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林正阳门

 tjhx0526 2014-11-04
正阳门
  
  照片出自夏威夷大学曼诺分校图书馆,是约翰·沙克福德(John B. Shackford)拍摄的,日期为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沙克福德拍摄的照片主要包括广州、梧州、桂林、平南等地,大部分无注释,本贴图片是挑选出的桂林疑似照片,正确与否望诸位予以指正。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桂林城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正阳门
  明代朱元璋幼时曾受兄恩,登基后,他哥哥已经死去,于是立哥哥的孙子朱守谦为靖江王——这是明代唯一一个非嫡亲王。
  朱守谦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开始建设他的“靖江王府”,历时20年才完工。王城南北长 556米,东西宽 355米,占地面积19.78万平方米。城垣全部采用巨型方整的料石砌成,城墙厚5.5米,高近8米,城墙周长约三里,内外以方形青石修砌,十分坚固。
  目前,靖江王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唯一保存完好的王府城墙。
  靖江王府,城开东南西北四门,分别命名为“体仁”(东华门)、“端礼”(正阳门)、“遵义”(西华门)、“广智”(后贡门)。正阳门,原名端礼门,民国年间由桂系军阀领袖白崇僖将其更名为“正阳门”,以纪念孙中山在此门内发动“北伐战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进入正阳门只是王府外城门,城内还有此门。现为广西师大校门。
  
  宋时这里是铁牛寺,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正受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前任桂林“静江节度使”。后登基为“高宗皇帝”,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年幼时曾被贬居铁牛寺,13岁进京(大都)登基,登基后下旨改金牛寺为万寿殿。朱守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他的王府。
  整个王城的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轮对称布局方式营造,中轴线上有承运门、承运殿、寝宫,左建宗庙,右筑社坛,最后是御苑。围绕主体建筑还有4堂,4亭和台、阁、轩、室等40多处。红墙黄瓦,云阶玉壁,辉煌壮观。从王城建成到明代覆灭的257年中,这里住过11代14位藩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王城围绕“独秀峰”而建,传说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诗碑就篆刻在这座山下,(那是一首毫无文采可言的七言律诗,具体内容散客曾在2004年《华声图说历史》撰文《桂林何必自诩甲天下》细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独秀峰下是北伐战争的策源地,孙中山在这里誓师北伐,如今山下仍竖立有一座民国年间的纪念碑。中国人永远如此无聊,死人非说“不死”。死后还有人喊“万岁”。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清代桂林画家罗辰笔下的独秀峰。山下城池即是王城。
  
  清初王城被清朝定南王孔有德所占,改称定南王府。从王府中逃出去的最后藩王是朱若极,他逃亡至全州,在湘山寺削发为僧,法号原济,又号“石涛”,这和尚很有绘画天分,最终成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顺治九年(1652)农民军李定国攻克桂林后,孔有德纵火自焚,有250多年历史的王城遂化为一片焦土。王府旧物,唯余承运殿前的雕栏与“云阶玉陛”和城墙。
  后来在承运殿的废墟上重新兴建了房屋。顺治十四年(1657)建贡院,成为广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广西举行乡试,考取举人的地方。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为了表彰科举及第的魁首,王城正阳门上至今还嵌有清代两广总督建立的及第石牌坊,朱红大字,十分醒目。“三元及第坊”在靖江王城南面正阳(端礼)门上,是清代学者阮元任两广总督时为连中“三元”的陈继昌所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王城内开设的仿古景点——贡院科考。
  
  从隋朝开创的中国封建科举制度分三级:省级的“乡试”、全国的“会试”和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乡试考中者为秀才,第一名称解元;会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会元;殿试考中者为进士,前三名为一甲,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骑马游街。三元及第, 是省级的“乡试”、全国的“会试”和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均名列第一, 分别获得“解元”、“会元”、“状元”称号的缩略,其难度可想而知。自唐代以开科取士1000多年来, 连中三元的仅13人, 清代两百多年中仅有2人。出生临桂的陈继昌自然成了广西人的骄傲,巨石镌刻的牌坊置于王城正门之上, 无疑是封建社会给科举成名者的至高荣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卫星拍摄的王城图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王府内现存承运殿“云阶玉陛”,是用桂林独有的灰白石雕刻而成,雕的是如意祥云,意喻吉祥如意。(散客月下幼时常在上面模爬滚打,磨损不小,罪过啊。)
  左右两个石阶为不同的官员行走,“左文右武”。承运殿是靖江王府的主殿。现为“王城春秋”陈列厅。王城内的建筑都是重建的,只有这承运殿前的雕栏与“云阶玉陛”是明代的原物,有道是“无情最是此中山,阅尽王孙只等闲”。
  
