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昔日胡同里的瞽者说唱艺人

 LuXin4164 2014-11-01

*老北京杂谈

昔日胡同里的瞽者说唱艺人浓墨重彩的旧京风情

“瞽者”,就是双目失明的人,俗称“瞎子”或“盲人”。“瞎子”这个词儿,应该不带侮辱性,而且我小时候看到一些胡同里的人这样称呼时,那些盲人并不反感。至于有些胡同里淘气的男孩子,看见有盲人走来时,还一起说一些对盲人带有嘲笑性的歌谣,那些盲人也就充其量一笑,顶多说一句“淘气”。而大部分人,都称呼“盲人”,文明者则称呼这些双目失明者为“瞽者”。现在,所有残疾人有了自己的组织——“残联”,更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对比起来,我想起了我童年时代,胡同里那些卖艺的瞽者。

旧社会的瞽者,一般有两种挣钱糊口的职业,即卖艺和算命。卖艺者,主要是携带三弦儿、带架子的小鼓儿等,走街串巷地表演一些曲艺节目,也有少数拉京胡唱几段儿京剧者;算命,就是批“八字”、推算婚姻嫁娶、吉凶祸福等。既然文章标题写的是“卖艺”,那就主要谈谈胡同里卖艺的瞽者吧。

我童年时代正值上世纪50年代初,不少胡同里仍经常有卖艺的瞽者,或一男一女相扶而行;或一女两男同行;或两个男子同行(这种情况很少);也有一个非瞽者带着男女几个瞽者卖艺。我记得这类瞽者走进胡同时,有的敲打一面小铜锣儿,有的拉着三弦行走,有的敲打一面小鼓儿,闻听这响声,胡同里人们就知道有瞽者卖艺人来了。应该说明的是,一般瞽者行走时,总有一人手拿竹竿儿探路。这些瞽者大概有灵性,他们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却知道哪里是胡同内的开阔地面儿;当然也有好心人告知。那时候,这些卖艺的瞽者中的男人都穿一件长衫,胡同里有称其“大褂儿”;女人上身则穿老式短衫,下身穿一条绿色或红色的肥大的裤子,可能是为了突出艺人特色吧。

卖艺的瞽者在胡同里开阔地面儿撂地演出时,往往由其中一人先做一番简短的自我介绍,别看那些瞽者,说话文化色彩特浓,而且口齿清晰。几句介绍,就会首先赢得围观者的同情和好感,接下来他们就开始表演节目。我第一次在胡同里看瞽者演出,表演者是一男一女两个瞽者。那个男子约40多岁,女子也有40岁左右,至于他们是不是夫妻,没有人问这些。男子用手轻调三弦儿后,便有节奏有曲牌儿地弹起来;女子则摆好鼓架,在架子上端放上一面小鼓儿,随着那三弦的旋律敲打起来并开始演唱。瞽者演唱的一般不是“单弦儿”,就是“西河大鼓”或“京韵大鼓”,这些都是老北京人喜欢听的。我第一次听到就是京韵大鼓《探晴雯》,我听不懂那词儿,但觉得那曲调和唱得很好听。唱罢,那个女瞽者手托一个圆圆的铜盘儿,开始向围观的群众收钱。我没有带钱,但是我很同情那些瞽者,于是跑回家找我母亲要钱。我母亲听后,给了我5分钱,让我立刻送给那瞽者,说不能白听唱儿。从此,只要有卖艺的瞽者在胡同演唱,只要我母亲允许我去听,就给我一些零钱,用来给那些卖艺的瞽者。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六岁那年,胡同里来了两男一女三个瞽者卖艺人。他们在我家临近的7号门前那片开阔地撂地开演后,由一个瞽者拉胡琴儿兼唱京剧里“黑头”(净角),另一个男子唱京剧行当的“老生”,那个女瞽者唱京剧行当的“青衣”,三个人演唱了京剧《二进宫》。他们唱得都很好,大家不断鼓掌。唱罢,大家也纷纷给钱,都是三五分、一二分,最多的也就给1角钱,积少成多,那时候1斤玉米面也就1角钱,所以这些人的收入足以糊口。

