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南地北的早餐

 厨人 2014-11-02


早餐是在早上享用的餐,通常是广义上可以理解为睡醒后的第一餐,吃上一餐美味的早点,也能给美好一天的带来一个好的开始。中国地大物博,天南地北的人通过千百年来的智慧烹制,创造出了全国各地琳琅满目各色美食早餐,一日之美食在于晨。

广东篇

广东堪称美食之都。所以在广东没有什么是你吃不到的,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去过广东的应该都感受过广东的早茶文化,广东早茶名字虽然戴茶字,带却不是饮茶,而是去酒楼吃早饭。

薄皮虾饺

虾饺,是广东茶楼、酒家的传统美点。广东人饮茶,少不了来一笼虾饺。上乘的虾饺,皮白如雪,薄如纸,半透明,内馅隐约可见,吃起来爽滑清鲜,美味诱人。

虾饺最早出现在广州郊外靠近河涌集市的茶居。那些地方盛产鱼虾,茶居师傅再配上猪肉、竹笋,制成肉馅。当时虾饺的外皮选用粘(大)米粉,皮质较厚,但由于鲜虾味美,很快流传开来。城内的茶居将虾饺引进,经过改良,成为广州的名点,历久不衰。

肠粉

肠粉起源于广州,早在清代末期,广州街头上就已经听到卖肠粉的叫卖声。那时候,肠粉分咸、甜两种,咸肠粉的馅料主要有猪肉、牛肉、虾仁、猪肝等,而甜肠粉的馅料则主要是糖浸的蔬果,再拌上炒香芝麻。


广西篇

中国素有南粉北面的说法,南方人喜欢吃米粉,而北方人喜欢吃面条。在北方,面条的种类繁多,而在南方,则数广西的米粉最为出名。广西有三种米粉是比较有名的美食: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顾名思义,是桂林的特产。桂林米粉做法讲究,米粉爽滑劲道,配菜丰富,汤底鲜香浓厚,吃过以后让人回味无穷。在广西,桂林米粉大致分为两类:汤粉和干捞粉。汤粉又分为几个品种,有锅烧粉、卤菜粉、牛腩粉等。锅烧相当于叉烧,只不过它是用牛肉做的,吃起来浓香而有嚼劲;卤菜则是用油炸过的猪肉,做粉时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吃起来外脆而里嫩,肉香四溢;而牛腩在广东也比较常吃,味道则相差无几。

云南篇

云南的米制食品,加工方法之多,烹饪手法之巧,原生味道之好,全国第一。云南是全世界稻米的原产地,千万年繁衍生存的悠悠岁月中,聪明智慧的云南百姓将米制食品的加工做到了登峰造极——米线、卷粉(米干)、饵块、饵丝、米糕、糍粑、年糕、血粑、糯米血肠、米凉虾等等。

云南米线

云南米线,是著名食品,也是当地人最喜爱的食物。云南人把米线的吃法发挥到了极致:烹调方法有凉、烫、卤、炒;配料更是数不胜数,大锅米线还有焖肉、脆哨、三鲜、肠旺、炸酱、鳝鱼、豆花等。著名的有过桥米线、鳝鱼米线、大锅米线、豆花米线等。

饵块

饵块为云南特有,是昆明最著名的名特小吃之一,也是云南各地区常见的传统食品之一。饵块系用优质大米加工制成,其制作过程是将大米淘洗、浸泡、蒸熟、冲捣、揉制成各种形状。一般分为块、丝、片三种。制作方法烧、煮、炒、卤、蒸、炸均可,风味各异,久食不厌。

江西篇

赣菜是江西美食最主要的菜系,菜品品种多样,调味丰富多采,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及井冈山等地区风味,喜欢烹制山珍野味和水产,色重油浓,好辣口味较重。南昌、九江等地的菜肴讲究配色、造型以及多样化的烹调方法,口味丰富,而边远山区则讲究火候,量大朴实,注重原味,特别是各地的土特产品,口味充满乡情。赣菜的味型较多,称得上多姿多采。此外,江西是鱼米之乡,盛产大米,因此也有很多大米做的食品,其中米粉是老百姓日常主食。江西的早点的品种丰富多样,制法各不相同,颇具特色

清汤泡糕

江西称馄饨为清汤。因系将特制的糯米糕泡入清汤中而得名。清汤是咸的,而糕是甜的,具有甜而不腻,韧而不粘,香甜可口的特点。
所谓“清汤泡糕”,就是馄饨配桂花糯米糖糕同食,清汤是用精白面粉手工和面制皮,馅用精选鲜猪肉及多种调料调制而成,经包制煮熟后即可。泡糕是以优质糯米粉、白糖、芝麻及自制桂花卤等为原料精制而成。以鲜嫩精肉作馅,包以韧滑的面皮,煮为清汤;另以糯米粉、白糖、麻仁、桂花制成糕,入清汤泡成。咸、甜、香三味兼具,清香可口,糯软不腻。最早经营这种小吃的是景德镇的“金春馆”,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到过景德镇,并品尝过该店的清汤泡糕,频为赞赏,还亲笔为该店题写了“金春”二字。

贵州篇

贵州地处西南云贵高原上的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在漫长的岁月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根据自然环境、物产资源及风土人情,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美味佳肴。素以辣香而著称的贵州小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贵州小吃中早餐如享有盛名的肠旺面、丝娃娃、豆腐圆子、恋爱豆腐果、遵义羊肉粉、花溪牛肉粉等,风味特别、价廉物美、令人垂涎。