  
  【附】陈继昌书信一通
  
  陈继昌,广西临桂人,字莲史,道光间三元及第(乡试解元,会试会员,殿试状元),曾任江西按察使,山西、直隶、甘肃、江宁布政使,署江苏巡抚。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惠书叠至,备悉,家兄柩、眷及公私长久之计,皆荷矜全猥以哀慵,艰于陈谢而感切,全家何以图报,藕翁则契心祖父而施及子孙,此谊当於古人中求之,非禀牍所能陈谢者,惟修身砥行以答之,用表私淑之诚而已。孱躯冬腊眠食略见起色,精神差足敷衍。虽难任繁剧,而京职尚可备员。出月北行,为贫而仕与为功名而仕,两有所不任,只义难迳止耳。全眷留粤,惟携纪儿偕行,其先母葬于八月,墓志由邵竹筠转寄。缘制中婚期尚远,故令随身课读,藉免纵逸耳。内城勾阑胡同昔日赐第,十年前曾典二千金,应外官通永之用,迄今蹉跎,力不能赎,将来多系赁屋城外。粤西薄田每年足敷四个月之食,并新建草瓦相半之屋数椽,临行俱作四分,为诸子拆之,仍令同居合爨。本乡大堰,为五村水利所关,捐修已竣,家祠改建,工亦告竣,别无樱怀之事矣!手泐上颂双圃年老前辈,亲家春衹潭祉,余不尽。 侍期陈继昌顿首
  
  “状元及第”坊在王城东华门上, 原坊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为新科状元龙启瑞建造, 毁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桂林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是唐代的赵观文,但有清以来,继陈继昌、龙启瑞之后, 光绪年间又接连出了两名状元, 震惊了全国, “一县八进士, 三科两状元”传为佳话。桂林历史上也出了不少名人,第一个值得称道的要数晚唐著名诗人曹邺。曹邺(816一约875),字业之,桂州(治今广西桂林)人,是桂林历史上的第一名进士,当过祠部郎中、洋州刺史。为人刚直不阿,蔑视权贵,因而政治上郁郁不得志,他在《题山居》诗中直书:“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愤懑。其诗作多反映民间疾苦,敢于直言,锋芒所指,无所顾忌。他在《官仓鼠》诗中痛斥盘剥百姓的官吏:“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在《捕渔谣》中更把国事不堪归咎于最高统治者皇帝:“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天子好年少,无人荐冯唐。天子好美女,夫妇不成双。”他的诗代表了民众的心声,切中时弊,因而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阳朔县城还有曹邺读书处供人瞻仰。
  从正阳门进入靖江王城,跨过声势显赫的大宫门,踏上脚下这绿意沁人的林荫路,独秀峰便完完全全地扑入了人们的眼帘。璀巍峥嵘的山势,刀削斧劈般地从王府后院中平地拔起一柱孤峰,四壁如削,基底方圆不过六七十米,高却达百米以上,犹如一枚绿玉雕琢的印章。而挺拔秀丽,巍然独立,气势超群,又如擎天的“南天一柱”。1500多年前的南朝刘宋时代,诗人颜延之贬任桂林(始安)太守,常携友人游历于山间的奇洞幽泉,诗歌唱和,吟诵不绝,一句“未若独秀者,峨峨郭邑间”,把独秀峰的美名张扬四海,留芳千古,历代文人墨客来此揽胜觅奇者络绎不绝。唐人张固有诗赞曰:“孤峰不与众山俦,直入青云势未休。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清人袁枚的《题独秀峰诗》也不落俗套:“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桂林山形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正阳门外正阳路商业步行街,从明朝靖江王时期直到20世纪的80年代,有一条长长的石板路,直达桂林王城的正阳门,后来由于修路,这条石板路没有了。(散客月下2007.9.9)
   
  
王城独秀峰的小贴士:

A, 王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明藩王城。

B, 独秀峰是桂林诸山中命名最早的山峰。

C, 独秀峰是桂林第一首山水诗的发源地。

D, 独秀峰下是桂林第一座府衙所在地。

E, 元顺帝妥欢贴木尔登基前曾被贬桂林,在独秀峰下修行。在历代中央皇帝中,他是第一位到达桂林的。

F, 靖江王是明王朝诸王中惟一非朱元璋直系世袭的藩王。

G, 独秀峰下是桂林第一座孔庙所在地。

H, 独秀峰下是桂林第一座府学的所在地。

I, 独秀峰下走出了桂东北第一位进士曹邺。

J, 独秀峰下走出了广西第一位状元赵观文。

K, 独秀峰下走出了我国最后一位“三元及第”获得者陈继昌。

L, 独秀峰是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发源地。

M, 徐霞客在桂林时,惟一没能如愿登上的山峰就是独秀峰。

N, 王城是明王朝对抗清王朝最后一场战争的主战场。

O, 清初大画家石涛是从王城逃出去的藩王后代。

P, 1909年,广西省立图书馆首立于王城。

Q, 民国初年,广西第一个参议院就设在王城。

R, 王城是北伐军的第一个大本营。孙中山在这里第一次手中握有数省军队。

S, 孙中山最早是在王城接受了“联俄联共”的思想和创办革命军校的思想,他的新三民主义思想最早在王城形成。

T, 青天白日旗作为中华民国的国旗,最早是在王城升起来的。(桂林一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抗战时期的桂林正阳门
 
 

『老照片考』

城门·科举·牌匾

集草居



一、城门

明朝桂林王城是明代靖江藩王府地遗址,南北长 556米,东西宽 355米,占地面积19.78万平方米,城池建于1392年,其城垣全部采用巨型方整的料石砌成,城墙厚5.5米,高近8米。从建成到明朝灭亡的257年里,这里共住过12代共14位藩王。整个王城的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轮对称布局方式营造,中轴线上的承运门、承运殿,高大华丽,气势非凡,而轴线两侧的建筑则矮小简单。古代的建筑师正是利用这种明显的反差,来体现王权的至高无上。承运殿左侧为祖庙,是王室拜祭祖先的地方。设在左边表示把对祖先的崇敬放在第一位;右侧为社稷坛,是王室祭神祈福的地方。承运殿后便是靖江王的寝宫。我国的宫殿大都按照这种“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布局建造。

靖江王城虽历经战火,城内建筑只剩残基石栏,但用大青石筑成的城墙保存完好,为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藩王城址。清代在原靖江王城内建起的广西贡院,铸造了广西古代教育史上的辉煌,至今王城的城门上仍镶嵌着“三元及第”、“状元及第”、“榜眼及第”等牌匾。



二、科举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6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在桂林出了一个“三元及第”之人:陈继昌,临桂人。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卒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由于陈继昌抱病应殿试而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既庚辰科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声名大振。察考又得第一,故又有“四元及第”之称。他是中国科举史最后一位“三元”状元。

陈继昌在翰林院修撰国史三年后,被派放外任。历任陕西、甘肃、顺天等乡试典试官。道光六年(1826)任会试同考官。道光十年后,历任山东兖州知府、直隶保定知府、通水河道巡察、江西按察使等职。曾任山西、直隶、甘肃、江宁布政使。道光二十三年,进京授道光帝嘉勉。道光二十五年,官至江苏巡抚。一年后,因病辞官,回归故里。卧病三年,病故于家中。

陈继昌多任外放官,所到之处,他办事公正廉明。做了许多兴利除弊、促教兴文的事情。尤以兴修水利,深得民心。

陈继昌善书法,有书法大家风范。能诗文,著有《如话斋诗存》。另有文《殿试策》。

“三元及第”则为在乡试、会试、殿试都为第一者。陈继昌是我国历史上开科取士以来第十七个“连中三元”的人,其实,他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个“三元”之士。



三、牌匾

王城南面正阳门上,有清代两广总督阮元为表彰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桂林士子陈继昌而立的“三元及第”匾;东华门上的“状元及第”匾则是为道光年间新科状元龙启瑞而建;西华门上的“榜眼及第”匾是为同治年间永福人于建章而建。

桂林陈继昌连中三元, “三元及第”、“状元及第”、“榜眼及第”散块石牌匾--------便是当年授予科举成名者的最高荣誉。



老照片上有人在正阳门两旁书写抗战标语:“发扬抗日精神,贯彻救国主张。提高民族意识,发扬民族精神”。可见“正阳门”上“三元及第”匾,在桂林城民众中的地位。同时,也反映出老照片的作者用镜头来表现出的真正视角------“传统文化与民族抗战” 的精神。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漓江兄弟,请看看,这张是东华门内还是西华门内?
这是西华门的内门,我也有一张它的照片,发上来比较一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这张才是正阳街与水东街、后库街交汇处,上还有“大学士”牌坊,远处的正阳门依稀可见。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今日王城墙上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今日正阳门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