唱完《二进宫》后,那两个男瞽者开始插科打诨。一个男子对围观的人群说:“你们听我唱得好吧?其实我过去是唱‘梆子’的名角,因为瞎啦,所以‘梆子’剧团把我开除了。”这时候另一个男子问这个男子:“那你现在改行做什么啦?”那男子回答说“改唱木鱼儿了”,于是另一个男子说:“改来改去,你还是个挨揍的‘脑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大家笑后,那个女子让大家点戏。那时候的人们心眼儿就是好,没有任何人为难或刁难那些艺人。他们点的都是京剧中较短的唱段儿,如《铡美案》中“包公”念状纸的唱段儿;《女起解》中那段儿“苏三离了洪洞县”唱段儿等,这样增加艺人收钱的机会,反正每人一二分钱,谁也不在乎。

有一次,胡同里来了两个60多岁的瞽者。现在60多岁的人,由于生活条件好,营养丰富,几乎外表都像40岁的人。可是那时候60岁的人,却是老态龙钟,甚至走路都步履艰难。这两个凸显老态的瞽者在胡同里那片较开阔地面儿站定后,一个弹弦儿,一个敲打着一个皮鼓唱起来,那唱词都是劝人向善多做好事的内容,听说这曲牌儿叫“太平歌词”。有老人说这“太平歌词”四个字还是当年大清朝那位慈禧太后起的名字。这两位瞽者唱到“要饱家常饭,要暖粗布衣,知疼着热还是结发妻”;“人在难中你拉他一把,与人方便自己方”等词句时,围观的人们不断鼓掌叫好儿。那一天,大概由于这是两个年老的瞽者,所唱内容大家又特别喜欢,所以每个人给钱似乎都很多,胡同里那位教书的赵老师竟给了三角钱。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一些边走边弹唱的瞽者,一般都是女人,而旁边一起行走的却不是瞽者,一般是弹弦儿的男人,他一边弹弦儿,一边随时照顾那女瞽者。这些女瞽者演唱的,一般都是悲调儿的小曲儿或电影插曲。当时,有一个女瞽者在那弹弦儿的伴奏下,唱的居然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演的电影《孟姜女》的插曲《百花歌》。在我国,“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民间传说早已家喻户晓,就连我这个小孩子都知道。但是我听这个女瞽者唱时,并不知道是《孟姜女》插曲,只觉得那曲调悲伤,让人听了心里难受,当旁边那个男人告诉胡同里听曲儿的人,这是《孟姜女》插曲《百花歌》时,大家发出感慨声,几个人纷纷往那个男人背着的布兜儿里扔钱。我当时已经6岁了,回家和我母亲谈起这听了让人想哭的小曲儿时,我母亲给我看一本歌本儿,那上面就有这首插曲,可惜“文化大革命”中这歌本儿被烧毁了。记得那歌词是:“春季里来百花开,百花园里独徘徊,狂风一阵落金扇,从此相思挂满怀。”

记得在我九岁那年开始,胡同里如果再出现瞽者卖艺,就有人干涉啦。一次有三个瞽者来到胡同里,其中一个刚摆放好鼓架子,就有人制止他们,并让他们马上离去,那是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这时候,我听见一个瞽者嘟囔一句:“现在倒好,走哪儿,哪儿轰!”至于那些非残疾的走街串巷的卖艺人,更不允许在胡同里卖艺了,甚至有一次一对卖艺的父女正在表演,一位派出所的民警亲自出面制止他们。也就从这时候起,胡同里卖艺人逐渐消逝了。胡同里气氛冷清多了。直至现在,想起昔日胡同里那些卖艺的瞽者,我仍怀同情之心,因为他们是真正的残疾人。想起他们(她们)演唱的小曲儿等,我仍在琢磨他们(她们)是怎么学会唱那么多富有文化内涵的曲儿的。可见他们当时走街串巷卖艺也很辛苦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