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观点 上周水泥行业观点中,我们指出,今年四季度的水泥价格无法达到去年同期水平,上涨幅度也将小于去年。上周南方水泥价格呈现上涨幅度收窄的情况,我们认为尽管有基建项目的密集获批,但需求状况整体偏弱:今年以来,地产投资额增速较去年下降7-8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土地销售面积均呈现负增长;截至今年9月,基建增速约比去年低两个百分点,近半个月政府密集批准的2500亿元的基建项目,全年基建投资或能高于去年,但基建投资无法对冲地产下滑。目前的上涨主要由协会推动,从库存看来,全国水泥库容比集中于65%-75%附近,而去年同期华东、中南水泥库容比一度降至55%附近,因此目前我们仍然对水泥股整体持谨慎态度。但仍然看好受益于京津冀一体化及大气污染治理的冀东水泥(000401)和金隅股份(601992)的长期趋势。
玻纤行业观点 继年中巨石对国内用户进行6%幅度的调涨,大约80%客户执行到位,10月巨石针对个别品种,对国外客户进行约3%的调涨,整体玻纤价格小幅回升,但由于国内需求整体并非强劲,随着天气渐凉,玻纤纱进入淡季,预计后期价格以维稳为主,关注后续价格走势及库存变化。重点关注长海股份(300196)和中国玻纤(600176): 长海股份第三季度实现收入3个亿,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300万元,分别同增18.94%,48.26%。前三季度毛利率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受益于玻纤纱及制品价格上调。我们认为,未来出口或能持续向好,国内仍需观察供需格局变化。尽管有通缩风险,政策也处于博弈期,但环顾全球,美国经济复苏更加确立,传导至消费及地产投资是时间问题。今年欧洲状况不容乐观,目前地缘政治因素、大选年集中等因素影响世界贸易,但大选年后,政局稳定,最差的时候或将过去。明年会更好。公司短切毡、湿法薄毡约一半用于出口,公司在短切毡上规模及产品质量使其持续位于领先地位,湿法薄毡供需格局或更趋于集中,供需格局改善也将利于公司的薄毡销售。预计公司全年利润增速或超45%。2014-2016年实现EPS分别为0.80、1.06、1.37元,对应PE分别为24、18、14倍,维持“买入”评级。 中国玻纤第三季度实现收入15.83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76%。公司今年三个季度毛利率稳步上升,上升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的调整、三季度粗纱价格的上升以及成本管控,结构调整指产品更偏重于热塑型产品,或环保与新能源用玻纤纱产品,这类产品附加值较高。我们认为,未来玻纤纱价上涨势能较弱,明年或受益海外销量增长,预计2014-2016年EPS分别为0.53、0.65、0.77元,对应PE分别为18、15、13,维持“增持”评级。
玻璃行业观点 玻璃需求恢复偏弱,考虑到供需对比,维持“中性”评级。 重点推荐南玻(000012):显示器件子公司股权价值重估带来2013年业绩大幅超预期,2014年国产超薄玻璃进口替代有望加速,公司超薄业务迎来放量,同时光伏景气反转,2014年盈利弹性大。预计公司2014-16年实现EPS 0.71/0.85/0.92元,维持“买入”评级。
其他子行业观点 目前来看,增长比较明确以及受益于京津冀一体化的细分子行业和公司将更具备投资价值: 1、 建研集团(002398):未来收购将从单纯的减水剂业务转向减水剂和建筑检测并举,绿色建筑标准的推广将给建筑检测业务带来新的成长空间,天堂硅谷的战略合作与入股、广东建研院的战略合作都将为检测业务做大拉开序幕,逢广东国企改革,检测业务的并购将更有想像空间。重申买入评级,估值与业绩或双升。预计公司2014-2016年实现EPS分别为0.90、1.10、1.42元,维持“买入”评级。 2、 伟星新材(002372):管理优秀,稳健增长。公司在天津拥有工程管道(PE类)产能,可以生产排水排污、压力燃气管道等多种工程管材,长期来看有望受益京津冀市政基建投资。预计公司2013-2015年实现归属净利润3.16/3.89/4.49亿元,EPS 0.96/1.18/1.36元,我们维持其“增持”评级。 3、 中材科技(002080):未来三年水处理和LNG气瓶等新业务的放量有望带动公司盈利快速上行,预计公司2013-2015年实现EPS 0.27/0.58/0.68元。目前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和盈利回升的拐点,未来成长性良好,维持“买入”评级。 4、 北新建材(000786):行业龙头,稳定增长,预计2013-2015 年EPS 分别为1.58、1.90和2.22元,目前估值较低,维持“买入”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