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说“胡服骑射”的故事

 心里有鱼 2014-11-02

说到“胡服骑射”,我们首先应该认识一下这个典故的主人公——赵武灵王。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第六代君主,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后人对于赵武灵王的了解,最多莫过于胡服骑射的故事了(一次成功的改革提高了历史知名度)。那么到底什么是胡服骑射?这个故事是又是怎样发生的呢?


战国时期的赵国属于疆域较大的国家,然而就其综合国力来说,最多只能算在二三流的发展水准,用现在的话来讲属于标准的“发展中国家”。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所以面对当时的不断侵扰,疆域广大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我们知道当时的北方胡人部落属于原始的狩猎文明,凶悍野蛮,往往这样的民族打起仗来也是不需要什么理由的。尽管这些凶悍的部落和赵国没有发生特别大的战争,但隔三差五的小规模掠夺战总是让赵国颇伤脑筋,其中尤以中山国为甚(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尽管中原的农耕文明比狩猎文明要发达不少,但论起军事战斗力看来还是应该从胡人那里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对!由于胡人都是身穿短衣、长裤,足下登皮靴,行动起来十分利落,开弓射箭,骁勇异常。而赵国军队得力于中原较为发达的农耕文明,尽管武器比胡人精良,但多为步兵和兵车混合编制,作战能力都较低下。另外由于当时赵国军队的服装形制是衣长、袖宽、腰肥、下摆大,并在裤外一定要加长服,穿着行动极不方便,更别说骑马打仗了,因此,在交战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鉴于这种情况,赵武灵王决心改革服制,推行“胡服骑射”,加强军事力量,从而达到强国的目的,这实际上也是其进一步深入政治改革的一个方面。

有一天,赵武灵王对大臣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古国名),北边有燕国、东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古部落名)。我们要不发奋图强,随时会被人家灭了,那岂不愧对列祖列宗吗。要发奋图强,看来必须好好来一番改革。爱卿有何高见?”楼缓答道:“咱们的军事亟待改革。”“我觉得咱们穿的服装,长袍大褂,干活打仗,都不方便,不如胡人(泛指北方的少数民族)短衣窄袖,脚上穿皮靴,灵活得多。我打算仿照胡人的风俗,把服装改一改,你看怎么样?”(原来从服装的层面也能够解释一颗马掌钉使一个国家灭亡的理论——1485年,英王国王查理三世准备和兰凯斯特家族的亨利伯爵在波斯沃斯决一死战,却因为一颗马掌钉而丢失了自己的国家。)楼缓不解,赵武灵王说:“咱们打仗全靠步兵,或者用马拉车,但是不会骑马打仗。我说的学习胡人的服装穿着,最主要的是学他们那样骑马射箭。”


武灵王的这个想法一经传开,就有不少大臣尤其以他叔叔公子成为首的一些人的反对。武灵王为了说服公子成,亲自到公子成家做思想工作,他用大量的事例说明学习胡服的好处,终于使公子成同意胡服。公子成的思想工作做通之后,仍有一些王族公子和大臣极力反对,他们指责武灵王说:“衣服习俗,古之理法,变更古法,是数祖忘典、不可原谅的罪过。”武灵王批驳他们说:“古今习俗不同,有什么古法可言?帝王都不是承袭的,有什么礼制可循?夏、商、周三代都是根据时代的不同而制定法规,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制定礼仪。礼制、法令都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衣服、器械只要使用方便,又何必死守古代那一套?”在经过了异常激烈的论战之后,武灵王力排众议,在大臣肥义等人的支持下,坚持“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的观点,毅然决定服装改革,下令在全国改穿胡人的服装。


赵武灵王在胡服措施成功推行之后,接着训练骑兵队伍,改变了原来的军事装备,赵国的军事战斗力一下子提高了起来,赵国的综合国力也日渐强大。不仅打败了过去经常来犯的中山国,而且还向北方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成为当时的“七雄”之一(看来适当的时候还是需要魄力一把!)。


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我们可以看到服饰首先应具备的普遍意义,那就是它的适用性(或者说实用功能)。对于赵武灵王来说,原先兵败的根源在于服饰的的实用功能差,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建立一种适用有效的行为法则。他从服饰入手,提出一系列改造标准。再有一点,这种适用并没有片面否定美和装饰,而是强调必须先“质”而后“文”,也就是说只有先将“适用”的功能性问题解决了,再去谈审美问题。同时,胡服骑射为服装的流行和创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实现了中国服装史上第一次南北交流,是中国服装史上第一个转折点。


郭沫若1961年秋游丛台时曾即兴赋诗一首,诗中说到“骑射胡服思雄才”,歌颂的便是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的史绩。仅仅换了一身衣裳,为何值得歌颂?其实对于我们而言,赵武灵王这种改革的精神和魄力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只要方向是对的,我们就应该勇敢地去做。历史告诉我们,我们需要这样的改革,我们也欢迎这样的改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