羊肉粉

贵州各地均产羊肉粉,唯有遵义羊肉粉驰名。遵义市的大街小巷,羊肉粉馆栉比鳞次,食客之多,首屈一指。

遵义羊肉粉早在清代中叶就名扬遐迩。凡来遵义品尝过遵义羊肉粉的人,无不交口称赞。遵义人特别爱吃羊肉粉。尤其在冬季,吃一碗滚烫的羊肉粉,浑身暖和。去饭馆进餐的十分踊跃。当地有一种习惯:每逢冬至这天,全城老幼都要吃一碗羊肉粉。说这天吃羊肉粉,整个冬天都不冷。

豆花面

遵义豆花面是遵义人的一种独创。面条上盖着一团雪白的豆花,面条浸在豆浆之中。豆花,有的地方叫水豆腐,是用前一次点豆腐的窖水存放几天后成为酸汤。用这种酸汤点豆腐,使豆腐没有石膏或卤水的苦涩味,比一般豆腐细嫩,比豆腐脑紧扎。据说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开初是素面,是一行善人家专为来湘山寺烧香拜佛的人开的,因而取利微薄,怎样才味美,不少人为此献计献方,到民国年间,已经发展成为正宗的遵义豆花面,生意兴隆。

四川、重庆篇

天府之国也是美食之都。口味以麻、辣、鲜、香为主。

龙抄手

记得第一次吃抄手时是一个人来到一家店里看到菜单上有一名字叫抄手,觉得奇怪遂点了一份。谁知一端上来我就哭笑不得啊,原来就是小馄饨。抄手,北方称为馄饨,山东有的地方称馉饳,广东则称之为云吞。

龙抄手皮薄馅嫩,爽滑鲜香,汤浓色白,为蓉城小吃的佼佼者。龙抄手的得名并非老板姓龙,而是创办人张武光与其好友等在当时的“浓花茶园”商议开抄手店之事,切磋店名时,借用“浓花茶园的“浓”字,以谐音字“龙”为名号,也寓有“龙腾虎跃”、“吉祥”、生意兴“隆”之意。“抄手”是四川人对馄沌的特殊叫法。成都的“龙抄手”1941年开设于成都的悦来场,上个世纪50年代初迁往新集场,60年代后又迁至春熙路南段至今,迄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了。

宜宾燃面

宜宾燃面原名叙府燃面,旧称油条面,因其油重无水,点火即燃,故名燃面。小吃选用当地优质水面条为主料,以宜宾黄芽菜、小磨麻油、鲜板化油、八角、山奈、芝麻、花生、核桃、金条辣椒、上等花椒、味精以及香葱、豌豆尖或菠菜叶等辅料,将面煮熟,捞起甩干,去除碱味,再按传统工艺加油佐料即成。燃面的特点是:松散红亮,香味扑鼻,辣麻相间,油重无水,味美爽口。既可佐酒,又可果腹。

担担面

担担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广为流传,常作为早点甚至筵席点心。

担担面是四川民间极为普遍且颇具特殊风味的一种著名小吃。因常由小贩挑担叫卖,由此得名。此面色泽红亮,冬菜、麻酱浓香,麻辣酸味突出,鲜而不腻,辣而不燥,堪称川味面食中的佼佼者。其面条细滑,主要佐料有红辣椒油、芝麻酱、肉末、川冬菜、芽菜、花椒面、红酱油、蒜末、豌豆尖和葱花等,口味油香麻辣,比较适口。担担面相传为1841年一个绰号叫做陈包包的自贡小贩创制,因为早期是用扁担挑在肩上沿街叫卖,所以叫做担担面。日本的不少拉面馆也有担担面供应。

山西篇

山西面食闻名于世,地方风味小吃更有盛誉,山西人爱吃醋则是人所皆知。山西人见面的第一句问候语便是“吃了”。民以食为天,山西人喜食杂粮,干饭稀饭结合,主粮杂粮调剂,花样多,南北风味各异。晋北地区寒冷,喜食含热量较高的莜面、山药蛋、玉米等,副食佐以萝卜、豆腐及腌菜。忻州晋中大部分地区则以高粱、玉米为主食,腌制咸菜、酸菜佐餐。晋南大部分地区喜食饼子、干馍,晋东南人则对小米饭有着浓厚的兴趣。

刀削面

山西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

刀削面起源于12世纪的山西太原,内虚外筋,柔软光滑,易于消化,与抻面、拨鱼、刀拨面并称为山西四大面食,更与北京的炸酱面、山东的伊府面、武汉的热干面、四川的担担面一同被誉为我国著名的五大面食,真可谓“面食之王”。

陕西篇

胡辣汤

胡辣汤很多地方都有,可能跟解放前大批河南人滞留西按有关吧。西安的跟河南的很像,应该说实在河南胡辣汤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吧。还有一种是回民做的称之为肉丸胡辣汤。糊辣汤中调料很多,但以麻味、辣味为主,如果你配上一个肉夹馍,嘿嘿~那滋味····我是不会告诉你的,还是等你自己去体验吧。

肉夹馍

陕西有个白吉镇,这个地方的饼很好吃,很有特色,所以把这种馍叫白吉馍。白吉馍据称源自咸阳。是用上好面粉揉制后做成饼形,置铁铛板上略烤成型,放入炉膛侧立,上下隔着铁铛板的炭火烘烤,稍顷翻面,双面焦黄即可。上品白吉馍揉制充分,火候恰到好处。制好的白吉馍形似"铁圈虎背菊花心",皮薄松脆,内心软绵。可单独食用,配腊汁肉同食味道更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