡献就是他的两个传人,韩非和李斯。此二人都是荀子的好学生,但都没有“忠实”的继承荀子学说,而是根据自身的理解对老师的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发展。


韩非的故事,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了,他是真正的战国终结者,是“大一统”政治解决方案的总设计师。


而李斯呢,与韩非不同,他没有荀子、韩非那么远大的帝王视野,但他比此二人都更接地气。


李斯的人才计划


李斯从荀子那里毕业的那刻,就显示出他“接地气”的特点。对于荀子对战国七雄军事能力的分析,李斯很好的抛弃了其中不现实的商汤周武的部分,而接受了其中现实的部分——秦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对于李斯这只老鼠来说,只有秦国才是粮仓,其他六国都是厕所。


他对他的老师荀子说,对于他这样出身卑贱的人来说,不找机会出人头地是非常可耻的行为,是“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李斯非常看不起那些甘于贫穷卑贱而不奋斗出头的人,认为那就是行尸走肉的生活。所以,他对荀子说,他要去秦国,帮助秦王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


史料上没有记载荀子的反应。荀子应该是不太喜欢李斯的,因为这个人太现实、太鸡贼,不顾一切要往上爬,并不接受荀子那崇高的政治理想。但是,对于李斯来说,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高度统一的,他相信弱肉强食,他信奉的是强者逻辑,他要辅佐强者,他自己也要做强者。


那个时候,刚好赶上秦异人(庄襄王)去世。李斯是个很现实的人,知道当时是吕不韦当政,就找了关系去游说吕不韦。吕不韦很喜欢李斯,就留在了身边。李斯呢,并不甘心只做吕不韦的门客,他找了机会游说秦王嬴政,取得了少年嬴政的赏识。《史记》记载,嬴政登基的时候以李斯为舍人。何为舍人?就是指那些长期跟随陪伴之人。这个官并不大,甚至很多时候没有实权,但却是极其接近中枢的一个职位。


做了这个位子,李斯发挥才华的机会就来到了。


李斯继续发挥他在荀子那里学到的东西,并充分结合他接地气的特点。秦国的军事战斗力,毫无疑问,是当时最强大的。但光靠战斗力强并不能保证百战百胜,因为——我们前面说了——秦军的障碍还有众多“名将”和“名士”。简而言之,各国还有很多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如果这些人能够为六国君主效力、发光发热,秦国的统一之路就会受到极大的威胁。


怎么对付这些人成为一个棘手问题。这个战场在军事战场之外,但是其重要程度甚至要超过军事战场。


我记得听过这么个故事。史玉柱,就是那个通过卖脑白金东山再起的史总,在进军新行业的时候,会用一招非常阴损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成功概率。首先,他会研究该行业内最好的公司团队;然后,他通过中间人介绍,找到该团队的老板,请他吃个饭,认识一下;接着,他就会派他的人力部门,了解该团队核心成员的薪水,并开出三倍于目前工资的待遇大举挖人。这么搞的结果有几个:一,行业内的牛人都迅速地被招揽到史玉柱的旗下;二,很多本来很牛的公司的高级人才迅速流失,无法继续延续之前的势头;三,由于上演了这么一出,那些抗拒了史玉柱三倍薪酬诱惑的核心骨干,也往往会被自己的老板所怀疑,即便留下来,在他们团队内部也会产生隔阂。


李斯也抓住了这一点,提出了他的“人才计划”,阴损程度跟史玉柱类似。


有才能的人无非分两种:没气节的和有气节的。对于没气节的人,李斯建议秦王积极拉拢,要钱给钱,要美女给美女,让他们为秦国所用,或起到离间君臣关系的作用;对于有气节的人,无法拉拢,就大力派人去暗杀,大搞国家恐怖主义,让他们至少不能为敌国君主所用。


这条战线的攻势很有效果,因此被收拢或被干掉的各国名臣名人不计其数。本来就强大的秦军在这条战线的配合下,更加摧枯拉朽、无可匹敌了。


这个人才计划一直运作得很顺利,李斯也因为设计并执行了该计划,逐步升官,做到了秦国的客卿。但李斯的好日子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几年以后,他意外地遇到了一个重大挫折。


逐客令


导火索是郑国,那个水利工程师。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由于韩国的保密工作没做好,秦国人发现了他的奸细身份。虽然郑国的游说使得这个工程保留了下来,但这件事的发生却点燃了秦国国内的排外情绪。后来,又发生了嫪毐之乱,身为外国人、并积极招揽各国宾客的秦国相国吕不韦也因此事而死。这导致国内排外浪潮进一步高涨。


于是,趁着这个机会,秦国本国的王族和大臣们联名上书对秦王说,那些从各诸侯国来秦国找工作的人,本质上都还是非常热爱自己祖国的,他们的真实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祖国的利益服务,特地跑来秦国做奸细的。这种人怎么能信任呢,应该一概驱逐出去!


那时候嬴政年纪轻,没有后来那么老谋深算,而且他在秦国待的时间也短,加上即位没多久、根基浅,看到王族和群臣这种群情激愤的态度,多少有点怵。于是,他就同意了这条建议,下了一个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诏令,《逐客令》。


逐客令的对象包括所有在秦国为臣的外国人,这其中就包括我们的李斯先生。


李斯好不容易从厕所里逃出来,跑到粮仓,刚刚站稳脚跟,眼看着以后就能过上天天吃粟米、不用担惊受怕的生活了,但突然出现这么个诏令,他以后的大好前程刹那间就毁了。


难道要李斯回去安心做动物学家,继续研究老鼠?


不行,要争!


李斯在被驱逐出境之前,拼死向秦王进了一篇驳斥“逐客令”的文章,这是历史上一篇名文,说理精辟,行文优美,全文可见于《史记》。在此说下大意:


首先,他举了秦国历史上四个最成功国主招贤纳士的例子:秦穆公,从西戎拉来了由余,从东方找到了百里奚,宋国迎回蹇叔,晋国求得丕豹和公孙支,从而称霸西戎;秦孝公任用商鞅,并给予他充分信任,实施了商鞅变法,让秦国一跃成为战国霸主;秦惠王听从了张仪的策略,成功的拆散了苏秦的联合国;而昭襄王用了范睢,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内,牢牢控制了秦国的权柄,并不断向外扩张。这几个秦王都是靠充分使用外国人才而实现伟大成就的,而以上案例中,这些外国人都把秦国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有什么可以质疑的呢?


这是最直接的驳斥“逐客令”的部分。李斯接下来就顺势发散了一下。说大家搜集珠宝珍玩都不会去追究这些玩意儿的出身,纯粹看成色,但对于人才的甄选却非要搞什么血统论,这是多么的不公平。


最后,李斯又回到秦王的“痛点”——要统一天下。他写道,“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这是三皇五帝能成就伟业的基础。但秦王您现在却反其道而行之,非但不任用各国的人才,还要驱逐这些人才,让他们去为战国六雄效力,这不是资助敌国、给自己添堵的行为么?


嬴政很聪明,加之本来对李斯就很有好感,看了李斯的进谏,马上就明白了道理。他立刻取消了逐客令——谁说王者之令不可更改?从谏如流、有错即改才是真正的明君本色——并且派人快马加鞭,把驱逐在路上的李斯追了回来,从此后对他充分信任。如此君臣,六国谁堪抵挡?

财商智慧
微信号:cszh44(←长按复制)推荐指数:★★★★★
探究财富趋势,分享经商智慧,爆料行业内幕。这里还有简单有趣的经济学,中国商务财经第一微信平台。关注我,充实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