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文万华显神采:中国剔红漆器

 无欲则刚0727 2014-11-01
 
 
剔红,即用朱色漆调银朱在漆器胎骨上层层涂抹,每髹一道,即放入特制的窨箱内,待漆层凝结后再涂,直到所需厚度,再用刀雕刻出花纹,故亦称雕红漆。有时从剔红花纹的刀口断面,可以看出涂抹的道数,少则二三十道,多的达到一二百道。漆层薄,肥腴饱满的花纹刻不出来,漆层厚的,费工又费料,成品就很难。剔红漆色有正红的、有深红近于紫色的,应以颜色纯正、光泽明亮者为上品。另外,刀工的精粗、优劣也大有区别。
剔红漆器,据明黄成《髹饰录》载:“唐制多印板刻平锦朱色,雕法古拙可赏,复有陷地黄锦者。《髹饰录·坤集·雕镂第十·剔红》中写道:“剔红,即雕红漆也。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其法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华美富丽。唐时剔红,至今未见有传世品。宋时剔红器,故宫藏有一件剔红桂花香盒,据说此盒为明代项墨林旧藏,漆色沉穆,刀法精细,藏锋清晰,画面布局疏密适度,有绘画效果。元代张成、杨茂剔红器,国内外均有收藏,做工确是“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张成、杨茂均系嘉兴西塘名漆工。张成之子张德刚于明永乐年间被召任营缮所副使,明成祖在宫廷内所设置的漆器作坊——果园厂即为营缮所管辖,因此永乐时期果园厂所制剔红器为元西塘派嫡传,代表了明代漆器工艺的最高水平。
明代早期的雕漆,从现存实物看,盘盒在承袭宋元形制的基础上而成为主要的雕漆品种,其次是匣,间有盖碗、盏托、尊、几等。就其形制而言,清初高士奇在《金鳌退食笔记》中记述的较为详尽:“明永乐年制漆器……剔红盒有蔗段、蒸饼、河西、三撞、两撞等式,盘有圆、方、八角、绦环、四角、牡丹瓣式。”高氏所记当与现存永乐时期漆器相合。

 
由于永乐、宣德时期张德刚主持和监督果园厂的漆器生产,因此这一时期的雕漆保持了元代藏锋不露,磨工较重,漆层肥厚,纹饰层次感强等特点,装饰纹样仍以花卉、山水人物为主,与元代雕漆花卉题材差异不大。
到了清代乾隆时期,由于皇帝本人十分喜欢,所以雕漆工艺到了这个时期是最为繁荣,叠云工艺也在这时期产生。并设有“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下设42作,其中便有“漆作”。漆器产品主要有车、船、轿、仪仗及皇室、贵族所用的日用家具和器具,也有各种装饰摆件。清代的漆器制造业在明代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无论是皇家宫殿还是御用陈设品,无不以漆来髹饰。在明代漆器制作工艺中已有将两种或多种髹饰技法结合在一起,突破了以往单一使用一种技法的装饰,这一技法在清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在乾隆时期,雕漆生产繁荣兴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