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自贸协定重在其改变了贸易生态

 文野 2014-11-04

戴尚贤(Jean-Jacques De Dard-el),瑞士新任驻华大使,来华履职半年有余,风趣睿智。值得一提的是,他上任之后的7月1日,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即正式生效,两国还在当月签署了1500亿元人民币/210亿瑞士法郎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如今,戴尚贤正趁此机会,力促瑞士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本期对戴尚贤进行了专访,解读戴尚贤对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双边经贸关系的观点。

瑞士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欧洲大陆国家,谈判过程中,瑞士方面的关注点是什么?

戴尚贤:中瑞双方的谈判进展顺利。这是到目前为止,中国与欧洲大陆国家以及世界经济二十强国家签署的唯一自贸协定。事实上,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并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瑞士是一个发达国家,瑞士给所有的进口商品免关税已经很长时间了,中国的商品进入瑞士基本是没有税的,或者是非常少,而瑞士的商品进入中国需要交税。所以,两国的谈判从一开始就是希望能够全部商品免关税,这是一个雄大的目标,希望免税商品比例越高越好。双方代表经过了十轮的谈判,历时两年半,谈判几乎涉及所有的商品线,最后达成协议。

在谈判中,所有的行业都是同时进行的,并没有哪个行业是特别的或者是优先的,96%的瑞士商品都受益于此,有一些是立即生效的,有一部分是明年生效,还有三分之一是有些延迟的。

中国与瑞士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行了十轮,历时两年半,为什么会这么久?

戴尚贤:瑞士是全球二十大经济体之一,澳大利亚也是,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谈判进行了九年,现在还没有达成协议。中国和冰岛的谈判虽然时间很短,但中国和冰岛的贸易量是很小的,而中国和瑞士的贸易量则要大得多。这是中国和瑞士两国之间经贸关系中存在的机会。瑞士和中国去年的贸易额达到600亿美元,这个数字大于中国和法国的贸易量,而法国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体量是瑞士的八倍,但瑞士和中国的贸易却更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高技术产品出口国,这些商品正是中国公司和中国人需要的。你知道中国进口很多瑞士手表,但这并不占据大部分的瑞士对华出口。瑞士主要对华出口的是一些高科技产品和机床设备,因为如果中国想要提高自己的商品品质,就需要很多很好的高精尖技术和机床设备。而同时,瑞士不光从中国进口一些廉价商品,所有种类的商品都会进口。

中国政府的反腐行动是否影响到瑞士对中国的出口,是否瑞士手表是受影响最大的品类?

戴尚贤:事实上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奢侈品在中国被看成是礼品,这是中国的文化。是的,反腐确实是有一些轻微的影响,但事实上如果是买给别人,那是礼物;如果是买给自己,则是因为喜欢高品质的手表。这是影响没有那么大的原因之一。第二,我们现在看到的不仅仅是直接的相关贸易数据,每年有70万中国游客到瑞士,我不是说所有去瑞士的人都会购买瑞士手表,但很多人会这么做,不仅是手表,还有其他的商品。中国每年有1亿人旅游,其中很多会去法国巴黎,巴黎是全球第一大旅游目的地,法国是瑞士手表在欧洲的第一大市场,不是法国人购买瑞士手表,而是中国人在法国购买瑞士手表。所以,中国有很多不同的路径去购买瑞士手表,而不能单独看直接的贸易往来数据。

中国和瑞士的贸易额增长非常快,是什么原因?

戴尚贤:这主要是中国人的社会需求提高了,中国消费者现在需要高质量的商品。瑞士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质量的消费品,另一类是机床设备。中国想要出口更多高质量的商品,瑞士的机床设备可以帮助中国生产更多高质量的商品。瑞士正擅长于此。中国和瑞士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之后,双方都会受益于此。中国和瑞士的贸易额,在过去的几年每年都会翻一番,这还是在没有自由贸易协定的情况下,有了自由贸易协定之后发展就会更快。现在,中国政府正在进行一轮经济改革,将经济的重点转向服务业,包括医药、交通、IT等等,瑞士在这方面非常先进,我们可以展开合作。

中国已经与2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7月底,瑞士和中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

戴尚贤:中国和瑞士的贸易有时用人民币支付,有时用瑞士法郎支付,但为了更好地比较,我们会换算成美元。为什么我们要换算成美元呢,因为美元是世界上最通行的货币,美元的规模非常大。尽管在全球贸易中很多货币会用来结算,比如欧元英镑等,瑞士法郎也会被用作储备货币,但规模还是较小,没有美元那么大的规模。而人民币可以,因为中国能够成为全球贸易大国,中国有很多人民币,如果能获得世界人民的喜欢就能够做到与美元一样了。

至于为什么有必要货币互换,我举个例子。比如之前我需要在中国买一辆车,我只有瑞士法郎,而中国并不流通瑞士法郎,我就需要把瑞士法郎换成美元,然后把美元换成人民币,这需要银行帮助。当我们达成货币互换之后,就可以在瑞士直接把瑞士法郎换成人民币,这样就方便多了。不过,现在我们只是进行了第一步,后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还需要中国银行[0.36% 资金 研报]去瑞士开办分行等。

中国将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看成一个模板,那么,你认为这个协议从哪些方面可以被视为模板?

