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生巧对结良缘

 北风之秀 2014-11-02

 

                                   

 从前有一位书生,“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唐诗宋词卷卷精通。但他看破红尘,厌弃官场,不去京城赶考,却到乡村教馆做了个教书先生。此馆学生不多,但大多聪明伶俐,能和先生吟诗作对,只有一个学生,学习不用功,又贪玩,每次总是对不好对子。 一次先生出了上联:“鸡冠花”,叫这位学生第二天对出下联。

 第二天,学生走进教馆就一口对出:“狗尾草”。

 先生一听,赞不绝口,但转念一想,这小家伙怎么一夜之间就变得聪明起来了?这里面可能有名堂,便厉声盘问,学生心一慌便如实说道:“是姐姐教的。”

  原来这个学生有个姐姐,年方二八,聪明过人,纺织之余,学些诗文。她看见弟弟夜里冥思苦想辗转反侧,唉声叹气,十分可怜,于是问明原因,就代他应对。

 先生了解此情后,心中暗暗敬佩。穷乡僻壤,一个村民之女,竟有如此才华,难得呀!难得!随即又出了上联:“鸡冠花未放。”

 此联双关语,是说他尚未完婚。第二天学生又带来了下联:“狗尾草先生。”

 先生阅后,自言自语道:“对得如此工整,妙哉!妙哉!”可仔细琢磨,不禁有些愠怒:她竟语出双关,戏谑于我!先生心中不快,又挥毫另书一联:

 “实磨无声空磨响。”

  这也是借物写人。意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不外露,反之,则如空磨一样,吱吱作响。

  学生的姐姐一看,也不示弱,就针锋相对地对了下联,叫弟弟第二天带去,她的下联是:

  “满瓶不动半瓶摇。”

  几次对答过后,双方竟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但只恨无缘相见。这时先生感情如潮,诗情奔放,随即吟出:

  “六尺丝绦,三尺系腰三尺挂,可叹!”

  上联一方面写自已孤单一人,另一方面投石问路试探对方的情愫。学生姐姐看了,也心领神会,迅速捎来下联:

   “一床锦被,半床遮体半床闲,奈何!”

   这下联也借物抒情,自我表白,巧妙传情。

   先生见此对联,又喜又忧,喜的是落花有意,忧的是高墙锁春,无缘会面。为了向对方表白心曲,先生又写了这样的上联:

  “樵夫伐薪,无奈山高路险!”

    对方看后,运用比喻回了下联:

   “渔公取鱼,岂怕河阔海深!”

    先生看后,心里美滋滋的,但转念一想:虽然我有意,她有情,但怎样才能结成连理呢?于是又书写了一联:

    “因荷(何)而得藕(偶)?”

此联出得妙,联中同时出现两个谐音字,一语双关,抒发了先生此是的心情。

    学生姐姐看后,回了下联:

   “有杏(幸)不需梅(媒)!”

  这样答来对去,时间久了,难免会露出蛛丝马迹。那学生的父亲翻看儿子的作业时,发现了这些对联,料想并非小孩儿所作,顿时火冒三丈,怒气冲天,吓得儿子说出了原委。老人当即追问其女,女儿说别无他意,只是出于诗兴,不过联诗对句而已。

 其父盛怒之下,去县衙告了先生,说他不务正业,引诱民女。偏巧,那个县太爷也是喜爱文墨之人,听了此事,颇觉有趣,就将先生和那个闺女传到县衙。知县大人一看,二人才貌相当,甚为匹配,便有心成全,说:“你们都说此前不过是联对而已,并无别意,本官让你们当堂对来,以昭清白之心。”

 县太爷话未说完,先生不假思索,便吟出上联,语带双关地表白:

  “竹本无心,节外为何多生枝叶?”

  姑娘听了,也脱口而出:

  “藕虽有孔,胸中并无半点污泥。”

   县太爷听了,不禁暗暗叫绝。一时他也联兴大作,便说道:“现在我出一联,你们若能同时对出,本官自有主意。”

    二人回答:“请大人出联。”

   县太爷沉思一会儿,说:

  “纸糊灯笼千只眼。”

  二人听了,很快就异口同声地说出了下联。

 “油浇蜡烛一条心。”

 县太爷听罢,哈哈大笑,回头对站在一旁的姑娘父亲说:“这二人本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本官判他们结为伉俪,你老回去操办喜事,怎样?”

 姑娘父亲见知县大人如此判定,又见他们确实是男才女貌,也就乐得同意了。两位当事人呢,当然更是喜出望外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