戴尚贤:这个协议可以从两个方面被视为模板,但其他国家不能照搬。第一是信心建设,如果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进行得好,就可以给其他国家提供信心,可以相信中国,也可以去和中国谈判。第二个,客户线对客户线,商品线对商品线,自贸协定在这些方面的规定可能会有数千页,因为每个单项商品都会有自己的线,有时候很难找到交易方式,有时候很难谈判。中国和瑞士签署完成以后,今后可以作为参考,看瑞士和中国是怎么做的。但这只是模板,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产品,很难具体谈判,像瑞士,主要是高精设备、手表以及制药等,我们并不擅长石油,造船等。

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已经实施近三个月了,需要多久才能看到协定的成果?

戴尚贤:我们没有具体信息,还需要更多时间检验这个协定运行得好不好。一个新协定的运行总会面临三个问题。第一,信息需要层层传递,比如谈判的高层知道事情是怎样的,但下面的人了解吗?这是信息传递完不完美的问题。第二个,有一些文件还没有将一些商品纳入,需要一些准入,现在我们找到办法解决了。第三个,可能会遇到有些商人制假作假的情况,他们不想遵守规则。

我认为至少需要四年才能完全看到协议的初步效果。如果你看数据,数据会延迟六个月。我们现在有2013年的数据、2014年上半年的数据,这都是没有自由贸易协定以后的数据,我们也没有每星期、每个月的数据。我们需要对比的是签署协定之前的增长率,和有了协定之后的增长率。通常来说,我个人认为,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不止是反映在单纯的贸易量以及增速,更重要的是对贸易生态的影响,会有更多的中国市场参与者关注瑞士,包括瑞士产品、与瑞士做贸易。同样的,我会推荐瑞士商人看看中国,我们双方有自由贸易协定了,或许会有新的贸易机会。

中国目前在瑞士投资的情况怎么样?

戴尚贤:事实上已经有80多个中国企业落户瑞士。瑞士现在还不是中国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中国投资者熟悉德国、法国以及一些亚洲国家,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聚焦瑞士。瑞士为投资者提供非常好的机会,有很多原因:第一,我们不缺少资金,我们也是全球的一个主要投资国,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会关闭国门,我们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一直都是,我们有非常稳定的投资环境,政策稳定、经济稳定等等;第二,瑞士有高技能的劳动力,瑞士的高等教育是一流,有很多非常好的学校,我们还有各种培训,创造力很好;第三,瑞士有很多先进的行业、优秀的企业,中国企业可以去和瑞士企业合作,也可以去创立一家公司。我希望中国企业能发现,其实在瑞士投资非常容易。

瑞士的金融系统如何?目前不只一个欧洲国家存在金融问题对经济产生致命打击的情况。

戴尚贤:我了解这种担心,但我一点都不担心,瑞士的金融体系对瑞士来说非常重要,但尽管如此,在瑞士整体经济中,金融业所占份额非常小。金融业占瑞士GDP的10%左右,其中银行业占5.8%,剩下的是保险业,保险业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事实上,金融界的震动、或者新的规则、或者说与美国、欧洲有了一些争端,在任何情况下,对瑞士经济的影响都小于6%。

另一方面,美国人会把钱存在瑞士,葡萄牙人也会,法国人也会,在过去的500年,瑞士的金融系统都是很好的,现在银行业是存在一些挑战,但仍优势明显。银行现在要适应新环境、新规则,但总体来说我们的银行业非常强健。尽管在有损失的时候,人们选择把钱从银行取走,但我们仍然有新的资金流入。因为有很多机构,养老基金或者社保基金等,这些机构的资本占到全球金融市场的70%,这才是主要的部分。我们总是把眼光放在有钱人身上,但瑞士的银行即便是掌握了全球私人财富的三分之一,机构资金仍然瑞士银行资金是主要的部分。

瑞士政府或者瑞士银行是否会在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的压力之下改变监管规则?

戴尚贤:有两点。首先,随着国际环境变化,信息流动越来越透明,瑞士银行的安全环境已经与过去不一样了。另一方面,监管规则的变化,这不仅仅是因为美国的施压,而是在金融业的压力之下。瑞士引入了最严格的监管规则,瑞士的银行也曾抱怨过这个情况,因为他们需要保留更多的保证金,不能把更多的钱借贷出去。尽管会有抱怨,但最后银行会因此而更加安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